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满足的喜乐

读经:腓立比书4章10-20节 

某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八岁的克迈想让他们社区的邮差能凉快点儿,并补充水分。于是他在前门放了一个保冷箱,里面装满运动饮料和饮用水。居家安全监控系统录下了邮差的反应,他高兴地说:“太好了,有饮用水和运动饮料。感谢上帝,感谢你们!”

克迈的妈妈说:“克迈觉得就算没人在家,也要让邮差有冰凉的饮料喝,这是他的责任。”

这个小故事让人觉得温馨,也提醒我们保罗所说的话,上帝会使我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虽然保罗在狱中受苦,不确定未来将会如何,但他仍对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表达心中的喜乐,因上帝透过这些信徒,让保罗得到经济上的供应。腓立比教会并不富裕,但他们却慷慨捐助保罗和其他的信徒(参阅哥林多后书8章1-4节)。因腓立比教会供给保罗所需,上帝也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 [....]

灵命日粮:有苦有甜

读经:诗篇119篇65-72节 

有些人喜欢苦的巧克力,有些人喜欢甜的。古时,中美洲的马雅人喜欢把巧克力作为饮料,并用辣椒调味,他们喜欢这种称为“苦水”的饮料。许多年后,这种饮料被引进西班牙,但西班牙人喜欢甜的巧克力,所以他们添加糖和蜂蜜来中和天然的苦味。

人生就像是巧克力,有苦也有甜。17世纪的法国修士劳伦斯写道:“我们若知道上帝有多么爱我们,就会随时准备好,接受祂所赐的甜蜜与苦楚。”无论甜蜜或苦楚都同样接受?那真是太困难了!劳伦斯修士到底在说些什么?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上帝的本质。诗人说:“祢本为善,所行的也善。”(诗篇119篇68节)

马雅人十分重视苦巧克力所含的药性和治疗的功效。同样地,人生中的苦楚也有其价值,它能使我们看到自己的软弱,并帮助我们更倚靠上帝。诗人写道:“我受苦是与我有益, [....]

希伯来书灵修|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馨宁,中国

封面图片拍摄:finnbmo,中国

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伯来书2章17-18节

都说做生意,需要一个好律师和一个好会计师。这话蛮有道理。商场如战场,很容易被复杂的利益关系纠缠,往往需要律师和会计师来维护权益。我在这些年的从商经历中,也吃过几个官司。我们的律师虽经验丰富、思维缜密,总是为了我们的利益,据理力争,但他毕竟不是当事人,没有身处其中,所以不能真正体会过程中的孤独、无奈、辛苦,而那高额的费用更让人胆颤心惊。

人一生高山低谷,会经历许多挫折和挑战。不过,上帝的计划中,从没有让我们单独走这一程,反而在创世之先就为我们预备了一位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主耶稣基督。祂不仅站在我们这边,而且因着祂,我们获得了成为上帝儿女的权利;祂不仅是我们随时的帮助,祂比任何人都还要了解和体恤我们的软弱,且带领我们走荣耀的道路。

我们虽是受造物,但上帝“顾念”及“眷顾”我们(希伯来书2章6节)。当罪让我们与父上帝隔离,耶稣作为我们的大祭司将自己的身体献上,为世人尝了死味(希伯来书2章9节),成为赎罪祭,我们才得以“成圣”,恢复做儿女的身份。耶稣称我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希伯来书2章11节)。

上帝知道我们的一切,连我们头发的数目,祂都能细数。但为了我们能认识祂、理解祂的爱、相信祂明白、体恤我们的难处,耶稣情愿降卑,来到我们当中,并经历饥渴、劳累、背叛、唾弃、鞭打、甚至死亡。因为这位能够体恤,满怀慈悲的大祭司,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上帝施恩的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希伯来书4章14-15节)。

耶稣虽百般被试探,却能保持对上帝的忠信,没有犯罪,所以祂才能搭救被试探的人,并成为我们的大元帅,领我们进到上帝的荣耀里。(希伯来书2章10节)

思考:你真正明白耶稣基督作为“大祭司”的意义吗?如果祂的经历让我们明白祂能体恤,那么你的经历是否也能鼓舞、安慰一些人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灵命日粮:默默行善

读经:马太福音6章1-4节 

在我刚从大学毕业时,经济拮据,必须严格限定自己购买食品的支出。确切来说,一个星期不能超过25美元。有一天,当我排队结帐时,我觉得我挑选的东西可能已经超出了预算,于是我告诉收银员说:“请你算到20美元时就停止。”最后,我买下了大部分挑选的物品,只剩下一袋甜椒。

当我正要开车回家时,有一位男士拦住了我的车,给了我一袋甜椒。他说:“这位女士,这袋甜椒是给妳的。”我还来不及向他道谢,他就转身离开了。

至今,每次回想起这人的善举,依然温暖我的心。这也让我想到,耶稣在马太福音6章的教导。当时耶稣批评那些假冒为善的人,故意要让人知道自己行善(2节),并教导门徒不可效法他们。对人的援助和施予并不是要显示自己多么慷慨大方,耶稣要他们暗中给予,就如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