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你可曾怀疑与抗拒父亲的心?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

received_10207027102475775

作者:奇奇,中国
图片:豆瓣电影

作为阿米尔汗的粉丝,听到他令人期盼已久的新作在大陆上映了,我当然是第一时间跑去看了。

电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片子一气呵成,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倦怠。好几处都让我落泪。其实在去电影院之前我还略有担忧,但好在这部电影既不是在讲父亲的男权也没有过分鸡汤女权至上,反而讲的是女儿如何在经历和成长中明白了父亲的心

received_10207027101995763

影片以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阿米尔汗饰演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儿子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却一连生了四个女儿。他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 。于是他与妻子约定,用一年的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 、剪掉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之后,她们竟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最终成为了印度的榜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

received_10207027102235769

影片中父亲是个非常严格近乎苛刻的人。在女儿小时候,他的魔鬼式训练在姐妹俩看来简直是惨绝人寰。每天早晨5点钟起来训练,不能吃任何油炸和不健康的食物;别人看电视的时候她们在训练,别人出去玩的时候她们还在训练……她们简直恨死父亲了!在姐妹俩眼中,父亲就是个坏透了的独裁者!电影中唱了一首很长的歌来表示对父亲这种强权的反抗。刚刚十几岁的她们只想着可以轻松一些和同龄人一样玩耍。她们哪里知道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然而她们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被朋友的一番话惊醒了,忽然明白了她们以为的父亲的“独裁”实际上是在帮她们抗争,是为了给她们不被生活奴役的自由。

received_10207027101675755

这让我想到了天父对我们的约束和管教。我们常常也觉得好累。要遵行祂的话,在别人可以任意生活的时候我们不行。别人抽烟喝酒逛夜店的时候我们要读经祷告,分别为圣;别人可以随己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时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口舌……好苦啊!就像姐妹俩一样,我们心里喊着,真的好难!我们只是个普通人,也好想放任自己活一次。可是我们不知道,天父的目的不是要约束我们,而是要给我们自由,不被罪挟制的自由!

received_10207027101875760

影片中大女儿吉塔在明白了父亲的心之后努力训练,终于成为了全国冠军,之后顺利去到国家体育学院进修训练和学习,为世界级比赛做准备。然而第一次离开家到大城市去的吉塔迅速被外面的世界吸引了。没有父亲在身边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自由。她开始留长发,涂指甲,吃垃圾食品,去参加舞会……身边的朋友劝她说:“没关系的!就出来玩一次嘛!不要紧的,就吃这一次嘛!”……久而久之,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她懈怠了。同时,她接受着所谓国家级“专业”摔跤教练的指导和训练,完全摒弃了父亲的教导。教练告诉她,要忘记之前学的一切,因为那些都是老旧过时的招数。吉塔也认为自己在接受最新最棒的训练,感到信心满满。她有种站在人生的巅峰的感觉,回家的时候还不忘把自己学的新招式教给家乡的孩子。她的种种变化让父亲十分伤心,然而吉塔觉得父亲对摔跤的那一套理论太不入流,认为父亲是个固守成规的顽固派。为此,她与父亲发生争执,并决定要走自己的路,不再理会父亲。

received_10207027101315746

然而在骄傲中的吉塔接二连三地输掉了几场世界大赛。在电视机前看比赛的父亲无比心痛。吉塔也觉得自己再无颜面对家人了。此时,妹妹芭比塔也来到体育学院学习。在妹妹的鼓励下,吉塔终于鼓起勇气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接过电话,只听吉塔在另一头痛哭,她只说了一句话:“爸爸,对不起! ”之后,父亲就决定要只身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亲自指导和训练吉塔。看到这里,我哭了。

其实我们都是吉塔。太容易就被世界上的事物吸引。爱世界的心分分钟就让我们忘记了天父的教导。世界上的朋友也会影响我们,对我们说:“就一次没有关系的!”真的是没有关系吗?《圣经》是怎么说的呢?约翰一书2章15节:“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雅各书4章4节:“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吗?”可见,所谓的“没关系”,都是世界的谎言。可是,这个世界可能又会借着一些新潮的理论和观点跟我们说:“《圣经》已经太老土了!你还真的相信里面的话呢?你也太不酷了吧!那个已经过时了!来听听我的新理论吧。”然而我们知道这些新的理论会带领我们去哪里吗?是走向胜利和自由吗?当然不是,这些谎言只会领我们走向骄傲和毁灭。好在我们有一个好父亲,跌倒了我们还可以爬起来。纵使我们曾经因为爱世界抛弃了天父,祂依然以慈悲和恩典对待我们,等待我们回头。我们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告诉祂:“对不起!爸爸”,祂就会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奔过来拥抱我们,像吉塔的爸爸一样!

received_10207027101435749

我非常喜欢电影的结局。吉塔在悔改之后剪掉了长发,开始偷偷接受父亲的训练,按照父亲的教导打每一场比赛,再也没有动摇过。经历了几场激战后,她终于夺得了英联邦运动会的摔跤金牌。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个拿到国际大赛金牌的运动员!拿到金牌后的吉塔跑过去拥抱父亲。看到金牌的父亲说:你真是我的骄傲!不知怎的,这个时候我脑补了另一幅画面,在我们打赢了那美好的仗以后得见天父的荣面时,祂会对我们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马太福音25章21,23节)这实在是一副好的无比的画面。

received_10207027100915736

整个影片定格在最后,吉塔和父亲拥抱在一起,留下了泪水。我想,这泪水中有喜悦,有感恩,也有对父亲的理解。吉塔彻底地理解了父亲的心——他的严苛和管教从来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和保护。没有父亲当时的严格不可能有今天的胜利。父亲的坚持也是因为他知道这一天会来到。天父的心亦然。太多时候我们都只能看到当下,我们讨厌管教也受不了痛苦。而我们的天父是知道一切的,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

received_10207027101155742

让我们体会上帝的美好用心,顺服祂的旨意,活在祂的引领中,去打赢那美好的仗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金刚狼3》: 杀戮所无法带来的生机,唯有在盼望与饶恕中找到

IMG_20170421_154617

作者:Simon Moetara,新西兰  

翻译:覃函涵,中国

封面图片:电影官方预告片

前阵子上映的《金刚狼3—殊死一战》 跟其它X战警系列影片很不一样。2000年那部最早的《X战警》中血腥和暴力场面并不多,因此在美国它的观影级别被评定为PG-13(建议家长谨慎对待,因可能含有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内容)。而《金刚狼3》作为整个系列的大结局,观影级别则达到了R-16(16岁以下儿童必须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方可观看),这部电影更黑暗,更血腥。强烈而充满细节的血腥屠戮对视觉和心灵的冲击极大。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慎入!)故事发生在2029年,突变基因已经被彻底清除。金刚狼过着酗酒成性的潦倒生活,同时打一份工来照料生病的Charles Xavier(X教授)。这时一个女人找到Logan求他出手帮助。原来一家名叫Transigen的大公司贪利忘义,竟然用变异基因克隆人类好让他们成为超级战士,但这些被克隆的孩子们逃了出来。简单概括,就是Logan尽管并不情愿也只得再次出山,保护一个用他自己的基因克隆的女孩Laura。他和Laura以及X教授从此踏上了躲避邪恶力量追杀的流亡之路。《金刚狼3》跟Clint Eastwood 1994年导演的电影《不可饶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以暴制暴来反对暴力的电影。不存在没有后果的暴行:无辜的人们遭难,而施行暴力的人要承担后果。《金刚狼3》还借用了1953年的经典西部电影《肖恩》。(影片中设置了X教授和Laura在酒店里观看这部片子的场景,Laura最后在Logan 的坟墓前也引用了这部片子里的台词)。电影《肖恩》讲述了一个杀手想要金盆洗手过上平静的生活,却发现自己最后只能再次扛起枪去保护那些普通人免遭恶人欺凌。在影片的结尾,肖恩对那个把他当做英雄来崇拜的农民的儿子说:“杀戮无解,生无可遁。人手一旦沾上了鲜血就再也无法回头。不论对错,杀戮的经历都会像一个印记一样烙在你的身上,无法磨灭。”《金刚狼3》的导演 James Mangold正是用影片体现了肖恩最终的告诫 —肖恩和金刚狼Logan都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杀过人。

在影片的一个场景里,Laura告诉Logan她老是做噩梦,梦见别人伤害自己。Logan回答说:“我也做噩梦,但我梦见的却是我伤害别人。” Laura承认她自己也伤害过人,但那些人都是坏人。“都一样…”Logan说了一半停住了,可他未完的话语发人深省。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杀戮找到正义的理由—“那些坏人活该”。然而对于Logan来说这理由太牵强。杀人就是杀人,它会在你的灵魂上留下印记,无法抹去。

在影片结尾,Logan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来保护Laura和她的朋友们。临终前他告诉Laura:“不要让他们决定你的命运。”Laura有能力做出选择,她可以选择不做一个野蛮的杀人机器。

耶稣基督教导我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 5章39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也是浸信会的牧师马丁路德金说:“暴力催生暴力,刚硬只会撞上更大的刚硬。我们必须用爱的力量来打败恨的权势。”美国牧师Barbara Brown Taylor在她的书里写道:“把左脸也转过来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我们心中暴力的罪性”。基督已为我们做了榜样,我们不但不要夺取别人的生命还要把自己的生命献上用爱来服侍别人。

《金刚狼3》也强调了盼望和原谅的重要性。影片暗示,罹患了老年痴呆症的X教授在一次癫狂发作中杀死了几个基因突变人。后来有一天,他们三人在逃亡路上和另一家人共度了一个晚上。那晚,他躺在床上说:“这是我很久以来度过的最美好的夜晚。”之后他想起自己曾造成的悲剧,幽幽地说:“可我不配拥有这样的夜晚…”

X教授的话语里包含着深深的悔恨和罪疚感以及他所渴望、这个世界却无法给他的东西。X教授的悔恨和Logan的内疚、挣扎都体现出即使是这些超级英雄,他们的内在仍然是有缺陷和脆弱的人类。

这正是基督的福音讲到的:我们原是不配的。上帝的爱和原谅并不是靠着我们自身努力和做好事获得的,而是靠着上帝的恩典。“你们得救是靠着恩典,藉着信…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章8-9节)。杨腓力这样描述上帝的恩典:

恩典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上帝爱我们更多,也不会更少。祂的恩典是完满的,祂已经给了我们作为无限的上帝能够给我们的全部的爱。

每一个人都有对原谅和平安的渴望。有人曾写道:《金刚狼3》其实是个寓言故事,它表现了“我们虽然不配,却仍有希望。”确实,我们是被爱,被接纳的。无论我们之前做过什么,无论我们曾经行走在多么黑暗的幽谷,上帝仍然借着耶稣基督的牺牲给我们带来了恩典,爱,原谅和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异恩典

人生不能重来,为上帝而活吧!——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wechatimg1

作者:雪伦,马来西亚

说到近期让人最印象深刻的电影,绝非新海诚的《你的名字》莫属。作为动画电影爱好者的我自然也不会错过这部电影。

简单来说,故事描述了男主角泷和女主角三叶,在某天开始两人只要在睡觉或半梦半醒时就会灵魂互换,但当回到自己的身体醒来后却什么也不记得,像做了一场梦一样。然而很快的他们就意识到这件事情。于是他们开始在彼此的手机留言,记录自己做了什么等,渐渐地也变得习惯于这种身体切换的情形。后来,泷想要寻找三叶,却发现三叶所住的小镇早在3年前就被每逢千年就会造访地球一次的彗星给摧毁了,而三叶也在那场灾难中罹难。原来互换灵魂的是现在的泷和3年前的三叶。得知这一事实的泷决定要帮助三叶和小镇的居民躲过那次的灾难。过程中三叶也知道了这事实,最后也成功使镇民躲过那场灾难。

过了5年,恢复真身,且不再互换灵魂的泷和三叶早已不记得这件事,也忘了对方。然而心裡却依稀记得要找寻某人,只是不知道这某人是谁。直到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下,泷与三叶遇见了彼此,心里满是熟悉,最终在此刻,双方向对方问到:“你的名字是?”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除了因为它每一个场景都很漂亮,故事富有青春感,男女主角间感人的羁绊之外,这部电影其实也探讨到了有关生命的问题。里面有段情节我觉得还蛮特别的,某天三叶和奶奶一起到神社时,奶奶提到了「结」。根据奶奶的描述,「结」代表着时间的流动,在电影中以结绳来表现,而当「结」断裂时,亦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另外,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新海诚导演曾说这部电影其实也跟日本311地震有关,那颗逐渐靠近地球的彗星,彷彿在暗示着:灾难随时都可能会到来。然而电影是美好的,现实中的我们不会像电影中的主角一样,当时间流逝之后,当生命逝去之后,还可以再重来。我们都无法预计我们的生命什么时候会结束,就像电影所表现的一样,灾难随时都可能会到来。如果没有好好把握时间,一旦错过了就无法再重来了。同样的,总有一天我们的时间都会过去,然后走向死亡,我们基督徒应该将自己的时间与生命投资在哪里呢?歌罗西书3章1-4节教导我们不要去思念地上的事,而是上面的事,因为最后我们的生命将会与基督一同在上帝那里。

「结」在电影中除了代表时间之外,其实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神社所供奉之神之间的连结。这让我想到,我们跟上帝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跟祂之间的连接坚固吗?在生命结束之时,我们可以很坦然来到祂的面前吗?地上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然而上帝却赐给我们在祂那里有永恒的生命。我们选择在世上度过怎样的生活,跟上帝之间的关系如何,也决定了我们最后是走向永恒还是毁灭,而机会只有一次。

所以,人生不能重来,让我们尽情地为上帝而活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

Finding-Dory-A-Fishy-Tale-of-Getting-Lost-and-Found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孔晓慧,中国

大家似乎都没忘记那只招人喜爱的黄尾副刺尾鱼——多莉。尽管这只小鱼在皮克斯的动画海洋里首次闪亮登场 已是13年前,还是有很多人成群结队地去电影院观看《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海底总动员》的续集。结果怎么样?这部新片首周末的票房就高达1.362亿美元,超越了2007年《怪物史莱克3》所创下的1.216亿美元的纪录,创造了美国动画片开片新高。

考虑到这个海底冒险故事其实并无多少新意,这样的票房成绩真是巨大的成功。毕竟,我们已经在《海底总动员1》中探寻过深海,和马林、尼莫还有多莉一起笑过哭过,也学过了家庭和友谊的重要性,为什么这部主题相同的续集仍能刷爆动画票房呢?

或许是因为我们太喜欢那个患有失忆症的多莉了吧。她可是皮克斯动画史上最佳配角之一。这次的影片终于以这条可爱、容易激动的蓝色小鱼命名,并且此次的冒险发生在找到尼莫的一年以后。被一次黄貂鱼的大型迁徙席卷之后,多莉的部分记忆突然得到恢复,于是便踏上了寻找父母的旅程。但问题是,除了知道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一个叫“宝石莫罗湾”的地方之外,多莉对其他信息一无所知。她和好友马林、尼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开启了一次温暖人心的海洋之旅。

寻亲途中,我们会爱上大眼睛的幼儿版多莉(出现在多莉断断续续的回忆中)。同时,也会认识一些新角色,像是汉克——一只足智多谋而又脾气暴躁的“七爪鱼”(因为他只有七只触角);运儿——一条友爱的近视鲸鲨;还有贝利——一条不自信的白鲸。这三位倾力帮助多莉这条有记忆缺陷的刺尾鱼寻找父母,由此不时出现的尴尬场景令人捧腹大笑。

像皮克斯所有其他优秀影片一样,《多莉去哪儿》不仅仅充满幽默和妙趣横生的对话,更是能引发我们内心的思考。无条件的爱、友谊以及对缺陷的接纳(最明显的是多莉的短时记忆缺陷)这些主题贯穿了这部105分钟的电影,一如既往地给我们留下温情和暖意。

影片还有一点可能会格外打动基督徒。《多莉去哪儿》所要表达的信息简单却又重要——回家。作为信徒,我们深刻体会失丧时因分离带来的痛苦和无助感,以及被上帝找到、与上帝和好后获得的巨大喜乐。所以当多莉踏上寻亲之路时,我们会禁不住为其鼓气,并在最终她与父母团聚时,和她一起庆祝。这是对无条件的爱的美好诠释——不管是在海洋世界里,还是在海洋之外,都是如此。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