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呐喊

作者:何佩欣, 新加坡

Alyans-Silent-Scream

一名3岁的叙利亚小男孩被拍到脸朝下躺卧在土耳其的沙滩上。小男孩的名字叫艾兰·库迪(Aylan Kurdi)。照片拍到的,是小男孩被海浪冲到博德鲁姆(Bodrum)沙滩上死去的身体。

这一张照片,无疑诉说着千言万语,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动容。

9月2号,当小男孩一家从土耳其逃难前往希腊时,简陋的皮筏艇终究没能敌过地中海汹涌的海浪,不幸翻船。小男孩与其5岁的哥哥以及35岁的妈妈全部不幸溺水身亡。父亲成为一家人唯一幸存者。

这个小生命的照片实在是让人心痛。这让我们看到了叙利亚难民危机在个体身上的真实影响,也将多年的问题凸显出来。抓拍到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来自土耳其多安通讯社 (Dogan News Agency)。她说看到小艾兰躺在沙滩上时,她浑身都僵住了。她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起相机,拍下这张照片,让大家听到小艾兰的呐喊。

确实,正如许多人所观察的那样,艾兰的死不仅仅是一个不幸的悲剧。因为战争,数百万难民不得不从他们中东、非洲的家园逃离,希望可以在其他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而艾兰的死让我们看到,在对这些难民的帮助上,更具经济实力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冷漠、不作为及失败。

事发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受到强烈的谴责,因为他们基本没有为难民们提供任何援助,哪怕只是收容所。有人声称大量涌入的难民会造成本地居民种族、宗教比例的失衡。而一位教会领袖甚至被报道说认为教会无法收容难民,因为这样会使教会背上“人口走私”的罪名。

但是艾兰的死显然改变了大家的想法。网上关于艾兰的图片引起了大家对叙利亚当前状况的关注,也震动了整个欧洲公众,促使他们开始为难民提供支持。例如,英国政府已经表明接收叙利亚难民;教皇法兰西斯也恳请欧洲天主教各机构为难民提供蔽护。网上,大家对叙利亚的关心也使得#欢迎难民#的主题标签在推特上成为热门话题。

在这起令人心痛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大家最近的反应倒是令人鼓舞。这同时也是对我们一个强有力的提醒——在解决问题时,团体的力量至关重要;并且,教会应该成为这些力量中的主力。雅各书1章27节告诉我们:“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和合本圣经)

如果你是住在欧洲的基督徒,并且你所在的国家已经承诺接收难民,你会伸出双手去援助那些难民吗?

如果身处千里之外,你又能为此次危机做些什么?如果是第一次听说此次危机,你或许可以花几分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整个事件当前的状况。如果你有感动,也可以为叙利亚的和平祈祷——为那些受难的人们祷告,求上帝赐他们安慰;为正在经受逼迫的基督徒代祷,求上帝赐他们忍耐;也为那些正在努力提供各种帮助的人祷告,求上帝添加他们力量。

如果你很有负担,当然也可以找到身边正在进行的救援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参与人道主义工作,比如捐款、筹款、义务参与一些活动以提高大家对此事件的关注度。

让我们一起行动,不让艾兰的呐喊成为徒然。

关于叙利亚难民危机

由于叙利亚内战和持续增长的ISIS势力,数百万叙利亚人民逃离他们的家园。据估计,到目前为止,逃离人数高达一千二百万。基于如此惊人的数字,有人将目前的难民危机形容为当代最糟糕的人道主义灾难。

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起因是一次政府的暴力镇压激发了各种反政府行为。被迫离开家园的这一千二百万人口中,至少一半是儿童。

过去几年间,成千上万的难民冒着生命危险试图横穿地中海,由中东逃往西方,希望可以在欧洲开始新的生活。

图片来源: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记者Muhammad Lila/原图链接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上帝的眼光)


投稿

从泰勒•斯威夫特的歌得到的启示

作者:Tabita Davinia,印尼

signs-416441_640

最近,我特别喜欢听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歌,因为那些歌的曲调朗朗上口,歌词也通俗易懂。

她的歌曲《都变了》(Everything has Changed)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故事。这个女孩与老朋友重逢,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他。在这次相遇之后,她的人生完全改变了,她想了解关于这个朋友的一切。

这首歌让我想起自己与耶稣的相遇。我不太记得我承认祂是我的主和生命救主的确切时刻,但我清楚记得那天我强烈地感受到被爱的感觉。上帝的爱充满了我的心,而我也非常感激祂拯救了像我这样的罪人。我能感受到从祂而来的平安,并且自从那次邂逅之后,我也渴望能够更认识上帝,知道祂的所思所想。

然而,那次邂逅并没有立即将我变成一个完美的人。我仍然是个普通人,很容易受罪的影响,向上帝抱怨,并且会因为不知道上帝到底对我有什么旨意而感到困惑。有时我忙于追逐自己的欲望,有时则做一些不讨上帝喜悦的事情。这时,我就会想象着上帝边观察我的生活边摇头,说:“我的孩子,为什么你不像想要认识你的男朋友一样希望认识我?”

因此,我很感谢上帝对我如此有耐心,每当我偏离祂的轨道时,祂都会用很多方法把我重新带回正轨。高中的时候,我的一些年长的朋友就给过我这样的建议:“要学习明白上帝的心意,也要常常对上帝的旨意保持敏感。”

在灵修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我也渐渐地更了解上帝。事实上,我越了解上帝,就越想知道祂的心意。

我的经历使我陷入思考。在我们的信仰旅途中,我们会扪心自问:我们刚接受基督作为我们的主和救主的时候,我们是怎样的人?自那以后,我们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变,还是跟最初没什么两样?我们是否依然常常感到忧虑,仍旧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或者不再在乎上帝为我们预备的救恩?我们是否从来都没有真正爱过上帝?我们是否只是知道祂,却不想更多地了解祂?我们在乎祂喜悦什么事,不喜悦什么事吗?

也许我们觉得了解上帝很困难。但是,其实祂已经在圣经中向我们显明祂自己。

圣经记载了很多信心伟人的奇妙故事。例如,摩西起初不愿做以色列人的领袖,最终却带领他们走出埃及;大卫曾经由于太年轻而不被人理会,后来却击败了巨人歌利亚;保罗原本是个迫害基督徒的人,却被上帝以奇妙的方式使用,向许多人传福音。这些故事值得一提的地方,并不是他们的伟大事迹,而是他们如何与上帝亲密同行。摩西祈求自己能继续在上帝眼前蒙恩(出埃及记33章13节);大卫如鹿渴慕溪水一般切慕上帝(诗篇42篇);保罗希望认识基督并且越来越像祂(腓立比书3章10节)。他们知道,是上帝使他们可以面对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挑战。他们渴望活在上帝的旨意中,最终他们也成了别人的祝福。

如果我们对上帝只有粗浅的认识,也许,是时候祈求圣灵开启我们的双眼,去看看上帝是多么的奇妙。那时,我们就会发自内心地渴望更认识祂。

投稿

我透过电脑游戏找到了耶稣

作者:柯雄伟,新加坡

i-found-jesus-through-computer-games-2

我曾就职IT行业,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吃饭、睡觉,偶尔跟老妈或好友出去走走,剩下的时间就用来玩游戏。

成天过着这样固化的生活,加之又看不到工作的前途,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当时,透过网络游戏,我结识了一位年轻女孩。几个月后,我便向她坦言,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她倾听了我的心声——一个疯狂成年人的唠叨。没过多久,她便邀请我去教会观看她复活节的演唱。她告诉我自己如何在教会中找到生活动力,这让我觉得很受鼓励。那位女孩身上所充满的平静与自信感染了我,让我也想开始探寻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一踏入教会就受到接待人员与其他朋友的热情欢迎。实际上,那天的礼拜我也相当喜欢,所以决定第二周也继续参加。

但我最后还是在一次与牧师的约谈中得知,只有找到主耶稣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次谈话。我思量许久牧师所说的话之后,终于开始全心投入,与上帝建立个人关系。同时,我把当时的工作也辞掉了。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我永远都不想再回到从前的生活。我来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现在却寻得一个我从未期待的大家庭,和一份出乎意外的新生命。我想对当时带我去教会的女孩子说,虽然你可能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但我对你永远心怀感激!

如今,靠着上帝的恩典,我和教会的牧师一起服侍教会中的年轻人。我立志忠心完成上帝所托付我的,因为我现在知道上帝对我的人生有计划。

我深深赞同诗人在诗篇中所写的: “我要称谢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祢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祢的眼早已看见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写在祢的册上了”(诗篇139篇14-16节)。

我曾身居黑暗
世界的诱惑让我看不见前方
但当我的心在信仰中不断成长
有一道亮光却越发闪亮
我要紧抓这盼望,不再孤单彷徨

如今,救主伴我同行
远方,乃是我将要到达的永恒家乡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真正的朋友)

投稿

五十步和一百步——我们与“巴厘贩毒九人帮”那两名头目真有什么不同吗?

作者:黄淑敏

Are-We-Any-Different-from-the-Bali-Nine

今年4月29日,陈子维(Andrew Chan,注释一)及苏库马朗(Myuran Sukumaran)被执行死刑。过去十年来,这个备受争议、极受瞩目的毒品案引发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外交风波。

陈子维和苏库马朗是“巴厘贩毒九人帮”(Bali Nine)的两名头目。他们俩于2005年招募其他七个澳洲人加入其贩毒集团,企图将超过8公斤的海洛因从印尼巴厘岛偷运到澳大利亚。后来他们被捕,于2006年被判处死刑,此后将近10年都在印尼一所监狱的死囚区中度过。二人曾向印尼总统申请宽赦(clemency),但遭拒绝;此后他们又申请最后上诉寻求减刑,但同样遭驳回。最终,他们俩在被称为“印尼恶魔岛”的努萨安邦岛(Nusakambangan)遭枪决。

直到上个月,我才第一次通过新闻得知这两个人,因为他们成了澳大利亚和印尼外交角力的主角。为了促使印尼政府给二人减刑,澳大利亚政府真是用尽了一切外交手段:请求、劝诱乃至威胁。然而,尽管面临极大的国际压力,印尼当局仍然拒绝让步,理由是国内吸毒率居高,必须“对毒品开战”。

最初,我对那些请求宽赦的呼吁嗤之以鼻。那些人可是毒贩啊!他们理应知道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也理应清楚并且承担那样做的后果。难道事情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但几天之后,新发现的事实完全改变了我对这两个人的观点。

原来,经过大约10年的牢狱生涯,这两个人都已经改过自新了。31岁的陈子维在狱中成为基督徒,自学神学六年,后被按立为牧师,牧养巴厘岛科洛布坎(Kerobokan)监狱内其他囚犯。陈子维还创办了一所烹饪学校,设置各种课程,并辅导其他囚犯。

在一部向学生说明吸毒危险性的纪录片中,陈子维现身说法读出一封信:“亲爱的我,将来等你长大,你将会被关在巴厘岛监狱,然后你会被处决。这些事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你误以为吸毒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你的家人及朋友都因此而心碎。”(小编注:这封信是陈子维写给“15岁的自己”的,题目是《亲爱的我:毒品的危险》。)

另一方面,34岁的苏库马朗在艺术领域找到慰藉。他在监狱里教其他囚犯英文、平面设计及哲学。他开设了一家艺术品公司并创立了一个服装品牌。就在他死前两个月,他获得美术副学士学位。根据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的报导,苏库马朗的家人及牧师都证实他在死前已经归信基督。

澳大利亚牧师克莉丝蒂.白金汉(Christie Buckingham)是陈子维接受牧者训练期间的导师。她这样谈及陈子维和苏库马朗:“被监禁让人可以有时间自我反思,他们两人都这么做了。……每个人都想有归属感,只是那时候子维误入歧途了。但这样的事情其实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白金汉牧师说得对极了。跟陈子维及苏库马朗一样,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犯错。我们所犯的可能不是像贩毒这样严重的罪行,但按照上帝的标准,我们都犯了罪。不论是谎言还是色欲,欺骗或是咒诅,我们每个人都违背了造物主完美神圣的律法,达不到祂的标准——而我们犯罪应得的刑罚便是死亡。

但上帝的儿子选择亲自替我们受死,不单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而且藉着祂的死及复活,让我们得到永远的生命。正是这个刻印在这两人心中的救赎应许,让他们在那个黑色星期三面临死亡之际,能够站在12位行刑队人员面前高唱诗歌《我的灵赞美祢》(Bless the Lord O My Soul)。

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说他们过去的行为没错,也不是说他们过往的罪行无关要紧。我想说的是,他们的确曾经犯下不该犯的罪行。但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和陈子维及苏库马朗一样容易跌倒,容易被罪恶诱惑。并且,最终我们也和他们俩一样,必须站在审判者面前交代自己的所作所为。

然而我们可以在上帝的恩典中寻得安慰,因为当我们定睛并相信那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而死的耶稣基督时,上帝就赦免我们一切的罪——无论是大小过犯,祂都赦免。

我相信陈子维及苏库马朗也都清楚这份救恩,因而能从容地准备面对他们的创造主。

注释一:“Andrew Chan”曾一度被媒体译作“安德鲁.陈”或“陈志辉”,直到2015年5月8日其家人在澳大利亚为他举行丧礼,人们才知道他的中文名是“陈子维”。

Photo credit: Source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