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叩!请问一下……成为基督徒后就不能打扮、染发、美甲了吗?

有人说:信主就该朴素低调,打扮太“世俗”了?
也有人说:外表也是神给的,为什么不能美一点?
究竟该怎么看? 信仰=不能打扮?还是其实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诗篇灵修105 | 历史在高喊:赞美祂!

读经:《诗篇》105篇

1你们要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

2 要向他唱诗歌颂,谈论他一切奇妙的作为!

3 要以他的圣名夸耀,寻求耶和华的人心中应当欢喜!

4 要寻求耶和华与他的能力,时常寻求他的面!

5 他仆人亚伯拉罕的后裔,他所拣选雅各的子孙哪,你们要记念他奇妙的作为和他的奇事,并他口中的判语。

7 他是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全地都有他的判断。

8 他记念他的约直到永远,他所吩咐的话直到千代,

9 就是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向以撒所起的誓。

10 他又将这约向雅各定为律例,向以色列定为永远的约,

11 说:“我必将迦南地赐给你,做你产业的份。”

12 当时他们人丁有限,数目稀少,并且在那地为寄居的。

13 他们从这邦游到那邦,从这国行到那国。

14 他不容什么人欺负他们,为他们的缘故责备君王,

15 说:“不可难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恶待我的先知。”

16 他命饥荒降在那地上,将所倚靠的粮食全行断绝。

17 在他们以先打发一个人去,约瑟被卖为奴仆。

18 人用脚镣伤他的脚,他被铁链捆拘。

19 耶和华的话试炼他,直等到他所说的应验了。

20 王打发人把他解开,就是治理众民的,把他释放,

21 立他做王家之主,掌管他一切所有的,

22 使他随意捆绑他的臣宰,将智慧教导他的长老。

23 以色列也到了埃及,雅各在含地寄居。

24 耶和华使他的百姓生养众多,使他们比敌人强盛,

25 使敌人的心转去恨他的百姓,并用诡计待他的仆人。

26 他打发他的仆人摩西和他所拣选的亚伦,

27 在敌人中间显他的上帝迹,在含地显他的奇事。

28 他命黑暗,就有黑暗,没有违背他话的。

29 他叫埃及的水变为血,叫他们的鱼死了。

30 在他们的地上以及王宫的内室,青蛙多多滋生。

31 他说一声,苍蝇就成群而来,并有虱子进入他们四境。

32 他给他们降下冰雹为雨,在他们的地上降下火焰。

33 他也击打他们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毁坏他们境内的树木。

34 他说一声,就有蝗虫蚂蚱上来,不计其数,

35 吃尽了他们地上各样的菜蔬和田地的出产。

36 他又击杀他们国内一切的长子,就是他们强壮时头生的。

37 他领自己的百姓带银子金子出来,他支派中没有一个软弱的。

38 他们出来的时候,埃及人便欢喜,原来埃及人惧怕他们。

39 他铺张云彩当遮盖,夜间使火光照。

40 他们一求,他就使鹌鹑飞来,并用天上的粮食叫他们饱足。

41 他打开磐石,水就涌出,在干旱之处水流成河。

42 这都因他记念他的圣言和他的仆人亚伯拉罕。

43 他带领百姓欢乐而出,带领选民欢呼前往。

44 他将列国的地赐给他们,他们便承受众民劳碌得来的,

45 好使他们遵他的律例,守他的律法。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历史在高喊:赞美祂!

 

作者:Reed

 

在七十士译本里,从诗篇103首到106首,四首诗篇有相同的文学格式。每首诗篇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一样的。这四首诗篇的开头和结尾也都在表达同一件事——“你要称颂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称颂和赞美恰恰是我们最不擅长的表达。想一想我们每天的祷告,就知道我们在称颂赞美这件事上有多少亏欠了。正因如此,我们更加有必要跟着诗篇作者一起来学习赞美上帝的言语。

赞美要求我们把视线聚焦于上帝,要求我们去认识祂并且看见祂的作为。有的·人张口就可以说:上帝是个灵,继而列举上帝诸多的属性和圣经上记载的一系列大事件,但这也可能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赞美不是大段空洞的言语,赞美需要你与祂之间有真实的经历。知识能够帮助你更深地经历他,但绝不能替代经历本身。

说到与上帝之间的经历,马上映入脑海的或许是你最近发生的某件事情。生命的个体经验固然重要,因为透过日常与上帝的交往,我们能由衷地赞美和感谢。但是,如果局限在个体的经历里,我们的赞美很容易变得狭隘。因此,我们也需要更大的视野。

诗篇105首是一首历史诗,这首诗篇帮助我们看见上帝在以色列历史中持续不断的大作为。从亚伯拉罕到约书亚,从离开吾珥到复归迦南地,透过四位属灵先辈的故事,诗篇105首刻画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历史诗不是历史事件的堆砌,它乃是着眼于表现历史背后的那一位上帝。

7-10节特别强调这位上帝是立约的上帝,是信实的上帝。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要永远坚立,直到千代。11节就是这约的部分内容——“我必将迦南地赐给你,作你产业的份”——上帝应许把土地赐给亚伯拉罕和祂的后裔。接下来的12-45节都在讲述立约之上帝在历史中如何持守他祂的信实,为要使所应许的最终得到应验。现在让我们逐个来看上帝对四位属灵先辈的带领。

12-15节是亚伯拉罕的故事。12-13节使我们得知亚伯拉罕一族不单居无定所,而且他们势单力薄,很容易被周围的列国歼灭。但14-15节却说上帝为要保护亚伯拉罕一族,要责备周遭的君王。这里援引的是创世纪20章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的故事。彼时,亚伯拉罕因欺骗亚比米勒,谎称撒拉是他的妹子,当亚比米勒得知事情的真相时,亚伯拉罕的性命岌岌可危。可这承受应许的人,虽然弱小,却不致被欺,他的妻子没有被掳走。这完全因为上帝纪念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为要在他和他的后裔身上施行大事。

16-22节是约瑟被卖的故事。约瑟被哥哥们卖为奴仆。人用脚镣伤他的脚,他被铁链捆拘。他在埃及的日子几乎卑微到尘埃里。在人看来,约瑟所经历的苦难令人绝望。但17节说,约瑟之所以去埃及,都是上帝打发去的。约瑟所经历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当中。他不是要试探约瑟,乃是要试炼他,为要祝福他以及他的同族人。正如创世纪50章20节所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约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家之主,埃及地都交由他来治理。如此,以色列人的性命才得以保全。上帝纪念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他为此延续以色列人在世的年岁,为要使他所说的话得到应验。

23-25节是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故事。短短三节经文,却仍旧见证出上帝的大能。我们要回到出埃及记1章去看。1章1-7节从雅各一人讲起,又讲到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再讲到从雅各而出的七十人,最后用四种不同的表达来讲以色列人生养众多的事实。1章8-22节讲述法老在工作上苦待以色列人,甚至下令要杀害新生的以色列婴孩。但我们看见在仇敌的逼迫下,以色列人却越发多起来,以至于蔓延开来。这不是人的能力,这是上帝的作为。

26-42节是摩西带领以色列出埃及的故事。这些经文特别突出上帝在埃及地所施行的十灾,以及祂在旷野对以色列人所施行的四大祝福。十灾都是祂用言语造成的。28节说“他命黑暗,就有黑暗…”。31节说“祂说一声,苍蝇就成群而来…”。35节说“祂说一声,就有蝗虫,蚂蚱上来,不计其数”。四大祝福也都是祂特别的赐予。祂安排云柱火柱,祂使鹌鹑做以色列人的食物,又降下吗哪给人以饱足,且在人饥渴时吩咐磐石涌出水来。祂成就这一切,“都因为祂纪念祂的圣言和他的仆人亚伯拉罕”。(42节)

43-45节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的故事。这三节的记述特别呼应前面第11节所说“我必将迦南地赐给你,作你产业的份”。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要赐给他土地。这个应许在约书亚时代终于得到了应验。这三节经文在谈到应许的实现以外,还特别提及人在约中理当有的回应,即我们要遵守他的律法。我们知道遵守律法的精义不是律法主义,乃是去回应上帝所给予我们的长阔高深的大爱。

纵观全诗,圣约的视角尤其突出。透过诗人的视角,我们可以看见上帝对每一位属灵先辈的带领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个体事件,原来有一条线索把祂们都串联了起来,就是约。上帝是信实的,祂纪念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祂也是大能的,必要应验祂所说的话。为此我们理当称颂赞美耶和华。

本诗突出描写了圣约里对土地的应许。乍一想,这和我们关系不大,其实关系巨大。诗篇首先面向的是作者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对他们而言,得迦南地只是圣约部分的应验。他们在赞美称颂之余,也怀着更大的信心和盼望。他们知道圣约里关于土地、子民、国度和君王的应许终有一天会完全实现。只是他们尚且不能很清晰地看见这一切最终都要完全实现在耶稣基督的身上。

古时的以色列人需要仰望和期盼基督来到,而我们今天活在基督的死与复活已被人见证过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手查阅圣经,看见圣经所传讲的基督的位格与祂所成就的一切。为此我们更当称颂赞美上帝,因为圣约的应许在基督的身上得到了完全的应验。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上帝,独一永活的真上帝,我们要开口称颂赞美你的名。谢谢你赐下诗篇第105首,让我们透过历史看见你奇妙伟大的作为。透过你的作为,我们也更深地认识你。你是信实的上帝,你纪念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直到永远。你是大能的上帝,因你所应许的,没有一句会落空。主啊,求祢用祢的能力覆庇我们这一群软弱的人。我们时常倚靠自己,结果却是失望。我们的信心很小,我们没有记念基督已经胜过了世界。求祢圣灵的大能在我们身上动工,使我们的信心今天就在基督耶稣里壮大。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

 

反思问题:

  1. 我们知道旧约历史是上帝启示的历史,也是有上帝特别带领的历史。相比新约,你对旧约的了解有多少?你看重旧约历史吗?
  2. 透过诗篇第105首,你有看见上帝在历史当中的大作为吗?可以找一找圣经中关于“约”的段落,看看上帝如何信实守约。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诗篇104灵修 | 以感恩回应祂的创造和供应

读经:《诗篇》104

1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耶和华我的神啊,你为至大!你以尊荣威严为衣服,
披上亮光如披外袍;铺张穹苍如铺幔子,
在水中立楼阁的栋梁;用云彩为车辇,借着风的翅膀而行;
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
将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动摇。
你用深水遮盖地面,犹如衣裳,诸水高过山岭。
你的斥责一发,水便奔逃;你的雷声一发,水便奔流。
诸山升上,诸谷沉下,归你为它所安定之地。
你定了界限,使水不能过去,不再转回遮盖地面。
10 耶和华使泉源涌在山谷,流在山间,
11 使野地的走兽有水喝,野驴得解其渴。
12 天上的飞鸟在水旁住宿,在树枝上啼叫。
13 他从楼阁中浇灌山岭,因他作为的功效地就丰足。
14 他使草生长给六畜吃,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
15 又得酒能悦人心,得油能润人面,得粮能养人心。
16 佳美的树木,就是黎巴嫩的香柏树,是耶和华所栽种的,都满了汁浆。
17 雀鸟在其上搭窝,至于鹤,松树是它的房屋。
18 高山为野山羊的住所,岩石为沙番的藏处。
19 你安置月亮为定节令,日头自知沉落。
20 你造黑暗为夜,林中的百兽就都爬出来。
21 少壮狮子吼叫要抓食,向神寻求食物。
22 日头一出,兽便躲避,卧在洞里。
23 人出去做工,劳碌直到晚上。
24 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
25 那里有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动物,大小活物都有。
26 那里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鳄鱼游泳在其中。
27 这都仰望你按时给它食物。
28 你给它们,它们便拾起来;你张手,它们饱得美食。
29 你掩面,它们便惊惶;你收回它们的气,它们就死亡,归于尘土。
30 你发出你的灵,它们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换为新。
31 愿耶和华的荣耀存到永远,愿耶和华喜悦自己所造的!
32 他看地,地便震动;他摸山,山就冒烟。
33 我要一生向耶和华唱诗,我还活的时候要向我神歌颂。
34 愿他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
35 愿罪人从世上消灭,愿恶人归于无有。我的心哪,要称颂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以感恩回应祂的创造和供应

 

作者:奇奇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吃午饭的时候,先生和我聊到今天如何在菜市场买到了新鲜的黄瓜、杏子和大蒜。这几日,满市场可以见到很多菜贩都在卖这几样。我们不种菜,对时节当然也不会那么敏感,但单单只是去菜市场买菜便也可以知道最近的地产多是哪些。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依然记得前两周我去买菜时惊讶于蒜苔竟然只要几毛钱一斤,要知道我对它的印象还是冬天的时候十几块一斤的样子。而这几日,蒜苔的踪影几乎全无,到了吃其他蔬菜水果的时候了。我不由地想到“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我们的上帝精心地设计着每一种植物生长和成熟的时节,以维持大自然的精妙平衡以及供应我们的一日三餐和所用所需。这些看似平常,但当我们停下来细心思想,这无比奇妙的一切都在提醒你和我:造物主的手从未远离,祂仍然在护理着这个世界,呵护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诗篇104篇正是这样一首赞美诗,邀请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停下脚步,仰望上帝的创造,感受祂的同在。

 

祂的创造奇妙美好

诗篇104篇开篇就宣告:“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耶和华我的上帝啊,你为至大!你以尊荣威严为衣服。”(1节)。诗人以一颗敬畏的心,颂赞上帝的伟大。祂不仅创造了天地万物,更以威严和荣美“披戴”整个宇宙。

当你漫步在公园,微风拂过脸颊,听到风吹动树叶的响声,这不正是祂尊荣的回响吗?即使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中,祂的创造依然在诉说祂的荣耀。只是现代生活常常让我们忙碌到忽略这些细节。手机屏幕之光亮取代了星光,耳机的旋律盖过了鸟鸣。然而,诗篇104篇提醒我们,祂的创造无处不在,等着我们去发现。你是否曾感受过清晨阳光中的温暖?仿佛祂在轻声说:“我在这里”。或者在雨后湿润的空气中,嗅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祂所赐的生命气息?这些都是上帝的邀请,呼唤我们停下来,与祂相遇。

 

祂的供应永不匮乏

诗篇104篇不仅赞美造物主的创造,也歌颂祂对万物的供应。“祂使草生长,供给牲畜;使菜蔬发芽,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14节),“那里有海,其中有无数的动物……都仰望你按时给它食物。”(25节,27节)从田野的青草到海中的鱼群,从高原的牦牛到林间的飞鸟,上帝以祂的智慧和慈爱,供应每一份需要。

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对植物的种收和自然的节令并不敏感。但上帝的供应依然。超市货架上的蔬果、餐桌上热腾腾的饭菜,甚至是街角那杯温暖的咖啡,都是祂恩典的延续。你是否有为着一顿简单的饭食感恩,意识到这背后是上帝的看顾?当我们为工作、学业或生活琐事焦虑时,诗篇104篇提醒我们:上帝是信实的供应者。祂既喂养天上的飞鸟,也必看顾你我的每一天。

在本篇诗篇的结尾,诗人以一颗火热的心回应:“我要一生向耶和华唱诗!我还活的时候,要像我上帝歌颂!愿祂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33-34节)这不仅是一首赞美诗,更是我们在上帝面前的生活的态度。愿我们都能够以敬拜的心回应祂的荣美,以感恩的生命活出祂的呼召。

 

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天父上帝,感谢你创造如此美丽和奇妙世界以及其中的万物。也感恩你看顾我的日常生活和供应我每一天的需要。求你帮助我常常能够从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来感受你创造的荣美和历数你给我各样的恩典,帮助我在生活每个细微的瞬间,都能与你相遇。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反思问题:

1.找一个安静的时间,看一看你周围的环境,细细观察5分钟。哪一处让你感受到祂的创造之美?

2.写一份感恩清单:最近祂在哪些方面供应你的所需?无论大事小事,向祂献上感恩的祷告。

3.在诗篇104篇中,找出1-2节经文,纳入你的祷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

 

童话系列:戴毡帽的男孩

 

作者:一勤 

 

那个戴一顶黑色毡帽的男孩走了过来。 

他叫晓文,今年九岁了,个头较同龄人稍矮,长得很清秀,特别之处总戴顶毡帽。那是他父亲留下来的,他不管是到街上玩,还是去上学,就连上课也戴着。 

同学们总捉弄他,经常抢他的帽子戴,在人群里抛来抛去。晓文又羞又急,每每气得流泪。这天也是,他正走在上学的路上,两个同学校的大男孩看见了他,悄悄地跟在他身后,脸上变幻着鬼脸,其中一个高个的上前,伸手去摘他的帽子。晓文感觉到,用手捂,结果帽子脱了手,落在路边的脏水里,被一辆轿车碾轧了过去。 

那两个男孩呆片时,哄笑着跑走了。晓文恨恨地看着他们,拿回滴着脏水的帽子,转身回了家。打这天,他不再去上学了。 

妈妈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妈妈气得逼他去,晓文歇斯底里地哭喊,也只好作罢,妈妈于是给他请了长假。 

晓文把那个弄脏的帽子,洗干净晾干后,又戴在头上。这回不论在外面还是在家,即使吃饭也戴着。妈妈知道他生病了,便不再拗着他,给他买了同样的新毡帽,可晓文只戴那顶旧的。他总是呆呆地戴着那顶毡帽,静静地坐在窗前,望着遥远的天边,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小王子。 

妈妈也带他看过医生,然而每次回来后,他变得越加严重,话更少了。直到后来,他语言的能力都退缩了,跟人说话总是一个字,答不上来时就沉默,很多次让人以为是哑巴。 

妈妈为了哄他开心,买了许多玩具,可他都不喜欢。直到有一天,妈妈见他看起了童话绘本,于是各式各样的给他买了一摞。晓文很快都看完了,比划着一个十字又让妈妈买。妈妈没理解,只是又买了一堆,可是没晓文想看的那种,他只是把原来买的那几本反复地看。 

晓文自己上街了,为要买他想看的绘本。他鼓起勇气向路人打听,比划着那几本书结结巴巴地问,人们只是把他指向一家家书店,问的结果总是没有卖的,还听来一句句这小孩真怪。 

他失望地抱着膝盖,坐在马路边,看着冷默的行人走来走去。他忽然觉得迷路了,扭头找着家的方向,眼神有些害怕。他正不知所措,一只白鸽落在他身边。 

白鸽咕咕叫着在他跟前走来走去,又啄他的腿,晓文仿佛听懂了他说的,站了起来。白鸽飞上了天,晓文跟在他后面走着,拐过几个弯,一处教堂出现在他面前。 

晓文看着教堂顶上竖立的十字架,又看着手中绘本的封面,走了进去。他坐在最不显眼的角落,听起赞美诗来,听着笑了。他想找那样的书,没想到直接走进了书里。他摘下帽子,悄悄地四下打量,静静地听着,眼里泛起泪光。他听不懂牧师在讲什么,却愿意坐在那。敬拜结束前,他怕被人注意到,悄悄走了。 

家里,他妈妈正打电话四处找他,看到他没事儿似的走进屋,拿着手机呆在了客厅。她见他没戴帽子,脸上平安的表情像是好久以前,还以为不是她儿子。 

回了屋,晓文坐在窗台下,又翻看起原来的绘本。他还在回味,好久才发现他的帽子丢了。他起身四下里找,正找着传来了敲门声。妈妈开门,见他的帽子正在门外,不知是谁送回来的。 

晓文拿着帽子走回屋,望着窗外,又看到了那只白鸽,它飞过他的窗前,飞上了蓝天。 

后来,妈妈给晓文买了他想看的书,晓文每天都看,也每周都去那个教堂。他也有了一个朋友,就是被他叫做“小白”的那只白鸽。 

有一天,他坐在窗前,呆呆地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听到一个声音问他:“你为什么总戴帽子?” 

他说:“我害怕。” 

说着他眼睛湿润了。 

那声音又说:“不要怕,有一位天上的父,是创造这世界的主,比你在地上的父亲还要爱你,会时刻保护你,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你在家,还是在外面……” 

晓文听着哭了。 

打那天,晓文出门不再戴帽子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