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谦卑分享

读经:彼得前书5章1-6节 

一包薯片实在微不足道,但却让一位美国宣教士上了宝贵的一课。这位宣教士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服事时,有一天晚上,她在教会的会议中打开了一包薯片。这时,旁边一位她不太认识的妇女伸手拿了一些,而其他人也纷纷不问自取。

这位宣教士心想:这些人真没礼貌!然后,她领悟到自己需要谦卑学习。对于她所服事的这个地方,她还不了解他们的文化。在美国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可是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她发现人们过的是群体生活,分享食物和用品是人们相互连结的方式。她所属的文化并不是更好,只是有所不同。她坦言:“当我发现自己对这些事情缺乏认知时,感到十分羞愧。”当她开始看清自己的偏见时,她也认识到谦卑地与人分享能让她更好地服事他们。

彼得教导教会领袖们要以谦卑待人。他劝告长老们,不要专横地“ [....]

灵命日粮:不速之客

读经:诗篇19篇1-4,7-14节 

凯尔和艾莉到风景宜人的地方度过了美好的蜜月假期。但他们回到家时,却发现凯尔的脚上长了一种怪异且发痒的皮疹。他们咨询了传染病专家,才知道凯尔的新拖鞋让他的脚起了水泡,而小小的寄生虫就从这些水泡钻进脚里。他们没想到一心渴望的假期,最终却沦为与这些不速之客的争战。

大卫知道如果不祈求上帝帮助他对抗罪恶,那么,他所渴望的那种讨上帝喜悦的生活,就会沦为与罪孽和叛逆这些不速之客的争战。在诗篇19篇中,大卫首先宣告了上帝在自然界中显现(1-6节),以及上帝的律例法度所流露的智慧(7-10节)。然后,大卫祈求上帝保守他,使他不犯无心,傲慢和故意不顺服的罪。他向上帝呼求:“愿祢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祢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12-13节)。大卫非常清楚,他无法防止罪恶这种 [....]

灵命日粮:一路引导

读经:申命记2章1-7节 

如果你走一趟美国,可以从亚利桑那州黄沙漫天的“为什么”小镇出发。行经乡野来到德州的“不确定”市。再往东北走,在田纳西州的“荒凉”镇稍作休息,最后你将抵达目的地,宾州的“恐慌”市。这些都是美国境内真实的地名,但或许不是你会想要踏上的旅程。

但有时这正是行走人生旅程的感受。我们可以体会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艰苦生活(申命记2章7节),因为人生多有苦难。但我们是否看到其他的相似点呢?我们像以色列人一样自订计划而不听从上帝的指示(1章42-43节);我们因自己的需要无法满足而抱怨不休(民数记14章2节);在生活的愁烦中,我们同样质疑上帝的心意(11节)。我们正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辙。

上帝应许只要我们走在祂的道路上,祂将带我们前往远胜于“荒凉”镇的地方。祂将供应一 [....]

灵命日粮:爱不可缺

读经:哥林多前书13章1-7节 

收到特别订制的桌子之后,我便从盒中将所有部件取出来,一一排列整齐,准备组装。然而,我发现有点不对劲,其他的部件和美丽的桌面都到齐了,却唯独缺了一支桌脚。桌脚既不齐全,我便无法组装桌子,所有的部件都无用武之地。

事实上,不管是组装一张桌子或任何其他物品,只要缺少一个重要的部件,便会全无用处。在哥林多前书中,保罗也提醒哥林多教会,他们缺少了一个关键要素。这群信徒拥有诸多的属灵恩赐,唯独缺少了爱。

保罗用较夸张的言语强调他所要表达的重点,他说即使这群信徒拥有一切的知识,或愿意献出自己拥有的一切,甚至他们甘愿受苦,但如果没有最重要的爱为基础,那么,他们所做的都算不得什么(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保罗鼓励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出于爱,他还描述这份爱的美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