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将我们寻回

读经: 以西结书34章11-16节


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他们寻见。”—以西结书34章11节


多年来,逸凡因为成瘾行为而无法亲近上帝。他常这么想:我怎能配得祂的爱?所以,虽然他持续去教会,但还是感觉到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将他与上帝隔开。

然而,每当逸凡恳切地为一些事情祷告时,上帝似乎都会回应他。在他有困难的时候,上帝也会派人去鼓励和安慰他。几年之后,逸凡明白其实上帝一直要将他寻回,他也看到上帝一直爱他和看顾着他,就这样,逸凡才开始确信上帝的慈爱与赦免。他说:“如今,我知道上帝已经宽恕我,即使我无法完全戒除成瘾行为,仍然可以让上帝吸引我到祂面前,来亲近祂,祈求祂的帮助。”

以西结书34章11-16节告诉我们,上帝会寻回祂的子民。上帝说:“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他们寻见”(11节),祂郑重宣告要拯救他们,丰丰富富地供应他们。因为以色列百姓的领袖离弃了他们,而百姓又违逆那位真正的牧人(1-6节)。无论我们是一些境况下的无助受害者,或是在我们自己的罪所带来的后果中苦苦挣扎,上帝都会在爱中寻回我们。祂以慈爱与恩典,吸引我们回到祂面前。如果你已经忘却了上帝,现在就回转归向祂吧!愿你跟着祂的带领,天天持续地与祂同行。

许文荣

上帝曾如何让你知道,祂关心你,爱你?
你要如何让上帝带领你更加亲近祂?
亲爱的上帝,尽管我会怀疑,
会在罪中挣扎,
谢谢祢总是爱着我。
求祢教导我能重新相信祢的爱。


全年读经:
利未记11-12章;马太福音26章1-25节


灵命日粮:得友如得鱼

读经: 马太福音4章18-22节


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马太福音4章19节


佩蒂一整个下午都待在河边,用她长长的钓竿将“鱼饵”抛出去。其实,她并不是要钓鱼,而是想要藉这个机会结交一些新朋友,因为她最近才刚搬到这个地区。她的鱼饵不是蚯蚓,也不是其他传统的诱饵,而是奶油小饼干。她用她那又长又坚固的鲟鱼钓竿,在炎炎夏日下,把一包包的小甜饼传递给那些乘坐竹筏漂流而过的人。她用这种创意的方式来认识新邻居,而他们似乎都很喜欢那些小饼干!

佩蒂这种以钓鱼结交朋友的方式,让人联想到耶稣在呼召彼得与安得烈来跟从祂时所说的话。彼得与安得烈两兄弟是勤奋的渔夫,在加利利海上撒网捕鱼。耶稣打断他们捕鱼的工作,呼召他们来跟从祂,还说要派他们出去,让他们“得人如得鱼一样”(马太福音4章19节)。不久之后,耶稣也向另一对渔夫兄弟,雅各及约翰,发出相同的呼召。这些人全都立刻撇下他们的渔网和渔船,跟随耶稣。

耶稣也要我们来跟从祂,就像那些成为基督首批门徒的渔夫一样,将目光专注在永恒的事上,也就是那些我们认识或接触的人属灵的生命。我们能带领周遭的人,领受那真正叫人满足的盼望──在耶稣里的永恒生命(约翰福音4章13-14节)。

洪可婷

第一个向你传福音的人是谁?
你如何引导别人领受上帝所赐的盼望?
亲爱的耶稣,请帮助我成为得人的渔夫,
好叫别人也能更认识祢。


全年读经:
利未记8-10章;马太福音25章31-46节


灵命日粮:和平的福音

读经: 以弗所书2章11-18节


祂来把和平的福音传给你们在远处的人,也给在近处的人。—以弗所书2章17节,新译本


看到苏珊在社交媒体上的贴文照片,琼安不禁叹了口气。照片中有十个教会的朋友在餐厅里开心聚餐,却没有邀请她,而且这个月已是第二次了。琼安强忍泪水,虽然她不见得跟这群人都相处得很好,但还是会难过。她和这群人去同一间教会,但他们却将她排除在外,怎么不令人难受呢?

这种排斥他人的现象在第一世纪颇为常见。但耶稣渴望合一,祂来到世上消除了分歧。从教会成立开始,无法和睦相处的人们都因耶稣的救赎而找到了共同之处。那时,犹太人看不起外邦人,因他们不守律法;外邦人厌恶犹太人,因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但耶稣“使双方合而为一,拆毁了隔在中间的墙,就是以自己的身体除掉双方的仇恨,并且废掉了律法的规条”(以弗所书2章14-15节,新译本)。重要的不再是遵守律法,而是耶稣。犹太人与外邦人能否在祂里面合而为一呢?

这取决于他们的回应。第17节说,耶稣“传和平的福音给远处的”外邦人,“也给近处的”犹太人。同样的信息,不同的应用。自以为义的犹太人需承认自己没有高人一等,而被轻视的外邦人需相信自己并非矮人一截。双方应停止对立,把注意力放在基督身上,因祂“使两者在祂里面成为一个新人,这样就缔造了和平”(15节,新译本)。

感觉被人冷落了?那的确令人难受,也不应如此。但若你倚靠耶稣,你可以使人和睦,因祂是和平之君。

韦陌格

你何时曾感到遭人冷落?你如何促进和睦?
亲爱的天父,当我遭人忽视的时候,
我要单单倚靠祢。


全年读经:
利未记6-7章;马太福音25章1-30节


灵命日粮:为他人付出

读经: 腓立比书2章1-11节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2章5节


我的朋友伟恩因健康因素,无法照顾自己,但他有一位深爱他的母亲。夏阿姨今年已94岁高龄,她身高不到150公分,体重也不到45公斤,但这一切都不能拦阻她尽心尽力照顾儿子。他们家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而她住在二楼。若有人去探望她,她就会以缓慢的步伐走下16级楼梯,就像她平时下楼帮忙照顾所爱的儿子那样,到一楼迎接访客。

夏阿姨把儿子的需要放在自己之上,这种无私的付出令我感到愧疚,也让我得到启发和激励。她示范了保罗在腓立比书2章鼓励众人的话:“要心存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只顾自己的事,也要为别人的需要着想。”(3-4节,当代译本修订版)

关怀照顾那些身体不便或是有其他需求的人,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生活上的需求,可能会占据我们所有的时间,耗尽我们的精力,假使我们没有警觉地将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就算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可能会被我们亏待。然而,谦卑照顾关怀他人,却是上帝要所有信徒去做的事(1-4节)。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就是效法耶稣的榜样,并在效法耶稣的过程中帮助了他人。让我们谨记使徒保罗的提醒:“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5节)

简恩德

有谁激励你更愿意无私地关心别人?
你可能需要克服什么障碍,
才能向别人伸出援手?

亲爱的耶稣,求祢帮助我
能诚心诚意地为人付出,
让在我身边的人都能得到益处。


全年读经:
利未记4-5章;马太福音24章29-5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