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81 | 我的民哪,甚愿你肯听从我!

读经:诗篇81篇

亚萨的诗,交于伶长。用迦特乐器。

1 你们当向上帝我们的力量大声欢呼,向雅各的上帝发声欢乐!

2 唱起诗歌,打手鼓,弹美琴与瑟!

3 当在月朔并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

4 因这是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上帝的典章。

5 他去攻击埃及地的时候,在约瑟中间立此为证。我在那里听见我所不明白的言语,

6 上帝说:“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你的手放下筐子。

7 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隐密处应允你,在米利巴水那里试验你。(细拉)

8 我的民哪,你当听,我要劝诫你!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

9 在你当中不可有别的上帝,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

10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把你从埃及地领上来。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11 “无奈我的民不听我的声音,以色列全不理我。

12 我便任凭他们心里刚硬,随自己的计谋而行。

13 甚愿我的民肯听从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

14 我便速速制伏他们的仇敌,反手攻击他们的敌人。

15 恨耶和华的人必来投降,但他的百姓必永久长存。

16 他也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又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我的民哪,甚愿你肯听从我!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我们肯定都听过或者说过类似的话:“你要是早听我的话,今天就不会这样了!”“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偏不听”。听到这样话的人心里肯定不好受,也许还有对说话人的厌烦;但是说这话的人其实心里也很难受,因为他也许已经预见了可能发生的坏事,提前告知,却无人聆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朝着所预见的情况发展。自古忠言逆耳,小到两三岁的孩子,大到花甲年龄的老人,大家普遍都不听劝,人有罪的本性里面总是倾向相信自己判断或是体贴自己的喜好过于别人的劝勉。诗篇81篇里我们看见上帝特别呼召百姓要听从祂“甚愿你肯听从我!”,然而百姓仍旧按照自己的想法违背上帝。

这首诗篇由亚萨所作,他是在大卫王执政期间负责圣殿里歌唱事宜的利未人(历代志下29章30节)。本诗的第3和4节说:“当在月朔并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因这是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上帝的典章”,因此这首诗的写成有可能是为了纪念逾越节,或是为了过住棚节(马丁·路德的观点)而写的。当以色列人过节日的时候,他们不只是为了聚在一起欢庆快乐,更是为了纪念那位亲自定下节日的耶和华上帝。因此本诗是1-7节是歌唱者呼吁百姓要称颂上帝,因为上帝引领百姓出埃及,使他们脱离埃及的奴役,分别为圣成为上帝自由的百姓。

8-16节是上帝对以色列百姓的警告。上帝像个苦口婆心的父亲,对自己心爱的百姓说:“甚愿你肯听从我!”上帝能如此说,是因为祂爱自己的百姓,祂是那位对百姓说“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的上帝。同时,“祂也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又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上帝是“巴不得”把好东西都给百姓,祂也希望百姓能够在祂里面有丰富、满足,同时上帝也会击败敌人。而只有从心底爱耶和华上帝,并且听从祂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在祂里面的满足喜乐。但是那些不愿意转向上帝,反而去拜外邦神祗的,就是那不专一、不忠心的人,最终将在那些外邦假神里尝尽苦楚。

我们的本性因着罪恶而堕落,因此我们看属灵和永恒的事,看本质的世界的眼光总是颠倒的。我们因着败坏的肉体里仍残留着罪的势力,因此常常不由自主地去爱那些不健康的、没有营养的、甚至是有害于我们属灵生命的东西。那些东西符合我们堕落的本性,我们以为做了就能得到“快乐”,让我们“舒服”。然而那份“快乐”和“舒服”只是撒旦的谎言,它是如此的短暂、虚无缥缈、转瞬即逝,一点都没办法“解渴”。然而真正的快乐是永恒的,就如主耶稣所说的:“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章14节)。愿我们都能在圣灵的光照下打开属灵的眼睛,看清摆在我们眼前的是“垃圾”还是“美食”,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并且相信爱我们的上帝给我们的一定是好东西。我们会看错,但是上帝不会给错。只有在祂里面我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祷告:

爱我们的天父,请饶恕我们总是不愿意听从祢、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却忘了祢是如此爱我们的上帝。求祢使我们回转,并且忠心爱祢。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你是否有过“听劝”或是“不听劝”的经历,这段经历让你学习到什么?
  2. “爱我们的上帝给我们的总是最好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80|求祢使我们回转

读经:诗篇80篇

亚萨的诗,交与伶长。调用为证的百合花。

1领约瑟如领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啊,求祢留心听!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求祢发出光来!

2在以法莲、便雅悯、玛拿西前面,施展祢的大能,来救我们。

3上帝啊,求祢使我们回转(“回转”或作“复兴”),使祢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

4耶和华万军之上帝啊,祢向祢百姓的祷告发怒,要到几时呢?

5祢以眼泪当食物给他们吃,又多量出眼泪给他们喝。

6祢使邻邦因我们纷争,我们的仇敌彼此戏笑。

7万军之上帝啊,求祢使我们回转,使祢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

8祢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赶出外邦人,把这树栽上。

9祢在这树跟前预备了地方,它就深深扎根,爬满了地。

10它的影子遮满了山,枝子好像佳美的香柏树。

11它发出枝子,长到大海;发出蔓子,延到大河。

12祢为何拆毁这树的篱笆,任凭一切过路的人摘取?

13林中出来的野猪把它糟踏;野地的走兽拿它当食物。

14万军之上帝啊,求祢回转,从天上垂看,眷顾这葡萄树,

15保护祢右手所栽的和祢为自己所坚固的枝子。

16这树已经被火焚烧,被刀砍伐;他们因祢脸上的怒容就灭亡了。

17愿祢的手扶持祢右边的人,就是祢为自己所坚固的人子。

18这样,我们便不退后离开祢;求祢救活我们,我们就要求告祢的名。

19耶和华万军之上帝啊,求祢使我们回转,使祢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

 

求你使我们回转

 

作者:Reed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80篇的作者是亚萨,他是犹大国的一位诗人。他之所以写下这首诗篇,很可能和北国以色列被亚述帝国掳走那一历史事件有关。相关的记述在《列王纪下》18章9-12节。这一事件必定震动了以色列的近邻——南边的犹大国。对亚萨而言,这没有什么值得幸灾乐祸的。虽然此前南北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但是他的视野早跨越了地上的政治版图。透过上帝的心意,亚萨明白以色列和犹大本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以色列遭难所带来的苦痛,就如犹大失去手足一般剧烈难忍。与此同时,这次北国遇难,又何尝不是一次振聋发聩的警告呢?亚萨知道,犹大若不回转,也必要如此灭亡。

 

“回转”这个词在诗篇80篇总共出现了四次,四次都落在了副歌的片段里。副歌的内容大体一致。有些微变化的,也可看作是 “万军之上帝啊,求祢使我们回转,使祢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3节)的变体。借助副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给这首诗篇划分段落。顺着副歌,我们也可以试着去思想”回转“这个被反复强调的主题。

 

诗篇1-3节,诗人呼求耶和华带来拯救。诗人知道自己呼求的对象是谁。他不是哪一位刚好路过的绿林好汉,也不是有点权力在手的地方官员,乃是“领约瑟如领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1节),是“坐在二基路伯上”(1节)的那一位。诗人不是一上来就述说自己的惨状,他首先认清了自己到底在和谁说话——一位牧人,更是一位宇宙级别的君王。诗人可能想起了许多代代相传的故事,从约瑟被差遣进埃及,到后来以色列已然成为了大族,在出埃及的路上,上帝就在会幕中显明与以色列人同在。这些事都足以证明诗人所认定那一位没有一点虚假。他呼求带来拯救的对象是上帝。问题是以色列人究竟为什么陷入了死亡的境地,以至需要解救?《列王纪下》18章12节的解释可作为参考,“都因他们不听从耶和华─他们 上帝的话,违背他的约,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吩咐他们所当守的。”

 

但诗篇第4节所揭示的答案,更令人警醒。当以色列人自以为在向真神敬拜的时候,反倒是他们口中的祷告引来了耶和华的震怒(4节)。这和北国的开国君主耶罗波安建造金牛犊的事件如出一撤。口头的属灵话语和外在的敬虔行为都无法拯救我们摆脱上帝的烈怒。若没有真正回转,我们最终都只会陷入类似4-6节所描述的那种悲惨的境况当中。

 

诗篇8-18的前几节,诗人非常巧妙地借助葡萄树为喻体,将耶和华上帝从前带领以色列出埃及入迦南的历史娓娓道来(8-11节)。整个画面和谐而美丽。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就道尽了现今以色列所经受的毁灭。没有篱笆的保护,被走兽践踏,被火焚烧,被刀砍伐,最可怕的是被上帝脸上的怒容惊吓(12-13节,16节)。诗篇8-18的后几节,诗人就来到上帝的面前,迫切地呼求祂的怜悯和拯救。这最后一句话——“求祢救活我们,我们就要求告祢的名”(18)——读起来似乎逻辑不通。到底是先求告上帝,才能被救活呢?还是救活以后,才能求告上帝呢?

 

让我们看向诗篇80篇的副歌,就能发现事情的真相。我们并不熟悉“求祢使我们回转”的讲法。回转怎么是上帝的工作呢?回转难道不是我们能自主选择的吗?(这里的“回转“有多重含义,既有“带来复兴”的意思,又有“归回上帝“的意思。这篇文章侧重第二种解释。)不,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在回转这件事上,我们无能为力。和北国的以色列人一样,我们罪恶的本性正把我们推向更深的罪恶。我们可以努力摆正自己的理性认知,可以强迫自己祷告到被膨胀的情感充满,可以立志顺服以致在各样行为上接近完全。但是谁能改变我们的心呢?原来,承认我们无法回转,这才是我们能够在心灵深处真正回转的大前提。让上帝拿掉我们心里的刚硬,救活我们,我们就要求告他的名。

 

让我们一起祷告:

我们的父,我们从前也是毫无盼望的人,是野葡萄树上的枝子,如今却得以接在基督耶稣的葡萄树上,生长发旺。圣灵已经做了更新的工作,但我们活在世上,就仍有不完全。求你继续翻转我们的全人,破除我们内里隐秘处的刚硬,叫我们更深地回转归向你。感谢你藉着诗篇80篇叫我们更多地知道自己的不能,我们就因此更多地看到你的恩典。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你是否切身地经历过,回转本质上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上帝恩典的作为?
  2. 诗人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上帝的名的认识。在你祷告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有类似的赞美?其次,你是否果真相信他就是你口里所赞美的那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79 | 在绝望之地我仍要呼求上帝的名

读经:《诗篇》79篇

1 上帝啊,外邦人进入祢的产业,污秽祢的圣殿,使耶路撒冷变成荒堆,
2 把祢仆人的尸首交于天空的飞鸟为食,把祢圣民的肉交于地上的野兽,
3 在耶路撒冷周围流他们的血如水,无人葬埋。
4 我们成为邻国的羞辱,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
5 耶和华啊,这到几时呢?祢要动怒到永远吗?祢的愤恨要如火焚烧吗?
6 愿祢将祢的愤怒倒在那不认识祢的外邦,和那不求告祢名的国度,
7 因为他们吞了雅各,把他的住处变为荒场。
8 求祢不要记念我们先祖的罪孽,向我们追讨。愿祢的慈悲快迎着我们,因为我们落到极卑微的地步!
9 拯救我们的上帝啊,求祢因祢名的荣耀帮助我们,为祢名的缘故搭救我们,赦免我们的罪。
10 为何容外邦人说:“他们的上帝在哪里呢?”愿祢使外邦人知道祢在我们眼前,申祢仆人流血的冤。
11 愿被囚之人的叹息达到祢面前,愿祢按祢的大能力存留那些将要死的人。
12 主啊,愿祢将我们邻邦所羞辱祢的羞辱加七倍归到他们身上。
13 这样,祢的民,祢草场的羊,要称谢祢直到永远,要述说赞美祢的话直到万代。

 

在绝望之地我仍要呼求上帝的名

 

作者:奇奇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最近网络上都在关注和讨论网名沙白的女生去瑞士接受安乐死的事件。从沙白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并且过着丰富多彩的一生。她会说多国语言,弹一手好的钢琴,去过40多个国家,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极限运动和生活方式。然而她20岁确诊了红斑狼疮,因着无法接受传统激素治疗带来的增重和浮肿等副作用选择了另一种没有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式,病情稳定5年之后又复发恶化,导致肾衰竭不得不靠每周2-3次的透析维持生命,极其痛苦,所以沙白决定去瑞士接受协助自杀。

网络上的声音呈现两边倒的趋势。一部分人觉得沙白是英雄,生之绚烂,为了自由,不愿苟活,勇敢面对和选择死亡。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她极其自私,为了外在形象不遵医嘱接受治疗,也丝毫不在乎父母的感受。

在看沙白的一些视频时,虽然她在视频中似乎很冷静,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我让然觉得这是一个极其悲哀的事情。我分明看到她沉着冷静的表面下隐藏的绝望和不舍。若是有盼望,有谁会主动选择死亡吗?一边是热爱的生活的样子——想要有健康和美好的身材,有对生活各样选择和尝试的可能。一边是难以忍受的病痛,身体的衰残和看不到尽头的治疗…..

诗篇79篇就是一首绝望中写的诗。本诗的背景是主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犹大亡国、百姓被掳(列王记下25章9节)。当时发生了2-4节所描述的这些可怕的场景——横尸遍野,无人埋葬,耶路撒冷成为了荒堆。在如此绝望的境地中,诗人却没有放弃。并转而去呼求上帝(5-7)。诗人知道并非是因为上帝的无能和无情才致使他们遭遇这样的事情,而是因着他们自己的罪和悖逆。耶路撒冷遭遇的一切,正是上帝的愤怒和管教。历史的经验让诗人很清楚,当百姓顺服上帝的时候,耶路撒冷就得兴旺;当百姓悖逆上帝的时候,耶路撒冷就会蒙羞。另一方面看,看似上帝“任由”的管教,乃是出于爱,是为了让以色列民回转。

虽然我们无法套用这个说法在现在的信徒身上,不能简单的判断遭遇苦难就是悖逆和罪的结果,但在遭遇自己力不能胜的困境时,我们应当像诗人那样去仰望呼求上帝,知道在任何环境中,祂仍然是掌管一切的那位。并相信,一切的环境都是于我们的生命有益的。

在8-10节中,诗人知道自己不配蒙恩,所以只能向上帝认罪,求上帝为了祂自己的名和荣耀而搭救、赦免百姓。虽然落到了“极卑微的地步”(8节),但诗人还是盼望上帝能为祂自己的名和荣耀发热心(9节),也为祂的百姓发热心(8、11节)。因为诗人知道自己所信靠的是谁,他知道这位上帝不但是公义、圣洁的造物主,也是慈爱、信实的大牧者。这也是诗人没有完全落入绝望而选择自毁的原因。当我们把眼目向上看,注视在上帝和永恒之上时,就能够有力量在绝境和看似无边的痛苦中依然为祂的名得荣耀而称谢和赞美(13节),在极大的痛苦中,还能在祷告中以赞美结束。如今的我们更有理由赞美和感谢祂,因我们知道耶稣基督因着爱我们,背负了我们一切的罪,并让我们披戴祂的义,给了我们更新和真自由的生命。

我不禁想,如果沙白能够真正认识这位上帝,并且把盼望放在祂的身上,又会做出怎样不同的选择呢?

 

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主,感谢你是我们慈爱信实的牧者,不向我们永远发怒,给我们救赎和盼望。求你帮助我们,在困境中能够仰望你并从你支取力量去面对一切的绝望。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你此刻面对的困境是什么?这首诗给了你怎样不同的看法?

2.认识上帝让你对盼望有了怎样不同的认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雅米信仰问答专栏:叩!叩!请问一下……基督徒应该如何看待万圣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