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喜欢防弹少年团让我明白了上帝有多爱我

作者:雪伦,马来西亚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和YouTube

防弹少年团BTS要发新专辑了!听说这一次他们又创下了新记录——最新主打歌《 IDOL》 MV才发布一天,就已经有逾五千多万点阅率,成为 YouTube 上影片在24 小时点阅率最多的冠军。那么BTS到底是谁?BTS乐团由韩国7个平均年龄20岁左右的男孩组成,2013年在Big Hit娱乐经济公司旗下出道,是目前全球最火的男团。不止在韩国,甚至全球的娱乐圈里,在无数多的明星爱豆竞争中,他们以非常快速的势头脱颖而出,成为了韩国,甚至亚洲第一个登顶美国Billboard专辑榜的团体。现在仍以不可挡的姿势陆续刷新记录,在世界各地收获大批粉丝。

为什么他们可以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环境下以这么让人惊艳的方式脱颖而出?为什么他们那么红?想了一下,我试着归纳出一些我个人认为“可能”的原因。

首先,颜值,舞蹈和歌唱能力就不用说了。成员们各有不同的担当,但个个实力相当。有的会作词,有的会作曲,有的会编舞,有的会演戏。成员之间的互补和队友爱也很美好。并且,BTS的作品主要是成员自己创作的,这点尤为引人注目。他们的歌词从来不单是情情爱爱,或靠节奏让人中毒,而是无论在歌曲、歌词和MV的制作上都特别有深度、励志和唯美。尤其2015年《花样年华》专辑中的首个主打歌《I NEED U》让他们开始更多为人所知。这首歌主要唱出了不知何时会逝去的灿烂时光以及不稳定的青春。MV更是展现出了这种在面对生活时产生的不安、孤独和忧伤感,展现了对青春的恐惧与不确定性,以及少年时期对梦想和爱情的向往。我也是从这部专辑开始欣赏他们的。自后,他们的作品就开始会挑战一些青春的黑暗面、叛逆、对社会的讽刺等为主题。歌词唱出很多年轻人心中的迷茫和渴望——疯狂的青春,内心的黑暗面,渴望被爱等等,成功打中很多人的内心,引起共鸣。比如《花样年华pt.2》、《WINGS》、《Love Yourself》等。从粉丝的评论中,亦可以看到很多会说这些歌如何打动他们的心,说出他们的心声等。所以这“可能”就是他们“成功”的特别原因之一?如果是,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就很多在面对着内心的渴望和缺失,仿佛没有出口?其实我特別能够认同,因为我也曾那样过。

我曾经也在青春时期面对过很多对于爱情、友情、和未来的迷茫。大学时期的我,远离家乡的保护圈到陌生的外地,念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科系,同时又遇友情不合,第一次经历了感情上的失败。我当时对未来看不到出路,严重缺乏安全感,不明白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再加上当时妈妈生病,心里很不安,晚上自己一个人常会感到害怕,觉得什么都不对,很痛苦。后来我为了寻求安全感和认同感,常常喜欢混酒吧、夜店、玩暧昧,就为了麻痹自己空虚的内心。我认为青春得留下些什么才有意义,所以当我认为自己做不到时,就通过玩乐刺激自己来逃避。可剩下的却是更空虚,更孤单。有时我会想,如果那时上帝没有找到我,我不敢想象我会成什么样子。是不是会继续逃避,麻痹自己,最后堕落?

现在回想起来,我心里都还是满满的感动。就在我累积了很多负面情绪即将爆发之际,上帝来找我了。祂在我大学差派一位天使——学姐来到我身边向我传福音,带我去教会。说来也挺奇妙的,当时的我觉得教会好枯燥,学姐很烦,但我却没有跑掉,而是再不情愿也次次在对方的邀请下去教会,跟对方分享我的挣扎。我相信是上帝在那时就已在我生命里动工了。然而两年过去,去教会和参加小组其实并没有立即就让我生命中的破口被填上。但上帝有祂的时间。后来有一次学姐邀请我去看教会举办的复活节情景剧。我没想到,上帝就这样通过一个情景剧改变了我。这场情景剧让我没来由地感动到不行,看得过程中我一直哭。我才知道原来我一直以来的委屈、挣扎、不安、难过、自我厌恶,祂都知道。情景剧里的每一首歌,每一句话,都重重打在我心上,我在那一刻才觉得心有着落了,我终于看到了我生命中的出口和盼望——耶稣基督。

BTS的歌固然抚慰心灵,励志,热血沸腾,但耶稣却以完全的爱来爱你和我。那被祂的爱触摸时的震撼与感动,对我来说,是任何都比不了的。不然我也不会一下子就完全抛开以前的生活,重新对生命充满了盼望。

人生是十字路口,有时甚至是多叉路口,凌乱不堪,充满对未知的恐惧。但因为知道这一路上有个完全爱我的耶稣陪我走,所以即便恐惧、不安,想退缩,我也能坚持走下去。因为不管我走到哪个路口,哪条路,祂就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篇119篇105节),我都不是一个人,我都不孤单,也不悲哀。所以啊,在听BTS的歌来获得力量的同时,不妨也来听听这位上帝要对你说什么吧!

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上帝必与你同在。——约书亚记1章9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疯狂亚洲富豪》:不同的命运,相同的挣扎

作者:Joanna Hor, 新加坡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封面图片来自电影官方预告片

在一波又一波的炒作之后,《疯狂亚洲富豪》终于在新加坡上映了。当我告诉好友我要去看这部戏的首映时,她觉得难以置信,问我,“为什么要去看这种艳俗剧?”

“干嘛,我就是喜欢艳俗剧呀。”我冲她咧嘴一笑。当然,我也可以辩解,这不是什么艳俗剧,用导演朱浩伟的话说,这可是一个划时代的大片。早在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媒体就铺天盖地地评论说这部电影是亚洲人在好莱坞“崛起”的分水岭之作。因为这是自25年前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以来,第一部完全由亚洲演员主演的好莱坞电影。

我也可以大谈自己的爱国心,怎么也都要为一部以新加坡为背景的魅力四射的大片鼓掌喝彩啊。话说回来,你见过有几部好莱坞电影会提到新加坡的?更别提以新加坡作为电影的拍摄地了。

我也可以强调这部电影出色的票房表现。一放映,它就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入账超过3400万美元,并大有继续领跑的架势。

不过事实上,我就是因为先前读过Kevin Kwan的原著,所以很好奇好莱坞会怎样呈现这个爱情故事,并且想知道以我熟悉的地方为背景,效果将会如何。

这部电影的故事其实没有什么新意——男生爱上女生,要带她回家见父母——只不过是亚洲版。唯一的特别之处在于男主角Nick Young (Henry Golding 饰) 出身豪门,而他的女友,亚裔美国经济学教授Rachel Chu (Constance Wu饰) 却对此一无所知。

毫无疑问,好戏从他们踏入杨家大门的那一刻正式开始。女主角发现自己一出场就成了杨家的公敌。特别是Nick的母亲Eleanor Young( Michelle Yeoh饰),更是处处作难,认定她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我和朋友来到电影院入座时,发现激动的远不止我们两个,周围男女老少、本地人、外国人,都抱着饮料零食,将影院挤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的兴奋感随处可及,气氛热闹非凡。好像人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对新加坡意义非凡的电影——不仅有297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参与制作,还有12名本地演员参与演出。所以无论如何,我们爱定这部电影了。

电影的娱乐效果十足,大家随着剧情发展时而哭,时而乐,时而大气都不敢出。电影落下帷幕时,掌声回荡在剧院中,到底没让我们失望。虽然我们中大多数人既不疯狂也不富有,但这部电影还是在我们当中产生了共鸣。我想这个共鸣远不止于新加坡女演员Kohl Chieng Mun (饰Rachel的好友Peik Lin的母亲) 挥洒自如的新加坡式英文。

在那一丝不苟的发型,精致的妆容,奢华的庄园和衣饰背后,浮现出的是凌驾于社会经济地位、出身、文化之上的,人类最根本的问题:自我价值。没错,就连最疯狂的富豪们也为之困扰。(下面的内容涉及剧透)

对于女主角Rachel来说,可以说故事的主线是她如何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并被富甲一方的杨家接纳——特别是要面对一个苛刻挑剔的准岳母,还被数落自己“永远都配不上”他们。

或者你会同情Michael Teo (新加坡演员Pierre Png饰),也会为他感到忿忿不平。他是Nick堂姐Astrid Leong (Gemma Chan饰)的丈夫,是个忽冷忽热的人。虽然相貌英俊,在部队功绩显著,却摆脱不了被杨家定位为二等公民的阴影。

即使是杨家女主人Eleanor自己也曾向Rachel坦诚相告,她并非Nick祖母眼里儿媳的首选,甚至连第二人选都算不上。Nick的祖母曾抓住每个机会提醒她她的不配。而她则通过让Nick与祖母同住来博得她的欢心和建立自己的地位。

电影最大的成功在于它很好地刻画出了每个人——不管贫富贵贱、外表美丑、是优秀还是平凡,都有怀疑自己价值的时候。

然而虽然我们都如Eleanor Young一样自己内心饱受此种煎熬,却往往在有意无意中通过言语或行动将同样的感受带给他人,让他们也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容颜易老,财富和才智也同样易逝。如果我们将自我价值建立在这些之上,就一定会变成极度缺乏安全感又容易论断人的人,并且我们的信心也会随着世界变化的标准而摇摆不定。

而福音之美正在此彰显。在上帝的眼中,我们确实都“不够好”,这并非因着我们的家世、工作、或外形不够好,而是因为我们弃绝了上帝,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然而,在我们依然悖逆时,上帝却因为爱我们,将祂的独子耶稣派来为我们而死——好让我们成为好的(约翰福音3章16节)。

十字架让一切变得不同。因为我们的价值,完全建立在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而非取决于我们的出生或成就。这意味着我们既是上帝的儿女,并和基督同作后嗣,就不应该再设法建立自己的价值和论断他人的价值,而应专注于那位赐予我们价值的上帝并为祂而活(罗马书8章14-17节)。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有一幕Eleanor和她的姐妹们在查经时,读到了歌罗西书第三章的经文,而这恰巧完美地总结了上面所说的: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祂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歌罗西书 3章1-4节)”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愿不愿意抛掉生命中一切的包袱——即便是荣华富贵,转向耶稣,定睛永恒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纪念樱桃子:那最珍贵的,是爱

作者:Joanna Chang,台湾

(文末有彩蛋)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这几天听到日本著名漫画家樱桃子逝世的消息,都感到相当惊讶、难过,并感到惋惜。与其他动画不同,樱桃子所创作的《樱桃小丸子》没有超能力、酷炫的声光效果、或离奇的剧情,其朴实的动画风格深深地吸引幼时的我。生动诙谐的动画内容加上老是突破盲点,说进大家心坎里的旁白大叔,我和同学们还乐此不疲地谈论剧情,甚至玩起角色扮演的欢乐时光。这些都成为我儿时美好的回忆,带给我无限感动。

由作者自己的童年故事改编而成的《樱桃小丸子》,讲述了1970年代日本静冈县清水市一位平凡小女孩的故事。“小丸子”是作者的妈妈在年幼时称她的小名。一个单纯、可爱、脸上常挂着宽面条眼泪、三条线、常跟姐姐吵架、和同学拌嘴,也爱和爷爷耍任性撒娇的小女孩,就这样陪伴我从年幼到如今。

我在动画中小丸子的年纪开始收看这部动画。那时是90年代,和小丸子的成长时空背景有些差距。当时的我,觉得昭和人没有电玩的童年是多么单纯美好。后来读到樱桃子的散文作品,字字句句就如动画中的小丸子长大了一般,讲述着自己进入大千世界的生活。不变的语气、一样的择善固执,动画中常有的超龄台词和眼光,也在散文中更加成熟绽放。读过才明白,原来小丸子本人的童年生活竟不如动画呈现的那样美好:爷爷待家人不好,是全家人都不想接触的人;长大后经历两段婚姻的她,向读者表明动画作品呈现了自己对理想家庭、理想爷爷的想像。樱桃子以心中向往的家庭样式进行创作,呈现出平凡、真实且快乐的家庭和小学生活,让人深受感动,甚至回想起儿时单纯美好的生活。

细想自己与小丸子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是自己也是个渴望完美却经常犯错的女生,平凡的身躯里装着大大的梦想。成年后的生活,亦如樱桃子本人的生活,总是有诸多不易,不尽完美,与儿时的理想相去甚远。每每彷徨、无助、迷茫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樱桃小丸子》那些充满哲理的对话,给自己带来一丝温暖与安慰,“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在意,而是我在意了又能怎样”、“我们的哀伤和年龄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活着就能遇到好的事”。当然,还有一些话,让我对人生有新的思考与视角:“幸福就是虽然贫穷,但是大家身体都很健康”、“心满意足享受每一点快乐,是走向幸福的唯一途径”、“反正担心或不担心结果都是一样的,既然这样,光担心的话不是很吃亏吗?”

我也渐渐地发现,我内心底那份对于平凡与伟大,完美与错误百出,孤单与被爱之间巨大落差的不可释怀与困惑竟渐渐消失了。面对困境的无助与失落,也渐渐被盼望所取代。樱桃子在自己的漫画中找到了一位爱她,宠她,为她打气的爷爷,而我也在生命里遇到了这样一位上帝。就如同樱桃小丸子的爷爷,这位上帝告诉我即便我不完美,祂也还是爱我,接纳我,因为我是按祂自己的形象所造的(创世记 1章27节);即便全世界都否定我,祂都看我为宝贵,愿意用自己独生子的生命做代价换回我在祂里面的生命(约翰福音3章16节);并且,祂告诉我,即便看似平凡的生命,也是宝贵(马太福音10章29-30节),而祂对我有美好的计划,要预备我做各样的善工(以弗所书2章10节)。原来最让人心满意足的,不是这个世界的光鲜与成功,而是樱桃子笔触中去寻找、尝试勾勒的爱。最伟大的事情,不是赚很多钱,成就很大的事业,而是爱(马太福音22章34-40节)。

我们内心所寻求却很多时候不明白的,樱桃子在她的漫画里为我们试图描绘开来。感恩这部画着所有一切平淡无奇,却又无比珍贵的事物的漫画陪伴我们那么多人走过童年,在我们的内心播下了大大小小对爱的理解与盼望。接下来,寻找这份爱的事情,就让我们继续努力下去吧。愿上帝祝福樱桃子的家人,也愿每一个人,在各自的生命里,也寻找到那珍贵的,无条件的,让人幸福,并可以依靠的爱。

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全部》,由樱桃子作词,相泽直人作曲。视频为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与相泽直人合作的“双城记·II”音乐会现场。歌词如下:

我最珍贵的

全部都在这里

哭泣 欢笑

愤怒 喜悦

我最珍贵的

全部都在这里

哭泣 欢笑

愤怒 喜悦

普通的感情

就当做普通的事物

原本的一切

现在都在这里

我最珍贵的

全部都在这里

全部

全部都维持这最初的样子

我最珍贵的

全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文中视频出自Rainbow Chamber Singers |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Youtube频道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延禧攻略》|把仇恨留给耶稣,你去爱吧!

作者:云曦,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黑莲花”这个词,火了一整个夏天。即便没有追剧,有不少人也还是听说了《延禧攻略》。更有人天天在朋友圈里直播剧情走向,入戏之深恨不能屏穿进去。

不同于以往的大女主戏,这部剧的女主并未以不谙世事的傻白甜形象出现,而是一登场就伶俐过人,机智地帮助他人化险为夷。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更是有如神助,开了挂一样送一个个仇人“领盒饭”。“黑莲花”女主加上畅快淋漓的复仇剧情,没有“尴尬癌”溢出屏幕的不适感,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剪辑,着实让人欲罢不能。

女主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魏姐”,善良懂自保,足智又多谋,且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魄力,这样的人设让人着迷。而她口中一次次提及的“报仇”,也因着反派们让人无法原谅的恶,渐渐地被合理化,以至于出现了“敌女主者敌天下”的局面。随着精彩的剧情铺展开来,网友们对“魏姐”愈发喜爱,连剧中温婉善良的“白月光”富察皇后也表示,女主是她内心深处的自己,护她周全就像是守护真实的自己。大家对女主心生向往,“魏璎珞”成为平凡人生的终极梦想——主角光环加身,一路打怪升级,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走向辉煌的人生巅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圣经中竟然也曾4次提及“魏姐”的人生信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并且有3次都是上帝直接给以色列人——祂的子民颁布的法令。第一次说到的是如果有人伤害了孕妇,以色列人该如何处理,“人若彼此争斗,伤害有孕的妇人,甚至坠胎,随后却无别害,那伤害她的总要按妇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审判官所断的受罚。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出埃及记21章22-25节)。第二次讲到的是如果有人使其他人身体致残,应该怎么处理,“人若使他邻舍的身体有残疾,他怎样行,也要照样向他行。以伤还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怎样叫人的身体有残疾,也要照样向他行”(利未记24章19-20节)。第三次则是讲到如果有人做假见证陷害他人,应该怎么处理,“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做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做见证才可定案。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别人听见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申命记 19章15-21节)这样的法令,是不是让人好不解气?

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却似乎不能得到或不能及时得到这样的公义。学业、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中都难免有各种摩擦,生活中更是有可能遇到诸多不公——背叛、凌霸、性骚扰、强奸、害命、欺诈、作假等。面对强者的欺侮,我们常会觉得毫无还手之力,亦很多时候没人撑腰。因此,当“黑莲花”出现的时候,人们眼前一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这不就是我们深藏内心却又无力达成的愿望吗?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足够强大,手刃仇敌,抵挡这个世界的不公,甚至进而保护他人,替天行道。

这样对公义的诉求和有能力抵挡恶的愿望或许并没有错,可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公义,真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复仇所达到的吗?人心乃万恶之根,谁又能保证复仇的快意不会逐渐蒙蔽人的眼睛,让被欺压者终有一天成为欺压者?如娴妃,如太监袁春望?即便不会如此下场,复仇的代价又是否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呢?

女主的复仇之路一开始就被人提醒,要复仇就得抛弃善,里外一致心狠手辣,才能成功。靠着内心强大的复仇意志,最终女主报了仇,让所有曾恶待她的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可当她真的如愿以偿时,内心却并未真正快乐——至亲至爱一个个的离去,哪一个都是痛苦的打击。被恨支撑一生的“魏姐”,每一次痛失所爱都让观众跟着唏嘘。因为除了手刃仇家的能力,爱也是人们穷尽一生所追逐的。如果没有了恨和复仇,女主在宫外原可以过简单幸福的生活,可以和至亲至爱相守一生。可从恨的种子深种的那一刻起,这样的人生就和她渐行渐远,成了“如果”。当人们失去了爱,失去了善良,最终只剩下恨时,生命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如此看来,恨和复仇确实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毁灭了敌人,也吞噬了自己。

还好,圣经中还有一次提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这一次,耶稣告诉人类,恨解决不了问题,爱有加倍的力量。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马太福音 5章38-42节)

这看似与常理格格不入的思维,却是耶稣给我们带来的解药。因为我们所有需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才能被满足的恨都被耶稣在两千多年前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所背负。现实所无法满足的公义,耶稣都用祂所经历的鞭伤,以及生命的代价赔付。别人欠我们的,祂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命偿命。

别人所无法偿还的,祂来还,就连我们自己需要还别人的眼、牙、命,祂也一并还掉。不仅如此,祂还把爱留给了我们,让我们可以用爱的力量去建造他人、去恢复关系,去将一个个迷失的人带回上帝的身边。

我很好奇,如果魏璎珞浇灌的不是仇恨的种子,而是爱的种子,后宫的生活会有如何的不同。而当我们去撒播爱,而不是仇恨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要不,黑莲花,把仇恨留给耶稣,我们去爱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