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作家琼瑶自杀:她真的“翩然”了吗?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Chris
作家琼瑶在2024年12月4日下午在新北市住家自杀,享年86岁。当我在想该怎么给这位作家冠上修饰定语的时候,“传奇”和“言情”两个词在我脑海中据理力争。“传奇”指向她作品的巨大影响力,正值电视节目蓬勃崛起的时代,她的言情作品《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梅花烙》、《又见一帘幽梦》被翻拍成影视作品,火遍大江南北,可以说只要是85后90后的华人多少都会知道一些。而现在的00后则是开始“解构”这些作品中“令人震惊的三观”,例如翻拍的1996年版电视剧《一帘幽梦》里,男配角对女配角说的经典台词:“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条腿,但紫菱(女主角)失去的可是爱情啊!”于是大家开始发现琼瑶言情作品里许多“不现实”、“不符合社会道德”的爱情观,也不可避免地带着困惑、戏谑甚至嘲讽的眼光打量它们,这也让琼瑶奶奶的声名以另一种方式又火了一把。
有情之人
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言情”这个修饰定语,不只是因为她写的大部分作品的主题和类型是属于“言情”的,更是因为我认为琼瑶确实是一位 “言说世间之情”的人。《牡丹亭》里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能看到“爱”和“情”的宝贵,并且歌颂的人,我不鄙视,因为在这堕落的人世间,追求“有情”的人实在太少了。
而我这样认同琼瑶,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位爱情至上的“恋爱脑”(腿当然比爱情重要,道德也比激情宝贵),而是因为这人世间的“情”与“爱”就像一扇打开永恒世界的窗口,吸引我们透过这窗口去追求那爱的源头,和那永恒坚不可摧的爱。这世间的有情人,就像一面面的镜子,反映也反射那炽热浓烈如太阳般的爱,而这“爱”确实叫某一位生者愿意牺牲自己而死;也唤醒祂从死里复活。
世间之爱是永恒之爱的反射
因此我认为追求爱、追求生命的美好是琼瑶这一位有情人最值得敬佩的地方。然而,正如世间的爱只是反映和反射,对这短暂生命的热爱也不该是一个人的终极追求。此岸的风景如画,它的易逝也在提醒我们还有一个永恒的彼岸。她和我们都清楚——此生何其短暂,而这短暂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她在公开的遗书里说她“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这看似是一种完满和无悔,然而这样活与那样活又有什么区别?如果只为了此岸的欢愉,不在乎对彼岸的崇敬;如果人无法对这短暂生命结束之后的结局有把握,这样死和那样死又有何区别?此生的快乐无法保证永恒的快乐,所有的一切都会变成“过去”,如此,这一切是如此虚空和无意义。难怪所罗门王享尽世间一切美好之后,他感叹:“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1章2节)。
死了总比现在更好吗?
不过如今,言情作家琼瑶最惊世骇俗的不是她传奇的一生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文学贡献,而是她选择死亡的方式——自杀。为此,她有一个美丽的词:翩然。她说: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现如今出现一种观念和现象,因为很多人害怕痛苦地死去,如琼瑶所说不想要自己成为“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这样的人不想病入膏肓到无法决定自己想要死亡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一般说来都是肉体“不那么痛苦”的方式,因此自杀就成了最常采纳的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说,不管是生命太过痛苦想要自我结束;还是生命非常美好想要给其一个“美好结束”,其实都是出于人想要规避痛苦的心理。这种想要逃避痛苦的心理是应该有的,也是正常和合理的,我们确实应该避开痛苦,因为痛苦提醒我们损害生命的危险。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这种心理驱使人、说服人去结束今生肉体生命,去开始另一段比这个肉体生命更好、更自由的旅程;又或者不期待,只要“人死如灯灭”、“灭没”也就好了。
“人死如灯灭”,或者琼瑶所说的更自由自在的“翩然”,这其实是一个观念,出于一种假设,并不是一个事实。这个假设是肉体的死亡之后必定会是一个更好的开始,或者至少不会比现在更糟、更痛苦。但这个假设也可能不成立:你怎么知道选择自杀后就一定是翩然,而不是另一个更糟糕的开始?能够自己选择死亡的方式看似很潇洒,其实是建立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设之上。如果有人死过又回来,告诉你彼岸到底真相如何,是否比仅有的假设更加可靠?
死亡是人犯罪的结果,神却怜悯给机会
琼瑶在遗书中提到:“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然而其实衰老、败落、痛苦和死亡是人犯罪的结果,而不是创造者上帝最开始被造的设计。创世之初,上帝吩咐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不能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并且警告他们吃的后果是死亡。但人类始祖因为想要“自己做主”,最后违背上帝命令犯罪,承受死亡的咒诅。他们本应该立刻死亡,但上帝却暂时存留他们的生命,并给他们得救的应许(有一位女人的后裔要出现打败魔鬼,《创世记》3章15节)。因此其实是人类犯了罪、进入堕落的状态,与赐美好的上帝隔绝,就承受痛苦、空虚和衰败。上帝没有叫我们立刻死亡,而是有肉体存留,其实是在给我们机会,希望我们悔改,回到真正的美好家园(彼得后书3章9节)。
真正的“翩然”,在永恒的爱里
言情作家琼瑶想要灵魂“翩然”,我相信作为享受过上帝所赐丰富生命的人陳喆(琼瑶本名)也渴望灵魂能自由,这是自然和正常的渴望——人总会渴望永恒的美好,因为这正是美好的上帝的作为:“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道书3章11节)。
而她和我们都渴望的真正自由自在,真正的“翩然”,只有在坚固不朽、真实可靠的真理才能找到。这位创造美好的上帝已经藉着圣经启示我们真理——因为祂是生命的源头,只有在祂里面才有真正的自由;只有在祂的光中我们才能得见光(诗篇36篇9节)。我们只有对死后的境况有把握和盼望,才能真正“翩然”,也只有在那位死过又活的耶稣基督里,才能盼望痛苦结束之后是真正的平安和喜乐。
在我们的人生中,如果过得丰富、美好,也曾经享受过一切美好,那说明赐予这些的创造者必定是良善美好的;如果我们过得很不幸,悲惨、痛苦……这一切也推动我们在有限的年日去思考和追求真正的美好,如老年所罗门王告诉我们:“往遭丧的家,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道书7章2节)。愿这位传奇的言情作家琼瑶的自杀,能带给我们对生命更深入的反思和领悟,也带领我们还带着肉身在此岸活着的人能珍惜光阴、带着智慧的心数算日子,同时也激发我们去追求那真正的翩然——在永恒的爱里有平安和复活的确据。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