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克制自己

读经: 哥林多前书9章24-27节


我要克制自己的身体,叫身体服我。—哥林多前书9章27节,新译本


这件事发生在2016年6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九十岁诞辰当天。那时,女王在马车上向人群挥手致意,经过一长排身穿红色外衣的士兵,他们个个站得笔直,保持立正的姿势。那天英国的天气相当热,士兵们穿着传统的黑色羊毛裤,红色羊毛外衣的钮扣一直扣到下巴,还戴着巨大的熊皮帽。正当士兵们在阳光下动也不动地站成一排,其中一位士兵开始晕眩。令人惊讶的是,他仍控制自己身体,只是向前倒下,当他的脸埋在砂砾中时,身体依然挺直如木板。他倒在那里,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立正的姿势。

这位士兵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践才学会这种自制力,即使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还能维持笔直的身型。使徒保罗也描述了此类的训练,说:“我严格训练自己,克服自身的软弱”(哥林多前书9章27节,当代译本修订版)。保罗也深刻体认到“参加比赛的选手要接受严格的训练”(25节,同上)。

虽然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靠上帝的恩典(而非我们的努力),但你我的属灵生命仍应受严格的训练。当上帝帮助我们约束,控制自己的心思意念和行为,我们便能学习专注于上帝,即使受到考验或干扰时,亦是如此。

郭惟恩

克制情感,心思或身体,
你认为最困难的是什么呢?
你要如何按上帝的旨意
接受更深的属灵操练呢?
亲爱的上帝,我要更爱祢,
更亲近祢,求祢教导我
如何为祢更加自我克制。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45-46章;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


灵命日粮:微小善行

读经: 路得记2章1-2,5-11节


你们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歌罗西书3章12节


我母亲曾接受安宁照护,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在那段期间,护理之家一位看护的真诚善意,令我深受感动。这位看护会轻轻地将我孱弱的母亲从椅子上抱起来,让她躺在床上,盖好被子之后,还会俯身轻抚着母亲的头,对她说:“你真可爱。”接着,她会关心我过得如何。不只在当下,直到如今,我只要想到她的善良都会感动流泪。

这位看护所做的只是一个微小的善行,但正是我当时所需要的。这帮助我面对母亲的临终过程,因在这位看护眼中,我母亲不只是一个病人,她在乎我母亲并视她为有价值的人。

在拿俄米和路得因失去丈夫而无依无靠的时候,波阿斯善待路得,允许她跟在收割的人后面,拾取落下的麦穗。波阿斯甚至吩咐那些负责收割的男仆不可欺负她(路得记2章8-9节)。波阿斯以恩慈相待是因为路得尽心照顾婆婆拿俄米,正如他对路得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11节)。波阿斯并未将路得视为外邦人或寡妇,而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妇女。

上帝要我们“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歌罗西书3章12节)。当上帝帮助我们,我们微小的善行就能鼓舞人心,带来盼望,并激发他人的善意。

柯爱莉

何时曾有人给予你微小的善行?
这如何激励或鼓舞你?
亲爱的上帝,
我希望拥有恩慈,
求祢给我机会以善意待人。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43-44章;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


灵命日粮:征服大山

读经: 撒母耳记上20章35-42节


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并你我后裔中间为证,直到永远。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撒母耳记上20章42节


你可能曾经看过或听过类似这样的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句话说得很好,不是吗?但有没有可靠的研究能证明这句话不只好,而且还相当正确呢?

有!事实上,一项由英美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当人们独自站立在一座山前,这座山就显得高大雄伟,但若与别人一起站在山前,虽是同一座山但山却变小了。换句话说,他人的支持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将我们心中的大山缩小。

大卫在与约拿单的友谊中,体验到了这句话的美好与真实。在大卫的经历里,扫罗王的妒火就如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令大卫为自身安危担忧(撒母耳记上19章9-18节)。如果没有他人的支持,即来自大卫最亲密的朋友约拿单的支持,那么大卫的人生可能会截然不同。那时,约拿单知道他父亲要杀大卫,又见父亲如此卑劣地对待大卫,心里非常难过(20章34节)。他选择与朋友大卫站在同一阵线,甚至为大卫质问父亲扫罗:“他为什么该死呢?”(32节)这段蒙上帝祝福的友谊鼓舞大卫,让他按上帝的旨意成为以色列的君王。

我们的友谊很重要。当上帝位居友谊的中心,我们就能互相激励去做比想像中更大,更好的事。

博约翰

你可以在哪里寻求他人的支持?
哪一位朋友需要你的支持?
天父,我感谢祢,
因为祢在我生命中安排了一些人,
帮助我能以正确的眼光
看待人生中的大山。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41-42章;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


灵命日粮:危险之中

读经: 使徒行传17章16-34节


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使徒行传17章34节


晨间散步时,我看见一辆车子停在马路中间,而且还停在相反方向的车道上!开车的是一名女性,她并没有意识到她将自己与他人置于危险之中,因为她在车上睡着了,看来是酒后开车。由于情况危急,我立即采取行动。我先想办法让她清醒一点,然后把她移到旁边的副驾驶座上,接着我坐到驾驶座上,把车开到安全的地方。

人身安全的危害不是我们唯一会面临的险境。当使徒保罗来到雅典的时候,看到“满城都是偶像”,而那里的哲学家,知识分子都陷入了属灵的险境,使得保罗“心里着急”(使徒行传17章16节)。对于这些倡导各种学说却不认识基督的人,保罗的直觉反应是告诉他们,上帝藉着耶稣所成就的事,并在耶稣里所定的旨意(18,30-31节)。有些人听了他所传讲的信息,就信了主(34节)。

在基督信仰以外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是危险的。那些在耶稣里得到赦免和真正满足的人,已经从死路一条的困境中获救,并领受了与上帝和好的信息(参阅哥林多后书5章18-21节)。对于那些醉生梦死的人,上帝让他们脱离险境的方式,就是要我们将耶稣的好消息带给他们。

简恩德

如果你还没信靠耶稣,
还在等什么呢?如果你已信靠耶稣,
是什么阻拦你不去告诉别人,
上帝已救你脱离属灵的险境?
天父,谢谢祢救我远离罪恶,
让我脱离属灵的险境。
求祢使用我,去帮助那些
看不见自己正身处险境的人。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39-40章;歌罗西书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