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50 | 不是上帝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上帝

读经:诗篇50篇

亚萨的诗。

1 大能者上帝耶和华已经发言招呼天下,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2 从全美的锡安中,上帝已经发光了。

3 我们的上帝要来,决不闭口。有烈火在他面前吞灭,有暴风在他四围大刮。

4 他招呼上天下地,为要审判他的民,

5 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

6 诸天必表明他的公义,因为上帝是施行审判的。(细拉)

7 “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啊,我要劝诫你。我是上帝,是你的上帝!

8 我并不因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

9 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

10 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

11 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

12 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

13 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

14 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于上帝,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

15 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

16 但上帝对恶人说:“你怎敢传说我的律例,口中提到我的约呢?

17 其实你恨恶管教,将我的言语丢在背后。

18 你见了盗贼,就乐意与他同伙,又与行奸淫的人一同有份。

19 你口任说恶言,你舌编造诡诈。

20 你坐着毁谤你的兄弟,谗毁你亲母的儿子。

21 你行了这些事,我还闭口不言,你想我恰和你一样。其实我要责备你,将这些事摆在你眼前。

22 你们忘记上帝的,要思想这事,免得我把你们撕碎,无人搭救。

23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

 

不是上帝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上帝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人天生就有敬拜属性,不论是在偏远未开化的部落,还是高知识份子聚集的大都市;不论是几千年前的远古时期还是现在的AI时代,都有人寻找神祗来敬拜。因为这种敬拜的渴望是创造者上帝赐予人的。然而人敬拜神常常会犯这样一种错误,就是把神看成和人一样。这也难怪,人的认知有限,仅能以人的想法和思维去臆想神。因此神亲自启示自己,要人按着正确的方式敬拜神,这正是保罗所说:“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鉴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传17章30节)。

诗篇50篇的场景像是上帝亲自招呼敬虔人和罪人到祂跟前来听候审判,因为无论是敬虔人或是罪人,都没有按着真理荣耀上帝。第1-6节宣告上帝的审判绝对公义,所有人都要来敬听。第7-15节是上帝对敬虔人的审判。这些敬虔人也就是上帝的百姓,他们是以“祭物与上帝立约”的(第5节),然而他们以为献祭物给上帝,是因为祂“需要”那些祭物。祂也许饿了需要吃,渴了需要喝。然而上帝与世人迥异,祂作为创造天地万物的上帝,赐生命给万物,按时给他们提供吃喝,自己却没有任何需要和缺乏。祂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3章14节),祂不依赖任何的人事物,反而万事万物都倚靠祂才能存活。14和15节清楚说明上帝要的,不是人所献的祭物,而是人心感谢和倚靠上帝,在患难的时候相信上帝,呼求上帝拯救。这样的信靠和顺服,就是真正地荣耀上帝了。

第16-22节,上帝转而向恶人宣告审判。恶人藐视上帝的命令,反而从心里就喜爱罪恶,甚至于奸淫有份。他在言语上毁谤、谎言和诡诈;在行为上不公不义,就连亲人,自己的兄弟都出卖了。恶人在地上如此行恶,他还狂妄第认为神不会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会理会,自己还活得很快活。然而上帝说:“……其实我要责备你,将这些事摆在你眼前。你们忘记上帝的,要思想这事,免得我把你们撕碎,无人搭救。”(第21,22节)上帝会将掩盖的事彰显出来,也不会姑息作恶的人和他罪恶的行径。

最后,上帝再次宣告唯有以感谢为祭的才能荣耀祂;按正路行的就必会得着上帝的救恩。这是无比美好的应许,是上帝亲自宣告的。我们也当谨慎,勿要以为我们敬拜上帝,是因为上帝“需要”被敬拜;勿要以为我们祷告是因为上帝寂寞,祂需要祂的儿女和祂说话解闷。我们亲近上帝,是因为我们需要上帝,而不是上帝需要我们。而上帝要的,不是祭物,而是我们顺服倚靠的心。正如《撒母耳记上》15章22节所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上帝要的从来都不是人献上的祭物,因为人无论献公牛或公羊都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人的罪恶。这些祭物只是为了指向那一位真正的祭物——耶稣基督。只有祂的死能真正替我们赎罪。旧约祭司献祭时都会把手按在公牛和人身上,表明人的罪恶转移到了公牛身上,如此,我们的罪转移到了基督身上,基督的义则披戴在我们身上,我们在公义的审判面前得以无罪释放。如此大的恩典,我们都该献上最美的感谢和尊崇!

祷告:

公义慈爱的天父,祢喜悦人顺服和感谢,胜过祭物。我们不该以错误的方式来敬拜祢,以为那些外在的行为能满足祢的需要。是我们需要敬拜祢,我们需要寻求祢,我们需要倚靠祢。求祢使我们常常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因为我们是靠着基督与祢立约的百姓。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人很容易会按着自己的想法敬拜上帝。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正确地敬拜上帝呢?
  2. 耶稣基督是真正的赎罪祭,我们是否谦卑地倚靠祂的救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49 | 在患难中倚靠上帝

读经:诗篇第49篇

1 万民哪,你们都当听这话!世上一切的居民,

2 无论上流下流,富足贫穷,都当留心听!

3 我口要说智慧的言语;我心要想通达的道理。

4 我要侧耳听比喻,用琴解谜语。

5 在患难的日子,奸恶随我脚跟,四面环绕我,我何必惧怕?

6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

7 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上帝,

8-9 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

10 他必见智慧人死,又见愚顽人和畜类人一同灭亡,

11 将他们的财货留给别人。他们心里思想:他们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万代;他们以自己的名称自己的地。

12 但人居尊贵中不能长久,如同死亡的畜类一样。

13 他们行的这道本为自己的愚昧;但他们以后的人还佩服他们的话语。

14 他们如同羊羣派定下阴间;死亡必作他们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辖他们;他们的美容必被阴间所灭,以致无处可存。

15 只是上帝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

16 见人发财、家室增荣的时候,你不要惧怕;

17 因为,他死的时候甚么也不能带去;他的荣耀不能随他下去。

18 他活着的时候,虽然自夸为有福

(你若利己,人必夸奖你);

19 他仍必归到他历代的祖宗那里,永不见光。

20 人在尊贵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

 

在患难中倚靠上帝

作者:Paul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从诗篇四十九篇的头三句经文,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箴言书的开头,诗人呼唤众人前来听取智慧 ; 因此,这是一首智慧诗歌,邀请世人都来聆听属上帝的智慧。

根据经文,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三个部分来理解本诗:

1.第一~四节。诗人邀请世人来听那被隐藏的(第4节,谜语的原意)真正智慧。

2.第五~十四节。首先,在第五节诗人就像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使用疑问句的方式来吸引人的注意力——「什么原因使他不会在患难中惧怕」。而诗人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 ; 反倒是提到地上的金钱和尊贵,这些世人以为可以在患难中拯救我们的倚靠,都不会是真正的答案。因为,这些事物并不长久(第12节),也不能使人脱离死亡(7-9节),反倒是被死亡所掌控(12,14节)。

3.第十五~二十节。在举出什么不是答案后,诗人于第十五节给出了他的解答——「只是上帝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所以,诗人鼓励前来听取智慧的人,不要羡慕地上的钱财、尊贵和荣耀。诗人再次重复的诉说,因为这些都是会朽坏和死亡的(12,20节)。

真正从上帝来的智慧,总是恒久不变的。诗人在四十九篇给予的教导和劝勉,我们可以在整本圣经中找到相同的讯息。当亚兰王的元帅乃缦得了大麻疯时,他的仆人——这位以色列的小女子表示直接去找以色列的先知就好,但乃缦的认知却是要带着最好的推荐信(亚兰王)和满车的钱财,前去换取医治的权利(列王纪下5章1-6节)。我们可以看到,如同诗人所说的一样,乃缦认为可以救赎他的并非是上帝,而是自己的金钱和尊重的地位。因此,以色列王响应乃缦:「我岂是上帝,能使人死使人活呢?(列王纪下5章7节)」。而各位读者们,我们现今所处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以经济为主轴的文化,每一个人事物都是一个商品,都可以被赋予一个价格 ; 因此,比从前的代,都更加的容易陷入——借着金和地位来拯救自己。不一定是指我多的金,而是我每一个人都在想尽法提升自我的价 ; 并且认为当自我的价不断的提升后,必然可以使我「脱离」那些「患的日子(v4)」。但不人或是乃的故事都告们这是行不通的,因没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救脱离真正的患——死亡。所以,主耶稣告诉我们:「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章26节 )」。

那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诗人其实已经将答案告诉我们——「只是上帝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15节)」。唯有上帝才是我们真正的盼望和拯救。而上帝救赎我们的方式,就是借着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你看到吗?那些倚靠地上钱财的人,无法救赎自己的弟兄(6-7节); 但我们的主耶稣祂才是真正最富有的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弟兄倾倒了生命的一切(十字架) ; 使得他们可以拥有真正胜过死亡的属灵富足,而不再倚靠那些虚假的财富(哥林多后书8章9节)。因此,主耶稣才会这样说:「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马太福音16章25节)」; 因为,当我们不再倚靠「世界所说的生命」时,我们就已经有了那真正从上帝来的救赎和新生命了。

各位亲爱,不管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在世界上我都必和死亡 ; 差别在于,我是要倚靠无情的金和自我价的建立?是,我要倚靠的是位深自己百姓,将自己完全献上的救主耶基督呢?您的选择是什么?

祷告:

天父上帝我来向你献上祷告。透过祢的话语,我认识到自己过往所倚靠的钱财、地位和价值都是无用的 ; 我也要来向祢悔改,因为这些东西都曾是我的救主和倚靠。而我感谢祢,在我还倚靠这些事物时,祢就让祢的爱子耶稣基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向我倾倒那满满的爱,并使我可以拥有真正的富足和新生命,而这些都是藏在基督里的,连死亡也无法偷走的。因此,就求祢差遣圣灵来帮助我,使我心中的眼睛可以被打开,在一切的患难中,都能够学习透过祢的话语,来倚靠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感谢上帝,这样的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 当你遇到生命中的困难时,你第一个所想倚靠的对象是谁呢?
  2. 耶稣基督那无尽的恩典时,如何在患难中安慰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 | 48 篇 我住在上帝的城中

作者:奇奇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可拉后裔的诗歌。

1 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上帝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
2 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
3 上帝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4 看哪,众王会合,一同经过。
5 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
6 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
7 上帝啊,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8 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上帝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上帝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细拉)
9 上帝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
10 上帝啊,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你的右手满了公义。
11 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应当快乐。
12 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
13 细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
14 因为这上帝永永远远为我们的上帝,他必做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有时候我会莫名的就很绝望,可能也没有经历什么太大的困境,但当生活中的问题和麻烦事一个接着一个不断时,我会发现自己好像被围困,无处可逃,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尤其当我处在目前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禁感叹这样的光景何时才能结束呢?但似乎活着就是会有这些经历不完的痛苦和麻烦事。

 

诗篇48篇着实安慰了我。这是一篇记录耶路撒冷遭遇仇敌联军的攻击,但蒙上帝拯救的诗。“众王会合,一同经过。” 像极了我被生活各样的困境围困的感受。只是我无法想象,当时只是一个小城的耶路撒冷被众王围困之时,是会有多么的惊恐和无助。但整首诗里面对于恐惧和绝望一个字未提。却是以对上帝的赞美开头的。第三节给出了关键的答案,这座城虽然小,但却是上帝的城,上帝在其中做祂民的避难所。因此,我们看到了5-6节敌人落荒而逃的情形,那些看似有着勇武力量的王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 他们不是被打散了,而是仅仅看见了这“上帝的城”就溃败和丧胆了。我们的上帝祂是多么的配得我们的敬畏和赞美呀!这是耶和华的城,祂必定坚立祂自己的城。我们在其中要想念祂的慈爱,要称赞祂的公义。

 

是啊,祂自己是我们的避难所,因我们本居住在上帝的城中。我为何要惧怕这些困难呢?为何要让自己在愁苦和担忧中耗尽一生呢?我本可以奔向上帝这座“逃城”,让祂替我击退“敌人”,敌人必仅仅看到这座城就丧胆了。我的倚靠和指望不应当是一帆风顺的环境,而应当仰望为我争战的耶和华,将一切的愁苦和惧怕带到祂面前。我要因着祂的名来赞美祂,要常常在祂的城中思念祂的慈爱。正如耶路撒冷坚固的防御能力,并不是倚靠险要的地形、坚固的工事,而是倚靠上帝的同在。同样,今天的你我也是,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并永远为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

 

让我们一同祷告:

 

天父,感谢你藉着这一篇来安慰我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我们的倚靠在乎你。你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永永远远的上帝。我们理当欢喜快乐来赞美你。求你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困境中回转向你,就得帮助和安慰。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 你是否也常常被生活中的各样困境困住,感到惧怕和绝望?今天读到的真理带给你怎样的改观?
  2. 知道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并且会一直引领我们前方的道路怎样安慰了你?

 

 

 

 

 

 

 

 

《诗篇》灵修47 | 称颂荣耀大君王

作者:Jessie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读经:诗篇47篇

可拉后裔的诗,交于伶长。

1 万民哪,你们都要拍掌,要用夸胜的声音向上帝呼喊!

2 因为耶和华至高者是可畏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3 祂叫万民服在我们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们脚下。

4 祂为我们选择产业,就是祂所爱之雅各的荣耀。(细拉)

5 上帝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

6 你们要向上帝歌颂,歌颂!向我们王歌颂,歌颂!

7 因为上帝是全地的王,你们要用悟性歌颂!

8 上帝作王治理万国,上帝坐在祂的圣宝座上。

9 列邦的君王聚集,要做亚伯拉罕之上帝的民,因为世界的盾牌是属上帝的,祂为至高。

 

    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不同宗教、国家、信仰……的多元社会。这个时代容许人们自由选择自己想要效忠和崇拜的对象。国家的统治者之间也是一定程度地互相尊重彼此的主权。然而在古代近东,不同国的君王喜爱用“大君王”这个头衔来自称,因为“大君王”表明了自己君王身份的优越性,并且对其他附属国有宗主权。换句话说,使用这个头衔的君王是表明自己比其他的王更加尊贵,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第二个王可以分享这个头衔的尊荣。在诗篇47篇里,我们看见上帝正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整首诗也在呼吁万民来称颂这位大君王。

    第1和2节首先赞美上帝大能的作为,并称颂祂的王权。耶和华是“至高者”,祂是超越一切地上的君王和偶像的,但同时祂又不是一位高高在上不管事的神,而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在地上也许有不同的国和王,他们的际遇也都不同,然而正如经上说:“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垄沟的水随意流转”(箴言21篇1节),每个国和王,甚至是每个人的际遇都在上帝的命定之中。祂是一位对万事万物都拥有主权的上帝。

    这样一位拥有绝对主权的上帝,却格外眷顾祂圣约的百姓。第3和4节特别说明这位治理全地的大君王如何爱祂所拣选的雅各。祂使万民、列邦都服在上帝的百姓之下,又赐予他们美好的产业。这让我们想到上帝如何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又如何赶出那地的人,得那些美好的土地为产业。这一切都因上帝纪念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尽管以色列人一再悖逆,惹上帝发怒,上帝却没有丢弃他们。

    因此第5和6节就特别展示了一幅上帝荣耀高升上天的图景。前面说上帝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而如今祂升上天,更是在天上尊贵荣耀的掌权者。6节说要向“我们王歌颂、歌颂”,表明这位在天上地上都有王权的上帝也是他们的王,他们是这位荣耀上帝的子民,这是何等尊荣的身份!第7和8节再次强调上帝在地上和天上的主权,并且强调祂是治理万国的。不管那些国承不承认耶和华上帝是他们的王,上帝都是全地的王,因为只有祂是创造主。其他的王或者神祗都只能俯伏在耶和华上帝的脚下。第9节宣告甚至列邦的君王都要作耶和华上帝的子民,因为上帝是“世界的盾牌”。

    活在这个多元的社会,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敬的对象,也明白不能强迫别人去承认哪个神才是真神。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向别人隐藏圣经告诉我们的真理——唯有圣经启示的三位一体的上帝才是独一真神。因此当别人问我们关于圣经里的神,我们不需要顾左右而言他,而是应该很诚实地宣告耶和华上帝是创造主,也是掌管全地的大君王。如果这是我们坚信的事实,那么如此宣告就是正确合宜的,也是身为祂百姓应该做的。

    是的,我们本该称颂赞美我们的大君王耶和华上帝!

让我们一起祷告:

    掌管全地的大君王,慈爱的父上帝,我要尊崇赞美祢!因为祢为至高,也是全地的主宰,列国万邦都要来将荣耀归给祢。祢也是眷顾祢百姓的上帝,是我生命的主和王。求祢使我能更认识和坚信这一点。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你对上帝在地上的主权有哪些认识?
  2. 你是否常常赞美上帝?今天就来称颂赞美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