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对主有信心

读经: 约翰一书5章13-15节


我们若按着上帝的旨意祈求,祂必垂听,这是我们对上帝的信心。—约翰一书5章14节,当代译本修订版


在2018年,英国针对成年人的一项研究指出:“除了睡觉以外,每人平均每隔12分钟就会滑一次手机。”但老实说,当我想到自己一整天都用手机上网找资料,或回复无数的通知,简讯,来电或邮件,就知道这个统计数据实在过于保守了。通常我们都会一直查看手机,深信它能提供我们需要的讯息,让我们有很好的规划,掌握各种消息并与外界保持联系。

身为基督徒,其实我们拥有一个远胜于智慧型手机的资源。上帝爱我们并顾念我们,还渴望我们向祂倾诉自己的需求。圣经说,我们祷告时可以确信,“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约翰一书5章14节)。藉着研读圣经并将上帝的话存记在心,我们能放心地祈求上帝定意要赐给你我的一切,包括平安,智慧和信心,并且确信祂必会赐下我们所需要的(15节)。

有时我们的处境没有出现转机,会以为上帝没有垂听我们的祷告。然而,我们若能在每一种情况中,都坚定地向上帝寻求帮助(诗篇116篇2节),就能建立起对上帝的信心。这使我们能在信心中成长,虽然所祈求的事不一定都会实现,但我们仍然可以确信,上帝已应许会在祂最美好的时间里,供应我们一切所需。

骆金妍(Kimya Loder)

你何时曾无法坦然无惧地向上帝祷告?
你要如何才能有信心,
有恒心地向上帝祈求呢?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让我能有信心地向祢祷告,
相信祢能供应我一切所需。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23-24章;约翰福音15章


灵命日粮:定睛上帝

读经: 提摩太前书6章6-11节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书6章6节


在选购订婚戒指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寻找最适合的钻石。当时我心中有个疑虑:若我错过最美的钻石怎么办?

经济心理学家贝瑞 · 史瓦兹将我这种举棋不定,迟迟无法做选择的人,称为“最大化者”(maximizer),与之相反的,则是“满足者”(satisficer)。满足者会依据物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做选择。但最大化者呢?我们永远都希望所选择的是最好,最棒的(很惭愧!)。在面对各种选择时,像我这样犹豫不决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呢?可能会表现出焦虑,忧郁和不满。事实上,社会学家已将这种症状称为错失恐惧症。

当然,圣经没有“最大化者”和“满足者”这样的名词,但我们可以看到相近的概念。在提摩太前书中,保罗勉励提摩太不要追求世上的事物,而是要在上帝里面得着满足。世界承诺要带给我们的满足,从来都无法真正地实现。保罗希望提摩太能认定自己在上帝里面的身分,他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6章6节)。保罗还对提摩太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8节)。看来保罗是一位满足者。

当我专注在世界宣称能使我满足的各种事物时,往往只会焦躁不安且不满足。然而,当我定睛上帝,放弃“最大化者”这个执念后,我的心就能得享真正的满足和平安。

何安德

你认为自己是个知足的人吗?为什么?
你与上帝的关系如何影响你过知足的生活?
天父,求祢帮助我在与祢的关系中,
寻求身心灵的满足。
并谨记唯有祢能满足我的心灵,这是世界无法做到的。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21-22章;约翰福音14章


灵命日粮:希望的彩虹

读经: 诗篇42篇


应当仰望上帝,……我还要称赞祂。—诗篇42篇5节


在一次的度假旅途中,我的慢性疼痛复发,以致假期开始几天都必须留在房间里休养。那时,我抑郁的心情就像天空那样阴霾。几天后,我终于可以踏出房门与丈夫到附近的灯塔观光,可惜浓密的乌云遮挡了大部分的美景,只能看到阴暗的山脉和暗淡的地平线,但我还是拍了几张照片。

当天晚上,倾盆大雨使我们的出游计划泡汤,我困在房间里,百般无聊地浏览着相机里的数码照片。一会儿,我把相机递给丈夫,急切地说:“你看,有彩虹!”原来,先前我过于专注自己的忧郁心情,以致错失了上帝要用那道象征希望的彩虹(创世记9章13-16节),让我疲惫的心灵重新得力。

身体或情感上的痛苦常常会把我们拖入绝望的深渊。我们迫切需要提振精神,需要记得上帝的持续同在与无限大能(诗篇42篇1-3节)。只要我们仔细回想,上帝曾如何让我们和他人经历祂的恩典,那么我们在面对令人沮丧的景况时,都可以确信在上帝里面仍然有盼望(4-6节)。

当负面情绪或困难环境遮蔽我们的视野时,上帝邀请我们来到祂面前,阅读圣经,并信靠祂的信实(7-11节)。当我们寻求上帝时,便可以倚靠祂的帮助,在黑暗的日子里看见那道象征希望的彩虹。

邓书琪

负面的情绪曾如何遮蔽了你的视野?
你要如何以上帝为你的盼望?
慈爱的上帝,感谢祢使我的心灵重新得力,
让我能将恳求怜悯的祷告,转变成充满盼望的赞美。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19-20章;约翰福音13章21-38节


灵命日粮:与众不同

读经: 以弗所书4章29-32节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马太福音11章29节


在1742年11月,英格兰斯塔福德郡发生一场暴动,抗议查理 · 卫斯理所传讲的福音信息。因查理和他哥哥约翰似乎正在改变教会长期以来的某些传统,让许多市民怒火中烧。

他哥哥约翰一听说发生暴动,便赶到斯塔福德郡帮助弟弟。约翰落脚的地方很快便被抗议者包围,但约翰勇敢地与他们的领袖会面,平静地与他们交谈,使众人的怒火逐渐平息。

约翰 · 卫斯理柔和平稳的态度,安抚了一群愤怒的抗议者。但他并非天生就具有一颗柔和的心,而是因他追随效法救主柔和谦卑的样式。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11章29节)。我们需要学习耶稣的柔和谦卑,才有能力遵行使徒保罗的教导:“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以弗所书4章2节)

按人的本性来说,我们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忍耐,但藉着圣灵在我们里面结出的果子,基督柔和的心能使我们与众不同,并装备我们去面对充满敌意的世界。当我们活出这种柔和谦卑,便是遵行了保罗的教导:“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腓立比书4章5节)

柯贝尔

现今的文化为何会将柔和视为软弱?
柔和如何展现强大的力量呢?
亲爱的上帝,有时我会想要反击那些伤害我的人。
当我有这样的想法时,求祢提醒我,
耶稣是以温柔怜悯的心对待祂的敌人。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17-18章;约翰福音13章1-2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