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为什么破裂的关系值得挽救?
作者:Jiaming Zeng,美国
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封面图片来自电影官方预告片
阅读原文请查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作者:Jiaming Zeng,美国
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封面图片来自电影官方预告片
阅读原文请查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作者:方友望,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Joya,中国
马来西亚全面实施行动限制令进入第十三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人数每日持续以三位数增长,雪隆区一带的医院开始面对不少医务人员被隔离和个人防护装备短缺的现象。全国各地许多医务人员陆续被征召到疫区的医院前线上与疫情抗战,而我留守的医院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收治COVID–19 病患的医院。
从起初的不甘心和不情愿到接下来不得不提起勇气走上战场,大家都深切期望这场疫情早日结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步调和规律,我想这是每位医务人员的心声。尤其家里有婴儿、小孩和老人家的同事,每天更是提心吊胆地往返医院,深怕一个不小心把病毒带回家里,感染自己挚爱的家人。
这场战役需要维持多久?我们毫无头绪。下一个被抬出去的伤兵会是我吗?留在战场上继续奋斗的战士感到疲惫困倦,莫名的恐惧和忧虑涌上心头,这个时候只有上帝的话语能够带来安慰和鼓励。
2003 年,卷席全球的沙士冠状病毒同样在世界各地引起恐慌和惊骇。死亡率节节上升,大家闻SARS 色变,其中亚太地区的疫情尤其更甚。从 2002 年 12 月 15 日第一宗病例在中国大陆的广东省确诊,到 2003 年 3 月 15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之正式命名为非典,疫情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扩散,夺去了数百条生命。其中包括了香港第一位殉职的胸肺科医生:谢婉雯 @ Joanna Tse。
婉雯是个普通的女孩,在香港的一个基层家庭成长,从小勤奋努力,立志长大要当医生救人。高中那年,她以八优的成绩顺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医科系。1992 年毕业后,她先后在急诊科和胸肺科任职服务,考取专业资格。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医生,不但表现出色,待人处事也得到同事和顽梗病人的好评。2000年,她与患血癌的丈夫陈伟兴医生踏入婚姻的殿堂,在上帝面前共同许下至死不渝、坚定不移的誓约。
然而,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这段婚姻很快地面对严峻的考验。2002年,她在英国进修期间,丈夫的血癌复发。她得知后连忙回国照顾他。不久后,丈夫不治身亡,回到永恒的天国去。葬礼上的挽歌与18个月前婚礼上弹奏的诗歌,同样是《彩虹下的约定》。六个月后,SARS 疫情爆发,身为系主任的她自动请缨走上抗战的阵线。在深切治疗部为四位病患插喉的时候,婉雯不幸感染病毒,患上非典型肺炎。与病魔搏斗 40 天后,这位仁心仁术的医生在2003年 5月13日回到天父的怀抱里了。那一年,她仅 35 岁。
那一年,她成为香港的女儿,是全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她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被拍成福音电影《天作之盒》,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毫无保留的爱里有割舍、有牺牲、有泪水、有分离。人世间的爱看似灿烂缤纷,却十分短暂,终究会来到尽头。男女之间的山盟海誓不一定经得起岁月和环境的考验,但天父的爱却是恒久常存,永不止息。
那一年,她的故事感动了我。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真爱的伟大、守约的可贵、生命的意义、永恒的价值。她的生命流露的爱包含着勇气、委身、忠诚、坚贞、牺牲、舍己。在婚姻中,她守护着身患癌症的丈夫,对他不离不弃,忠诚到底。在职场上,她同样在疫情爆发的期间忠心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甘愿放下自己的权利,勇敢承担医生的责任,委身于上帝所赋予她的使命和呼召。她的生命所溢出的芬芳香气深深地影响了年少的我。我立志要像她一样 “加入医生的行列,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发挥自己所长”。那一年,我仅16岁。
转眼间,17 年过去了,新型冠状病毒卷土重来。身为急诊室的医生,我每天得面对不同的病患。模糊的症状让我们不晓得该如何筛选和判断,顽梗的病人让我们感到泄气和无奈,恶化的疫情让我们深感无助和渺茫。但在严谨的自我防护的同时,我可以学习婉雯医生不畏惧死亡、主动付出爱。她奉献自己,在悲欢离合的人世间活出天父的爱;她甘愿舍己,短暂的一生反射出美丽璀璨的光辉。我相信,在天上必然有热烈的掌声为她响起,荣耀的冠冕为她而预备。这粒落在地里死了的麦子,继续结出许多子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敬虔的基督徒医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阅读原文请查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
作者:Nico,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阳台上的花如期开了。它是一盆因为家人和自己的忙碌而被丢弃在阳台上的盆栽。本以为它的生命就此凋零,可它竟奇迹地熬过了烈阳和暴雨,在特定的时间迎来属于它的花期。这盆花似乎有着超乎想象的生命力,坚强地迎着阳光,在它命定的花期里,绽放属于它的灿烂。
我常在想,到底是谁给它生命气息到如今?
祷告是我们属上帝子女们的一个秘密武器。每当我接近崩溃时,向上帝祷告诉苦变成我解压的一个好方法。我会向上帝一一列出我担忧害怕的事情,并为此祷告。莫名的恐惧担忧会让我意志消沉,远离上帝。唯有当我向上帝真实坦白我难以启齿的害怕时,我心中的重担才会脱落。“上帝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翰福音4章24节)在祂面前大可不必演戏。我发现当我像孩子般赖在地上对上帝哀哭甚至发脾气时,祂总能把我扶起来,教我面对心里最真实的问题,然后重新建造我的刚强。
在敞开心向天父祷告后,我们也要坦然祈求心中所要的。因为真诚无惧的祈求是建立在我们与祂的关系上。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如何赖着父母买看中的玩具吗?我们与父母之间亲密的关系让我们深知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赖着他们。在天上也有一个深爱我们的父亲,祂不但大有能力也愿意帮助我们。因此,同样的,身为儿女的我们可以放胆地祈求我们所渴望的。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日子里没有和天父有任何的交流,我们极大可能在患难时向人祈求多过向上帝祈求。可人又怎能满足我们心中最深的渴望呢?圣经中以色列人和上帝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因为他们真的认识这位神,所以每当遭受苦难时,他们都可以放胆开口求上帝的拯救。因此,当灾难临到我们时,与其害怕被吞没,不如省思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在危难的日子里,我们是否全心全意认定上帝是唯一的帮助,就像雅各当年在毘努伊勒紧紧抓住上帝不放,认定祂是唯一的祝福源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