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灵修 | 如何知道我们的信心是真的? (有声中文)

作者:Rachel Moreland ,美国

翻译:Patty Song,中国

有声播读:佳音,中国

经文:雅各书2章18-26节

“真不敢相信他们竟然这样对你?他们不是基督徒吗?怎么还会这样!?”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听别人讲自己是如何被基督徒伤害、辜负,或恶言相向的了。没准儿你也听到过这样的事,又或许你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虽然世人可能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不可否认,人们对基督徒有着不言而喻的期待——认为基督徒要有更高的道德标准。世人希望我们能活出我们的信仰。其实,世人的要求并非无理,正如雅各曾告诉我们的,我们要向世界证明,我们的信仰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

因为当我们承认耶稣基督是主时,我们就需要有顺服上帝的行为,或者换句话说,要“结出圣灵的果子”(马太福音7章16-21节)。雅各书2章18至26节中反复提到“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雅各这么说是在提醒我们,我们有可能宣称自己已经得救并大有信心,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会背经文却活不出来(即顺服上帝在圣经中的教导)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雅各说,魔鬼撒旦也相信有上帝。

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的信心是真的呢?

真正的信心远不止是头脑中对真理的认可,更要我们将它活来。雅各通过列举亚伯拉罕和喇合的例子来说明信心和行为是不可分割的 。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他们的信仰情况。

总之,信心会结出好的果子。这正是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七章所说的。“凡好树都结好果子,唯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马太福音7章17-18节)。

亲爱的朋友们,我越是跟随耶稣,就越意识到祂是多么的奇妙。祂赐人丰盛的生命和自由!如果我想让我的朋友们也能跟随耶稣,我就需要通过我的好行为向他们“展现”耶稣。因为,我的生命带出的影响力会比我说的任何一句信仰套话大得多。我们是基督的使者。因此,让我们用生命来展示唯有与祂相连才带来的爱与自由吧!

 

问题反思:

1、这一周你能做些什么来向人展示自己的信心和基督的爱?

2、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增强你自己的信心?例如,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圣经,更多祷告,与不相信上帝的人分享福音?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雅各书灵修 | 我们的信心是死的吗?(有声中文)

作者:Caleb Young,澳大利亚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读经:雅各书2章14-17节

几年前,我在社交媒体上读到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位新上任的牧师在他作为新任教会牧师的第一个周日打扮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据报道,在约一万人的会众中,只有3个人问候了他。没有一个人回应他要钱买食物的请求。在礼拜快要开始时他试图坐在前排,然而却很快就被引座员移到了后排。

当长老们介绍新牧师的时候,会众们都鼓起掌来,满怀期待并兴奋地四处张望。这时,“流浪汉”走到台前,揭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拿起话筒,念了马太福音25章34-45节。耶稣在这段话里,把绵羊和山羊的比喻总结为:“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爆料是虚构出来的,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仍然深刻:真正的信心需要有怜悯的心和可见的行动。

如果说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今日经文的启发,我完全不会感到惊讶。在谈及教会中偏心待人的问题后,雅各在这段经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2章14节)在这里我们看到,对于雅各,信心和行为之间的连系是不可分割的。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近乎荒谬的场景:有人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真正需用的。这样的对比带出了雅各强调的关键: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死的意思就是毫无生气,没有功效也无益处。

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看到雅各所说的重点。例如,我们可能会在发布的状态里输入#为叙利亚祈祷,却无视刚刚搬到附近的难民家庭。或者我们也可能在自拍照或美食照片中写上#蒙福,却没有把祝福传递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又或者,我们可能分享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视频,讲述某个受迫害教会的故事,但却没有在经济或实际行动上帮助在我们身边的弟兄姐妹。

我相信雅各在挑战作为基督真正门徒的我们要确保我们对福音的信心能够带出善行。我们行善并非是为了得到上帝的喜爱,而是仅仅出于对耶稣为我们牺牲的感激,以及对祂给我们无条件之爱的敬畏,所以我们无法不在社会上积极地行出信心。

 

问题反思:

1. 结合圣经中的其他章节,如讲因信称义的以弗所书2章8-9节,我们该怎样理解今天的经文呢?

2. 今天的经文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耶稣里的真信心?

3.在你的生命中,你感受到信心和行为之间的张力了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雅各书灵修 | 因为怜悯,所以怜悯(有声中文)

作者:Raphael Zhang,新加坡

翻译:熊永兰,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读经:雅各书2章12-13节

我热爱阅读和写作。因为文字和言语对我影响极深,我知道它们可以很大程度上治愈一个人,但在伤害人方面亦然。所以我曾非常厌恶那些因着自己不够小心而出口伤人的人。

然而当上帝使我意识到语言能力是祂赋予我的恩赐时,我开始对此改观。虽然对于我来说这恩赐如此的自然,但对他人并非如此。与此同时,上帝让我看到了我生命中的一些弱点,而其他人可能恰巧在这些方面很有恩赐。

例如,我一直很难做到守时。上帝让我明白,我应该用恩典对待那些在话语方面容易跌倒的人,就好像我希望在自己迟到的时候,别人能理解我一样。

我们都倾向于去论断他人,不光是因着他们软弱,还因着他们没有按照上帝的要求去行。尤其在当我们偏心待人时,这种情况会更严重(2章8-11节)。但是雅各告诉我们在“言语和行为上”要以恩慈待人(第12节),因为我们都“将受到律法的审判”(第12节)——就是基督透过福音使人脱离罪恶得自由的律法(也见1章25节)。

虽然我们知道因着耶稣为我们赎了罪,作为信徒的我们不会再被定罪(罗马书8章1-2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受审判,换言之,有一天我们都要为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在上帝面前交账(哥林多后书5章10节)。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上帝以怜悯待我们,我们也应该以怜悯对待他人。“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马太福音7章2节)。

耶稣教导我们说:“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马太福音5章7节)。在不饶恕人的恶仆的寓言中(马太福音18章21-35节),祂也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以无怜悯的方式对待别人,上帝也会同样对待我们。雅各在2章第13节讲了同一个道理。

雅各继续讲到“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第13节),因为上帝喜爱怜恤(弥迦书7章18节)。既然我们的父满有怜悯(以弗所书2章4节),当我们运用智慧并甘心乐意地去怜悯别人时,我们就行在了上帝的心意中(罗马书12章8节)。

当我们珍视天父所珍视的,以祂待人的方式去待人时,我们就真是祂的孩子了。

 

问题反思:

1.你在哪些方面最容易严加论断别人?怎样做可以帮助你在这些方面更有怜悯?

2.你认为基督的律法带给你自由了吗?怎样做可以帮助你更加享受上帝为我们所安排的爱的律法?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雅各书灵修 | 不可轻忽偏心待人之罪(有声中文)

作者: Melvin Ho,新加坡

翻译:Tutu,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读经:雅各书2章8-11节

身为家中的老二,成长过程中我总感觉我的父母更偏爱我的哥哥和弟弟。我在学习和游泳方面都不如他们,因此每当我的父母夸奖他们并奖励他们优先挑选食物和礼物时,我都会感到非常嫉妒。而且每当我们一起犯错时,我总是那个被骂得最惨,又最难被原谅的人,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公平。

虽然小时候的我对父母的评价可能也不大公正,但这种被不公平对待的感受对我的情绪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的自尊心因此受损,小时候的我经常感觉自己不如哥哥弟弟,也不被父母疼爱。直到青少年时期成为基督徒后我才逐渐开始恢复自尊。我开始坚信一个事实:无论我是否优秀,上帝都会无条件地爱我。

不可否认的是,我也有过偏心待人的行为。在学校和职场中,我对待某些同学和某些同事更好,因为相比较其他人我更喜欢他们的性格。在这样的时候,我并没有考虑到我的行为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当我们是被偏爱的那个或者当我们自己在偏心待人时,我们很可能会轻忽这种罪的影响。

然而,雅各提醒我们,偏心待人违背了基督最重要的教导——爱人如己。他甚至把偏心待人与杀人和奸淫这两种罪同列,只要犯了一条,就是犯了律法的众条(第10节)。

当我回顾过去的经历时,我意识到偏心待人之罪的核心是缺乏爱弟兄的心。这难道不是一切罪的根源吗?

正如加拉太书5章14节告诉我们的:“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当我们偏心待人时,我们往往不会考虑到受害人的感受以及这样的做法对他们的影响。我们不但没有爱他们,反而在伤害他们。

我们的偏心行为不仅降低了他的自我价值,给他的心灵留下了伤痕,同时也否认了他作为上帝深爱之子的身份,还会对他的性格和今后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偏心待人导致了怨恨并最终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后果。以撒对他两个儿子以扫和雅各的不平等待遇,使得他们兄弟感情破裂。而雅各对约瑟的偏爱导致约瑟的哥哥们怨恨他并把他作为奴隶卖掉。

我们是否也在轻忽自己偏待他人的罪呢?我们是否感觉不到自己偏心待人,并且忽视了它带来的可怕后果呢?

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谦卑地追寻主的指引。让祂帮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里更好地理解祂的律法并对自己生命中大大小小的罪更加敏感,以便我们能够活出一个真正爱主和爱邻舍的生命。

 

问题反思:

1. 在家里、工作中、教会里或其他社交圈中,我是否有过偏心待人的情况?我是否轻视了这种罪行的严重性?

2. 我要怎样才能做到去爱穷人?甚至去爱我的敌人?并且毫无偏心、平等地对待他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