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人生意义

读经:哥林多前书15章50-58节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 · 路易斯 ·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写的短篇小说,讲到一位罗马士兵马库斯 · 鲁弗斯因害怕死亡而饮用了使人不死的水源。但随着时日流逝,马库斯意识到不死并非像人们所追捧的那样:万寿无疆其实毫无意义。事实上,正是死亡本身使生命有了意义。后来,马库斯找到解药,那是一股清澈的泉水。他喝完之后,用手在一根刺上抓挠,结果流出了一滴血,这也表明他恢复了必死之身。

像马库斯一样,我们有时也会对生命必会衰败和死亡感到绝望(诗篇88篇3节)。我们同意死亡让生命有了意义,但与马库斯不同的是,我们知道因着基督的死亡,使我们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基督在十架上流血舍命,战胜,吞灭了死亡(哥林多前书15章54节)。对我们来说,害怕死亡的解药就是耶 [....]

灵命日粮:听闻钟声

读经:诗篇43篇 

《圣诞钟声》改编自1863年亨利 · 沃兹沃斯 · 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所写的诗(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是一首很不寻常的圣诞歌曲。这首歌的第三节并没有描述圣诞的欢乐和欣悦,而是悲叹地哭泣道:“我垂低头无限失望,我说平安荡然无存,顽强众生嘲笑,憎恨:地上平安归与世人。”但到了第四节,这样的哀叹却转为盼望,并向我们保证:“神不死亡,也不睡眠,邪恶必败,正义必胜,地上平安归与世人。”

圣经中诗篇的哀诗也呈现出从悲叹转为盼望的模式。就像诗篇43篇,诗人一开始就向上帝呼求,自己遭遇仇敌的攻击(1节),以及上帝似乎早已忘了他(2节)。但这位诗人并没有停留在悲叹中,他仰望着这位自己无 [....]

灵命日粮:善要亲近

读经:罗马书12章9-13节 

我们经常把车停在草地附近的停车场,然后穿过草地回家。但我们的衣服上都会黏上芒刺类的苍耳种子,在秋天时更是如此。这些小东西会附着在衣服,鞋子或任何经过的物品上,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这是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

每当我清除附着在衣物上的苍耳种子时,便会想到使徒保罗告诫信徒说:“爱人不可虚假⋯⋯善要亲近”(罗马书12章9节)。这个翻译为“亲近”的原文,有“紧密贴近,紧紧依附,靠近”的意思。当我们尝试去爱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不容易,但有圣灵帮助我们紧紧贴近美善的事,我们便可靠着祂的引导击退罪恶,并且爱人不“虚假”(9节)。

苍耳种子会紧紧依附在衣物上,无法轻轻一刷就清除干净。当我们专注于一切的美善,把心思放在上帝的怜悯,慈爱和命令时,我们也可以倚靠祂的能力, [....]

灵命日粮:奔向避难所

读经:撒母耳记下22章1-7节 

小学六年级的篮球比赛正在进行,许多父母和祖父母都在场边为自己家中参赛的球员加油,而球员们的弟弟,妹妹则在学校走廊上玩耍。突然间,警铃大作,体育馆内灯光闪烁,火灾警报器也狂鸣乱响。一下子,所有在走廊玩耍的小朋友都惊慌地冲进体育馆,要找爸爸妈妈。

幸好只是虚惊一场,有人不小心触动了警报器。我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的行为令我印象深刻,他们一觉得有危险,就毫无顾忌地跑去抱着他们的父母。这幅场景展现出全然的信任,人们在恐惧时,会全然信靠那能让自己平安稳妥的人。

圣经记载大卫也曾度过一段惊恐时期,那时他遭到扫罗和其他仇敌的追杀(撒母耳记下22章1节)。当大卫得到上帝的拯救,到了安全之处后,便满心感恩地唱了一首动人的赞美诗歌,称颂上帝的帮助。大卫称上帝为“我的岩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