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妇的另类生活——回小镇做“全职父母”
口述:Vincent,Jia Chyi
采访和整理:Jessie
背景:
Vincent 和 Jia Chyi是一对居住在马来西亚的90后夫妻,育有一女一儿。Vincent是一名英语会话教练,Jia Chyi是全职妈妈,同时是马来西亚首个欧式乐园——Genius Play Lab的创办者。生活在民风淳朴的小镇,这对小夫妻有别于一般的年轻夫妻追求生活的便利、精致,而是有些“非主流”和“特立独行”。他们想要回到圣经中上帝最初设计的方式生活,这样的理念落实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教养孩童。他们是“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的贯彻者。他们的生活和教养理念源于他们的信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回归圣经的生活方式
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一个宁静小镇——沙令(Saleng),Vincent 和 Jia Chyi 一家过着一种与主流节奏略显不同的生活。他们居住在一栋朴实却承载着岁月与记忆的老屋,是Vincent从小长大的地方,也是他们选择落脚、养育下一代的家。
城市对他们而言,从不是梦想的目的地。尽管都市里交通便利、商圈林立,但他们更在意的,是一份归属感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安静关系。“我们其实偏向喜欢郊区多过市区,”Vincent曾说,“如果有得选,我们也不会想要住在市中心的地方。”对他们而言,所谓“向往的生活”,就是从容而真实地按照上帝原初设计的方式生活。他们也曾憧憬着,有朝一日可以自己种菜、自给自足,让孩子在泥土和阳光里成长。
他们的选择,在很多人眼中显得“小众”,在旁人看来他们是在过着一种“非主流中的非主流”的生活方式。Jia Chyi 是一位全职妈妈,在家教育孩子;Vincent 则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以更主动的姿态陪伴家庭成长。这种生活方式是刻意选择的结果,更是一份回应信仰的决心。
另类生活的乐趣与挑战
“与其说是非主流,我更觉得是回到圣经,回到上帝的设计。”Jia Chyi 曾这么说。她相信,一个家的建造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完善,更是关系的连结、价值的传承与爱的流动。
然而,这条路从不轻松。孤独,是她最常面对的挑战。身边少有全职妈妈,也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她的处境。在长时间独处与育儿的“无聊”下,她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把这份经验,转化为一个祝福他人的机会?于是,她创办了 *Genius Play Lab*——一个结合感官游戏与自由学习的儿童空间。她希望别的妈妈和孩子,也能有一个地方可以放松、连接、成长。
Vincent在这条路上,始终是她最坚强的支持。他的时间安排并不朝九晚五,而是因着家庭需要灵活调整。他们共同承担家务、育儿与信仰教育。他们一同研究、尝试不同的育儿方法,也在过程中不断修正与成长。“其实很多东西不需要特别教,”Vincent说,“孩子就像一台录影机,他们看到什么就会学什么。”他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活出来的榜样。
在家教育
他们决定为孩子选择“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们来说, “把孩子托付给不信上帝的人来教导”,对孩子的属灵生命成长并不是很理想,这一点,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的决定。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被世界的价值观教育,我希望他第一手接触的,是上帝的道。”Vincent 的语气坚定。这份选择,是他们信仰的实践,也是他们对孩子最深的爱。对他们来说,教育不只是关于成绩,而是关于价值观、信仰、品格的塑造。
他们的教育方式,紧紧贴合孩子的实际成长。Jia Chyi 分享:“我们就是父母做什么,孩子就做什么。比如我想让她建立阅读习惯,我就自己先拿起书来读。她看见我安静地阅读,就会跑来问:‘妈妈,你在看什么?’这就是起点。”语言学习也是如此,我跟她说中文,Vincent跟她说英文,自然而然的,Emunah(他们的的大女儿)也就会双语沟通了”。算数呢?就从生活出发:去买东西,让孩子自己付款,认钱币、找零钱,这些都是一次次真实的学习机会。
当然,他们也经历不少挣扎与失败。Jia Chyi 曾下定决心要断绝社交媒体,但很快发现,在这个时代,那是她与外界为数不多的联系。“我是一个比较外向的人,如果连社交媒体都断掉,那几乎是完全隔离了。最后发现,我们还是需要找平衡。”
Vincent 笑着说,他们常常开玩笑称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为“被上帝打脸”。但他也认为,这是信仰之路的一部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被修剪。这些年的育儿路上,他们一边摸索,一边跌跌撞撞,但也一次次看见恩典。
“很多现代的生活方式,其实已经离上帝最初的设计很远了。”Vincent 坦言,“我们努力地靠近,但总有距离。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原则去遵守。”这就是他们的态度:诚实、不完美,但愿意走在信仰的光中。
创建欧式乐园-Genius Play lab
这份教育的信念,也成为 *Genius Play Lab* 的核心。这个空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一个由爱与观察构筑的“玩中学”天地。Jia Chyi 说:“孩子在七岁以前,学习最快的方式就是透过玩。所以我们设计这个空间时,特意参考了丹麦自然学校的理念。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玩,没有太多限制。”孩子们可以倒着玩、敲敲打打,在游戏中释放情绪、激发创造,也在无形中培养了思考、沟通与合作能力。
她期待这个空间不仅是一个育儿实验室,更是一个理念的延伸与社区的起点。“我们也欢迎认同这份教育理念、有热情或想投资的人一起加入,把这个愿景带得更远。”
关于信仰
Vincent 和 Jia Chyi一家的生活源于根植的信仰,在回答:“信仰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时,他们回答说,信仰并不是一种“额外的东西”,不是可以与自己的人生割裂开来谈论的什么。对他们而言,信仰不是宗教或标签,而是一种生命本身的样貌——敬畏上帝,就是他们活着的意义。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许在许多人眼里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但他们并不是刻意要“特立独行”。他们只是在真诚地活出他们所相信的,活出他们所明白的圣经真理。没有张扬,却坚定安静。
给年轻基督徒的话
“我们要常常察验自己内心的声音,”Jia Chyi 说,“尤其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世界的声音太多了,我们很容易就把它当成是上帝的声音。”她鼓励年轻人要多祷告、多思考,不要让信仰变成习惯性的接受。
Vincent 补充道:“Seek, and you shall find. 寻找,就会寻见。”他说,年轻人常常在资讯洪流中迷失,缺乏真正的反思。“就连读圣经,也常常脱离上下文去理解。所以我们要真的去深挖,去明白上帝的心意。”他自己也曾在信仰中经历过挣扎与漫长的等待,最终在安静中找到确据,那份属灵的归属,是他最珍贵的礼物。
这是一对努力活出信仰的夫妻,一家人脚踏实地地走在一条充满挑战却也丰盛的信仰之路上。他们的生活,也许不像城市中大多数年轻人那般热闹与精彩,但却是一种带着盼望的坚定实践,是以爱为名、以信仰为灯的日常。
编者按:
那天午后,阳光热烈却不刺眼。我在这栋老房子里,看着他们两岁多的女儿围绕着父母打转——快乐、满足、充满安全感。她在父母打造的空间中自由地玩耍,不被限制、不被打断;而小儿子也被妈妈和姐姐抱在怀里,柔和的光洒在他圆润的脸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也许这种充满爱与信任的氛围,也是支撑他们走这条道路的重要力量之一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祢的话语so yummy! -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