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90 | 你想过死亡的问题吗?

读经:《诗篇》90篇

神人摩西的祈祷。

1 主啊,祢世世代代做我们的居所。

2 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祢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祢是上帝。

3 祢使人归于尘土,说:“祢们世人要归回。”

4 在祢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

5 祢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

6 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

7 我们因祢的怒气而消灭,因祢的愤怒而惊惶。

8 祢将我们的罪孽摆在祢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祢面光之中。

9 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祢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10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11 谁晓得祢怒气的权势?谁按着祢该受的敬畏晓得祢的愤怒呢?

12 求祢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13 耶和华啊,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祢转回,为祢的仆人后悔。

14 求祢使我们早早饱得祢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

15 求祢照着祢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

16 愿祢的作为向祢仆人显现,愿祢的荣耀向他们子孙显明。

17 愿主我们上帝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祢坚立我们手所做的工——我们手所做的工,愿祢坚立!

 

你想过死亡的问题吗?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我爸爸退休有好几年了,年过六旬的他按照社会的标准已经算是个享受各种优惠的“乐龄人士”了。虽然如此,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不认老的,所谓“老人”一词包含的软弱、依赖子女、需要被照顾……这些在他身上通通都看不见,他积极而满足地生活着,甚至比年轻的时候更快乐。然而他衰老的身体总给他带来“扫兴”,快乐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自己膝盖已经磨损退化;不得不每天乖乖地吃药抑制高血压,然后感叹一声“老了,老了”。这样的他,一个矛盾的“老人”,非常喜欢诗篇90篇,甚至说是没来由的喜欢,从来都不怎么爱看书的人甚至可以背诵这其中的一些诗句。我想他应该是体会到了这篇诗篇与他心境同频共振的微妙之处吧。

这首诗篇的“老”也不仅仅只是因为作者是年老的摩西,学者们也相信这是全本诗篇最老的一首。摩西大概是在他人生的最后四十年,和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时候写下的。以色列人因为悖逆,不顺服上帝,就在旷野漂流,被上帝以瘟疫、地吞人等方式击杀。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大约有两百万人,但最后进入迦南地的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将近一百万以色列人死在了旷野。上帝明确地说,只有当时以色列人的下一代(还有约书亚和迦勒)才能进入迦南地(民数记32章12节)。四十年,一百万人死亡,也就是说当时以色列人平均每天都要埋葬将近60具尸体。摩西作为当时的领袖,每天都要亲眼见证这些死亡,因此对于生死之事,没有人能比他有更深的体悟。

眼见人的有限,就更对比出上帝的永恒和无限,因此第1-2节说明上帝的是从亘古到永远的上帝,并且祂世世代代为百姓的居所。对上帝的百姓来说,无论是旷野里的帐篷,还是之后又根基的城,都不是他们真正的居所,唯有上帝自己才是保护他们的安居之处。3-6节,摩西缓缓阐述人的脆弱、渺小、有限,人的生命实则在上帝手中,然而人却还总是悖逆不顺服,崇拜外在的偶像和内心的偶像。“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加增”(诗篇16篇4节)。

第7-11节,因此人一生总是有许多劳苦愁烦,那些汲汲营营去争取的东西,人前的称赞,呼天唤雨的权势,到最后都是虚空。肉体最终回归尘土,灵魂却要永存在上帝面前,要嘛面对上帝的慈爱,要嘛面对上帝的忿怒。面对这样的真理和事实,摩西祈求上帝纪念教我们数算自己的日子,好使人得到智慧,这智慧就是认识这世界的真理,明白上帝造我们的目的,以及认识并敬畏造我们的上帝。摩西也祈求上帝施慈爱和怜悯给百姓,虽使百姓受苦和遭难,却也能从中因着上帝有盼望和喜乐。如此,百姓的生活和工作,就不再是虚空的,而是蒙上帝坚立的。

有的人要到年老的时候才明白真理,明白自己这一生所追求的都是虚空,最后转向寻求生命真正的安慰。也有的人即使年岁增长,倚老卖老,认为自己“什么东西都见识过了”,“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心里就越发顽梗迷糊,最终在自我封闭和孤独中了结此生。死是众人的结局,而我们经常忘了,它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而是每个人头顶悬着的一把剑。因此不管年轻还是年老,但愿我们都能早日看清真相,明白灵魂之事是真正重要的事,从而积极去寻求真正的平安,就是在那位赐灵魂给我们的主面前安息。

让我们一起祷告:

创造肉体和灵魂上帝,求祢指教我们如何数算自己的日子,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在祢手中,因此我们此生要敬畏祢,在祢的恩典中活。并且因着救恩,灵魂能在你里面永远安息。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你思想过死亡吗?你如何看待死亡?
  2. 今天的诗篇如何改变你对“年老”和“死亡”的观念和态度?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89 | 在苦难中坚守信实,于迷茫中寻得平安

读经:《诗篇》89

以斯拉人以探的训诲诗。

1 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祢的信实传于万代。

2 因我曾说:“祢的慈悲必建立到永远,祢的信实必坚立在天上。”

3 “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

4 我要建立祢的后裔直到永远,要建立祢的宝座直到万代。”(细拉)

5 耶和华啊,诸天要称赞祢的奇事,在圣者的会中要称赞祢的信实!

6 在天空,谁能比耶和华呢?上帝的众子中,谁能像耶和华呢?

7 祂在圣者的会中是大有威严的上帝,比一切在祂四围的更可畏惧。

8 耶和华万军之上帝啊,哪一个大能者像祢耶和华?祢的信实是在祢的四围。

9 祢管辖海的狂傲,波浪翻腾,祢就使他平静了。

10 祢打碎了拉哈伯,似乎是已杀的人,祢用有能的膀臂打散了祢的仇敌。

11 天属祢,地也属祢,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为祢所建立。

12 南北为祢所创造,祂泊和黑门都因祢的名欢呼。

13 祢有大能的膀臂,祢的手有力,祢的右手也高举。

14 公义和公平是祢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祢前面。

15 知道向祢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啊,他们在祢脸上的光里行走。

16 他们因祢的名终日欢乐,因祢的公义得以高举。

17 祢是祂们力量的荣耀,因为祢喜悦我们,我们的角必被高举。

18 我们的盾牌属耶和华,我们的王属以色列的圣者。

19 当时,祢在异象中晓谕祢的圣民说:“我已把救助之力加在那有能者的身上,我高举那从民中所拣选的。

20 我寻得我的仆人大卫,用我的圣膏膏他。

21 我的手必使他坚立,我的膀臂也必坚固他。

22 仇敌必不勒索他,凶恶之子也不苦害他。

23 我要在他面前打碎他的敌人,击杀那恨他的人。

24 只是我的信实和我的慈爱要与他同在,因我的名他的角必被高举。

25 我要使他的左手伸到海上,右手伸到河上。

26 他要称呼我说:‘祢是我的父,是我的上帝,是拯救我的磐石。’

27 我也要立他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

28 我要为他存留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与他立的约必要坚定。

29 我也要使他的后裔存到永远,使他的宝座如天之久。

30 倘若他的子孙离弃我的律法,不照我的典章行,

31 背弃我的律例,不遵守我的诫命,

32 我就要用杖责罚他们的过犯,用鞭责罚他们的罪孽。

33 只是我必不将我的慈爱全然收回,也必不叫我的信实废弃。

34 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

35 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我决不向大卫说谎。

36 他的后裔要存到永远,祂的宝座在我面前如日之恒一般。

37 又如月亮永远坚立,如天上确实的见证。”(细拉)

38 但祢恼怒祢的受膏者,就丢掉弃绝他。

39 祢厌恶了与仆人所立的约,将他的冠冕践踏于地。

40 祢拆毁了他一切的篱笆,使他的保障变为荒场。

41 凡过路的人都抢夺他,他成为邻邦的羞辱。

42 祢高举了他敌人的右手,祢叫他一切的仇敌欢喜。

43 祢叫他的刀剑卷刃,叫他在争战之中站立不住。

44 祢使他的光辉止息,将他的宝座推倒于地。

45 祢减少他青年的日子,又使他蒙羞。(细拉)

46 耶和华啊,这要到几时呢?祢要将自己隐藏到永远吗?祢的愤怒如火焚烧要到几时呢?

47 求祢想念,我的时候是何等地短少!祢创造世人,要使祂们归何等的虚空呢!(细拉)

48 谁能常活免死,救祂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细拉)

49 主啊,祢从前凭祢的信实向大卫立誓要施行的慈爱,在哪里呢?

50 主啊,求祢记念仆人们所受的羞辱,记念我怎样将一切强盛民的羞辱存在我怀里。

51 耶和华啊,祢的仇敌用这羞辱羞辱了祢的仆人,羞辱了祢受膏者的脚踪。

52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直到永远!阿门,阿门。

 

在苦难中坚守信实,于迷茫中寻得平安

 

作者:见贤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第89篇是第三卷的终章,以其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在苦难中仍高声赞美的画卷。这是一首情感起伏剧烈的诗歌,既高歌上帝永恒的信实与慈爱,又深陷现实困境的哀叹。本诗以大卫王国的永恒誓言为背景,展现了信仰的根基——上帝永不改变的信实与慈爱。然而,当应许与现实背离时,痛苦与焦虑便油然而生。这首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挣扎与对上帝的渴望。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1-4节,5-37节,38-52节。

 

(一)上帝的信实与荣耀(1-4节)

诗篇开篇便高声赞美上帝的慈爱与信实:“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1节)这种坚定的信念源于上帝与大卫所立的约——上帝应许大卫的后裔将永续不断,他的国度将存留到万代。即便如今王位被推翻,上帝的荣耀计划仍在继续。此处的应许并非仅指地上的国度,更是指向以大卫后裔身份而来的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永恒国度,那是我们所盼望的天上的永恒之国。

 

(二)上帝的权能与大卫之约(5-37节)

第5-18节进一步描绘了上帝的属性:“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你前面。”(14节)上帝的全能、圣洁与慈爱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通过人与上帝的亲密关系得以彰显。上帝的真理使人从无知的焦虑中解脱,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19-29节宣告了上帝对大卫的应许:“他要称呼我说:你是我的父,是我的神,是拯救我的磐石。”(26节)上帝与大卫的关系不仅是君臣之约,更是父子之情。上帝应许大卫的后裔将永远坚立,即使他的子孙背离律法,上帝仍会管教他们,但永不废弃他的慈爱与信实。上帝的誓言坚定而有力:“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我绝不向大卫说谎!他的后裔要存到永远。”(35-36节)这表明,尽管人会失信,上帝却永不改变,他的信实与公义是永恒的。

 

(三)现实的困境与信仰的挣扎(38-52节)

然而,现实的困境却让诗人陷入迷茫:“你从前凭你的信实向大卫立誓要施行的慈爱在哪里呢?”(49节)上帝曾应许大卫的宝座如月亮永远坚立,如今却为何被推翻?这一问题在旧约中始终没有答案,因为没有一位王能完全履行上帝的律法。即便如此,诗人仍在诗中不断重复上帝的信实:“我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你的信实必坚立在天上”(48节)。上帝的信实与慈爱成为诗人信仰的根基,他坚信上帝必会履行祂的约。即便在迷茫与痛苦中,诗人仍以赞美结束全诗:“但你,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阿们!”(52节)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与焦虑,无论是工作中的挑战、人际关系的困境,还是经济压力的重担。在苦难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抱怨与绝望,但《诗篇》第89篇提醒我们,上帝的信实是永恒的。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仍可以选择赞美上帝,因为赞美能带来安慰与力量。

上帝的信实不仅是祂的属性,也是我们作为信徒应当追求的品格。我们应当多默想祂的应许,从中汲取力量。面对无解的难题时,我们应效仿诗人,不是逃避,而是向上帝寻求答案。在默想与祷告中,我们或许能听到上帝“微小的声音”,看到祂在艰难中显明的旨意。正如金银在烈火中被熬炼,我们也在苦难中被炼净,成为更有价值的精金,成为合乎主用的贵重器皿。

上帝与大卫所立的约不仅关乎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指向永恒的救赎计划。同样,我们在世上的生活只是短暂的旅程,永恒的国度才是我们的归宿。愿我们像诗人一样,在困境中坚守信仰,以赞美回应苦难,最终在上帝的信实中找到永恒的平安。

 

让我们一起祷告:

慈爱的天父,感谢你透过诗篇89篇让我们看到,迷茫和困境都是短暂的,上帝的信实和天国才是永恒的。你是守约施慈爱的,也是看顾我们的。求你打开我们属灵的双眼,明白你话语的精义。也让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有赞美你的能力。你的慈爱要存到永远,你的信实直到万代,荣耀颂赞都归给你,以上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反思问题:

1.你怀疑过上帝的信实吗?

2.你有过在困境中赞美上帝的经历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88 | 黑暗中的呐喊和沉默

读经:《诗篇》88篇

可拉后裔的诗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训诲诗,交于伶长。调用麻哈拉利暗俄。

1 耶和华拯救我的上帝啊,我昼夜在祢面前呼吁。

2 愿我的祷告达到祢面前,求祢侧耳听我的呼求。

3 因为我心里满了患难,我的性命临近阴间。

4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同无力[或作“没有帮助”]的人一样。

5 我被丢在死人中,好像被杀的人躺在坟墓里,他们是祢不再记念的,与祢隔绝了。

6 祢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在黑暗地方,在深处。

7 祢的愤怒重压我身,祢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细拉)

8 祢把我所认识的隔在远处,使我为他们所憎恶。我被拘困,不得出来。

9 我的眼睛因困苦而干瘪。耶和华啊,我天天求告祢,向祢举手。

10 祢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难道阴魂还能起来称赞祢吗?(细拉)

11 岂能在坟墓里述说祢的慈爱吗?岂能在灭亡中述说祢的信实吗?

12 祢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吗?祢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吗?

13 耶和华啊,我呼求祢,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祢面前。

14 耶和华啊,祢为何丢弃我?为何掩面不顾我?

15 我自幼受苦,几乎死亡;我受祢的惊恐,甚至慌张。

16 祢的烈怒漫过我身,祢的惊吓把我剪除。

17 这些终日如水环绕我,一齐都来围困我。

18 祢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

 

黑暗中的呐喊和沉默

 

作者:山雨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第88篇被归类为哀歌,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节到第九节,诗人昼夜不停地反复呼求上帝。经文中的好几个近义词,如“阴间”,“坟墓”,“坑”(3、5、6节),表达出诗人的绝望,且在经文中我们似乎能看到诗人的痛苦随着他的呐喊在越来越强烈。这种绝望里似乎还带着一些质疑 – 质疑上帝本应是拯救他的上帝,现在却让他承受苦难。

本诗的第二部分是一连串的提问,诗人向上帝提出的这些问题,语气中透露着,尽管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但祂对诗人痛苦的呐喊保持沉默 (14节,耶和华啊,祢为何丢弃我?为何掩面不顾我?)。诗歌的最后一部分展现出一幅画面:诗人身处在完全的黑暗中(17节,这些终日如水环绕我…)。《诗篇》88篇与传统的哀歌不太相同,传统的哀歌往往以带有盼望的赞美或信心的宣告结束,而本篇却让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对上帝的抱怨,在全篇的末尾,我们也没有看到诗人的绝望得以解决。最后一节中的“良朋密友”,“黑暗”反倒是让读者感到,黑暗包围诗人,成了他的朋友。

亲爱的朋友,你有没有也曾经在极度的苦难和困惑中对上帝呐喊,可换来的只是沉默呢?上帝,祂真的沉默吗?希伯来诗篇中的哀歌(又如诗篇22篇和73篇)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祈求,给我们的祷告带来的启发是,不是每一次的祷告都非得以积极的赞美为导向,痛苦的宣泄也可以是与上帝对话的方式。恰恰提醒我们,信仰的旅程不是单一的胜利高歌,在低谷的时候,更要转向上帝,寻求祂的安慰和帮助。可是,在祷告中,我们并非每一次都立刻听到上帝的回应。

令人无比感恩的是,《诗篇》第88篇并非单独存立的经文。细查上帝的话语,让我们看到祂必眷顾信靠祂的,祂也有那最完美的回应时间。例如,《诗篇》第22篇以痛苦的哀告开头,但24节就提到,“…也没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吁的时候,他就垂听。” 《诗篇》第51篇也说,“忧伤痛悔的心,祢必不轻看。” 上帝的百姓在埃及作苦工时,叹息哀求,“上帝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上帝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出埃及记2章24-25节)。上帝的怜悯恩慈让我们确信祂垂听祷告,上帝的主权让我们知道祂有祂完美的时间来回应每一个祷告。就好比一位一流的咨询师,他不会随便打断来访者的倾诉,他都听着、都看着,而且一定会在最恰当的时间做出回应。我祈求,如果你现在正在深处向上帝呼求,不要忘了抬头看一眼天空,那立大地根基、造日月星辰,使四季节令有时的上帝,会托住你。

让我们一起祷告: 谢谢主,我们每个人在经历的祢都明白。我们中间有心中有伤痛的,求主安慰,我们都还有各样的挣扎,求主恩待,求主加力量。求主赐下喜乐和盼望,使我们可以继续奔走前面的道路,哪怕是在好似看不到尽头的黑暗中,我们可以,全是因为祢一直在身边,一刻未离开过。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而祈求,阿们!

反思问题:

  1. 上帝的哪些属性,让我们可以确信知道,祂必垂听祷告?
  2. 盖恩夫人曾写到,她学会了喜爱黑暗,“因为处境越黑暗,主的脸越光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87 | 锡安颂

读经:《诗篇》87篇

可拉后裔的诗歌。

1 耶和华所立的根基在圣山上。

2 祂爱锡安的门,胜于爱雅各一切的住处。

3 上帝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祢说的。(细拉)

4 我要提起拉哈伯和巴比伦人,是在认识我之中的;看哪,非利士和推罗并古实人,个个生在那里。

5 论到锡安,必说:“这一个那一个都生在其中。”而且至高者必亲自坚立这城。

6 当耶和华记录万民的时候,祂要点出:“这一个生在那里。”(细拉)

7 歌唱的、跳舞的都要说:“我的泉源都在你里面!”

锡安颂

 

作者:Reed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87篇是一首颂赞锡安的诗歌。锡安,就是圣经中的圣城耶路撒冷。锡安颂是诗篇里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虽然我们今天不必再去耶路撒冷朝圣,但敬拜上帝的工作永远不会中断。对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教会就是我们在地上的圣城,祂理当得到极大的颂赞。

诗篇87篇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到三节论述耶和华对圣城的喜爱。四到六节讲论列国万邦的人都要归服于锡安。第七节则描绘了一幅城中居民欢喜快乐歌颂上帝的画面。

一节说,耶和华在圣山上立定根基,建造圣殿。我们应当晓得,离开上帝大能的引导,没有哪一座城池能够被建造起来。正如诗篇127篇1节 所言,“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以色列人如此,外邦人也是如此。上帝允准历世历代,大小各异的城市不断地出现,其中有好些大都市在人的眼中甚至被视为如人间天堂一般的存在。但在上帝的眼中,唯独锡安被分别为圣,有祂永远的同在。

二节接着说,“祂爱锡安的门,胜于爱雅各一切的住处”。一般会用借代的手法来理解“锡安的门”,即耶路撒冷。 “雅各一切的住处”则是指犹大地其他的城邑。祂之所以爱锡安,完全是祂自由的意志使然。祂爱,并不是因为锡安的居民有什么可喜爱的,也不是因为这座城在治理上有什么可夸赞的。祂乃是凭着自己的主权选择爱锡安。

三节又说,“上帝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祢说的”。我以为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凡指着上帝的城说的,尽都是荣耀的事。上帝的同在使耶路撒冷容光焕发。问题在于,我们很少有诗人这样的眼光。虽然知道教会是基督的新妇,但很多时候,我们把教会和世俗世界放在同一个层面比较,前者立马就黯然失色了。我们的眼光需要被上帝更新,看见神国的荣耀。

四到六节进一步帮助我们看见祂的国的荣耀景象。

四节提到的拉哈伯是一头怪兽,它代指埃及。这节提到的所有国家都是敌对以色列的。埃及和巴比伦是以色列周边的的大帝国,非利士,推罗和古实人也常伺机而动,要陷害以色列。但到了某个阶段,他们要认识耶和华,更可说是被上帝所认识的,甚至成为锡安的百姓,地位和生在锡安的人无异。那时,耶和华不单作以色列的上帝,祂更是万民的上帝。万民都要来敬拜称颂祂的名。

五节论到锡安的百姓与日俱增,因为在列国万邦都要有神国的百姓出生。五节后半句呼应了首节经文,再一次强调了是上帝一直在做着工作。祂建立,祂也坚立。纵观古今,人们见证文明的巅峰,也见证他们的衰败。纵使如马其顿帝国那样,版图跨越了三大洲,世纪之后她也终究会崩坏灭亡。唯独教会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因为上帝在其中作护理的工作。本质上,连历史也是祂的历史。

或许有人会困惑,眼看着今天的社会越发多元化,相对主义的论调甚嚣尘上,基督的真理是不是也变得无足轻重,流为一家之言。或许有人会对教会失望,因为他肉眼所见的是零星的信众和死气沉沉的讲台,甚至是纷争乃至分裂。大有能力的上帝果真看重教会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祂如此应许了。

六节彰显了上帝的信实和无限。祂应许要拯救不是大话,乃要把每一位神国子民的身份记录在案,就是那些经历过重生之人。祂的能力无限,因为祂认识神国的每一位子民,又能亲自保守他们到底。

第三部分只有七节一句话,但它却有举重若轻的效果。因着看见教会的荣美,我们理当欢喜快乐,歌唱跳舞,把荣耀颂赞和能力都归给上帝!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上帝,荣耀颂赞都要归给祢,因祢创造了全地,又护理他们直到如今。祢更是赐下祢的独生爱子,为我们钉死在十字架上。谢谢祢,赐给我们教会,叫我们得享丰盛的属灵宴席。主啊,也求祢宽恕我们对祢教会的漠视。我们在地上到处寻找满足,却轻视祢自己手所坚立的教会。求祢更新我们,使我们定睛于基督,也看教会为宝贵。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反思问题:

  1. 透过诗篇87篇,你看见神国荣耀在地上的彰显了吗?这荣耀既是在教会里最为耀眼夺目,你觉得自己对教会足够重视呢?
  2. 地上的教会总不是完美的。我们在其中或许得不到真理的牧养,或许因着人际关系而受到很多的伤害,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会让人远离教会。你所看见的还有哪些呢?让我们为这些破口来一起祷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