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昂贵代价

读经: 彼得前书1章17-21节


你们是重价买来的。-哥林多前书6章20节


最近,我们给两岁的儿子买了一双新靴子,他非常高兴,马上就穿上,一直到晚上上床时,才依依不舍地脱下来。然而,隔天一早起床,他完全忘了这双新靴子,又穿上了他的旧球鞋。我丈夫说:「我真希望他知道物价不便宜。」

这双靴子很贵,但年幼的孩子对于工时、薪水和税金都一无所知。孩子只是开心地接受礼物,对于父母为了要买这靴子而作出的牺牲,我们实在不敢期望他能明白。

有时候,我也像是个孩子,开心地接受上帝因着祂的怜悯而赐下的礼物,但我懂得感恩吗?我是否想过,耶稣为了使我得着新生命而付出何等的代价呢?

那代价极其昂贵,超过那些「能坏的金银等物」。我们从彼得前书知道,因为这需要「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1章18-19节) 。耶稣为了让我们成为祂家中的一员,付上了重价,就是祂的生命,而上帝已叫祂从死里复活(21节) 。

当我们明白救恩的代价时,才晓得如何真正地感恩。—欧凯拉

主啊,帮助我明白,祢是圣洁无瑕的,却为了承担我的罪,付出了重价。祢拯救了我,以恩典慈爱看顾我,求祢提醒我,当时时为此献上感恩。
救恩的代价极其昂贵,但上帝却白白赐给我们。


全年读经:
民数记23-25章;马可福音7章14-37节


灵命日粮:必会显露

读经: 诗篇32篇1-5节


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诗篇32篇3节


一位牧师在当地的报纸讲了这则关于自己的故事。有一次他跟一位刚认识的老先生闲聊,牧师说:「听说,你曾在一家电力公司做事。」他也说出那家公司的名字。老先生回答道:「是啊!」牧师也提到在他小时候,那家公司的电缆越过他父母的土地。老先生问了牧师的住处,当牧师告诉他地点后,老先生说:「我记得那块地,我很难将电缆警告标示牌竖立起来,因为孩子们老是把它射倒。」牧师开始面露尴尬表情,老先生接着问:「你是其中一个射击者,对吗?」答案是肯定的。

那位牧师替他的忏悔故事下了这个标题:「必会显露」,他巧妙地引用了摩西在民数记32章23节所提到的,罪必会显露。

过去我们所犯下的错误总会显露,而没有处理的旧罪则会导致严重后果。正如大卫在诗篇32篇的哀叹道:「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但是,认罪悔改就能恢复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我向祢陈明我的罪,……祢就赦免我的罪恶」(5节)。透过忏悔认罪,我们就可以得着上帝的赦免。

亲爱的主,我要向祢坦诚我的罪,
我把______存在心里已久。
谢谢祢用祢的宝血遮盖我的罪,
请修复我和祢的关系。
上帝已涂抹我们的过犯,使我们从罪中被释放。


全年读经:
民数记20-22章;马可福音7章1-13节


灵命日粮:始终如一

读经: 但以理书6章1-10节


但以理……双膝跪在他上帝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以理书6章10节


当我在研读但以理书时,看到他原本可以很轻易地避免被扔进狮子坑里,却没有这么做而感到震惊。在巴比伦政府里,有很多人嫉妒但以理,这些对手藉着他每天恒常向上帝祷告而设下陷阱(但以理书6章1-9节)。但以理完全知道他们的诡计,他大可以转为私下祷告一个月,直等事情平静,但他并没有那样做。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上帝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10节)。但以理非但没有惊慌,也没跟上帝争辩。相反地,他继续「像往日一样」(10节,新译本)照常祷告。他一点也不害怕迫害带来的压力。

这件事让我看见,但以理始终如一,每日坚持亲近上帝,这为他带来极大的力量。他的力量并不是出于自己,而是来自上帝,但以理希望每日讨上帝的喜悦。当危机来临时,但以理不需要改变日常的习惯以化解危机,他只要忠于上帝,始终如一。

天父,当迫害临到时,
我要像但以理一样为祢持守信仰,
帮助我持续地祷告,不以认识祢为耻,
让我在众人面前活出信仰。
我们低头祷告,上帝就赐下力量,让我们能持守信仰。


全年读经:
民数记17-19章;马可福音6章30-56节


Photo credit: Tambako the Jaguar / Foter / CC BY

灵命日粮:转换观点

读经: 使徒行传17章16-23节


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使徒行传17章16节


我太太习惯早起,她很享受家人醒来前那段安静的时间,并用来读圣经与祷告。最近,她如常坐在最喜爱的椅子上,眼前所见却是前一晚「某人」看足球赛时,在沙发上留下的一片狼藉。刚开始,这片脏乱使她分心,而她对我的不满也干扰了原本的温馨时刻。

之后,一个想法闪过她的脑海,她转而坐到沙发上。坐在那里,从我们家前面的窗户望出去,她看到了太阳自大西洋上方冉冉升起。那天早晨,上帝所创造的美景改变了她的观点。

当她告诉我早晨发生的事时,我们都有所领悟。虽然有时,我们无法控制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要继续为那些「脏乱」苦恼,或是选择转换自己的观点。当保罗在雅典时,「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使徒行传17章16节)。但当他转换了观点后,他就运用他们对信仰的兴趣,作为传扬真神耶稣基督的机会(22-23节)。

当我太太去上班后,该是我转换观点的时候了,愿上帝帮助我,透过祂的角度和我太太的眼光,看到自己的脏乱。

亲爱的主,
请赐给我智慧转换自己的观点,
不要只是看到别人的脏乱,
而是要看见并清理我们对别人所造成的脏乱。
智慧是从上帝的观点看事情。


全年读经:
民数记15-16章;马可福音6章1-2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