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泉源之地

读经:诗篇42篇1-5节 

东非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而当中一个城市的名字「奈洛比」(Nairobi)在这地区内显得特别有意义。因为这名字是由当地马赛族的话而来,意思是「冰凉的水」,字译是「泉源之地」。

纵观历史,人文发展以及文明都是与水的存在息息相关。不论住在干旱之地或雨林,水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干旱不毛之地,知道从何处找到水源,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水也是我们属灵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耶稣在井旁遇到一名心灵干渴的妇人,就宣称惟有祂能赐下活水。祂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章14节)

正如诗篇42篇1-2节描述的鹿切慕溪水,我们的心渴想并切慕上帝(诗篇63篇1节)。只有耶稣基督能够供应我们急切的需 [....]

灵命日粮:真爱

读经:哥林多前书13章1-8节 

几年前,朋友贝丝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从此,她为了照顾母亲被迫作出一些艰难的决定。当她看到昔日活力充沛、乐观风趣的母亲日渐衰残,尤感心碎。在这过程中,她学到付出真爱并非是容易或舒适的事。

去年,她母亲在医院住了几天,贝丝写了如下的感受,寄给一些朋友。「尽管母亲的状况每况愈下,我仍然为这段与母亲同行的岁月而感恩。在那记忆衰退、困惑混乱和全然无助的背后,是一位热爱生命、心灵平静的美丽灵魂。在学习真爱的过程中我收获良多,虽然这段旅程并非我所求,一路上也伴随着眼泪与心痛,我仍视为无价之宝。」

圣经提醒我们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3章4-7节)

真爱是从上帝而来,祂 [....]

灵命日粮:分辨真假

读经:约翰福音1章1-18节 

我教英文作文时,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写作。我知道学生随堂撰写的作文肯定是他们的作品,这样我会更熟悉每个学生的写作风格,且能看出他们是否有「借用」太多别的作者的文章。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是表现文章的内容及陈诉的方式,与自己说话的方式是同样独特的。正如我们的说话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所写的也是这样,它们反映着我们是谁。

同样的,我们也透过这样的方式来熟悉上帝的话语和教导。透过阅读祂写下的圣经,我们认识到祂是谁,以及祂如何表达自己。然而,撒但会伪装成上帝的使者(哥林多后书11章14节),牠扭曲上帝的话语,使人信服其似是而非的论点。举例而言,牠说服人得救只须依靠遵守严苛的规条,而不需要相信基督为我们而死(歌罗西书2章23节)。的确,撒但已使许多人偏离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