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精灵宝可梦训练师所学到的三门功课

3-Lessons-I-Learned-as-a-Pokemon-Trainer

作者:MelianaDewi,,印度尼西亚;翻译:孔晓慧 ,中国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精灵宝可梦Go (Pokemon Go)?它最近可是在各城市掀起了一股狂潮——无论是在网络上、媒体上,还是我们的日常对话中都充满了有关它的话题。

简单来说,这是一款训练师(即玩家)利用手机在周围的社区或城市捕抓精灵宝梦可的游戏。当有小精灵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时,玩家就会投掷一个虚拟球来捉住它。

这款虚拟游戏引发很多有趣的事。例如有一个玩家让他的妈妈和他一起参与抓宝可梦的游戏;也有另一个玩家居然为了更容易地抓住宝可梦而去搭出租车。

当我看到这些天花乱坠的报道时,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我决定亲自去玩一下这款游戏。

结果呢?我不但开始爱上这游戏,还从中学到了一些属灵的功课呢。

第一:需具备战略眼光。即你知道你需要什么,并且知道该去哪儿找。
当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抓住所有宝可梦的方法并不是漫无目的地瞎逛,而是讲究策略。即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宝可梦以及从哪儿可以找到它们。例如,水系的宝可梦通常会在海边、湖或其他水体之处被发现,而陆生宝可梦则常出现在公园、公路或草地旁。

同样的,在我们属灵的生命中,我们也得明确地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并知道在哪儿能找到对策。比如说,如果我感到灵里干渴,那么我应该去那些能让我灵里得成长的地方——这些地方能让我读经、祷告,或者和同样渴慕成长的弟兄姊妹交流;如果我需要灵里得安息,那我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让自己能够安静在上帝的面前。

当我这么做时,我就会得到我所需要的。那么你需要些什么呢?你可以在哪儿找到它们?

第二:为了得到更好的,就得先学会舍弃。
在这款游戏中,训练师能够和Willow博士(领头训练师,教玩家如何玩游戏,以及熟知宝可梦的栖息地和分布处)交换自己的宝可梦来得到糖果或星尘。糖果能使宝可梦进化而星尘则可以帮助强化宝可梦。通过训练和增进宝可梦的能力及力量,你就可以获得升级,最终成为宝可梦训练大师。

我们的属灵生命也是如此。只有当我们愿意舍弃时,才能从上帝那得到更好的。这意味着我们得先舍去属世的事物来得到上帝的祝福,并且跟祂建立亲密的关系。

每个基督徒做过最大的“交易”就是把生命交给上帝,邀请祂做我们生命的救主——我们把生命的主权交给上帝,并因此得到上帝所赐的恩典、能力和指引。虽然要让我们舍弃属世的欲望以及我们习惯于仰仗的事物会很难,但祂那永恒的福分比我们所舍弃的任何东西都来得更有价值。而且祂从不亏待我们。

第三:需付出时间和努力才能有好结果。
训练师需要以“行走”来孵化宝可梦蛋。在这款游戏中有三段孵化距离,分别是2千米、5千米和10千米。你走的越远,孵化出的蛋的质量越高。

我们的属灵生命也一样 。圣经告诉我们要“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立比书2章12节)基督徒在属灵生命上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若我们想走捷径,我们能够从上帝那学习到的功课将会很有限,并且会妨碍我们发挥到最大的潜能。当你想要得到某样宝贵的东西时,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对其付出许多努力、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以信心、毅力、努力和时间来亲近上帝,并越来越有基督的样式。

在玩精灵宝可梦Go时,我常提醒自己,游戏毕竟是游戏。我在游戏中所做的决定或犯下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关紧要的。然而,我在现实生活中选择过何种生活则会影响那永恒的生命。

虽然我并不是鼓励或阻止大家去玩这款游戏,但是我相信若我们的爱好和兴趣最终能够教会我们一些属灵上的功课的话,那也会是一件很棒的事。

最后,祝大家玩得开心的同时灵命也能很好地成长!

照片取自YouTube视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submit_article

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Pokemon GO?

Screen-Shot-2016-07-21-at-11.53.11-AM-1030x525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曹琴琴,中国

如今,Pokemon(小精灵)已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有人为了捕捉这些虚拟的宠物精灵,能一连徒步好几个小时,甚至去造访一些平时不会去的地方。如果你还没有领略这一风景,那可能是《Pokemon GO》还没登陆你所在的地区。

但相信我,《Pokemon GO》的疯狂旋风很快就会袭来。如果你到现在还不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么就一起来认识这款名叫《Pokemon Go》(精灵宝可梦Go)的游戏吧!玩这款游戏的时候,玩家需要到室外去捕捉小精灵。小精灵们会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当玩家走到这些地方时,精灵就会出现在他们的手机屏幕上。

过去短短几周,这款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机游戏已陆续登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26个欧洲国家,包括最近登陆的加拿大。到目前为止,该款游戏的反响极其强烈。

自登陆以来,这款游戏的下载量已超过3000万次。它比社交神器Tinder还受欢迎,每天的用户量也超过了Twitter和Facebook两大社交网站。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正在迫不及待地等着开抓小精灵,开发这款游戏的Niantic公司CEO约翰·汉克说,这款游戏“很快”就会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陆。

为什么这款手机游戏可以席卷全球?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款使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游戏(谷歌公司推出的Ingress也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游戏)。原因之一就是:该游戏采用了绝妙的营销策略——开发商紧紧抓住了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严重依赖和我们对精灵宝可梦20年的情怀。

自从这款一夜爆红的游戏发布以来,引人入胜的故事不断发生,甚至有些故事离奇惊人。

《Pokemon GO》不仅多次帮助“阻止犯罪行为”(包括抓获一名谋杀嫌疑犯),还让一个女孩儿在河中发现一具漂浮的尸体,甚至能帮助揭发劈腿的男友。还有一些报道称,玩《Pokemon GO》游戏有助于战胜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

当然,也有很多故事暴露了玩这款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有人因玩游戏而辞去工作、私闯民宅、坠落悬崖、被困山洞甚至遭遇抢劫或枪击。

就在我身边,有一位平常不怎么运动的朋友,为了捕捉小精灵竟然走了16公里!还有一位朋友说,她有一次玩游戏玩得太专注,竟不小心踩到一只死老鼠!

这些听起来都有点让人费解,对不对?听到这些故事,我们可能会很自然地觉得这不过是一时狂热或只是一款无聊的手机游戏而已,并提醒自己不能沉迷其中。甚至有人会更进一步全盘否定这款游戏,毕竟,虔诚的基督徒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不是吗?

有这样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虽然管理我们的时间、情感和精力是明智之举,类似《Pokemon GO》这样的游戏会不会也有一点点价值呢?

比如,玩《Pokemon GO》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人类对于自己饱含热情的事物,可以执着到什么程度,也让我们看到自己对于完成一项任务可以达到的投入状态以及不受环境影响的专注能力,还有我们与他人分享热情时的坚定不移。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特别是当我们为恰当的目的去如此投入热情之时!试想一下,要是我们也能以这样的态度去与他人分享耶稣基督的话,将会怎样?

照片取自YouTube视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submit_article

基督徒享乐,该还是不该?

popcorn

作者:Ansy Wong,英国;翻译:覃函涵,中国

我觉得无聊,无事可干。电视剧也没什么好看的。每天狂看《权利的游戏》的日子我也受够了。我的脸书上也没什么新鲜事,不管我怎么刷状态似乎每天都差不多。周围的朋友们不是太忙就是太累,要不就是没钱出来玩。

我们似乎每天都被一股强大的欲望牵引,想找些乐子。我们每天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不管是脸书,还是Instsgram, Snapchat,还是推特,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刷屏,再刷屏。我们得跟上最新的资讯,得不停的看文字,看消息,点东西…我们就是得找点儿乐子。

找乐子享受生活有什么不对吗?我想寻找一些美妙的事物,欣赏那些能放到Instagram上炫酷的美照有什么不可以吗?我在You Tube上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游戏必杀秘技,我就想玩这个游戏试试手,难道不可以吗?

有什么问题吗?

找乐子本身并不是罪。从天地创立开始,上帝创造我们就给了我们情绪和感官。是祂让我们有知觉、触感、味觉、嗅觉等官能的能力。上帝甚至还告诉我们“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诗篇 34章8节)

找乐子是一种工具和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奇妙和敬畏。乐趣能让我们自己和他人们感到高兴开心,甚至能解开紧锁的眉头。我们没有被创造成机器人,只能每天埋头苦干。上帝造天地的时候也在第七天休息了。我们也如此,应该有休息和放松的时候。

度假是非常美好的经历,可以让我们静下来,让身体从紧张和压力之中解脱出来,得到修复。运动和玩游戏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精神和情绪都得到释放和锻炼。我们可以展现出自己好胜和顽皮的一面,让我们的大脑在玩乐中学习如何更好的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我们的身体是上帝给我们的,在玩乐中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侍奉他。

听音乐会,看表演,或者仅仅是看电影也能让我们深深体味到人类深邃的创造力,也提醒我们造物主上帝是何等的伟大,竟能赋予人类的大脑如此丰盛的创造力。复杂的故事情节峰回路转,音乐的乐章层层递进直到那最后一刻的华章完美落下,这些都能让我们细细品味音乐和艺术的魅力,但最终,让我们体会到上帝的伟大并献上赞美和敬拜。

“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歌罗西书 1章16节)

我们被造的时候就有感官,用来体验事物。我们是借着上帝所造的,也是为祂而造的,为着敬拜祂,归荣耀给祂。

享乐本身如果变成终极目的就不对了

如果我们没有节制地享乐,把找乐子本身变成终极目的就不对了,会引发很多问题。我们经常听人说:“万事中庸为上。”父母如此说,师长如此说,营养师如此说,医生也是如此说。任何事情都切忌太过。玩游戏太多会导致反社会行为。吃太多糖会得糖尿病。看太多Netflix电视剧会让人变傻。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哥林多前书 6章12节)

从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要中庸,有节制,还要明辨事理。当然,我们有自由,但是并不是自由范围里的所有事情都对我们有益。另外,被身外之物所辖制是不明智的,这样一来就是上瘾了。

如果享乐只是为了取悦自己,那就不对

流行文化告诉我们应该:“吃喝享乐,开心至上”,但圣经的教导却截然相反。“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书 10章31节)

没有人不喜欢看情节丰满的电影。但如果我们因为看了最新的电影,就带着炫耀的心态,那就不对了。如果我们拍下自己吃到的美味汉堡是为了得到很多人点赞,并想告诉别人:“看看我,多酷”,这是罪性的一种,叫自傲。自傲让我们的“自我”膨胀。在我小时候有一位牧师讲过,“放大自我”就等于“让上帝渺小”。所以当我们以自己,或者以外物为荣,而不是以上帝为荣的时候,享乐就不对了。

圣经告诉我们万事都要为上帝的荣耀而行。我的所吃,所喝,所看是否让上帝喜悦,荣耀上帝?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享乐变成偶像就不对

任何代替上帝的事物就是偶像。甚至我们的手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偶像。我们沉迷的漫威电影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偶像。如果我们重视这些东西过于我们重视自己与上帝的时间,这些东西就是偶像。

我的看法是:当我们痴迷于社交软件,手机,Netflix电视剧,或沉迷于得到更多“点赞”,或在意某样东西比我们与上帝的关系还要多时,我们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偶像了。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记20章3-5节)

享受乐趣不是罪。上帝创造万物,使之成为美好。我们也能看见万物之美。但如果我们崇拜受造之物而不是造物主的时候,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比如说性关系。性关系乃是为婚姻而设,是丈夫和妻子之间表达爱意和亲密的行为和方式。可现在性关系被封为至宝,成了人人必须的日常品。

问题就是,我们越是追求享乐(而不寻求上帝),我们就越容易沉迷其中,而享乐就越容易成为我们的偶像,但我们却不会从中得到满足。我们会不停地填补内心那个黑色的空洞,周而复始。我们会不停地想找寻新鲜乐子,等待新鲜惊喜,因为旧的东西我们都会逐渐厌倦,喜新厌旧。

如何在享乐的同时荣耀上帝?

把我们惊叹和敬畏的眼光重新对准上帝。记住,上帝才是这些美妙事物的创造者。

转向上帝,敬拜上帝。因为最终只有上帝才能让我们满足。

寻找属灵的追求来荣耀上帝。问问自己:这件事是让我得荣耀还是让上帝得荣耀?这件事有没有帮助我亲近上帝,让我的灵命增长?还是让我陷入罪性,或者让教会弟兄姐妹跌倒?

最后,问问自己:我能不能与人分享这个经历并带领他们敬拜上帝?

偶尔让自己远离享乐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暂停对属世享乐的渴望,转而去渴望上帝的同在。花时间与上帝相处,渴望从上帝来的惊喜,给予上帝完全的赞美和荣耀和祂应得的敬拜。感谢上帝的慈爱和恩典。放下手机,拿起圣经。让上帝的话语给你喜悦。你会发现上帝的话语你会越读越爱,而且祂话语中的新意是延绵永恒的,不会让你厌倦。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

Finding-Dory-A-Fishy-Tale-of-Getting-Lost-and-Found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孔晓慧,中国

大家似乎都没忘记那只招人喜爱的黄尾副刺尾鱼——多莉。尽管这只小鱼在皮克斯的动画海洋里首次闪亮登场 已是13年前,还是有很多人成群结队地去电影院观看《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海底总动员》的续集。结果怎么样?这部新片首周末的票房就高达1.362亿美元,超越了2007年《怪物史莱克3》所创下的1.216亿美元的纪录,创造了美国动画片开片新高。

考虑到这个海底冒险故事其实并无多少新意,这样的票房成绩真是巨大的成功。毕竟,我们已经在《海底总动员1》中探寻过深海,和马林、尼莫还有多莉一起笑过哭过,也学过了家庭和友谊的重要性,为什么这部主题相同的续集仍能刷爆动画票房呢?

或许是因为我们太喜欢那个患有失忆症的多莉了吧。她可是皮克斯动画史上最佳配角之一。这次的影片终于以这条可爱、容易激动的蓝色小鱼命名,并且此次的冒险发生在找到尼莫的一年以后。被一次黄貂鱼的大型迁徙席卷之后,多莉的部分记忆突然得到恢复,于是便踏上了寻找父母的旅程。但问题是,除了知道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一个叫“宝石莫罗湾”的地方之外,多莉对其他信息一无所知。她和好友马林、尼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开启了一次温暖人心的海洋之旅。

寻亲途中,我们会爱上大眼睛的幼儿版多莉(出现在多莉断断续续的回忆中)。同时,也会认识一些新角色,像是汉克——一只足智多谋而又脾气暴躁的“七爪鱼”(因为他只有七只触角);运儿——一条友爱的近视鲸鲨;还有贝利——一条不自信的白鲸。这三位倾力帮助多莉这条有记忆缺陷的刺尾鱼寻找父母,由此不时出现的尴尬场景令人捧腹大笑。

像皮克斯所有其他优秀影片一样,《多莉去哪儿》不仅仅充满幽默和妙趣横生的对话,更是能引发我们内心的思考。无条件的爱、友谊以及对缺陷的接纳(最明显的是多莉的短时记忆缺陷)这些主题贯穿了这部105分钟的电影,一如既往地给我们留下温情和暖意。

影片还有一点可能会格外打动基督徒。《多莉去哪儿》所要表达的信息简单却又重要——回家。作为信徒,我们深刻体会失丧时因分离带来的痛苦和无助感,以及被上帝找到、与上帝和好后获得的巨大喜乐。所以当多莉踏上寻亲之路时,我们会禁不住为其鼓气,并在最终她与父母团聚时,和她一起庆祝。这是对无条件的爱的美好诠释——不管是在海洋世界里,还是在海洋之外,都是如此。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