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44|惟祢救了我们脱离敌人

 

作者:清晨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读经:诗篇44

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交与伶长

1上帝啊,祢在古时,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我们的列祖也给我们述说过。

2祢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祢苦待列邦,却叫我们列祖发达。

3因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祢的右手、祢的膀臂,和祢脸上的亮光,因为祢喜悦他们。

4上帝啊,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

5我们靠祢要推倒我们的敌人,靠祢的名要践踏那起来攻击我们的人。

6因为,我必不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胜。

7惟祢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

8我们终日因上帝夸耀,还要永远称谢祢的名。 (细拉) 

9但如今祢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

10祢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

11祢使我们当作快要被吃的羊,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

12祢卖了你的子民也不赚利,所得的价值并不加添祢的资财。

13祢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

14祢使我们在列邦中作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

15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

16都因那辱骂毁谤人的声音,又因仇敌和报仇人的缘故。

17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

18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

19祢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用死荫遮蔽我们。

20倘若我们忘了上帝的名,或向别神举手,

21上帝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祂晓得人心里的隐秘。

22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23主啊,求祢睡醒,为何尽睡呢?求祢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

24祢为何掩面,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

25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我们的肚腹紧贴地面。

26求祢起来帮助我们!凭祢的慈爱救赎我们!

 

    人生在世多有忧愁患难,有时是外在的逼迫,使我们饱尝血肉苦楚,有时是内在的煎熬,让我们深感灵魂哀切。苦难也是上帝允许的,祂垂看在苦难中的世人,风雪并不能熄灭主爱的明灯,我们的祈求祷告,祂也都垂听,祂的手随时预备着帮助我们,救拔我们出险境,又开通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能够看见逆境之中上帝的美意。这首诗便是诗人在极度忧患中写的求助之诗。

 

    1-8节诗人回顾上帝曾经的作为。诗人的眼目投向辽远的历史,投向列祖的年代,上帝在古时便于以色列立约,要让他成为大国。当时的以色列不过是小族寡民,在旷野中流浪,周有强敌环伺,却最终进入迦南,愈发强盛,正如上帝所应许的。他们之得胜不是靠自己的刀剑与膀臂,乃是靠上帝的右手与膀臂;不因他们自己是配得的义人,乃是单因上帝喜悦他们。上帝是信实的,祂所应允的,未尝不成就。接下来,诗人的眼目回到近处,上帝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彰显其慈爱信实,在个人的生命中也是如此,上帝既是“我们”的王,也是“我”的王。诗人发出信心的宣告,自己的胜利和得救绝不在乎人的刀枪剑戟,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惟有上帝,惟有上帝的荣耀使敌人炫目而溃败,惟有祂的恩典胜过一切罪愆。

 

    而上帝有时亦会因祂的美意,允许困境压伤祂的子民,9-16节诗人向上帝哭诉自己所遭的患难,上帝为何似乎沉默隐身,对其子民的伤痛视而不见呢?祂曾栽培列祖苦待列邦,如今却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祂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如今却丢弃我们使我们受辱;耶和华曾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亮光,如今却使我们在邻国成为笑谈吗?诗人是何等哀伤,他仰望耶和华,耶和华却似乎与他远离。

 

    然而诗人并未因此口出怨言,他依然呼求等候上帝的救赎,17-26节诗人陈明自己的信心,再度以恒切的恳求上闻于天。诗人在此说,“我们没有忘记你,也没有违背你的约”,这与其说是人的声音,不如说是基督的代求,谁能在上帝面前自称为义呢,世人都是罪人,惟有基督是义,我们是靠着与基督的联合,才敢来到上帝面前,自称为蒙爱的,向上帝祈祷,上帝念在主耶稣基督的义袍,向我们仰脸。人诚然犯罪背约,但基督却没有,我们奉着基督的名才敢说,父啊,我们没有背约,求祢记念你的民。最后诗人再次向上帝祈祷求助,求上帝不再掩面,看顾我们的苦难与欺压,我们不能靠自己胜过什么,在上帝面前我们也没有自己的义,但求上帝凭祂的慈爱救赎我们,向我们伸出右手,正如古时一样。基督为我们代求,上帝是信实守约的上帝,在祂里面连苦难也带有丰盛祝福,上帝必不永远丢弃祂的百姓。今生今世虽然还有苦难,但是我们凭着信心,便有盼望与喜乐了。

 

    让我们一起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祢是慈爱信实的上帝,祢的右手自古时就扶持我们,我们得胜单单是因为祢。父啊,饶恕我们的罪愆,人在祢面前无义可称,但求祢记念主耶稣基督的宝血,用祂的义袍遮蔽不配的我们。父啊,求祢看顾在患难困苦之中的我们,世界有刀剑,灵魂有苦毒,若不是在祢里面,我们能有什么安息呢?父啊,救恩在乎耶和华,我们等候祢的慈爱,求祢求祢不要向我们掩面。

 

问题反思:

1.回顾你自己的生命,上帝曾怎样救了你?

2.你是否正处在苦难之中,如果是,上帝的救恩给了你怎样的安慰?

诗篇灵修 44 | 患难和试炼中的信靠

 

读经:诗篇44篇

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交于伶长。

1 上帝啊,祢在古时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我们的列祖也给我们述说过。

2 祢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祢苦待列邦,却叫我们列祖发达。

3 因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祢的右手、祢的膀臂和祢脸上的亮光,因为祢喜悦他们。

4 上帝啊,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

5 我们靠祢要推倒我们的敌人,靠祢的名要践踏那起来攻击我们的人。

6 因为我必不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胜。

7 唯祢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

8 我们终日因上帝夸耀,还要永远称谢祢的名。(细拉)

9 但如今祢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

10 祢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

11 祢使我们当做快要被吃的羊,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

12 祢卖了祢的子民也不赚利,所得的价值并不加添祢的资财。

13 祢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

14 祢使我们在列邦中做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

15 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

16 都因那辱骂毁谤人的声音,又因仇敌和报仇人的缘故。

17 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

18 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

19 祢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用死荫遮蔽我们。

20 倘若我们忘了上帝的名,或向别上帝举手,

21 上帝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

22 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23 主啊,求祢睡醒!为何尽睡呢?求祢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

24 祢为何掩面,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

25 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我们的肚腹紧贴地面。

26 求祢起来帮助我们,凭祢的慈爱救赎我们!

 

患难和试炼中的信靠

作者:Karen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第44首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1-8节,9-16节,17-22节以及23-26节。

 

诗人在前三节回顾上帝亲自带领祂的百姓到应许之地。第二节让我想到摩西五经中的一段回忆录,摩西写道,“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申命记7章7节)。当我读到第三节“不是靠自己的..,不是靠自己的…乃是靠祢的右手,..”的时候,旧约中的几场著名战役瞬间在眼前浮现。

 

面对坚不可摧的耶利哥城,约书亚带领百姓呼喊、吹角,城墙就倒塌(约书亚记6章)。犹大王约沙法迎战大军时,他“定意寻求耶和华”(历代志下20章3节),“众人方唱歌赞美的时候,耶和华就派伏兵击杀那来攻击犹大人的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们就被打败了。”(历代志下20章22节)。亚述王威胁要侵略耶路撒冷时,希西家和以赛亚等人向上帝祷告,“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列王纪下19章35节)。上帝为祂的名和祂的荣耀,拯救祂的百姓到底。

 

然而,生命的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细拉”的停顿,第九节的转折词“但”随后开始的哀歌,是以色列民当年所受的试炼,也是我们今天的光景。

 

面对患难和试炼时,诗人怎么说呢?他说,“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 (诗篇44篇17-18节)心没有退后,脚也没有偏离真理的道路是多大的信心!你我不禁会想,诗人的信心从何而来?啊,原来正是因为,他认识他的上帝,他知道祂鉴察万事,正因为他认识上帝,他知道他的上帝,他便相信上帝是信实的,从不会背乎自己。保罗在《罗马书》中曾引用到过这篇诗歌的第22节,“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在这里,我略略回顾保罗对此节的引用,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彼时的心情。保罗在《罗马书》对这一节的引用在小标题为“爱的凯歌”一段,其中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文,比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罗马书8章35节)。其实在八章的十八节开始以及该卷书更前的段落,保罗就已对比“现在的苦楚”和“将来荣耀的盼望”。这亦是诗篇作者当时面临争战时他的心情写照。或许,我们在这一周,也可停下来默想片刻,这“荣耀的盼望”到底是什么呢?我祈祷您有这样的确据,并能思想这盼望如何影响现在的生活。即便诗人心情低落到一个地步,甚至说,“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他还能够继续呼求和赞美上帝、信靠上帝,我想,是因为“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章37节)。

 

 

    让我们一起祷告:亲爱的主,祢在古时的作为我们都听见了,我们要来称颂祢、赞美祢,因为天上地下没有像祢的。当我们的心来回转向祢时,求主纪念祢的约,恩待我们,点亮我们灵里的眼睛,我们就能更多认识祢。我们的光景,祢知道,我们正在经历的,祢都明白,求主特别帮助我们更多信靠祢,保守我们在祢真理的道路上,不偏离。谢谢主,祢拯救祢爱的人到底。以上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在生活中碰到难处时,你会先想到向谁求助呢?如果有多个,请按照1-5排列,1是自己最容易想到的求助对象。
  2. 你有没有因着信仰的缘故曾受到过身边人的讥笑?
  3. 回忆一次你所经历过的困难,上帝是如何帮助你度过的?

 

 

诗篇灵修43 | 我的心哪!你应当仰望上帝!

读经:诗篇43篇

1上帝啊,求祢申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辨屈,求祢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

2 因为祢是赐我力量的上帝。为何丢弃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

3 求祢发出祢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祢的圣山,到祢的居所。

4 我就走到上帝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上帝那里。上帝啊,我的上帝,我要弹琴称赞祢。

5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上帝,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作:帮助),是我的上帝。

 

我的心哪!你应当仰望上帝!

作者:Jessie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43篇和42篇可以看作是一篇诗篇来理解,因为两者有非常明确的文学完整性。有些内部证据可以证明,例如诗篇43篇没有标题;42和43篇重复出现的诗句:“我的心呐,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还有整体内容结构从回忆过去、思想、纪念,到恢复盼望。另外两首也都是哀歌的形式。42和43篇都属于个人哀歌,诗篇42篇说明这首诗篇是可拉后裔的诗,根据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经历被掳,无法到圣殿去崇拜上帝,并且周围都是对他冷嘲热讽的外邦人。

因此第一和二节,诗人呼求上帝伸冤,特别是对那“不虔诚的国”伸冤报应,他们诡诈不义,看见上帝的百姓遭难就兴高采烈。诗人在第二节也回顾过去上帝的带领,上帝曾经是赐他力量的,然而此时诗人却感到上帝“丢弃”了他。对比42章9节诗人说上帝“忘记”他,在这里他的用词更为强烈——“丢弃”。敌人非但对他充满恶意,甚至欺压他,而他因着上帝沉默就异常哀痛。

第三和第四节,诗人从绝境转向对这位圣约上帝的信靠。他恳求上帝赐予他“亮光”和“真实”。“亮光”指经历上帝救赎的丰富;“真实”则彰显祂圣约的信实,这两者能带领诗人回到上帝面前,这也对应了诗篇42章2节的疑问:“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诗人相信凭着上帝的亮光和信实,他能回到圣山,也就是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只有在上帝所在之处才能带给诗人真正的安慰和喜乐。因为上帝本身就是诗人的喜乐——“到我最喜乐的上帝那里”。

第五节的叠句再次出现,透过对自己心的反问,诗人告诫自己要仰望和信靠上帝,因为上帝是他的帮助和光荣,信实的上帝绝不会丢弃自己,因此他能够靠着上帝不再忧闷和愁烦。“我还要称赞祂”也表明了诗人对上帝所持的盼望,他将来必定会经历上帝的拯救,到时候他会继续称颂赞美上帝。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这句反问虽然记载在几千年前,然而如今的我们不也常常忧闷和烦躁吗?诗人所处的环境使他忧闷和烦躁,然而真正叫人难受的是上帝的沉默。当我们呼求上帝的时候,上帝似乎“忘记”,甚至“丢弃”我们了。我们或许还会想:也许我的事只是小事,上帝其实不怎么在意?也许是我平时表现得不够好,所以上帝不理会我的呼求?更难受的是,想到过去经历与上帝同在的美好,当下正在经历的苦楚就显得更加难以忍受了。

我们常常按着人的常理和情感去思想上帝,觉得上帝“很忙”,或者老爱盯着我们的表现,如果做不好就故意“给我们点苦头尝尝”。然而上帝从始至终都是良善信实的,祂不会忘记和丢弃自己的百姓。罗马书8章28节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有时候我们很难相信眼前的困境怎么就叫我们“得益处”了呢?然而即使在不明白和理解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学习诗人恳求上帝赐下亮光和真实,并且持续仰望,带着盼望去等候上帝显明祂的心意。有时候困境本身并不会消失,但是我们的信心却经历了试炼,叫我们更加能够相信上帝。

 

让我们一起祷告:

赐我们亮光和真实的父上帝,我的心有时会因为环境感到忧闷和烦躁。尤其是当我向你呼求却迟迟得不大答复的时候。求祢叫我像诗人一样,能够继续信靠祢,即使当时可能不明白,也带着盼望等候你的作为。以上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你是否曾经感到上帝“忘记”和“丢弃”你?你是如何度过那段艰难时光的?
  2. 上帝的信实和救赎如何帮助你持续地仰望和等候祂?

《诗篇》灵修42|祂是我脸上的光荣

读经:诗篇42篇

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交与伶长。

1上帝啊,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

2 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

3 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上帝在哪里呢?”

4 我从前与众人同往,用欢呼称赞的声音,领他们到上帝的殿里,大家守节。我追想这些事,我的心极其悲伤。

5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上帝,因他祂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祂。

6 我的上帝啊,我的心在我里面忧闷,所以我从约旦地,从黑门岭,从米萨山,记念祢。

7 祢的瀑布发声,深渊就与深渊响应,祢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

8 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黑夜,我要歌颂、祷告赐我生命的上帝。

9 我要对上帝我的磐石说:“祢为何忘记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

10 我的敌人辱骂我,好像打碎我的骨头,不住地对我说:“你的上帝在哪里呢?”

11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上帝,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作:帮助),是我的上帝。

 

祂是我脸上的光荣

作者:Ant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这首诗篇是可拉后裔的一首祈祷诗。可拉是利未人,在出埃及时期,他和亚比兰等人组织了一次对摩西、对上帝的反叛,被上帝除灭了,但他的后裔中仍不乏许多对上帝敬虔衷心并继续在上帝的殿中侍奉的人。诗人写这首诗是因为他被逐出耶路撒冷之外很远的地方,无法在上帝的殿中敬拜上帝。他在诗中描写自己的忧闷烦扰以及对上帝的渴慕,想念和信靠。

    1-5节描写干渴。“上帝啊,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迦南地有时会遇到干旱,鹿在干渴之中要四处寻找溪水,没有水就会失去生命。诗人用鹿对溪水的渴慕来比喻对上帝的切慕和想念。上帝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在这个黑暗世界里延续生命的保障。“切慕”一词,是诗人当前状况的完美呈现,承载着对上帝的爱慕和思念。诗人受到了仇敌的讥讽:“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上帝在哪里呢?’肉体的痛苦或许还可以忍耐,但灵里长久的低落是人不能承受的,更何况是他所爱慕的上帝本身遭到了藐视和攻击,所以诗人昼夜在上帝面前哭泣祈祷。我们能共情,和不信的家人朋友在一起时,明明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却不能和我们一起敬拜上帝甚至侮辱亵渎祂的名,我们的心里也是同样的痛苦。

    可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如诗人一般对上帝有如此的深情,而是对祂冷漠。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时候,总是找各种借口,看一会也没什么。和不信的家人同学一起吃喝玩乐的时候,总是隐藏信仰,羞怯于赞美主名。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主也活的好好的……我们的眼光太狭隘了,我们注重“小确幸”却忽略了“大恩典”,如同母腹中的孩子不能明白,离开羊水和脐带的世界并不会让他们饿死而是更精彩。求上帝怜悯,让我们明白和经历,好果子和一切顺利带来的快乐并不会长久,上帝本身的同在才是喜乐的源泉和保障!“应当仰望上帝,因祂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祂。”诗人反问自己为何忧虑烦闷,不断提醒自己是有上帝的人,是永生永活的上帝,我们的能力只是镜中的映像,而祂的能力却是实体,托住一切的一切。

    6-11节写的是深渊。从离开故乡不能敬拜到深入深渊。诗人在行路过程中,瀑布水流波涛轰响,好像深渊与深渊响应,更是烘托了诗人心里的极度悲伤。我们常遇到困境,仿佛波浪洪涛漫过我身。但没有经历极度的痛苦,也不会去寻求上帝,没有经历完全的破碎,也无法做到完全的降服。一切的波浪洪涛只是工具,被上帝用来塑造祂最亲爱的儿女。但我们也常常不明白,上帝为什么看到我的痛苦却不理睬呢?为什么祂听了我的祈祷却不回应呢?自己仿佛被丢在深坑中,但我们还是相信说,那位赐我生命的上帝,祂永远都是只有爱没有恨,无论是什么境地,都可以找到感恩的理由。在感恩和称赞中,一定有从上帝而来的安慰。不论是奖赏还是试炼,一切都是因为祂的爱。祂不愿我们像襁褓中的婴儿,永远享受吃奶的乐趣,而是以艰难当饼,以困苦当水(以赛亚书30章20节),亲自向我们显现。也让我们知道这一位主,不只是能给我喂奶,祂还能够承担我们的一切,喜乐忧愁都在祂里面。尽管我们真实地感受身处深渊的痛苦,却也明白,祂是我们黑暗里的盼望,是完全有能力把我们从地极和深渊中拉出并且升到高天之上的上帝!

    我们基督徒的一生必然是要经历干渴难耐才能明白可以与上帝亲近是何等的美好,必然身处深渊才能享受被上帝高抬至天上的喜乐。如保罗对信徒们的劝勉,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是为要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4章17节)

 

让我们一起来祷告:

天父,谢谢祢赐下诗篇42篇,让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的经历,看到他对因干渴切慕与祢的相交,他因悲痛而更加仰望歌颂祢的信实,我们所承受的不过是区区影儿,祢已经把祢的独生爱子献上,祂替我们承受了一切真实的痛,留给我们的却是喜乐和福杯满溢。谢谢祢,求祢引领我们,让我们无论是被升上高天或是身处深渊,都一直地仰望和称颂祢,因祢是我脸上的光荣,是以笑脸帮助我的上帝,我要永永远远地称颂祢的名!以上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反思问题:

    1.你有没有过“如鹿切慕溪水”般切慕上帝的经历?

    2.在身处黑暗和深渊中时,你还会继续相信上帝的慈爱大能和信实,并称颂赞美祂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