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谢谢,但不用了!

读经:以斯拉记4章1-5,24节 

印度一所为自闭症儿童设立的基督教学校,收到一家公司的大额捐款。校方在确认这笔捐款并没有任何附带条件后,接受了捐款。但后来,这家公司要求派代表加入学校董事会,学校董事长于是退回捐款,她不愿学校的价值观受到影响。她说:“以上帝的方式来做上帝的工作更重要。”

拒绝接受他人的帮助可以有很多原因,以上所述便是其中一种,在圣经中我们还看到另一种原因。当被掳的以色列人得到波斯王塞鲁士的允许,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时(以斯拉记3章),周遭的外族人对以色列人说:“请容我们与你们一同建造,因为我们寻求你们的上帝,与你们一样”(4章2节),但以色列人的领袖们却拒绝了。他们明白若接受这份协助,重建圣殿的纯正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崇拜异教偶像的风气也会潜入他们当中,因这些外族人敬拜偶像神祇。后来证明他们 [....]

灵命日粮:别依赖公式

读经:马太福音5章13-16节 

在珍芳年纪还小的时候,有位主日学老师训练大家如何传福音,其中包含背诵一系列的经文和一套公式。珍芳和她朋友试着将所学的运用在另一位朋友身上,她们非常紧张,深怕忘记哪个重要的经文或步骤。珍芳说:“我不记得那个朋友最后是否有决志,不过我想应该没有。”即使是好的方法,若在使用时看重公式过于人,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多年后的今天,珍芳和丈夫为自己的孩子们树立爱上帝的榜样,并用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来分享他们的信仰。他们明白教导孩子们认识上帝,圣经,以及与耶稣建立个人关系的重要性,但他们以身教的方式,在每天生活中体现如何爱上帝和祂的话语。他们以行动表明何谓成为“世上的光”(马太福音5章14节),也以友善亲切的言语帮助他人。珍芳说:“如果我们活出上帝的话语,便能以自己的生命影响他人。”当 [....]

灵命日粮:公义与耶稣

读经:弥迦书6章1-8节 

凯撒 · 奥古斯都(公元前63年至公元14年)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想要让人知道他是尊崇法治的君王,因此,尽管他的帝国是靠着奴隶的血汗,军事征伐与金钱贿赂打造而成,他仍修订了一些法律程序,并将当时代表公平正义的女神朱斯提提亚的形象引入帝国。现今的司法体系称之为“正义女神”。奥古斯都也进行人口普查,使马利亚和约瑟必须返回伯利恒,迎接一位君王诞生。人们对这位君王期待已久,祂将受尊崇,直到地极(弥迦书5章2-4节)。

然而,奥古斯都或是世上的任何人都无法预料,这位至高的君王,竟会以祂的生命和死亡来表明何谓真正的公义。在几个世纪前先知弥迦的时代,上帝的百姓再次陷入欺诈,暴力与获取“非义之财”的景况(6章10-12节)。这群上帝所爱的百姓将祂抛诸脑后,而上帝原是期许他们能向世人 [....]

灵命日粮:完全接纳

读经:歌罗西书3章12-15节 

奥利佛 · 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是17世纪的一位军事将领,被称为“英格兰护国公”。在那个时代,达官显要经常会找画家为他们描绘肖像,而画家在描绘面容时,通常会刻意避开某些缺点。然而,克伦威尔却不要画家为了讨好他而这样做,他警告画家说:“你要照实描绘我的样貌,就连疣子和所有缺点都要画出来,否则我拒付酬劳。”

这名画家显然听命而行,因为在完成的肖像画中,克伦威尔脸上有几处明显的小肉瘤。若在今日,这样的瑕疵一定会用滤镜或特效处理后,才会发布到社交媒体上。

后来“疣子和所有缺点”(warts and all)成为一句英文俗语,意思是完全接纳一个人,包括他恼人的缺点,态度或习惯。有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很难做到,但我们若认真地自我检视,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