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扎根

读经:历代志下24章15-22节 

当约阿施听到他祖母亚他利雅的恶行时,一定既困惑又害怕。亚他利雅为了篡夺犹大国的王位,杀害了约阿施的兄弟。但婴孩约阿施却被他的姑姑和姑丈安稳地藏匿了六年(历代志下22章10-12节)。约阿施在他们的关爱与教导中成长。当约阿施七岁时,他在暗中被加冕为王,而他的祖母也被推翻了(23章12-15节)。

年轻的约阿施王有一位贤臣在他左右,也就是他的姑丈耶何耶大(22-25章)。约阿施是犹大国少有的「明君」,当姑丈还在世的时候,约阿施顺服上帝行正直的事(24章2节)。但是他姑丈一过世,无法继续以身教引导他,约阿施便背离了上帝,且下场凄惨(24章15-25节)。由此看来,约阿施的信心根基并没有扎得很深,后来,他甚至开始拜偶像。也许约阿施的「信心」一直是他姑丈的,而不是自己的。

[....]

灵命日粮:被了解

读经:雅各书5章16-20节 

我们内心最大的一个矛盾,就是既渴望有人了解我们,但却又害怕内心被人看透。我们是依照上帝的形象造的,所以我们是能够被上帝和人所了解。然而,因着我们堕落的本性,我们都有不欲人知的罪和软弱,这些就是我们常说「黑暗的一面」,是我们生命中想要隐藏的部分。故此,我们常鼓励他人全力以赴,表现最好的一面。

我们不愿意被人了解的其中一个原因,其实是因为害怕被人拒绝或嘲笑。然而,当我们发现上帝了解我们、爱我们,即使我们做了最坏的事,祂也愿意饶恕我们,那种害怕被上帝看透的感觉就渐渐消失。若有一群基督徒,能明白饶恕和认罪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放心地在当中彼此坦诚自己的罪(雅各书5章16节)。

信仰生活并不只是要表现出你的好行为,也要透过向上帝和他人坦诚己罪,将我们黑暗的一面暴露在 [....]

灵命日粮:爱传讲主故事

读经:历代志上16章7-13节 

名作家史达‧特克尔(Studs Terkel)正在为他的下一本著作寻找题材,他的朋友建议他写「死亡」。虽然起初他有点抗拒,后来构想却渐渐成形。然而,真正推动他写这主题的,就是特克尔结缡六十载的妻子辞世。这本书也成为了他个人的探索,渴望了解死亡之后的事,以及他的挚爱去了何方。同时,这书也让我们深刻反思我们追寻耶稣的过程,以及我们在信心旅途上对永生的疑问和关注。

我很感恩我们能拥有确据,只要我们信靠耶稣赦免我们的罪,我们死后将与耶稣同住。世上没有比这更大的盼望了。 如今我们能与他人分享这份盼望,乃是我们的殊荣。彼得前书3章15节鼓励我们:「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上帝赐予我们跟人传讲福音的机会,正如大卫所说:「求告祂的名,在万民中传 [....]

灵命日粮:交托上帝

读经:马可福音10章17-22节 

对二次世界大战后长大的人而言,彭柯丽(Corrie ten Boom)不仅是个英雄,而且还以她的敬虔与智慧流传后世。当纳粹占领荷兰时,她和全家因救助犹太人而被抓入集中营,最后她幸存下来,说出那段倚靠着上帝度过的骇人经历。

彭柯丽说:「我曾经拥有很多东西,然而,我又全都失去了;但是我交托在上帝手中的一切,今天我依然拥有它们。」

彭柯丽对「失去」实在再熟悉不过了。因为那些可憎的纳粹党,她失去了家人、财物,甚至她的青春岁月。然而,透过将一切交托给上帝,她学会了专注在灵命及情感上的成长。

她的经历和学习,对我们有何意义呢?我们该将什么交托在上帝手中妥善保管呢?从马可福音10章那年轻财主的故事,我们知道应该将「一切」都交托在上帝手中。财主手中拥有的非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