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JOKER)电影观后感——这个小丑不可笑

作者:Caleb Young,澳大利亚
翻译:Cindy,澳大利亚

评级:5/5星

注意剧透:这篇文章有轻微的剧透。

由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ips)执导,杰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主演的《小丑》(JOKER)在观影者和影评人中掀起激烈的争议。一些人称赞菲尼克斯的精湛演出对蝙蝠侠最大的对手进行了丰满的诠释,而另一些人则抨击这部电影美化了暴力,纵容了这个心理变态的杀人犯。

本周观看了《小丑》(JOKER)后,我认为这部电影比评论家们所表达的要深刻和复杂得多。这个版本的小丑故事暴露了我们社会的分裂,审视了抑郁症带给人的黑暗阴影,也揭示出许多人所感受到的生活空虚和无意义。这是一个警世的故事,讲述的是当爱、对他人的同情和真理被抛到一边时,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制造出一些坏人。

《小丑》的来由

简而言之,《小丑》是DC漫画系列中最著名的反派,亚瑟·弗莱克(Arthur Fleck)变成小丑所经历的蜕变和扭曲。小丑这个标志性的反派角色在银幕上有很多版本,其中《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中希斯·莱杰(Heath Ledger)的表演最为瞩目。

然而,这是小丑首次没有和蝙蝠侠同台登场,作家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ips)和斯科特·西尔弗(ScottSilver)欲通过电影对他的生命进行研究,来向我们展示一个像亚瑟这样的精神病患者如何变成小丑,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犯罪头目。

我认为亚瑟疯狂堕落成小丑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浮现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1. 我们在制造坏人吗?

这部电影的一个关键主题是暴露现实世界中的分裂,和人们容易对自已无法理解的人诋毁的倾向。影片中的亚瑟·弗莱克一边为实现成为单口相声演员的梦想而努力,一边试图通过装扮成小丑来维持生计。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遭受的虐待,他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而他的幽默也得不到喜剧俱乐部里人们的赏识。

在整部影片中,他屡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语言和身体上的无情欺凌,包括一群野孩子,三个年轻的专业人士,再到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扮演的深夜访谈节目主持人。一次次的欺侮慢慢将他逼向崩溃的边缘。

所有的这些引燃亚瑟内心的暴力。类似的故事在今天充斥在社交媒体新闻里的大量枪支暴力和大规模枪击事件中屡见不鲜。这部电影将挑战抛给了观众,让我们思考在现实世界孵化坏人时我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对与自己不同的人缺乏同情和理解,这是否导致了霸凌和暴力的恶性循环?或者,我们就像哥谭市(Gotham City)的市民一样对身边发生的欺凌事件视若无睹,擦身而过?

作为耶稣的信徒,我有没有尝试去爱我不了解的人,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爱和被尊重的?如果有这样的人出现在亚瑟的生命中,他还会堕落为小丑吗?

2. 我们在隐藏自己的挣扎时,会假装快乐吗?

作为一个小丑和有抱负的喜剧演员,亚瑟的愿望一直是让人们快乐,但他承认他一生中从未快乐过一天。而是带上“一副笑脸的面具”来掩饰他的悲伤。

他的精神疾病症状之一是即使在他不想笑的情况下,也会失控地狂笑。影片中最让人心碎的场景之一是,亚瑟晚上穿着内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歇斯底里地笑着,伤心的泪水溢出眼眶,抑郁的黑影完全吞噬了他。

这副抑郁症的场景深深地刺痛了我。虽然我个人没有经历过,但在我周围又有多少人在私下挣扎时,却带上“一副笑脸的面具”。

有没有人像亚瑟一样,想要逗人发笑,却在独自一人时陷入抑郁?我能做些或说些什么来让他们知道有人愿意与他们同行?或者我只是太自私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向抑郁症患者伸出援手?

3.生活是悲剧、喜剧还是……?

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台词之一发生在亚瑟扭曲成小丑反派角色时。他向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坦白道: “我曾经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现在我才意识到,其实是场喜剧”。这似乎标志着小丑已将亚瑟完全吞噬,完成了蜕变。

这句话折射出现实世界文化和社会的基调。对于未来,有太多的坏消息和负面情绪,自然而然,人们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也许就像小丑曾经认为的那样,觉得我们的存在是一场悲剧,或者也像小丑一样,把自己的存在看成是一部喜剧,嘲笑着包括死亡、毁灭和混乱在内的一切。

要是亚瑟能从另一种角度看到我们的存在就好了。不是悲剧或喜剧,而是一段罗曼史,一个我们和天父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小丑》中,很明显,亚瑟·弗莱克(Arthur Fleck)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正在努力被人理解、重视、喜爱。

电影的一个主要情节点是亚瑟发现了他的生父,并试图理解他被抛弃的原因。当亚瑟遇到可能是他生父的人时,他不想要钱,只想要一个拥抱。要是亚瑟知道他的天父就好了,他的天父一直在那里张开双臂等着他。这样,亚瑟的故事会改变吗?

虽然《小丑》的故事没有一个快乐的结局,但我们不必重蹈覆辙。《小丑》挑战我们信徒来请求圣灵的引导,让这个世界上的亚瑟知道,生活不是悲剧或喜剧,而是一个爱情故事,邀请他们参与。

 

*封面截图来自官方预告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因先天疾病被遗弃的他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

文字:殷敏,马来西亚

口述:赵摩西,中国

 

1998年6月21日,一名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被父母放在盒子里,遗弃在了一家医院门口。一对夫妻找到他后决定收养他,并为他取名赵摩西。
来自中国山西的赵摩西出生时患有脊膜膨出。这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会令患儿背部起一个像水球般的囊性包块,并出现局部皮肤破溃、感染,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癫痫、肢体功能瘫痪等,常常导致新生儿残废甚至致死。

在决定收养患病的赵摩西之前,他的养母遭到了朋友们的质疑,但借着祷告,上帝让她知道需要把赵摩西留下来。

几次大手术

 
赵摩西经历人生第一次大手术时,只有两个月大,他回忆说,在当时的医疗水准并没有太先进,因此进行脊膜膨出手术的死亡机率很高,即使康复也会出现后遗症。
上帝保留了他的性命,而且手术后一直到5岁,他的行动也看似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他说,在他5岁以后后遗症开始出现。他罹患马蹄足,即足部及脚踝会内翻。于是他在8岁那年再次进入手术室为脚部动手术,打了两个月的石膏。
年纪小小的赵摩西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推进手术室,但他记得妈妈跟他说:“你的命是上帝给的,所以上帝会对你负责,祂会一直对你负责,所以不用担心。”
手术后,他花了快一年的时间,像小孩一样,从爬行开始重新学走路。

除了脚部,他的膀胱在5岁之后也开始出现异常。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大小便,所以他必须穿戴纸尿裤直到15岁。成长过程中他因为觉得丢人,一直试图掩盖希望不会被人发现。

直到15岁那年,他的一位基督徒老师,与他共同为这个问题祷告。那天晚上,他决定把纸尿裤丢掉,并在之后的时间里慢慢控制上厕所的时间,情况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他也不用再带纸尿裤了。
虽然经历了两次大型手术,但赵摩西的脚还是有问题,所以2017年1月他再进行了一次脚部手术,将钢钉植入脚中。
我是谁,我属于哪里?
谈到家庭,赵摩西说,他小时候曾经问妈妈,自己是不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而妈妈也从没有隐瞒他孤儿的身份,告诉他:“你不是妈妈亲生,但因为上帝爱你,所以上帝让我把你带到家里。”
赵摩西坦言,在得知自己是孤儿后,一开始会难受,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也不属于这里。在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压抑的行为,深怕自己如果表现不好,父母可能会不要他。但收养他的父母一直对他疼爱有加,让他能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妈妈一直在赵摩西的基督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只让他有机会接触上帝,也让他知道上帝在他身上有更好的计划。
赵摩西说,妈妈曾经告诉他一件很神奇的事。在他1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在播放电影《耶稣受难记》,在看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幕,他竟然开始哭。
另外,因为看到耶稣医治百姓时会按手在他们身上,有一次赵摩西跟着妈妈去医院,看到一位瞎眼的爷爷,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就走到爷爷面前,把手按在爷爷的眼睛上为他祷告。
他也说,幼儿园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到厕所祷告,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坚信上帝会听见。
身体上的疾病也影响到了赵摩西的学业。他因为在8岁那年要动手术,所以晚一年入学。上学时又打石膏,需靠轮椅代步。当时他的想法是,朋友都在玩,只有我坐轮椅,很没面子。
晚入学也被老师认为是学习迟缓的学生。因为得不到学校老师的认可,所以他小时候对学习很没有信心。
后来更被同学发现他穿戴纸尿裤,使他面对了很多来自同侪之间的压力。
“那时候,我经常在晚上哭,质问为什么上帝会这样对我,一个又一个的手术让我很疑惑为什么上帝要让我经历这些。在我印象中,基督徒应该是被祝福的,但我却感觉自己一直被伤害。”
因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跟别人不一样,也认为世界对他不公布,所以他曾在8岁的时候向妈妈哭诉,而妈妈则不断地向他解释上帝对他的爱。
“很多次都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妈妈一直告诉我,你不知道上帝在你身上的计划是什么,所以最后我都还是会重新站起来。”
即便对信仰感到灰心,但在成长过程中上帝也带领他认识很多愿意帮助他的人,让他慢慢发觉上帝可能对他有另一个计划。
“我跟上帝祷告说,既然我的脚是这样,我会尽我全力用上帝给我的脚做出更多事。”

用努力证明自己?

 
赵摩西13岁进入全英语教育国中就读,英文底子不好的他,在学习上也受到了一些打击。因为英文程度不够好,他被分到了较低阶的学习班,同班同学都比他小。因为是班里最大孩子的原因,他要照顾年龄比他小的同学。这让他抱怨“为什么一直要我承担责任”。
后来他成功在学习上追到了与他同龄的班级,但是也会因为英语发音过于中式而被同学嘲笑。可上帝还是使用他,让他在15岁那年有机会为一家孤儿院的外国院长担任口头翻译。
赵摩西说,国三那年有一位老师鼓励他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是孤儿的经历,并告诉他,他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见证。
老师说,世界上很多的孩子虽然有父母,但因为跟父母关系不好,所以内心是一颗孤儿的灵。
“你是真正的孤儿,所以你能够知道他们怎么想,体会得到他们那种想被鼓励的感觉。把你的经历看作是上帝给你的钥匙,打开大家的心结。”
因此,赵摩西说,他也一直尝试分享自己的故事,为别人带来正能量。
另外,他也说,在国中的时候,他参加了学校的服务队,学校周六举办家长会议时,他需要负责带领十几个5至12岁的孩童,为他们讲圣经故事。
这个服务队每年会颁奖给优秀的服务学生,所以他努力证明自己,让大家看到他的能力和用心。加入服务队的第二年,大家都觉得他会得到大奖,然而最后奖项却颁给了另一个女生。
他当时非常难受,感觉尊严被拿走了。但回家的路上,妈妈问了赵摩西一个问题:“你做的工作是在为上帝做,还是在为自己?”
这个问题点醒了他,因为他发现他是在为自己而做。
“第三年,我对上帝说对不起,我太自私了,太想要证明自己,但其实不需要,所以我愿意单纯地带孩子。”
那年,服务大奖颁给了赵摩西和与他一同服事的同伴。
回想这件事,他说,上帝让他认知到自己算不了什么,如果没有上帝,他可能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因为疾病而离世,这从头到尾都是上帝的恩典。
进入高中后,还是有许多生命的功课等着赵摩西。他想加入学生理事会,竞选主席,但那年他却在练习篮球的时候受伤了,造成脚骨断裂,于是老师劝他休息,让他无法参选。

后来他进入学校的校园商店服务。到了第二年,他还是希望可以加入学生理事会,一班只有4个名额,但他的班有5位候选人,这时候他服务的校园商店负责老师说,商店急需男生,所以把他留在商店,让他又错失了进入学生理事会的机会。

即使伤心失望,但赵摩西说,上帝在过程中也教导他,让他学会整理货物和清单,也因此变得更为细心。
随着他的顺服,上帝开始把很多职务摆放在他身上,他开始被选为校队的组长,也被选为社团的部长。

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你愿意放下自己,上帝会把很多东西加添给你。虽然我不能接受上帝要我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但是如果上帝在我身上没有旨意,祂不会让我承受那么多的。”
赵摩西高中毕业后,到新加坡一家基督教学院进修艺术和科学高级文凭(Advanced diploma in liberal art and science),随后他回到中国,在一所英语学校参与青少年的服侍,因为自己对中国青少年有负担。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做信徒的榜样。”(提摩太前书4章12节)。
赵摩西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而选择放弃,这会失去祝福,因此他鼓励年轻人不应该小看上帝所给的恩赐。
“我承受过很多困难、羞辱、身体上的折磨,各种困难和限制,我撑下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厉害,而是为了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直面抑郁、焦虑与自杀,写在知名牧师JARRID WILSON自杀身亡后

作者:Josiah Kennealy,美国

翻译:奇奇,中国

*封面照片取自Jarrid的Instagram

 

编者按:美国加州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教会的Jarrid Wilson牧师是呼吁大家关注抑郁、焦虑和自杀的非营利组织Anthem of Hope发起人之一。Jarrid Wilson在上周一(9日)傍晚自杀身亡,年仅30岁。本文由他的朋友,Josiah Kennealy牧师撰写。

 
几年前,我和Jarrid Wilson同被邀请去参加一个活动,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会一起聊天,互相鼓励,因为我们都是青年牧师,并且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与他的每次沟通都是非常真诚而深入的。
 
事实上,在上周一的晚上,我们才发过信息聊过天。最后他发了句“爱你”结束了我们的谈话。之后我在Tweeter上发了一条状态说他和其他几个朋友如何点亮了社交媒体并让他们置身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再一次给我评论了“爱你”。
 
令人遗憾的是,这是他在Tweeter上发布的最后一句话。
 
当我发现就在我们谈话之后的几小时或几分钟后所发生的事情时,我无比难过、震惊,困惑到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Jarrid Wilson是个知名牧师、作家,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两个儿子和很多朋友。悲哀的是他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过去一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会尝试揭开一些亮光,给大家带去一些希望。
  
我也是牧师,我因着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去看过心理医生。也为了身体方面的问题去看过医生。我多次为了调整脊椎去找脊椎按摩师。其实,在我叔叔自杀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我患上了紧张性头痛,那真的是痛苦而漫长的三年。我非常清楚有些疼痛是外人看不见的,但在里面却感到如此真实——抑郁症也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

 
说实话。作为教会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就在我这一周努力消化着Jarrid自杀这一悲伤事实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反思。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改变:
 
 

从避而不谈到开诚布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每年有80万人因自杀而丧生,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在青少年和青年人中,自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不应该是我们默认接受的事实。
 
然而,在教会中,精神健康问题是一个禁忌话题,大家普遍对其有误解且避而不谈。现在让我们跟这个耻辱柱说再见吧。不论是私下里还是公开,我们都应该像Jarrid那样愿意敞开分享自己的软弱。
 
具体要怎么做可能因人而异,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敞开的人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我们是可以谈论自己的软弱。也许过去人们不许可你表达你状态不好,但我想让你知道,你完全可以这样表达。你可能会有很多疑问——这再正常不过。承认我们没有解决生活中最深层次问题的所有答案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需要有更多关于焦虑、心理健康和抑郁的讲道。我们必须在小组以及周三晚上的青年聚会里谈论这些问题,又或者就是约某个朋友喝杯咖啡,跟他们道出我们的挣扎。圣经中有很多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谈论和握住的真理。
 
当我们与他人开始展开关于心理健康和全人健康的对话时,你会发现你不是唯一一个正在其中挣扎的人,很多人都在受焦虑、抑郁和黑暗思想的困扰。上帝让教会存在的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在困难时期可以互相鼓励和相互帮助。
 

从孤立到相连

 
一项最近的巴纳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牧师都没有什么朋友。就在上周,巴纳集团还发布了一项全球青年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在18-35岁的青年人中(来自25个不同国家),只有三分之一知道有人真正关心他们。这意味着超过66%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被爱或被关心。
  
魔鬼希望基督徒相信谎言——“他们是唯一为此挣扎的人”,并因此让他们孤立自己。所以我们更需要去告诉身边的人他们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可以从给某个你所爱并正处在艰难中的朋友发送一个信息或打电话开始。愿意倾听和陪伴是作为朋友可以给出的最棒的礼物。
你的牧师比你以为的更需要你的鼓励和祷告。
 
与当地教会有联结并拥有基督里的朋友并不能治愈一切,但它确实可以让我们不再孤独。上帝为亚当创造了夏娃,因为从一开始祂就说人独居是不好的(创世记2章18节)!耶稣与12个门徒一起生活了三年。使徒行传中的早期教会之所以会发展地那么迅速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社区的一部分,人们互相陪伴,一起吃饭,为彼此的挣扎祷告,一起学习圣经,并为他人的需要而慷慨地分享自己的一切(使徒行传2章42- 47节)。
 
让我们今天就迈出这一步吧!
 

从破碎到盼望

真理是上帝从来不曾离开你,虽然有时候你可能感受不到祂的同在。你没有被遗弃或被孤立。抬头仰望山顶和天堂,你的帮助就从那里来。耶稣靠近伤心的人。祂将擦去你每一滴眼泪。你可以信靠并握住祂的应许。
 
我曾经也很破碎,但上帝叫我抬起头来。祂把我最大的痛苦变成了喜乐。祂带走了我的沮丧并带给我新的平安。我还在这趟旅途之中,这个过程仍未结束。但我全心全意地相信,就像在约翰福音15章中所说的那样,这一切都始于与耶稣相连。
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里,这段经文帮助我、医治我和带给我希望。耶稣教导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章5节)。对于我自己和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承诺:离开耶稣,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然而,如果我们与祂相连,我们可以做成任何事。
  
紧紧握住耶稣和我们所爱的人,去依靠主内的社群和对我们有帮助的工具和资源,这是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每一天的必要方法。
 
最后,我想对下面的这些人说:
 
Jarrid:我也爱你。我非常希望我当时能回复地更快一些,我们可以谈得更久一些。我很难过你做出了这个决定。我在为你的家人祷告。我们都在。我们会记得你为那些绝望的人发声,你的友谊,你对上帝、你家人和每个人的爱,最后,我们会记住你创办的“Anthem of Hope”。我们为你长期以来那么棒地领导这个团队而感谢你。也感谢你勇敢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挣扎。
 
对Juli(Jarrid的妻子)和孩子们:我们非常爱你们。我们在这里支持你们和为你们祷告。我们陪伴着你们。虽然生活可能再也不一样了,但我相信耶稣会修复这些碎片。我祈求平安、力量和恩典临到你们。
 
对那些认识Jarrid的人:从那些与Jarrid共同认识的朋友那里我收到了很多Twitter上的私信、电话和短信。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面对面谈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非常重要。在我们一起面对这一沉痛的事实时,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相连。
 
对牧师们:你需要爱好、需要朋友,需要隔绝网络的休息时间。你一直在宣讲团体的重要性,现在是你活出来的时候了。承认你需要看医生、心理医生或基督徒辅导并不是罪,也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真正勇敢的。耶稣在路加福音2章52节中被描述为一个年轻人,“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这意味着耶稣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属灵健康和人际关系健康方面都有成长。让我们也在每个领域上追求健康和完整。
 
对每一个人:我们都将经历艰难,但我们可以得到帮助、医治和盼望。所以请坚持下去,因为未来是充满盼望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起伏,会经过高山和低谷,沙漠和绿洲,有时会风暴大起,有时会风平浪静。
 
你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你在哪种情形中,你都不是独自一个人。耶稣在约翰福音16章33节中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当我们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让我们相互帮助,彼此理解。自杀永远不是答案。
 
我祷告我们会更加无畏地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可以明白:不管一个人在外表上看起来多么好,他的内心里都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让我们身边的人知道我们多么爱他们,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景况里,他们对我们都同样重要。让我们活出爱、同理心和团体的力量。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林书豪加入CBA——无论逆境顺境,都要认定上帝

作者:Monica,中国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北京时间2019年8月27日,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正式签约美籍华裔球员林书豪。待向CBA联盟正式报送他的注册材料并经审核、公示通过后,林书豪将正式代表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参加CBA联赛。
 
林书豪是NBA历史上首位美籍华裔球员,也是NBA历史上最成功的亚裔后卫。他创造了自1976-1977赛季ABA和NBA合并以来,球员前五场首发比赛累计得分最高纪录,也是NBA历史上第一位在自己前五场首发比赛中均得到至少20分并送出7助攻的球员。他曾率领纽约尼克斯队连续赢得6场比赛,送出单场最高38分的战绩,成为家喻户晓的“林疯狂”,他还收获了历史上首位在NBA总决赛中出场并最终夺冠的华裔球员的荣誉。林书豪在2010年至2019年的NBA生涯里,在优秀后卫球员如林的激烈竞争中,他用加倍的汗水,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付出,用对篮球无比的尊重和挚爱,一直追赶着他的梦想!

对于林书豪来说,NBA的机会难得且珍贵,他绝对不可能轻易放弃——他一直在自己的逐梦之路上艰难前行。虽然他之前多次表现出了对CBA的兴趣,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可能加盟CBA的。
 
前段时间一段林书豪的视频引起了热议——林书豪在台湾的一次演讲上潸然泪下。他的随行翻译周巽正给出了这次演讲的中文版本:
 
“人生真的好难,我总是希望以最正确的方式做事,但每一年的挑战都是愈来愈艰难。有一句话说‘当你跌到谷底的时候,你只有往上爬’,但对我来说每年的谷底都愈来愈深。自由球员市场对我来讲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我感觉NBA好像放弃了我——我一直都觉得当有任何机会可以让别人怀疑我时,他们就会怀疑我。”
 
“在这次季后赛结束之后,我就要展开在亚洲的旅程。说真的,我真的很不想来,因为在这六周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必须要带着微笑面对大家,我需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总冠军的喜悦和荣耀——但我不觉得自己配得上。我还要和大家分享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我想要的未来,说真的我觉得蛮丢脸的。”
 

“我的讲稿是1个小时前才写出来的,因为我每次在准备时总会忍不住哭出来——在我决定离开美国展开亚洲之行时,我就泪流了3次。但我想说,我要成为一个榜样,一个永不放弃的榜样,我会一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坚持下去!”
 
很多人说林书豪这样并不像一个汉子,也有人说他的眼泪并不令人感到同情——因为林书豪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赚了6000万美金。但是林书豪对此却持不同意见。
 
“我认为承认自己的软弱是展示自己力量的最好标志之一,”林书豪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能够接受自己的弱点是你所能做的最强大的事情之一。谁没有弱点?我们都有。但向他人展示你的弱点也是你能做的最强大的事情之一。”
 
也许林书豪会一直在CBA,也许林书豪会一直录综艺,但是我不希望很多人因此误会,认为林书豪不怎么努力。要知道,为了追梦,他真的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峰,度过了一次又一次艰难。他曾见过血色的怨毒,曾见过黑暗的歧视,曾穿着蓝橙相间的战袍登上过世界之巅。他亲眼见证了人生中的灰暗和阳光,但是他依旧是他自己,他依旧走在追梦的路上。

 
“我不知道我的故事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我也不会告诉你我的故事是好的还是坏的,我只能说请拭目以待。”在纽约的一次演讲中,林书豪这样说道。
 
林书豪的球衣背后是7号,这个数字在圣经里面代表着完全和完美。有的时候他到了一些球队里面,7号已经被其他球员所用,他就会选择17号。他说17号的意思是“我和上帝永远在一起”。
 
在2010年他还没有成名时,他就登上了基督教的节目,表示自己是为上帝而打球的,而不是为其他人。在繁忙的NBA赛季当中,林书豪也没有放弃信仰。
 
“你知道的,因为训练和比赛的缘故,我很难再去教会了。训练的安排也很紧张,在很多个主日里面我得通过电脑听讲道。讲道不仅仅是我所在的教会的讲道,同时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牧师的讲道,我的父亲还刻录了一些CD,把这些讲道给我听。灵修听道是我追求的重点,我在旅馆时的闲暇时间就灵修。”
 
当我们跟随主耶稣,用自己的生命去荣耀上帝时候,我们也许并不能一帆风顺,也不一定拥有我们所期待的未来。但林书豪用他职业生涯的经历向大家诠释了顺服与不放弃。当我们放下自己,愿意全心跟随上帝,被祂所用时,就是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抒写祂的故事的最佳时机。对于林书豪即将展开的CBA之旅,我个人非常期待。我相信,林书豪负责信靠上帝并把球打好,上帝会负责把他的故事写完。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章5-6节)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