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被怀疑奸杀……

when-a-friend-is-suspected-of-rape-and-murder-1030x687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译:湘颖,中国

2016年3月6日

将近凌晨11点,我准备去睡觉。我像往常一样最后查阅了一下手机,却发现好友Linda不久前给我发来一连串信息。

我读到的内容让人惊心又痛心。

信息写道:“佩欣…暹粒(柬埔寨地名)发生了一件大事,而且从那个男人的照片上看,好像是Kosal…Kosal涉嫌了一起强奸案…”

Kosal?强奸?我完全无法把这两个词联想在一起。我读着Linda的消息,她说她是无意中看到我们之前在短宣中认识的几个柬埔寨青年在脸书上发一个帖子,并附带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一位我们认识已经六个年头的年轻人,今年才25岁。看到这些我的头感到一阵眩晕。

Linda将帖子上的高棉语输入谷歌翻译,在得出的一堆英语单词中,“强奸”、“凶手”、“11岁的女孩”和“Kosal”这些字眼尤为显眼。她随即去询问了一个当地的教会领袖,结果证实了她的猜测:Kosal被指控强奸并且谋杀了一名11岁的女孩。

说真的,这比我收到朋友去世的消息还要糟。我消化着这些消息,感觉胃部隐隐作痛,心跳也开始加速。Kosal?不可能!Kosal微笑的脸庞闪过了我的脑海。

最后一次见到Kosal,是我们在柬埔寨暹粒最近的一次短宣中。这是我的第五次,也是Linda的第七次短宣。那时一切都很好。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驱使他做出如此可怕的事呢?他的家庭要如何处理这件事呢?一大堆问题充斥着我的脑海,但没有答案。我想联系我在柬埔寨的朋友们,但现在实在太晚了。我感到整个人都无助极了,什么事都做不了。

那天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眠。我只是无法相信,像Kosal这样温和并有绅士风度的人,怎么会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

第一次遇见Kosal是在六年前,也是我第一次去柬埔寨。在新加坡短宣团队为暹粒Pouk村组织的青年基督徒圣经学习课上,Kosal作为一个当地领袖的亲戚被介绍给我们认识。他当时是一个害羞、礼貌和谦逊的男孩儿。

那天晚上,18岁的他是极少数的非基督徒之一。通过翻译,他全神贯注地听着我一个队友向他分享福音。那天晚上,他问了很多问题,我的朋友也耐心地回答了他。几个月后,我们听说他接受了主,并且经常来参加英语课程。

在那之后,我们每次回来看望青少年,并为他们组织课程时都能见到Kosal的身影。他在村里的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并且在教会积极而定期地服侍。由于他的英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能够和他交流的东西更多了。他依然很害羞,但已经能学着讲一两个笑话,有时还会打趣我们试说的一些高棉语。

在我们最近的一次短宣中,我们又见到了他,简直就像是看到老朋友一样开心。看到他有着如此大的进步,我们都非常欣慰。他已经成为pouk村教会里一个重要的青年领袖了,在社区里也广受欢迎和赞誉。在课堂上,他的学生们会积极参与,下课后,他们会聚集在他周围玩。他是那么关心孩子们,孩子们也很喜欢他,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正是这样,这个消息才会令人如此震惊。为什么Kosal会犯奸杀罪,受害者还是他的学生(我们后来了解到的)?Kosal一再坚持他是无辜的,但据当地的教会领袖,警察显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是凶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了解到Kosal之所以成为嫌疑犯是因为他是那个女孩的邻居,并且当天出现在犯罪现场。那天,女孩的姑妈刚从市场回来,发现女孩被电缆线悬挂在窗户上,看上去像是自杀。Kosal听到女孩姑妈的呼救声就跑过去帮忙剪断缆线。不久警方到达现场。在检查了她的尸体后,他们得出结论,受害者是被强奸并随后被谋杀的。但没有任何细节显示警方是如何确定Kosal就是凶手的。

我们所知道的是,他被当场逮捕并需要进行DNA测试来判定他是否有罪。我们被告知,审判结果将会在10天之内定下来。如果他被判有罪,那么面对他的极有可能是终身监禁。

所以我们等待着。但不只十天。将近十个星期后,我们才终于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在这段时间,Kosal被关在监狱里,我们能做的只有祷告和询问教会领袖们最新的情况。他们经常到监狱里去看望他,Kosal一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我想Kosal一定感到非常孤独和害怕,而面对他们当中有人被指控奸杀,教会领袖们也一定心急如焚。知道除了言语上的安慰和保证会一直为Kosal祷告之外,我们提供不了任何实际的帮助,这令我们很痛苦。。

 

2016年4月21日

就在一切看起来黯然无望时,一丝希望出现了。DNA的测试结果出来了,结果为阴性!Kosal是无辜的。他被牵连进案件中,只是因为他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

当地的一位教会领袖告诉我们结果时,我的心中踊跃着一股喜悦和解脱。同时,我也感到愤怒。一想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Kosal被如何对待,我就忍不住气愤。我深深地同情他所经历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不过,让我高兴的是,Kosal的苦难就要结束了。

不幸的是,我们的喜悦是短暂的。

我们得知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Kosal不会从监狱释放,因为法官拒绝了撤诉的请求。除非当地教会领袖愿意贿赂他,否则Kosal会因为他根本没有犯的罪而在监狱里待上至少一年。

这对于竭尽全力证明Kosal清白的当地教会领袖们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对此深恶痛绝。用其中一个领袖的话,这简直就是“一个合法的绑架和勒索”。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拒绝屈服于压力而采取不择手段的方法。他们决心要用正确的方式来为Kosal抗争。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尽管被警告说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教会领袖们依然锲而不舍地向上级提出上诉。当地的教会也聚在一起来为Kosal和他的家人祷告。上帝用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回应了他们的祷告:在这场欲加之罪的悲剧中,Kosal的父母以及他的两个妹妹,全部开始去教会了。

很显然,上帝没有忘记Kosal和他的家人。而一切才刚刚开始。

 

2016年9月2日

四个月之后,我们听到了期盼已久的消息。在9月2日,Kosal终于出狱了。因他没有犯下的罪行而被监禁了六个月之后,他终于自由了。

就在Kosal被释放的那天晚上,我在Facebook上看到他和几个当地教会的主要领袖共进晚餐的照片。他面带微笑,看起来很好。这是一幅满载着上帝的信实、治愈和爱的美丽画面。

Kosal从监狱被释放已经快两个月了。他还没有完全从他的痛苦经历中恢复过来:他仍然会做恶梦,而且经常遭受失眠的折磨。但一线希望出现了。Kosal的家人已经接受耶稣进入他们的生活。几个星期前,他们一家人在教会中为上帝的恩典和良善做了见证。

当我回想整个事件时,我的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因为我看到了上帝是如何回应他孩子们的呼求的。祂不仅在那段黑暗的时期保护了Kosal,以及他的家人和社区,而且做了美妙的工作把基督带进了他的家。Kosal的故事真真实实地证明了上帝对他孩子的应许不会落空(罗马书8章28节),这应许能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我为Kosal祷告,希望他继续见证上帝的良善。将荣耀归给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完美主义)

留下?回家?

crossroads-997123_960_720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对于在国外求学的游子来说,能顺利毕业是件令人无比开心的事。然而紧接着,他们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留下来还是回国?通常来说,在毕业前他们可以申请一年或是两年的签证延期,以方便留下来找工作。这个签证延期简直像一份毕业礼物。感谢上帝,在八月中旬我顺利完成了爱尔兰的硕士课程。然而我选择了回国。

等一等,爱尔兰不好吗?怎么不留下来呢?

爱尔兰确实是一个既美丽又自由的国度。它不仅十分注重人权,还非常谨慎地保护大自然。除此之外,它生活水准较高员工薪资待遇非常好(同样是2000薪资,若换算汇率,马币就成了9000多)这种种因素确实让我很心动,也很犹豫。

然而七月的某个早上睡醒后,我习惯性地拿起手机阅读未读信息和邮件。当我读到妈妈的微信“阿嫲今天出车祸”时,顿时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我赶紧打电话回家了解情况。等待接通的同时,心里十分着急,而脑袋早已在胡思乱想。听着妈妈描述车祸发生的前后细节,得知阿嫲和另一个乘客以及驾驶人员都只是受了些皮外伤。除了自个儿想象车祸现场的严重情况外,我心里万分感谢上帝的保守。挂了电话后,我还是害怕地哭了。我发现我能勇敢地一个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读书、旅行,也能从零开始地去认识新朋友、新环境和面对课业压力,却不能承受若家人突然地离开人世而我不能马上回家的无力感。从我读大学开始,除了农历新年的五天以及特定的大学假期我能回家之外,其余时间我都不在家,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日子越来越少。在这泪水中的祷告,我似乎对该不该留在爱尔兰有了更清晰的思绪,那就是我要回国发展。

当我做出这个决定后,“好可惜,你本来可以赚更多钱”,“趁还年轻时应该留在爱尔兰打拼一段时间”等意见、劝诫环绕着我。不可否认,不留下来闯一闯我是觉得挺可惜的,再加上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何时搭飞机回国都没问题。可是,在我为着该不该留下来发展而祷告,有一句经文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篇90章12节)。上帝似乎在柔声提醒我逝去的日子不能重来。我该如何有智慧地利用所剩的时间呢?是留下来在爱尔兰有赚更多钱的机会?还是回家?

就在我十分犹豫,左右为难之时,我向上帝祈求“若愿意成就,就请祢开一条路,让我回去时就有一份工作。”当我把我的工作履历表邮寄给马来西亚的一个大学,向有关教授表明我想申请当他的研究助理时,他很快就给予回应。奇妙的是,纵使所从事的研究和我的学历背景不是很符合,可是他仍然接受我成为他的助理。感恩,因为祂应允了我的祷告。

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说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不想家,更不是指这群人不孝顺。对我来说,人生本身就是个选择,小至该买什么味道的牙膏,大至和谁结婚等。如今离家太远,与家乡有7、8个小时的时差,加上回国需要一天的路程。我们活在世上的时间本来就有限,能陪家人的时间就更少了。

我知道回国后我所赚取的金钱会比在国外少很多,也很担心不能给予家人更好的生活。可是我更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所求于祂的,无不得着。因为“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约翰一书5章14节)祂还应许我们说不要为生活忧虑,因为我们需用的一切东西,天父上帝是知道的。(马太福音6章31-32节)只要我寻求祂,遵行祂的话,努力做好该做的事,我相信我所需用的,祂必定供应。

如今我虽然多多少少还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可是,我对掌管我未来的上帝有信心!因此决定要以盼望的心去面对未来。历数祂给我的恩典,我充满感恩。两年前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有机会去爱尔兰留学。祂给我的,真的是超出我所求所想的。如今的我,更要全然的信靠祂,祂必加给我勇气和力量面对回家之后的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左右两难)

不能在基督化的家庭长大,就把基督带回家

frog-1672866_640

作者:毛小孩,马来西亚

我是第一代基督徒,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基督徒,只有父母尚未信主。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都是在教会的幼稚园里上学。因为家附近的幼稚园不多,那间教会的幼稚园刚好离家很近,方便接送。因此父母选择让我们在那里上学。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之下我们也参加了主日学,父母也不反对,就这样我成为了基督徒。每当我跟别人分享我的见证时,我都会觉得我的家有很多上帝奇妙的工作。因为我的父母并没有如其他非基督徒家庭一样大力反对孩子信主或参加教会活动。每一步我都可以看到上帝的带领和祝福在里面。

直到那个平静的下午,我的心里泛起了个小小的涟漪。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由于大学正在放长假,刚好教会缺人手,我便到教会打工,可以一边侍奉之余,也赚取一些开学后的生活费。那天,与我同工的另一个姐妹在办公室分享她的生活趣事。她提到,她的孩子想要去放风筝,可前一天天空不作美所以泡汤了。晚上临睡前,孩子对她说明天一定要去放风筝。那位姐妹便趁机鼓励儿子说,“你跟上帝祷告明天不下雨我们就能去放风筝。”第二天早上,儿子对那位姐妹说,“妈妈,昨晚我有小声和上帝祷告说今天不要下雨哦。” 果然,那天傍晚天空晴朗,她们一家人也成功地去放风筝。听完该姐妹的分享,我笑了笑觉得孩子的童言童语真可爱。然而在旁的牧师则指出这是培养孩子祷告的好方法。后来在社交网络上看见了他们一家和乐融融的照片,我心里顿时感叹,这真是充满上帝的爱的家庭啊!

那一刻我陷入思考,“如果我的父母也是基督徒,每天都鼓励我祷告,睡前陪我一起念主祷文,睡前唱诗歌给我听,灌输我关于信仰知识,或和我诉说圣经故事的话,那是多么令人羡慕的童年啊!如果当自己灵命软弱不想读经祷告时有父母的鼓励那该多好啊!从小看着父母一起靠着上帝的带领来建立起自己的家庭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有上帝掌权的家肯定不一样!”

同时我又想,以我的性格来看,如果今天真的如我所愿,我是否还会去追求上帝的话还是习惯于那只是父母的信仰。我是否会经常省察自己与上帝的关系,还是只会等父母来提醒我要灵修祷告。心里才顿时明白,上帝的安排是最妥当的。

我并不是指二代基督徒不会追求上帝的真理,或一代基督徒比较好,而是万物都有定时,我深信上帝让我出生在一个非基督徒家庭肯定有祂美好的计划。在这样的家庭里,上帝让我学习到了如何可以过得分别为圣,从家做起传福音的工作,也以此操练我对祂的信心。例如,当遇到家里信传统信仰的长辈们要求上香等尴尬的情况时,我发现,只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上帝必在当中做工。

由于念书的关系,我常年不在家,但只要有机会放假回家,我就会努力邀请父母和我们一起参与崇拜。在家里我也时时遵守圣经的教导,父母也因为我们兄弟姐妹的改变而对基督教有了另一种观点,愿意尝试去了解这信仰。这些小小的不同,都让今天的我愿意花更多心思去了解和明白圣经的教导。

很奇妙地,虽然我没有从小在基督化家庭长大的经历,上帝却让我可以把基督带回家,借着我,让我的父母有接触基督福音的机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左右两难)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辈压力

people-1031169_640

作者:奇奇,中国

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这个词你可能并不熟知,但它跟你的亲密程度却异常惊人。它的定义是同辈人相互比较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那么造成同辈压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看了一些网路上的资料加上自己的分析之后,我个人认为第一点就是攀比心态。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比身边的人好一些,害怕看到自己不如别人,接纳不了一个不优秀的自己。同时又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想要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希望得到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害怕被孤立。因此我们一旦遇到障碍,不能够跟他人在一个梯队里,就会有压力。

作为一个成长在中国的80后,同辈压力是伴着我长大的。小的时候,大人们都在比这谁家的孩子更聪慧;上学了,自然是要比较谁的成绩更好;高考,更是决定了一个人命运的时刻。考上了一个好大学绝对会感觉高人一等,而高考失利立刻就要低到尘埃里去;工作了之后,薪水高低,工作内容差别,在哪个城市等,都成了比较的砝码;到了二十岁后半段,有没有男女朋友,是否结婚,另一半的情况如何更是加大了各人身上的重担。我身边的朋友因为受到同辈压力的影响而做出牺牲的有太多太多。好朋友A待在一线大城市做着一份压力特别大自己又不喜欢的工作,原因是害怕自己不如别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安心,每年回家的时候在家人和朋友的眼光中得到安慰;发小C,看到她身边很多朋友都结婚生子,非常害怕自己变成大龄剩女,于是四处去相亲。许多朋友更是因为顶不住压力而选择草草的步入婚姻。

对于同辈压力,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因为我从小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成绩也不错。因此高考的失利给我造成了莫大的打击。我开始闭口不提我的大学,甚至把它看成我人生的耻辱。我内心深处的价值感和优越感完全崩塌了。之后我开始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找回我的竞争砝码。我跑去大城市工作,跑到国外学习等。可是,似乎我走到哪里,压力也会跟到哪里。我做的这些并没有让我感觉到自己很特别,也无法给我带来价值感。我开始倍感迷茫。感谢主,在这个时候找到了我,用祂的爱释放了我。我开始明白我的价值和我人生的真正意义。也开始明白,同辈压力或许不可避免,但我们完全可以靠着主得胜。

那么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怎么去面对同辈压力这个问题呢?

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在创世以前就已经接纳了我们(以弗所书1章4节),祂以我们本来的样子爱我们,并且看我们为至宝。所以我们得以在基督里有一个全新的,属上帝的价值观,明白我们的价值并不建立在这世俗的成就或他人的眼光中,而是在上帝那里。当我们明白这个真理时,就不会再需要来自这个世界的认同,不再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讨好谁,包括我们自己。

然而同辈压力给我们的最大一个感受就是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孤独。但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钉十字架死了,祂对我们的爱就在此显明。(罗马书5章8节)而“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约翰一书4章18节)。因此我们可以靠上帝的爱刚强,靠祂得胜,胜过这惧怕。既然耶稣的宝血洗净了我们的罪,使我们得到完全的自由,不再受捆绑,那么这里当然包括不受同辈压力的束缚。最后,愿我们能重新将目光对焦於上帝,单单为讨祂喜悦而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左右两难)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