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教大师拉维·撒加利亚辞世,或许他不需要我们的哀悼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死亡从来没有合适的时候。无论我们拥有多长时间为它做准备。

这就是昨晚当我一位朋友向我转发一张写着“ 1946-2020”的拉维·撒加利亚微笑着的照片时我的感受。

自从一周前收到令人难过的消息说,在骨癌(一种罕见的肉瘤癌)治疗无效后,拉维已经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时,我就加入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为他祷告,读着网上#谢谢拉维 的致敬帖,屏住呼吸等待着关于他的任何更新消息,他的死将不可避免地在世界各地掀起涟漪。

然而,听到这位著名的基督教护教学家于5月19日去世,享年74岁的消息,我仍然感到震惊。

我偷偷地希望(可能和其他许多人一样)上帝奇迹般地医治拉维,使他摆脱死亡的魔掌。神奇的痊愈将使观看着的世人看到上帝的医治能力,并将拉维(于1984年建立)的同名全球事工推向新的高度。

但是,那擦去我们一切眼泪的上帝最后将拉维接到了荣耀里,就像对之前的许多信仰巨人一样。

拉维现在可能正在天堂受到热烈的欢迎,并与在他之前的亲朋好友(例如Billy Graham和 Nabeel Qureshi)团聚。另一方面,在地上的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内哀悼他和向他致敬。

对许多人来说,拉维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多产、最著名的基督教护教学家和传道人。华盛顿邮报写道,“他可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基督教释教者”。这位印度裔的加拿大美国人既是演说家又是畅销书作家,其影响力是全球性的。他在观众满座的会场发表演说,他的YouTube视频平均的观看量在一百万次。不难理解其原因。

 

拉维从不回避有争议的话题(如道德,宗教或性向问题),也不曾对复杂的问题(例如存在主义,痛苦和死亡)给出陈词滥调的回答。他以一种既生动又合理的方式捍卫了基督信仰,无论你是否赞同他,在回答结束时你都会情不自禁为他鼓掌。

我记得自己曾花几个小时一个接一个地观看他如何令人信服地捍卫基督教观点的视频,并很希望有一天我能现场听他的演讲(悲哀的是,我一直没等到这样的机会)。

对我来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耶稣基督福音的完全投入和他对听众的同理心和爱心,这是和他有同样才智和才能的人所不具备的。拉维尊重他的提问者,会先回应提问者本身,再开始引用插图、故事、诗歌、圣经段落、甚至那些证明了基督教世界观连贯而正确的无神论者的引言。正如我的一个朋友在给拉维的一封致函中动人的描述那样,他“既绅士又有尊严地解决了被提出的问题,而从不针对提问者。”

 

拉维坚决倡导用怜悯、恩慈和礼貌来维护真理。他在一段视频中说:“如果只有真理没有爱,那持有真理的人将令人厌烦,而他持有的教条将变得让人排斥。”我近年来参加过许多RZIM事工的活动,很明显,他的这个信念贯穿在他整个事工中,并成为了他事工里所有巡回演讲者的共有特点。

 

除了他对信仰的这般捍卫之外,福音也是他的生命——每次他分享耶稣基督的福音如何拯救他脱离死亡时,他都会证实这一点。拉维在17岁试图自杀之后,听到了约翰福音14章19节中耶稣的话:“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这句话从此改变了他的生命。拉维就在那天做了承诺,他将“不遗余力地追求真理”。

 

从他接受基督的那一刻到他最后的一口呼吸,拉维把宣讲福音视为他的第一要务——无论是讲台上,收音节目中还是在他所写的书上,他都在讲福音。

即使在他最后只能轻声说话的阶段,他的女儿也告诉大家他所说的信息简单明了:继续跟随基督并继续传扬福音。

而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留意的呼召,无论我们是否像拉维一样出色和善于雄辩。因为拉维最终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他的口才多么好,而是他如何忠心地使用了上帝赐予他的恩赐,就像那个通过做买卖获得了五倍银钱的仆人一样(马太福音25章14-30节)。同样,我们必须忠实地管理好上帝赋予我们的恩赐,无论是给了我们五个,两个还是一个。

与其去哀悼世界失去了一颗为福音发光的星,不如让我们庆祝拉维的痛苦现在已经结束(正如他本人为他的前同事Nabeel Qureshi所写的致辞里说的那样)并且他正和他的朋友们在永恒的天家相聚。接下来的几天里,让我们来庆祝他的生命和他留给世界的礼物,我们可以重新观看Ravi的旧视频,或细读对他的致敬,也可以翻阅他写的书。

让拉维的一生鼓励我们忠实地活出福音对我们的呼召:以怜悯、恩慈和礼貌去介绍和捍卫耶稣基督的真理,使其他人能够在祂里面找到生命。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荣耀的身体

记念科比·布莱恩特:我从这个篮球传奇人物身上学到的

作者:Alex Tee Ee Han,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2020年1月26日,整个世界都为篮球界最伟大的传奇人物之一科比·布莱恩特的逝世感到悲痛和悲伤。周日早晨,他和他13岁的女儿吉安娜以及机上其他七人正要赶往他名下的青年篮球学院,却因直升机突发事故而丧生。
 
科比一直在使用直升机作为“保持体能”的运输方式,以此确保自己不会因为旅途过多而劳累,并在比赛中保持体力。谁都没有料到这将导致他死亡。
在过去的两天里,四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向这位NBA球星的致敬。科比的职业素养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鼓舞着球员们。
  
他一生都在追求成为最好。他的故事提醒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他用成就证明了他的人生哲学,在他在洛杉矶湖人队度过的20个赛季NBA职业生涯中,他曾五次获得NBA冠军,18次获得NBA全明星,11次入选NBA最佳阵容和两次获得NBA得分王冠军(由stats.com提供)。在决定性的紧要关头,他以他招牌式的后仰式跳投和致胜入球震惊了观众。他作为一名球员所产生的影响力无不令人振奋,即使在那些不是篮球迷的人中,他的名字也已是家喻户晓。
  
作为一名篮球教练,我在教篮球的过程中看得到科比对球场的影响力。“科比…..”每次我的球员尝试后仰式跳投时总会说。 
 
他突然悲剧的离去提醒我们生命是脆弱的,而且我们对自己何时、如何死去根本无法掌控。
 
然而,在我们哀悼他的离去之时,也让我们庆祝他的一生以及他在41年的生命中教会我们的。
 
科比让我们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专注
 
大多数人都将科比称为“黑曼巴”(#mambamentality),这是他每次上场时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角色使他专注在场上。他从电影《杀死比尔》(Kill Bill)中获得了这一人物的概念,其中黑曼巴是一个既身手敏捷又危险的杀手。科比在球场上就是这么一个角色。他可以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包括受伤),专注于手头的比赛,致力于赢得比赛。
 
在希伯来书12章1-2节中,基督徒们也被鼓励在这场信仰的道路中担任专注的运动员一角儿: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
 
有太多事情会在我们奔跑这条跟随基督的道路上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情了。可能是我们的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私下里的罪等。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这些东西会依附在我们身上,像重担一样压垮我们,这将影响我们在属神的道路上奔跑。我们不应关注这些事情,而要看那些在我们前头跑的人,并以耶稣为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找回关注点,我们就不仅可以完成比赛,还可以很好地完成比赛!
 
 
科比让我们看到热情洋溢的刻苦工作是什么样子
 
科比作为球员的职业素养非常高:
 
他一直都是第一个到达体育馆训练的球员。
 
在练习期间,他平均会投400下篮。
 
他每天会三遍20分钟冰膝盖,并会针灸以防自己受伤。
 
他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
 
他会在半场休息时观看上半场的视频,以便在下半场中表现更好。
 
科比在篮球运动中找到的意义感使他比其他任何球员更加努力。那么我们在基督里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能以同样的方式驱使我们去努力呢?对于得救的信徒们,保罗在腓立比书2章12-13节中提醒我们: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救恩是恩赐,但做成得救的功夫是我们的责任!“做成”得救的功夫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了解上帝,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并委身于此。这不是想一下期盼一下就可以做成的,而需要刻意去行动。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并不是单凭自己的力量在做,而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上帝也在与我们携手并进!
 
 
#曼巴精神
 
死亡是一位残酷的老师。它以牺牲他人生命的代价,教育了活着的人。谢谢你科比,你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专注和刻苦,不仅是在球场上在场外也是如此;不仅在身体上,在精神上亦然。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崭新的开始

我如何看待侃爷(Kanye West)信主一事?

作者:Vidia Liu,印度尼西亚

翻译:Nancy,中国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卡戴珊一家或流行娱乐新闻,你可能听说了侃爷(Kanye West )最近确认信主了。你没有看错,就是Kanye West。那个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引起了很多争议的,经常因他歧视女性的歌词和挑衅性言论而被批评的那个Kanye West。一如他过去的不可预测,他最近在美国各地带领了一系列快闪教会和一场名为“礼拜(Sunday Service)”的大型巡回敬拜会,还发行了一张名为《耶稣是王》的专辑。在他宣称信主之后,公众、基督徒和基督教流行音乐圈对他褒贬不一。我对他的信主也有很多想法。我们该如何回应?他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吗?他过去的生活如此混乱,他真的经历了属灵的转变吗?这只是一个宣传噱头或是一个形象重塑的计划吗?

 

我最初的反应

 

如果告诉你我刚看到他重生的消息时是乐观的,那我就是在撒谎。我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和审判,我并不为此感到骄傲。我记得我在想“呃,好吧…”,我这样的反应很可悲,因为这说明了我不相信上帝能够翻转那些看起来不配得之人的生命。

我一直很难接受他的转变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甚至可能是超棒的影响)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我知道像Kanye这样的名人,如果他的见证是真的,会多么地积极地影响我们当今的文化。但如果见证并不属实,我担心人们会误解基督信仰,认为你可以成为一个基督徒、但同时过着一种上帝不喜悦的生活(请参考The Gospel Coalition的细致解释)。这一直是我对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名人信主的最初看法,比如Kanye West,Justin Bieber,和Selena Gomez他们都曾宣称自己信仰耶稣。

 

我的思想是如何转变的

 

感恩的是,圣灵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缺点和论断人的态度。我正在论断他们,好像我比他们好似的。圣灵提醒我:在上帝眼中没有大罪和小罪之分。任何的罪都使我们与祂隔绝(以赛亚书59章2节)。

我也想起了保罗是如何信主的。保罗以前是头号基督徒迫害者,在教会早期,一定没有人会想到他能成为传教先驱。他后来却成为了圣经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一提醒让我的视线转回向上帝。上帝不受任何环境的限制,可以在任何人的生命中动工,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破碎和罪恶不堪。上帝是万能的,祂要改变Kanye的生命是很容易的。

在认识到这些之后,我被圣灵责备:在听说了Kanye信主后,我没有祷告上帝在他生命中动工并使用他,而是满心怀疑。我并不是在说我们不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新闻,或者说我们应该一味盲目地称赞他是基督徒的新榜样。我明白他“礼拜”敬拜会的设置有问题。但如果他的见证是真的,我们就可以从它所结出的果子看出来——他之后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马太福音12章33节)。然而,上帝并没有让我们去论断和瞧不起任何人(无论是基督徒与否)(马太福音7章1-6节)。

 

 

最后的思考

归根结底,我们永远不知道某个人是不是真的被上帝拯救了,我们没有权利审判别人。我们也可能永远不知道这是否只是一个营销策略,还是他真的遇到了上帝并真正在跟随耶稣。我们只知道《圣经》里满是那些过去活在罪恶中或犯过错误的人(使徒保罗、大卫王、十字架上的强盗等等),但他们接受了上帝的丰盛恩典,完全被改变,并将上帝拯救的信息传给世界。所以,让我们以祷告和盼望代替怀疑和审判,并为人们正在通过Kanye的见证和专辑听到福音而欢喜快乐吧(腓立比书1章18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因先天疾病被遗弃的他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

文字:殷敏,马来西亚

口述:赵摩西,中国

 

1998年6月21日,一名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被父母放在盒子里,遗弃在了一家医院门口。一对夫妻找到他后决定收养他,并为他取名赵摩西。
来自中国山西的赵摩西出生时患有脊膜膨出。这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会令患儿背部起一个像水球般的囊性包块,并出现局部皮肤破溃、感染,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癫痫、肢体功能瘫痪等,常常导致新生儿残废甚至致死。

在决定收养患病的赵摩西之前,他的养母遭到了朋友们的质疑,但借着祷告,上帝让她知道需要把赵摩西留下来。

几次大手术

 
赵摩西经历人生第一次大手术时,只有两个月大,他回忆说,在当时的医疗水准并没有太先进,因此进行脊膜膨出手术的死亡机率很高,即使康复也会出现后遗症。
上帝保留了他的性命,而且手术后一直到5岁,他的行动也看似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他说,在他5岁以后后遗症开始出现。他罹患马蹄足,即足部及脚踝会内翻。于是他在8岁那年再次进入手术室为脚部动手术,打了两个月的石膏。
年纪小小的赵摩西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推进手术室,但他记得妈妈跟他说:“你的命是上帝给的,所以上帝会对你负责,祂会一直对你负责,所以不用担心。”
手术后,他花了快一年的时间,像小孩一样,从爬行开始重新学走路。

除了脚部,他的膀胱在5岁之后也开始出现异常。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大小便,所以他必须穿戴纸尿裤直到15岁。成长过程中他因为觉得丢人,一直试图掩盖希望不会被人发现。

直到15岁那年,他的一位基督徒老师,与他共同为这个问题祷告。那天晚上,他决定把纸尿裤丢掉,并在之后的时间里慢慢控制上厕所的时间,情况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他也不用再带纸尿裤了。
虽然经历了两次大型手术,但赵摩西的脚还是有问题,所以2017年1月他再进行了一次脚部手术,将钢钉植入脚中。
我是谁,我属于哪里?
谈到家庭,赵摩西说,他小时候曾经问妈妈,自己是不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而妈妈也从没有隐瞒他孤儿的身份,告诉他:“你不是妈妈亲生,但因为上帝爱你,所以上帝让我把你带到家里。”
赵摩西坦言,在得知自己是孤儿后,一开始会难受,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也不属于这里。在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压抑的行为,深怕自己如果表现不好,父母可能会不要他。但收养他的父母一直对他疼爱有加,让他能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妈妈一直在赵摩西的基督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只让他有机会接触上帝,也让他知道上帝在他身上有更好的计划。
赵摩西说,妈妈曾经告诉他一件很神奇的事。在他1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在播放电影《耶稣受难记》,在看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幕,他竟然开始哭。
另外,因为看到耶稣医治百姓时会按手在他们身上,有一次赵摩西跟着妈妈去医院,看到一位瞎眼的爷爷,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就走到爷爷面前,把手按在爷爷的眼睛上为他祷告。
他也说,幼儿园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到厕所祷告,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坚信上帝会听见。
身体上的疾病也影响到了赵摩西的学业。他因为在8岁那年要动手术,所以晚一年入学。上学时又打石膏,需靠轮椅代步。当时他的想法是,朋友都在玩,只有我坐轮椅,很没面子。
晚入学也被老师认为是学习迟缓的学生。因为得不到学校老师的认可,所以他小时候对学习很没有信心。
后来更被同学发现他穿戴纸尿裤,使他面对了很多来自同侪之间的压力。
“那时候,我经常在晚上哭,质问为什么上帝会这样对我,一个又一个的手术让我很疑惑为什么上帝要让我经历这些。在我印象中,基督徒应该是被祝福的,但我却感觉自己一直被伤害。”
因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跟别人不一样,也认为世界对他不公布,所以他曾在8岁的时候向妈妈哭诉,而妈妈则不断地向他解释上帝对他的爱。
“很多次都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妈妈一直告诉我,你不知道上帝在你身上的计划是什么,所以最后我都还是会重新站起来。”
即便对信仰感到灰心,但在成长过程中上帝也带领他认识很多愿意帮助他的人,让他慢慢发觉上帝可能对他有另一个计划。
“我跟上帝祷告说,既然我的脚是这样,我会尽我全力用上帝给我的脚做出更多事。”

用努力证明自己?

 
赵摩西13岁进入全英语教育国中就读,英文底子不好的他,在学习上也受到了一些打击。因为英文程度不够好,他被分到了较低阶的学习班,同班同学都比他小。因为是班里最大孩子的原因,他要照顾年龄比他小的同学。这让他抱怨“为什么一直要我承担责任”。
后来他成功在学习上追到了与他同龄的班级,但是也会因为英语发音过于中式而被同学嘲笑。可上帝还是使用他,让他在15岁那年有机会为一家孤儿院的外国院长担任口头翻译。
赵摩西说,国三那年有一位老师鼓励他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是孤儿的经历,并告诉他,他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见证。
老师说,世界上很多的孩子虽然有父母,但因为跟父母关系不好,所以内心是一颗孤儿的灵。
“你是真正的孤儿,所以你能够知道他们怎么想,体会得到他们那种想被鼓励的感觉。把你的经历看作是上帝给你的钥匙,打开大家的心结。”
因此,赵摩西说,他也一直尝试分享自己的故事,为别人带来正能量。
另外,他也说,在国中的时候,他参加了学校的服务队,学校周六举办家长会议时,他需要负责带领十几个5至12岁的孩童,为他们讲圣经故事。
这个服务队每年会颁奖给优秀的服务学生,所以他努力证明自己,让大家看到他的能力和用心。加入服务队的第二年,大家都觉得他会得到大奖,然而最后奖项却颁给了另一个女生。
他当时非常难受,感觉尊严被拿走了。但回家的路上,妈妈问了赵摩西一个问题:“你做的工作是在为上帝做,还是在为自己?”
这个问题点醒了他,因为他发现他是在为自己而做。
“第三年,我对上帝说对不起,我太自私了,太想要证明自己,但其实不需要,所以我愿意单纯地带孩子。”
那年,服务大奖颁给了赵摩西和与他一同服事的同伴。
回想这件事,他说,上帝让他认知到自己算不了什么,如果没有上帝,他可能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因为疾病而离世,这从头到尾都是上帝的恩典。
进入高中后,还是有许多生命的功课等着赵摩西。他想加入学生理事会,竞选主席,但那年他却在练习篮球的时候受伤了,造成脚骨断裂,于是老师劝他休息,让他无法参选。

后来他进入学校的校园商店服务。到了第二年,他还是希望可以加入学生理事会,一班只有4个名额,但他的班有5位候选人,这时候他服务的校园商店负责老师说,商店急需男生,所以把他留在商店,让他又错失了进入学生理事会的机会。

即使伤心失望,但赵摩西说,上帝在过程中也教导他,让他学会整理货物和清单,也因此变得更为细心。
随着他的顺服,上帝开始把很多职务摆放在他身上,他开始被选为校队的组长,也被选为社团的部长。

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你愿意放下自己,上帝会把很多东西加添给你。虽然我不能接受上帝要我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但是如果上帝在我身上没有旨意,祂不会让我承受那么多的。”
赵摩西高中毕业后,到新加坡一家基督教学院进修艺术和科学高级文凭(Advanced diploma in liberal art and science),随后他回到中国,在一所英语学校参与青少年的服侍,因为自己对中国青少年有负担。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做信徒的榜样。”(提摩太前书4章12节)。
赵摩西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而选择放弃,这会失去祝福,因此他鼓励年轻人不应该小看上帝所给的恩赐。
“我承受过很多困难、羞辱、身体上的折磨,各种困难和限制,我撑下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厉害,而是为了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