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变成自己的

读经: 腓立比书3章7-16节


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腓立比书3章12节


在2002年6月11日,歌唱比赛节目《美国偶像》首次播出。此后,每周都有多位参赛者演唱个人版本的流行歌曲,并由观众投票决定谁能晋级到下一个阶段的比赛。

节目中的一位评审兰迪 · 杰克逊,经常给参赛者一句经典评语:“你把这首歌变成自己的了!”杰克逊会大加赞赏,是因为参赛者彻底掌握了众人熟悉的歌曲,用全新的方式加以诠释,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若要将一首歌“变成自己的”,除了要拥有自己的特色还要加入创意,然后在舞台上将这首歌呈现给全世界的观众。

保罗也邀请我们做类似的事,即拥有自己的信心并且表明出来。在腓立比书3章7-8节,保罗指出我们绝不能靠自己在上帝面前称义。他教导信徒,要领受“因信上帝而来的义”(9节)。赦罪与救赎的恩典可以改变我们的动机与目标,正如保罗说:“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12节)

耶稣已确保我们能得胜,那我们该做什么呢?就是持守这个真理,让上帝的福音改变我们的生命,在这破碎的世界中活出来。换句话说,我们要让这信仰变成自己的,这样才能活出我们已经明白的真理(16节)。

Adam Holz

你认为怎样才是在信仰上“竭力追求”?
鼓励并支持你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耶稣,谢谢祢十架的大爱和救赎的恩典。
求祢帮助我以感恩的心,在信仰道路上竭力追求。


全年读经:
诗篇54-56篇;罗马书3章


灵命日粮:团团阳光

读经: 约翰福音1章1-5节


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4章16节


在一个温暖的夏日午后,我和四岁的孙女茉莉一起玩球,累了便暂停休息。当时我和茉莉拿着水杯坐在门廊上,茉莉看着外面的院子,对我说:“爷爷,你看地上有好多一团团的阳光!”原来,她看到阳光穿透茂密的树叶,在地面的阴暗之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光影。

一团团的阳光。这岂不是在黑暗的日子中寻找盼望的美好画面吗?置身在充满挑战的日子里,好像很难听到好消息,但与其专注在令人沮丧的黑暗,我们不如将焦点放在那一道美丽的光。

这一道光是有名字的,祂就是耶稣。马太引用以赛亚书9章2节,描述耶稣降临而照亮世界的大光:“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4章16节)。当我们住在“死荫之地”时,罪带来的影响会不断笼罩我们,但耶稣能穿透这片黑暗,祂就是这世界明亮又充满荣耀的光(约翰福音1章4-5节)。

耶稣的慈爱与怜悯正如阳光穿透黑暗,在黑暗的日子里给我们带来亮光,祂以盼望照亮我们的每一天,也照亮我们的心灵。

白德夫

今天你被何种黑暗笼罩?你如何让耶稣的同在与慈爱
所发出的光带给你喜乐与盼望?
亲爱的耶稣,当我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苦苦挣扎时,
求祢让我记得祢的同在。求祢的爱激励我,
带领我脱离黑暗,沐浴在祢荣耀的光明中。


全年读经:
诗篇51-53篇;罗马书2章


灵命日粮:主恩相随

读经: 诗篇23篇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诗篇23篇6节


我在高中时期的第一份兼职工作,是在一家女性服装店打工。店里有一位女保安会佯装成顾客,跟随在她认为可能会偷窃商品的女顾客后面。按照一般店主的标准,具有某些特质的人都会被视为可能会偷窃的对象,其他非可疑对象就不会被人跟随。我就曾在一些商店里被视为可疑对象而被人跟随,这是个有趣的经验,因为我还记得他们使用的策略。

大卫的经历却不同,他宣称跟随着自己的是从上头来的福分,即上帝的恩惠与慈爱。然而,大卫有这两种福分跟随,并不是因他受到怀疑,而是因为真实的爱。英国布道家司布真曾将上帝的恩惠与慈爱形容成“一对守护天使”,不分顺境逆境总是紧随着信徒。他说:“不管是阴郁的冬日或明亮的夏日,上帝的恩惠能供应我们的需要,祂的慈爱涂抹我们的罪恶。”

大卫曾是牧羊人,所以他能理解上帝同时赐下恩惠与慈爱的用意。当然,其他的事物如恐惧,忧虑,诱惑,怀疑等,也会跟随着上帝的儿女。但大卫毫无疑惑,满有信心地宣告,上帝美好的恩惠与慈爱的怜悯必会随着我们。

大卫欢喜地说:“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篇23篇6节)这如此美好的福分会一直跟随着我们,直到永远!

雷翠霞

上帝的恩惠慈爱随着你,如何使你蒙恩福?
你要如何更深地体会呢?
亲爱的上帝,谢谢祢赐下美好的福分,
让祢的恩惠与慈爱一生一世都随着我。


全年读经:
诗篇49-50篇;罗马书1章


灵命日粮:世界齐心歌唱

读经: 启示录5章8-14节


他们唱新歌,说:“祢⋯⋯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启示录5章9节


在197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为广告主题“真材实料”(The Real Thing)推出了一首广告短歌,后来由某英国乐团唱完整首歌曲,至今年长一辈可能都记忆犹新。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难忘原版的电视广告,数百名年轻人站在罗马郊外的山丘顶上一起唱着这首短歌。当中不同肤色,民族的人,都站在一起唱出:“我要教导世界歌唱,以完美和谐的声音⋯⋯我想看一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手拉手站在一起⋯⋯。”虽然歌词中那世界和谐的景象似乎是幻想,但作者渴望让全世界一起以爱心和谐歌唱的理想,引发了我们的共鸣。

使徒约翰也描述了类似的理想,但景象更为宏大。他预见了“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启示录5章13节)同唱一首歌的伟大景象。这首歌颂上帝羔羊的歌并不是幻想。因为祂为了赎回我们所付上的代价是再真实不过的,而羔羊爱的牺牲所要胜过的,如战争,死亡等这些罪的后果,也是如此真实可怕。

然而,上帝的羔羊担当了我们的罪孽,战胜死亡,祂让我们胜过对死亡的恐惧。祂要教导天上地下一切的受造物,以完美和谐的声音,齐心歌唱来敬拜祂。

狄马汀

什么能使你歌唱?当你看到在约翰的异象中,一切受造物齐声歌颂上帝的羔羊与祂的爱,
如何触动你的心?
天父,求祢帮助我领略祢一切奇妙的作为,
好让我能与每个人,每个受造物一同歌颂赞美祢!


全年读经:
诗篇46-48篇;使徒行传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