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三位君王

读经:历代志下21章4-7,16-20节 

美国著名的音乐剧《汉密尔顿》以幽默的方式,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刻画成一位卡通式的,疯狂的反派角色。然而,一本关于乔治三世的新传记提到,他并非像《汉密尔顿》或《美国独立宣言》中所描述的暴君。若这位国王真如美国人所说的那样残暴,他肯定会用极端的焦土政策来阻止美国的独立运动。根据这本传记,他文明善良的特质使他有所约束。

没人知道乔治三世是否抱憾离世?如果他对人民更严苛一些,是否能更成功地统治大英帝国呢?

恐怕未必如此。历代志下21章记载,犹大王约兰“用刀杀了他的众兄弟和以色列的几个首领”(4节),以此巩固自己的王权。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6节),且残酷无情的统治手法使人民与他疏远,以致当他病逝时,百姓没有为他哭泣,也没有“为他生火志哀”(19节,和合本修订版 [....]

灵命日粮:灰烬化为美丽

读经:以赛亚书61章1-4节 

马歇尔火灾是美国科罗拉多州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场大火。火灾发生后,有个机构提供帮助,要为受灾家庭在废墟灰烬中寻回贵重物品。灾民都提出自己希望能保存下来的珍贵物品,但能找回的微乎其微。一名男士低声说,他的结婚戒指就放在楼上卧房的梳妆台上,如今房子付之一炬,所有的物品都烧焦或融化,整栋房子也塌陷成为地下室的一片残骸。搜索人员在卧室所在的那个角落寻找戒指,可惜一无所获。

先知以赛亚悲恸地写道,耶路撒冷即将遭到毁灭,将被夷为平地。有时我们同样会觉得,自己努力经营的生活已化为灰烬。无论是在情感上或是属灵上,我们都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但以赛亚提供以色列人那充满盼望的信息:“[上帝]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以赛亚书61章1-2节)。上帝会将人们遭遇的灾祸转化为荣耀,“赐 [....]

灵命日粮:同有一位主

读经:罗马书10章8-13节 

在我童年居住的社区,餐厅的用餐条例深受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社会风气和种族文化影响。厨房里的工作人员,如厨师和像我这样的洗碗工人,清一色都是黑人,然而在餐厅内用餐的顾客全都是白人。虽然黑人也可以点餐,但却必须到后门取餐外带。这样的政策加剧了那个时代对黑人的不平等待遇。时至今日,尽管我们经历了岁月的淬炼,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我们在彼此相待方面,仍有成长的空间,因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创造的。

在圣经中,像罗马书10章8-13节这类的经文,让我们明白上帝欢迎所有人进入祂的大家庭,而且没有后门,没有人会被轻视。所有人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上帝的家,即相信耶稣受死,使我们得到洁净和赦免。圣经将这生命转变的经历称为“得救”(9,13节)。你自己或其他人的社会地位,种族身分,都无法决定 [....]

灵命日粮:不灰心沮丧

读经:哥林多后书4章16-18节 

我已经不记得妈妈早年健康的模样了。多年来,她因罹患糖尿病,血糖非常不稳定。后来出现了并发症,致使她的肾脏受损,必须终身洗肾。神经病变和骨折导致她不得不使用轮椅,后来她的眼睛也开始退化,视力模糊。

尽管妈妈的身体越来越衰弱,但她的祷告生活却越发火热。她会花好几个小时为别人祷告,盼望他们能认识并经历上帝的爱。圣经中宝贵的话语,让她感到越咀嚼越甘甜。在妈妈的视力退化之前,她曾写信给我的阿姨,信中提到了哥林多后书4章16节:“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使徒保罗知道我们很容易灰心沮丧。在哥林多后书11章,他自述在生活中常经历危险,患难和匮乏(23-29节),但他将这些“苦楚”视为暂时的。他还鼓励我们,不要注重那看得见的,而是要注重那看不见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