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憧憬未来

读经: 利未记25章35-37节


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利未记25章35节


美国堪萨斯州的尼欧德沙市是一个仅有两千多人口的小市镇。一天,镇上的300位中学生与高中生参加了临时召集的学校集会,听到一个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消息。一对与这小镇颇有渊源的夫妻决定在未来25年,为每一个尼欧德沙市的学生支付大学学费。学生们都惊呆了,欣喜若狂,甚至泪流满面。

尼欧德沙市在经济上遭受了重创,许多家庭正担忧如何支付孩子的大学费用。这份礼物足以改变一代人的未来,捐赠者希望这份赠礼能满足那些家庭当前的需要,同时也能吸引其他人搬到尼欧德沙市。他们预见自己的慷慨解囊能制造新的工作机会,注入新的生命力,给小镇带来全然不同的未来。

上帝希望祂的子民慷慨付出,不要只照顾自己迫切的需要,也要帮助在困境中的邻舍憧憬新的未来。上帝明确地说:“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利未记25章35节)。慷慨给予不仅是为满足对方的基本生活需要,也是为了他们未来与我们共同生活的需求。上帝说:“你要资助他,使他可以与你一同生活。”(35节,新译本)

最深层次的给予是让人能重新建构一个不同的未来。上帝对我们无限且超乎想像的慷慨给予,激励我们憧憬那一同生活,同享毫无缺欠与丰盛富足的未来。

郭惟恩

慷慨付出如何满足人们眼前的需要?
这如何鼓励你为他们考虑得更长远?
上帝啊,面对别人最基本的需要时,我常常不够慷慨。
求祢帮助我,拓展我的眼界,并能采取行动。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26-27章;腓立比书2章


灵命日粮:哀伤与感谢

读经: 约伯记1章13-22节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约伯记1章21节


在母亲过世之后,她的一位癌症病友一边啜泣,一边对我说:“你母亲对我非常好,我很难过,没想到她竟然比我先走一步。”

我安慰她说:“我母亲很爱你,我和母亲都求上帝让你能看到儿子长大成人。”我握着她的手,跟她一起流泪祷告,祈求上帝帮助她在哀伤中仍有平安。我也感谢上帝让她的病情稳定,能继续陪伴她的丈夫和两个正在成长的孩子。

圣经让我们看到哀伤的多个层面。当约伯几乎失去一切,甚至痛失子女时,他虽悲恸不已但却依旧“伏在地上下拜”(约伯记1章20节)。约伯虽然哀伤却仍带着盼望顺服上帝,心怀感恩地说:“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21节)。虽然约伯后来经过一番挣扎才走过哀伤,并经历上帝对他生命的重建,但在那时,他欣然接受无论情况好坏,上帝都掌管一切。

上帝了解我们对各种情绪的处理方式与挣扎。祂希望我们坦诚面对哀伤,甚至表现出脆弱的那一面。即使我们的哀伤似乎毫无止尽又难以承受,上帝保证祂的特质不曾也不会改变。藉着这个应许,上帝让我们的心得安慰,并使我们能对祂的同在心存感恩。

邓书琪

你曾在何时遭逢巨变,
但在哀伤中仍感谢上帝?
你在哀伤中感到孤独或被误解时,
上帝如何显明祂的同在?
慈爱的上帝,谢谢祢了解我并带领我一步步走过哀伤。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23-25章;腓立比书1章


灵命日粮:回家

读经: 诗篇63篇


我的心切慕祢。—诗篇63篇1节


“神奇狗波比”是一只混血牧羊犬,它与主人一家到离家约3,500公里的印第安纳州欢度暑假时,不幸跟他们走散了。主人全家到处都找不到爱犬,只好伤心地踏上归途。

六个月之后,将近冬末时节,一身脏乱不堪的波比竟出现在主人位于俄勒冈州锡尔弗顿市的家门口。意志坚定的波比千里跋涉,行经险途,走过河流,沙漠,积雪的山岭,努力找寻回家的路,因为它爱它的主人,要回到他们身边。

波比寻家的故事在当地掀起热潮,人们为它著书,把它的故事拍成电影,画成壁画。它对回家的渴望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也许是因为上帝已在你我心中放置了更深的渴慕。神学家奥古斯丁这样形容:“祢为祢自己而创造了我们,我们的心是如此烦躁不安,直到它在祢里面找到安息。”当大卫为了躲避追杀而逃到犹大旷野时,他的祷告也深切地表达这种渴慕:“上帝啊,祢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地寻求祢;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祢,我的心切慕祢。”(诗篇63篇1节)

大卫赞美上帝,因为上帝的“慈爱比生命更好”(3节)。没有任何事比得上认识祂!藉着耶稣,上帝寻找我们,为我们预备回家的路,无论我们离祂有多远,都能归向祂完全的爱。当我们回转归向祂,我们的心才有真正回家的感觉。

庞雅各

有一天你将见到耶稣,你最期盼的是什么?
今天你要用何种方式寻求祂?
慈爱的上帝,谢谢祢藉着耶稣的降生,受死与复活,
为我预备道路,使我得以归向祢。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20-22章;以弗所书6章


灵命日粮:照照镜子

读经: 雅各书1章22-27节


惟有详细查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书1章25节


心理学家用镜子对儿童进行自我认知的测试,他问孩子:“镜子里的是谁?”通常小于18个月的幼儿,不知道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明白看镜子就会看到自己。自我认知是健康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指标。

同样地,自我认知对基督徒的成长也很重要。雅各提到一个用镜子所做的自我认知测试,而这面镜子就是上帝的“真道”(雅各书1章18节)。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就像在照镜子,而我们看到什么呢?当经文讲述爱和谦卑时,我们是否能从中看到自己呢?当我们读到上帝命令我们要去做的事时,我们是否看到了自己已采取行动?当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并省察自身的行为时,圣经将有助于我们察验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上帝的期望,或是需要悔改并做出改变。

雅各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单单读圣经,而不遵行真道,“自己欺哄自己”(22节),忘记了我们所领受的。圣经提供我们一个蓝图,让我们可以按照上帝的旨意智慧地生活。当我们阅读,默想圣经,并咀嚼消化真理时,可以祈求上帝开启我们的双眼,看清自己内心的光景,并赐给我们力量做出必要的改变。

潘恺兰(Katara Patton)

当你照照圣经这面镜子时,你看到了什么?
你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亲爱的上帝,请帮助我以圣经为镜子,
让我能看清自己的生活,动机和行为。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17-19章;以弗所书5章17-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