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守护儿童

读经:马太福音18章1-10节 

在1865年,多马·巴拿多(Thomas Barnado)进入伦敦医学院就读时,他的理想就是要到中国宣教行医。不过当他在自家的伦敦大街上,看到许多无家可归,饥寒交迫,在垂死边缘挣扎的孩子,就决心要改变这悲惨的情况。于是,他在伦敦东区成立贫困儿童之家,让将近六万名男女孩童脱离贫困并免于夭折。牧师兼神学家约翰·斯托得(John Stott)说:“巴拿多堪称为街头儿童的守护者。”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太福音19章14节)。可以想像,这番话一定会令群众和门徒十分讶异。在古时,孩子几乎没什么价值,常被视为社会边缘人。但是,耶稣却欢迎,赐福并看重所有的孩子。

新约作者雅各曾呼吁信徒说:“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 [....]

灵命日粮:从恐惧到信心

读经:哈巴谷书3章16-19节 

检查结果确定是癌症,医生的话宛如晴天霹雳直击她的心头。她一想到丈夫和孩子,世界就仿佛停止转动。之前,他们一直恳切祷告,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如今他们该怎么做呢?脸上流淌着泪水,她轻声地说:“上帝啊,这出乎我们的掌控,求祢成为我们的力量。”

当疾病预测的结果并不乐观,或景况完全失控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当前景看似无望时,我们又该转向何处求助呢?

先知哈巴谷无法掌控自己的处境,内心的恐惧令他颤栗,那将要到来的审判,会是一场浩劫(3章16-17节)。但面对即将到来的纷乱世局,哈巴谷决定靠信心而活(2章4节)并因上帝而欢欣(3章18节)。他的信心不是凭藉着环境,能力或资源,而是在于上帝的美善与大能。他因着信靠上帝而大声宣告:“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 [....]

灵命日粮:凡事感恩

读经:申命记8章6-18节 

在澳州,开车前往另一个城镇常要花好几个小时,长时间驾驶容易疲劳,导致车祸。所以在假日的尖峰时段,常有志愿人士在主要的高速公路旁设置休息站,提供免费的咖啡。我和妻子茉琳越来越喜欢这些休息站。

有一次在旅途中,我们到休息站点咖啡。一位服务员递给我们两杯咖啡,并要求我们支付两元澳币。我问她为何要付费。她指着看板上的一行小字说:本休息站仅提供咖啡给驾驶人,同行的乘客则需付费。我气恼地对服务员说,这根本就是在骗人,随即付钱离开。回到车上,茉琳便指出我的错误。我把一份礼物当成应享的权利,又对所受到的恩惠不知感恩。她说的真没错。

当年摩西带领以色列民进入上帝应许之地的途中,力劝他们要懂得感恩(申命记8章10节)。那块富饶丰沃的应许之地是出于上帝的恩泽,但以色列民会很容易将 [....]

灵命日粮:若是……

读经:约翰福音11章21-35节 

当我们开车离开停车场时,我丈夫刻意放慢车速,好让一位骑脚踏车的年轻女孩优先通行。她微笑着朝我们挥了挥手,就继续往前骑。但是没一会儿,前面有一辆停放着的休旅车,司机在开车门下车时,却将那个骑脚踏车的女孩撞倒。那女孩的双腿流着血,一边哭,一边检查被撞得变形的脚踏车。

事后,我们回想整起事故:若是我们让她多等一下……若是那个司机在开车门时能多注意一下……若是……这件事使我们联想到,每当一些事情发生时我们都会这样想:若是我早知道我的孩子跟喝酒的青少年混在一起……若是我们早点发现得了癌症……。

当突如其来的困境临到我们,不免会让我们质疑上帝的美善,甚至可能就像马大与马利亚在遭逢丧亲之痛时,那样绝望无助。噢,要是耶稣早在拉撒路生病的时候就赶快过来,那该多好啊!(约翰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