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故事还未结束

读经:马太福音6章9-13节 

英国警匪剧《重任在肩》的最后一集创下破纪录的高收视率,因为观众都想知道剧中主角与犯罪组织对抗的结果。然而,当故事的结局暗示恶人终将获胜时,许多观众都很失望。一位剧迷说:“我希望将坏人绳之以法,我们需要一个正义的结局。”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 · 伯格(Peter Berger)曾指出,我们都渴求世界有盼望和正义,希望有朝一日能战胜邪恶,迫使那些罪犯面对自己的罪行。一个任凭坏人横行无阻的世界,违背了我们对世间有正义的认知。那些失望的剧迷不自觉地表达了人类对恢复正义的深切渴望。

在主祷文中,耶稣指出了罪恶确实存在。罪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使我们需要彼此饶恕(马太福音6章12节);罪更是存在于属灵层面,我们需要救赎(13节)。但我们拥有胜过罪恶的盼望,有朝一日,那没有 [....]

灵命日粮:彼此需要

读经:罗马书16章3-16节 

戴夫 · 金德雷德(Dave Kindred)是美国知名的体育专栏作家,曾报导过数百项重大体育赛事及锦标赛,并撰写拳王阿里的传记。退休后,他觉得生活很无趣,便到当地一所学校观看女子篮球比赛。很快地,他开始自动请缨为该球队在网上报导每场赛事。当戴夫的母亲和孙子相继过世,妻子中风时,他意识到他一直追踪报导这个篮球队,让他有一种团队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他需要他们,正如他们也需要他一样。戴夫说:“这个团队拯救了我。我的生活变得黑暗,……而他们就是光。”

一位杰出的记者怎么会依靠一个青少年群体呢?其实有一位杰出的使徒,也同样依靠在他的宣教旅程中所建立的情谊。你可曾注意保罗在他书信的结尾向多少人问安?(罗马书16章3-15节)他写道:“问候曾经与我一同被囚的亲族安多尼古和犹尼亚;⋯⋯问 [....]

灵命日粮:活水

读经:约翰福音7章37-39节 

我收到了一束来自厄瓜多尔的花。花束送到我家时,已经凋萎下垂,失去活力。说明书上写着,将花束插在清凉的水中,便能使花朵恢复活力。但在这之前,必须先修剪花茎,让它们更容易汲取水分。不过,它们真的能活下来吗?

隔天早上,我得到了答案。这一束厄瓜多尔的花变得生机盎然,绽放着好些我从未见过的花朵。水的确能够带来改变,这让人联想到耶稣谈到活水的比喻,以及水对基督徒的意义。

圣经记载,有一个撒马利亚妇人到井边打水,耶稣向她要水喝,表示祂愿意喝这妇人所打的水,进而改变了她的生命。起初,这个撒马利亚妇人对耶稣的请求感到十分惊讶,因为犹太人向来看不起撒马利亚人,但耶稣对她说:“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给了你活水”(约翰福音4章10节)。 [....]

灵命日粮:鲁莽的决定

读经:民数记20章1-12节 

我在十几岁时便会开车了。一次在高中篮球训练结束后,我把车开得飞快,跟在朋友的车后头要到他家去。当时下着滂沱大雨,我根本看不清他的车子。突然,就在雨刷拨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时,我惊见朋友的车就停在我前面。于是,我猛踩刹车,车子打滑冲出车道,撞上一棵大树,车子全毁了。猛烈的撞击也让我陷入昏迷,后来才在医院的病房里醒过来。虽然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侥幸活了下来,但我也为这样的鲁莽行为付出昂贵的代价。

摩西也因做了鲁莽的决定而付出极大的代价,这错误的抉择是因为缺水,而不是像我那样太多雨水。那时以色列人到了寻的旷野,“会众没有水喝,就聚集攻击摩西”(民数记20章2节)。上帝告诉这位焦头烂额的领袖,要他“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8节),但摩西却“击打磐石两下”(11节)。上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