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属乎上帝

读经:诗篇100篇 

彭柯丽(Corrie ten Boom)在她的自传中,描述在二次大战期间,她和姐姐贝丝在纳粹集中营里恐怖的经历。有一次,她们被迫脱去身上的衣物,和其他人一起排队接受检查。当时,柯丽觉得受到羞辱,被遗弃。但她突然想起耶稣也是像这样赤身露体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不禁赞叹上帝的作为,柯丽悄声地对她姐姐说:「贝丝,他们也脱去了祂的衣服」。贝丝惊讶地倒抽了一口气,说:「对啊!柯丽,我竟然从没为此感谢过祂。」

我们生活在充满忧虑,争斗,以及灾难的生活当中,常常很难感恩,每一天我们都能找到很多理由抱怨。然而,在诗篇100篇中,诗人却要上帝的子民欢喜,快乐,且要谢恩,因为「我们是祂造的,也是属祂的;我们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场的羊」(3节) 。即使面对许多艰难和挑战,只要牢记我们是属乎上帝的, [....]

每日旅程:姓名有何意义?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读经:马太福音16章13-20节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16章18节)

「姓名本身就没有意义。玫瑰不叫玫瑰也无损其芬芳。」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茱丽叶》中,茱丽叶如此沉思。由此可知,茱丽叶不是希伯来人。古代以色列人认为名字的意义非常重要。父母会按照孩子的为人、特性和品格,或是他们对孩子的希冀,而精心挑选合适的名字。

耶稣第一次呼召西门成为祂的门徒,这位渔夫早已因他的急躁和粗鲁而闻名,他是一个情绪变化很大的人。后来耶稣将西门的名字改为彼得,是磐石的意思。然而,他还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才能活现出他的新名字。

然后我们读到(马太福音26章)彼得三次不认主。而在这之前,在客西马尼园里还有令人伤心的一幕,在那时,耶稣的灵魂「甚是忧伤,几乎要死。」(马太福音26章38节)耶稣三次起来寻找他的门徒,可是每一次都发现他们睡着了。「主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40节)

在约翰福音的结尾,我们发现彼得重操故业,回去打鱼,这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很失望(约翰福音21章)。然而故事并没有在此结束。耶稣又重新点燃彼得的心。耶稣是要帮助彼得明白上帝没有放弃他,而是要继续使用他。

如果你也像彼得一样,已经接受耶稣作你的救主,你便是与基督的名字相称。你成为了基督徒。这个称呼提升了你的身份,同时也提醒你还要力臻完善。鼓起勇气吧,上帝从没有放弃你。——谢葆芳

相关经文: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上帝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翰一书3章2节)

问题思考:
你如何活出基督的样式?你是怎样变得越来越像耶稣?

灵命日粮:强大的芬兰人

读经:以赛亚书37章30-38节 

远处传来隐隐如雷的声响,令人不安的声音越来越大。紧接着,数百辆的坦克和数以千计的敌方步兵冲向人数寡少的芬兰军队。一名芬兰士兵看到杀气腾腾的敌军,他勇敢地大声喊道:「我们哪里有这么大的地方来埋葬他们?」

在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中,芬兰军队显出如此胆量;但在此之前约2,600年,焦虑的犹大人民对他们国家陷于不利的形势,却有大不相同的反应。亚述的军队已经把耶路撒冷的市民困在城内,让他们面临断粮的无望景况。希西家也相当惊恐,不过他祷告说:「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啊,祢,惟有祢是天下万国的上帝!」(以赛亚书37章16节)

上帝透过先知以赛亚,强烈地指责亚述王西拿基立:「你……扬起声来,高举眼目攻击谁呢?乃是攻击以色列的圣者!」(23节) 上帝又安慰 [....]

灵命日粮:奇臭无比

读经:创世记3章6-13,22-24节 

在2013年8月,大批群众聚集在美国宾州匹兹堡的菲普斯温室,为要见证称为「尸花」(corpse flower)的热带植物开花。因为这花原生于印尼,而且每隔几年才开花一次,所以花开时蔚为奇观。当巨大的花朵盛开,艳丽鲜红的花朵却散发出像是腐肉的臭味。它这气味,吸引了寻找腐肉的苍蝇和甲虫,但花朵里面却没有食物。

跟尸花一样,罪恶给人美好的假象,可是最终却没有任何回报。亚当和夏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明白这个道理。伊甸园本是美好的,上帝只禁止他们做一件事,但他们却违背命令,破坏了这地方。他们受引诱,怀疑上帝的良善,无视造物者慈爱的告诫,结果就犯了罪。因为他们不顺服上帝,那棵上帝所赐的分辨善恶树的美丽,就变成了他们的尸花,换来的后果是与上帝隔绝,痛苦,空虚,劳苦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