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上帝赐给我的礼物

作者:Melisa Manapiring,印度尼西亚

1258179_34140996

我以前是个书呆子,整天除了写功课、上学就是去教会礼拜,再无其他。我满脑子想的也都是怎样取得好的成绩。外加我又很安静,因此同学们都觉得我有点奇怪。当时我觉得与人交往会影响我的学习成绩。直到初中二年级遇到一位学长时,我的这个看法才发生改变。这位学长就是我的表哥。

我的表哥经常花时间去帮助别人补习功课。他总是优先考虑其他人,然后才考虑自己。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在许多全国和国际数学、物理竞赛中胜出。放松的时候,他也会读漫画,玩游戏,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从他身上,我看到原来努力用功的人也可以玩得尽性。

受到表哥的影响后,我决定多参与教会生活。我答应教会的青少年小组出任两年的出纳员。我也学会了向友谊打开心门。但我的初中生活还是平淡无奇。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精英私立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富裕的家庭,他们只愿意与财富、地位相等的人交朋友。

但是,高中就不同了。所有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属于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我很幸运地交到了三位新朋友。虽然我们彼此大不相同,但我们至今仍然是亲密的朋友。他们在友谊与人生的真谛这些方面教会了我非常宝贵的功课,例如:

要看重人过于物质;
要关爱别人,不可自负;
要愿意花时间来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感谢上帝安排这些朋友和我的表哥进入我的生命。他们是上帝用来塑造我的器皿,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铁磨铁,磨得锋利;朋友互相切磋,才智(‘才智’原文作‘面’)也变得敏锐。”
——箴言27章17节(新译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真正的朋友)

投稿

不要单以基督徒为友

作者:戴菱一,上海

signs-416441_640

在我学生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有很多朋友。他们一直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基督徒。在我进入大学接触信仰并信主以后,我开始认识主内的弟兄姐妹并和他们成为朋友。这个时候,我发现上帝的价值观和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前心有灵犀、充满默契的朋友,因为信仰的差异而开始出现分歧。

起初我也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维系曾经的友情。后来,我查考圣经,看到马太福音第5章,明白上帝希望我们做这个世界的“盐和光”: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章13-16节)

我想,上帝把我们放在这个世界中,一定不是要我们跟这个世界隔绝;相反地,我们只有走入这个世界,很好地与这个世界上的人相处,才能够彰显上帝的荣耀。

于是,我开始尝试跟我的非基督徒朋友分享我的信仰,学习为他们祷告,并适时地邀请他们去参加教会的日常聚会和圣诞节的活动。渐渐地,我的朋友们也更多地了解基督教信仰。虽然我们还是可能会对某些问题持不同的看法,但我们也都学会了尊重彼此的想法、共同成长。同时,在相处的过程中,非基督徒朋友给予了我很多关爱和温暖,也让我对很多问题有了更全面的看法。他们让我知道,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果我们愿意谦卑地向别人学习,或许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收获。

最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告诉我,她也信主了,并打算今年受洗。我非常为她开心。现在我们也开始用上帝的话语相互鼓励。我深深感到上帝是如此的美好和奇妙。愿上帝带领我们,做祂在这个世界上的使者,吸引更多的人来归向祂!

“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哥林多前书9章19-23节)

关于爱:我忽略了的三个方面

作者:Elisabeth Chandra,印尼

signs-416441_640

“爱是个动词”,这既是约翰·梅尔(John Mayer)的歌名、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的书名,也是2014年一部电影的片名。这些作品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是,真正的爱包含行动,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这样的说法我完全赞同,正如圣经所说:“我们爱人,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动和真诚上表现出来”(约翰一书3章18节,新译本)。上帝最大的诫命也告诉我们,“爱”涉及我们整个人:“你要全心、全性、全意爱主你的上帝……和……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章37-39节,新译本)。

但有时候,当我试图向他人表达爱时,我感到日益疲惫。当我善待那些我并非真正关心的人时,我甚至觉得自己有些虚伪。你是否也曾有过这种感受呢?

没有行动的话语不过是空谈,但即使是付诸行动,我们所行的也必须出于正确的动机。正如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3节中所说,“我若把一切所有的分给人……却没有爱,对我仍然毫无益处”(新译本)。我们向人表达爱的动机和方式同样重要。

爱不仅仅是一个动词,也不只是一时的宽宏大量。圣经很多地方都提及真实而圣洁的爱。我学会了以下三个方面,并且谨记在心:

1. 爱的源头是上帝。圣经说:“亲爱的,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凡是爱人的,都是从上帝生的,并且认识上帝”(约翰一书4章7节,新译本),并且“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4章16节,新译本)。当我们顺服上帝的引导时,我们就会去爱上帝及身边的人,这乃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拉太书5章22节)。

2. 爱应当是我们行动的原动力。约翰福音3章16节说道:“上帝爱世人,甚至把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上帝对我们的爱是促使祂差派自己的儿子來到世上的动机,这个动机是持续不变且存到永恒的。正是上帝的爱促使我们以爱心对待他人,好让他们也來信靠上帝,并经历在祂里面丰盛的生命。任何其他动机都会使我们的爱变成短暂和肤浅。

3. 爱来自于因认识并顺服主而得的喜乐。离了上帝,我们的爱心是无法增长的,因为爱从上帝而来。如果我们不乐于认识和顺服上帝,我们怎么能体验祂的爱呢?我们的主耶稣因顺服天父而有满足的喜乐,祂“因为那摆在面前的喜乐”,就忍受了十字架上可怕的煎熬,祂的喜乐在于完成天父交付的工作(希伯来书12章2节,新译本)。祂因天父喜悦祂而喜乐,这份喜乐促使祂以行动展现了何等大的爱!每当我们感到越发疲惫或灰心时,主耶稣的榜样可以成为我们的鼓励(希伯来书12章3节,新译本)。

当我努力成为一个更有爱心的人时,我首先祈求上帝赐给我一颗在祂里面满有喜乐的心——因祂是那爱的源头——并看祂为我最大的财富和永恒的赏赐。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去爱别人,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或任何我所遇到的人。但愿这也是你的祷告。

(此文章译自雅米印尼文网站)

(延伸阅读:“爱”难,爱人更难)


投稿

患难中的知心人

girl-358771_640

作者:恩,马来西亚霹雳州

看见朋友正经历一些悲伤事,我突然想起自己那些年最深刻的经历。

虽然当个女强人一直都不是我的目标,但是那些年最难熬的日子,我都是一个人熬过来的。我知道一个人去体会、面对和处理所有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每次想起那段经历,都非常感谢那些在我的生命幽谷中曾经用心陪伴过我的人。他们没有说太多无谓的话,却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二话不说地来到我的身边,感受我的感受,并给我最实际的陪伴,与我分担痛苦。虽然他们无法代替我去经历和面对那些悲伤和哀痛,但是,有他们陪伴,最起码我会感觉自己不那么孤单。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我想你会明白我的感受。那些在患难中出现的人给予我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有时候,拥有相似经历的朋友透过彼此聆听和分享,能分担彼此的悲伤哀愁。虽然对方还是必须独自面对,但他会知道他并不孤单,因为这世界上有人明白他的感受。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与陪伴——虽然可能还是必须孤独面对困难,但内心却不那么孤单。

曾经有一个人,名叫耶稣。祂只活了短短33年,却经历了人世间最痛的背叛、出卖、弃绝,被迫与最爱的人分离,受侮辱、被冤屈、最终牺牲。或许你的经历比较特殊,能陪伴你、懂你的人不多,但耶稣同样走过艰难的人生,足以体会你的每一份心情。最重要的是,祂可以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陪伴与帮助你。

“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上帝)就照样安慰你们……”
——以赛亚书66章13节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