ODB

灵命日粮:最孤单的人

读经: 创世记39章11-22节


于是约瑟在那里坐监。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向他施恩。—创世记39章20-21节


在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尼尔 · 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和巴兹 · 艾德林(Buzz Aldrin)踏出登月舱,成为首批行走在月球表面的人类,一时名声大噪。但很少人会想到这个团队中的第三位队员麦可 · 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他当时正驾驶着阿波罗11号的指挥舱。

当柯林斯的队友爬下梯子,测试月球表面时,他独自一人在月球的背面待命,无法联系阿姆斯壮,艾德林以及地球上的任何人。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评论说:“在亚当之后,没有人比麦可 · 柯林斯更明白这种孤单了。”

我们偶尔会感到极其孤单。比方雅各的儿子约瑟被自己的哥哥们卖掉,迫使他离开迦南前往埃及(创世记37章23-28节),你可以想像一下他的感受。后来,他遭人诬陷,被扔进大牢中(39章19-20节),更加孤立无援。

约瑟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如何在异乡的监狱里存活呢?看看这句话:“约瑟在那里坐监。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20-21节)。在创世记39章,四次提醒我们这安慰人心的真理。

你也感到孤单或被人孤立吗?当持守一个真理:上帝与你同在,正如耶稣已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马太福音28章20节)。有耶稣作你的救主,你就永远不会孤单。

白德夫

你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感到孤单?
当你孤立无助时,上帝如何提醒你,
祂与你同在?
亲爱的天父,求祢帮助我谨记祢的应许,
祢一直与我同在,就像祢与约瑟同在一样。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9-40章;马太福音23章23-39节


灵命日粮:只能想像

读经: 哥林多后书5章1-10节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传道书12章7节


在主日聚会中,我坐在露意丝身后的长木椅上。当敬拜团开始演奏诗歌《我只能想像》(I Can Only Imagine)时,我举起双手赞美上帝,与她那甜美的高音互相应和。聚会后,她告诉了我她所面对的健康问题,于是我们决定在她即将进行的癌症疗程期间要一同祷告。

几个月后在医院里,露意丝告诉我,她害怕死亡。我斜靠着她的病床,与她头挨着头地靠在一起,轻声祷告,并低声哼唱我们的那首歌《我只能想像》。几天后,露意丝就回天家了,面对面地敬拜耶稣,她有什么感觉呢?我只能想像。

使徒保罗给当时正面临死亡的读者,提供了抚慰人心的保证(哥林多后书5章1节)。我们在世上经历的苦难,或许会使我们痛苦埋怨,但我们的盼望紧系在天上的居所,那永远与耶稣同在的地方(2-4节)。虽然上帝创造我们,是要我们渴望与祂同在的永生(5-6节),但祂的应许也要影响我们现在要如何为祂而活(7-10节)。

在等候耶稣再临或是祂召我们回天家之际,若我们活出讨耶稣喜悦的生活,祂同在的平安将使我们欢欣喜乐。当我们脱离血肉之躯,进入耶稣基督永恒国度的那一刻,我们会经历些什么呢?我们只能想像!

邓书琪

你何时曾因面临死亡或失去至亲,
而担忧或绝望?上帝应许赐我们永生,
如何使你得激励?
慈爱的上帝,感谢祢已应许,
不论在这世上或在永恒,祢会一直与我同在。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6-38章;马太福音23章1-22节


灵命日粮:你叫什么名字?

读经: 路得记1章3-8,15-21节


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路得记1章20节


洁恩在她第一任丈夫过世后再婚,可是她第二任丈夫的孩子们却不愿意接受她。后来,她第二任丈夫也过世了,他的子女因洁恩依旧住在他们的老家而憎恨她,甚至因为洁恩得到丈夫留下的一小笔生活费而指责她偷窃了他们的遗产。可想而知,洁恩深受打击,越发感到怨怼悲苦。

拿俄米的丈夫带全家人搬迁到摩押地,结果他和两个儿子都客死异乡。多年后,拿俄米带着媳妇路得,一无所有地返回伯利恒。全城的人一阵骚动,问道:“这是拿俄米吗?”(路得记1章19节)但拿俄米要大家别再叫她“拿俄米”(甜的意思),而要叫她“玛拉”(苦的意思),她说:“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20-21节)

你的名字也叫“苦”吗?你是否因朋友,家人或健康恶化而感到失望。现实状况不符期待,是否也令你怨怼悲苦?

拿俄米带着悲苦回到伯利恒,但她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同样地,你也可以“回家”,回到耶稣的身边,祂是路得的后裔,是降生于伯利恒的救主。你可以全然信靠祂的慈爱!

最终,上帝除去了拿俄米心中的悲苦,以祂完美的计划使拿俄米满心喜乐(4章13-22节)。祂也可以将你的愁苦变为喜乐。现在就回转归向祂吧!

韦陌格

什么名字能贴切地形容你?
你要如何活出你在基督里的名字?
天父,我要回转归向祢,
在祢的爱子里得着安歇。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4-35章;马太福音22章23-46节


灵命日粮:我们是寄居的

读经: 利未记19章32-37节


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利未记19章34节


他们从战乱的祖国来到这个新的国家,一切都感觉截然不同,新的语言,学校,风俗,交通与天气,这对夫妇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适应。附近一间教会的会友们陪伴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展开新生活。佩蒂带着这对夫妻到菜市场购物,让他们看看有哪些食品,以及如何购买各种产品。在逛菜市场时,这对夫妇看到他们在家乡最喜爱的水果红石榴,眼睛登时发亮,开心极了。他们给家里每个小孩都买了一颗,还放一颗在佩蒂手中以表示感谢。小小的水果与新的朋友,让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得到极大的安慰。

上帝藉着摩西向以色列百姓颁布了一套律法,其中包括一条诫命,就是要对待他们当中的外地人“如本地人一样”,而且上帝还命令他们“要爱他如己”(利未记19章34节)。耶稣将此称为第二大诫命,居于爱上帝之后(马太福音22章39节),因为上帝也“保护寄居的”(诗篇146篇9节)。

当我们帮助新朋友适应在我们国家的新生活时,除了是顺服上帝之外,也是提醒自己,其实我们也同样“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希伯来书11章13节),这会令我们更加期盼那将来临的新天新地。

施安妮

今天上帝要你去关怀什么人呢?
上帝给你哪方面的恩赐,
使你能将祂的爱传递给人?
慈爱的上帝,我明白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求祢引领我关怀来自他乡的客旅,带给他们鼓励。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1-33章;马太福音22章1-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