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指责他人

读经:利未记16章5-22节 

在许多事上我因为犯了错,所以自然会被人责怪。我的错误,失败和无能,让朋友和家人(也许还有陌生人)感到伤心,焦虑,甚至带来不便。当然,我也曾因为那些错不在我的事情,或我无法掌控的事情被责怪。

反过来说,我也曾责怪别人。我心想,如果对方可以做得好一点,就不会害我陷入这样的困境。责怪他人并没有好处。因为不论是谁的错,试图让别人承担罪责,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对于被人责怪的课题,耶稣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方法。即使祂无可指责,祂依然背负并除去世人的罪孽(约翰福音1章29节) 。我们常将耶稣比喻为献祭所用的羊羔,但其实祂也是那位代罪羔羊,为世上一切的罪恶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利未记16章10节) 。

一旦我们承认自己的罪,接受上帝为个人的救主,且让 [....]

每日旅程:长日将尽

ODJ sep 7

读经:提摩太书4章9-21节

「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腓立比书4章1节)

最近我的父亲动了开心脏的手术,而我的岳父则弄伤了他的背。手术过后,他们俩个都马上感伤地向亲友表达他们的深情厚爱,一直持续了好几周。「我是真爱大家!」卧病在床的岳父不断地向每一个人重复这句话,还加上深情的拥抱。

他们这种情感的爆发,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疗程,但更可能的是,经历过生死的一瞬间,使他们的心思聚焦于那些他们最在乎的事务上。这两个人平时都很在乎保持爱车的光鲜、以及庭院草坪跟房子的干净整洁,但经过这场危机后,他们都不再关注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单单在乎人。

保罗给提摩太写的最后一封信,也表达了相似的关注点。保罗深知他「离世的时候到了」(提摩太后书4章6节),就恳请提摩太说,「要赶紧地到我这里来」(9节)。使徒保罗觉得孤单,因为底马、革勒士和提多都离开了他,所以他力劝提摩太「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并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11节,21节)。

保罗传道的热情动力,你碰到的任何人可能都有。不过,他怎么能成为我们最伟大的宣教士呢?因为他在乎的是人。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他最在乎的还是人。或许这可以解释,在他最注重教义的书信中,为什么最后会逐一地问候近三十位罗马的基督徒。保罗知道,正统神学要是没有人来分享,就没什么意义。

同样,各种成功也是如此。沃伦‧巴菲特曾说:「我认识一些很有钱的人,有褒扬的感谢晚宴为他们举办,或有医院建筑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但事实是,在世上没有任何人爱他们。当你到我这个年纪时,你衡量自己人生成功的标准就是会看有多少人真正爱你,这是检验你如何活出生命的最终考验。」马可•威特莫尔

相关经文:
•列王纪上2章1-4节
•传道书4章7-12节
•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6-10节

问题思考:
如果你知道明天你的生命就会结束,今天你需要或想要和哪些人一起共度最后的时光?你会怎么接近他们呢?

灵命日粮:奇妙的恩典

读经:约翰福音11章32-44节 

老朋友的母亲过世时,我打了通电话给他。他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是好友,但如今她们俩都过世了。当我和这位老朋友通话时,我们的对话很容易受情绪牵动,先是因着他母亲的离开而难过流泪,当我们回忆起她是一位有趣又有爱心的人时,却又泪中带笑。

我们许多人都曾经历悲喜交替的情绪,上一刻还在哭泣,但下一刻却破涕为笑。不论是悲伤或喜乐,我们都能透过哭和笑来抒发内心的情绪,这真是一份奇妙的恩典。

由于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创世记1章26节) ,而幽默感几乎存在于每种文化里,因此我猜想耶稣可能也有幽默感。但是我们知道祂也了解失去挚爱的痛苦。当耶稣的朋友拉撒路死了,祂看见马利亚哭,祂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之后,祂也哭了(约翰福音11章33-35节) 。

我们能透 [....]

灵命日粮:行事奥妙

读经:约伯记40章1-14节 

当我的儿子开始上中文课时,他第一堂课带回来的作业让我觉得很新奇。身为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我不明白人们如何从这些文字中知道它的发音。对我来说,这个语言看起来非常复杂,几乎无法理解。

有时,当我想到上帝的行事方法时,我也会有同样的困惑。我知道祂曾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以赛亚书55章8节) 。但在某些事上,我还是觉得我可以理解为何上帝允许这些事情发生。这是因为我常常阅读祂的话语,且有圣灵住在我里面。

当我认为自己有权知道上帝的行事方法时,我再次俯伏在上帝面前,谦卑下来。因为我记得约伯所承受的痛苦并没有获得解释(约伯记1章5,8节) ,他努力想要了解这一切,但上帝却问他:「强辩的岂可与全能者争论吗?」(40章2节) 约伯羞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