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寡妇的信心

读经:列王纪下4章1-7节 

清晨时分,四周仍一片漆黑,阿碧就展开一天的忙碌。再过没多久,村里其他人也会醒来,前往橡胶园工作。在中国这个名叫洪庄的村庄,当地居民以收割乳胶为主要收入来源。为了收集更多乳胶,他们必须摸黑工作,在破晓前就将所有乳胶收割完毕。阿碧也是割胶工人,但在工作之前,她会先花时间亲近上帝。

阿碧的父亲,丈夫和独子都已过世,她和她的儿媳妇得养活年迈的母亲,以及两个年幼的孙子。她的故事让我想起圣经中也有一位信靠上帝的寡妇。

这名寡妇的丈夫死后留给她一笔债务(列王纪下4章1节),她在人生的低谷仰赖上帝,向上帝的仆人以利沙求助。她相信上帝顾念她的苦境,也能为她施行奇事。上帝的确顾念她,并以神迹解决这名寡妇的燃眉之急(5-6节)。这位上帝也同样供应阿碧的需要,虽不是藉由神迹,但却让 [....]

灵命日粮:失忆症

读经:但以理书4章28-37节 

加州医院的紧急救援部门,曾救助一名带有澳洲口音的妇女,但她本人却想不起自己是谁。人们无从得知她的姓名,也不知她是从哪儿来的,因她患了失忆症,身上又没有任何身分证明文件。后来,透过医师帮助她恢复健康,国际媒体报导她的故事,才使她得与家人团聚。

同样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也忘了自己是谁,是从哪儿来的。然而,他是患上灵性方面的“失忆症”。他将上帝所赐的王国威严和荣耀归给自己,忘了上帝才是那位万王之王,他一切所有的皆从上帝而来(但以理书4章17,28-30节)。

于是上帝把国王的“失忆症”搬上他人生的舞台,使他忘记一切,被逐出王宫,到荒郊与野兽为伍,像牛一样地吃草(32-33节)。七年后,尼布甲尼撒举目望天终于恢复记忆,想起自己是谁,以及是谁将王国赐给他的。他恢复神 [....]

灵命日粮:耐心等候

读经:诗篇70篇 

著有多本童书的苏斯博士(Dr. Seuss)曾经写道:“等待鱼儿上钩,等待刮风放风筝,等待周五晚上的到来……人人都在等待。”

人生几乎总是在等待,但上帝似乎从不着急。有句可靠的古话说:“上帝有祂的时候,延迟也必有因由。”因此,我们需要等候。

我们都没耐心等候,我们拨弄手指,坐立难安,忍住呵欠,发出长叹,甚或内心沮丧。心想:什么时候我才能脱离这个古怪的人,这份无趣的工作,这种丢脸的行为,或无法根治的病痛?上帝为何没有帮助我呢?

上帝的回应是:“再等一等,看我将如何成就这事。”

等待是人生很棒的老师,因为它让我们学会一种美德叫做……等待──等待上帝在我们里面动工,为我们成就美事。透过等待,我们学习坚忍,使我们纵然遇到困境,仍能信赖上帝 [....]

希伯来书灵修|不一样的应许(有声中文)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语音播读:LOMO,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小盒,中国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读经:希伯来书7章11-28节

祂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先为自己的罪,后为百姓的罪献祭;因为祂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希伯来书7章27节

BBC曾经报导过一种“Glasgow效应”,指的是一种失控的城市现象。本来Glasgow这座城市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却随着经济下滑,失业率高,   毒品、酗酒及慢性疾病高发于15 至 45岁群体中, 遭受重大打击。有些年轻人面对社会变迁,看似无可选择,便任意随波逐流,放纵物欲。

可是圣经却提醒我们,不可忘记上帝赐给人那份独特的应许。上帝满有怜悯及慈爱,即使我们被绊倒,与祂隔绝,祂却赐下独生子耶稣基督,成为一个完美的盼望,作人与上帝之间的“桥梁”。  因祂曾经成为人,经历过我们的难处及痛苦,所以祂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挑战。耶稣通过一次性的献上,更使世人得到永远的救赎(希伯来书7章27节)。这是一份何等美好的应许!

我的成长路上,亦曾经跌倒。年轻时不断向上爬,在竞争中与人比较。追求成功及掌声,当中付上不少代价。但感谢上帝,祂引领我重新信靠祂。从基督那份完全的爱,我找到人生更宝贵的意义,并且活出更有盼望及喜乐的人生!

思考:今天你是否面对一个被绊倒的处境?通过耶稣的爱,你可以坦然无惧地来亲近上帝,用信心领受祂的指引。你想把握这个应许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