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还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作者:可悦

有声播读:佳音

 

 

我自认为是个成熟的基督徒。我清楚救恩,热爱读圣经,时时祷告,也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和圣灵活泼的带领。如果你看到我,你也一定能感受到我身上的喜乐,因为很多人都这样说过。喜乐是真的,但我喜乐、信主的同时,身陷抑郁也是真的。至今,抑郁症好了很多年后,我都还会每隔一段时间去看心理辅导,帮助我处理生命中的问题。花钱的那种。

为什么我有圣经,有稳定的教会生活,参加圣经学习小组,有活泼的敬拜生活,连退休会都积极参与,教会更是有丰富的祷告医治资源,我还要去看心理医生或心理辅导呢?因为心理辅导或心理医生,就像医院的其他科医生一样,是上帝祝福我们的给我们带来医治的资源和渠道。有病就要看医生,要打针、吃药才好得快!

是心理医生医治好了我的抑郁吗?

当然不是,连我的精神科医生都感叹:“治好你的不是心理辅导,是你里面的信仰。现代人没有信仰,所以很容易放弃。但你的信仰,帮你这么短时间复原。” 心理医生不是我们的救主,耶稣才是。耶稣也才是那真正医治我们心灵的医生。  

那心理医生主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心理医生的工作,不是给我们答案,而是帮我们去认清问题的根源,也给我们一些话语,让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经历的究竟是什么。不然,我们只是难受,却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对于我来说,其实每次去看心理医生之前,我都会问上帝,我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上帝通常会给我一些方向,心理医生则用一些专业的提问,帮我表达更多,发现更多。有了新的发现,我也会再回去圣经中找答案,用上帝的话语去击败我实际相信的谎言。比如,我常常会放弃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让给别人。这会导致我在生活中不争取或容易放弃。在去看心理医生前,我已经留意到这一点,也知道可能跟我小时候的经历相关,但不知道完全的前因后果,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内心的创伤。这时候,心理医生的作用就是帮我发现是什么造成了我的创伤,让我内心相信了什么,从而导致我消极的行为。同时,心理医生也会依据很多专业人士总结出来的方法帮我们处理内心的创伤。完成这一步后,心理医生通常会再给一些实用的工具去帮助我们改变行为。但在改变行为的同时,我会去圣经中找到相关经文,改变我的认知。认知的改变搭配行为的改变,就治标又治本。毕竟耶稣也说,有了祂的话又去行的,才是把房子建在磐石上。所以我们要读圣经,也需要专业的帮助帮我们改变行为。一个人走路会跌倒,给自己多一点帮助,是智慧之举。

我们为什么会拒绝心理医生?

或许首先不了解心理医生的工作内容,其次信不过心理学,最后还有点担心自己信心理学而不信上帝?心理学毕竟发展了这么多年,虽然可能有些理论与圣经不符,但一些主流的进展应该还是比较科学的。并且现在有很多神学院都有基于圣经的心理学专业。基于圣经真理的心理学,是可以帮助我们的。以防万一,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前,一定要对你见的心理医生的专业背景、所使用的理论基础有所了解,看是不是符合圣经。毕竟在心理治疗时,我们是把心袒露在外。我们想袒露给上帝,不会想要袒露给祂以外的任何权威。

挑选心理医生时要注意什么?

如上面所说,了解一下心理辅导的教育背景,理论体系,以及他或她所联系的机构或学派。我自己找心理医生有三个方式:1. 神学院推荐 2. 权威神学院毕业的心理医生 3. 教会推荐。虽然非神学院毕业的心理医生可能也会帮助到我,但我知道我最终要回到上帝的话语里,所以如果我的心理医生也是从圣经真理出发给我医治,我们会在同一个频道。有时,你的心理医生也可能信心很好,但不专业,这个也要主意。不是所有信主的心理医生都是好医生,教育和经验很重要。可以先试一两次,如果心理医生不能很好地帮助到你,就换一个。当然,如果很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吃药,就找权威的精神科医生。他们很时候不是基督徒,但他们知道怎么用药。

说到这里,其实你可能也看到,心理医生可以帮助到我们,但只是辅助作用。在看心理医生之前,以及之后,最重要的是去寻求上帝,在祂的话语中找答案。跟上帝活泼的关系是医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也不用拒绝心理医生,他们会帮你一起努力。别的不说,应该会好得快一点。切记不要独自面对,加油!

为什抑郁症好了我还继续看心理医生或辅导

生命中有很多其他可能还没有被命名为某个病症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花时间,或需要去处理,好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更符合上帝心意的。比如你的焦虑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或者你始终无法在跟家人或同事的关系上有突破。这样的状况我会先通过读圣经、祷告、阅读相关书籍、参加教会提供的医治课程来解决,但当我实在是不能自己突破时,或生活被严重影响时,我就会找心理辅导集中针对某个问题做一次处理。这就好比你大病好了,平时只是伤风感冒。很多时候你多喝点蜂蜜水能好,但有时你还是得去看医生,拿点药才能好。

感谢我们的天父,祂不单是救赎我们,让我们跟祂和好,同时也是一生不断医治我们的上帝。不管你需不需要看心理医生,都愿我们被上帝不断更正,不断医治,活出祂原本设计的我们的模样,更像耶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让我们来聊聊心理疾病吧

 

作者:Marissa Luk        翻译:Rui Qi

 

我在16的岁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焦虑的症状。一年后,我决定回应全职事工的呼召,这使得我在接下来的八年中去了好几个不同的国家。 在旅程中,从高中开始的心悸、疲劳和消化问题等症状开始加剧。

当这些症状开始影响我的社交生活和我从事的事工时,我尝试在我最初服侍的一间教会分享我的情况。我认为寻求教会领袖的帮助会对我很有用。但是我得到的回应却非常简单:“祷告吧,要对上帝更有信心”。

随着症状恶化,我开始出现幻觉、脑雾和刺痛性头痛,这导致我有一次已经想要自杀。当我那时的牧者听到这件事情,他表现出了对我的失望。他说他不知道该拿我怎么办才好,我需要更好地管理我的心灵和思想才行。

可悲的是,我在其他牧师和教会那儿得到的也是类似的回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我的灵命有问题,但我一直无法弄清楚我需要关注的信仰问题是什么。 在教会之外,我亦不知道还能去哪里寻求帮助。

 

 

靠着上帝的恩典,这的情况变得好起来了。

 

在看过多位心理咨询师近十年后,今年我终于了解到造成我多年的心理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一种听力障碍(症状包含听觉过敏和耳鸣)。 这种听力障碍除了会引起我对声音的强烈不安和敏感性外,还会导致严重的焦虑和抑郁。

这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病情。 这意味着我可以学会管理我的社交活动,并有意识地寻找安静的环境来自我修复。

认识到这一点成为了我生命的转折点。了解这种疾病背后的问题使我能够继续前行去追求我的梦想和我想要的生活。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虽然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情境性的(受情感、工作、社交生活等影响),但心理疾病本质上是精神器质性的(并且通常是持久的)。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心理障碍定义为“在个体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上有着临床显著障碍的情况。 它通常与重要功能领域的损伤和疾病有关”。

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发育、人格、创伤相关、饮食失调、精神病、焦虑和情绪障碍等问题。

人们常常把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的经历与每个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平均焦虑和压力进行比较。但心理疾病/障碍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普通人的情绪体验强烈得多。

这种对健康的无知常常会导致人们忽略和标签化那些十分需帮助的人。

 

 

我沉浸在他们的爱中

 

在我一路与心理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只有一个教会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被关心。在我早期的事工生涯中,我搬到了香港并成为了一个教会的一员,结果证明这是我开始治愈之旅的地方。

正是在那个教会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专业帮助的概念。教会不仅了解心理健康问题,还让我意识到我应该得到帮助。牧师和一些领袖听我讲述了我的精神和身体症状。他们看到我是如何在努力面对这些问题,并帮我联系了一位心理咨询师。

在我第一次与心理咨询师会面后,我觉得我可能还有希望,有可能能够弄清楚我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感觉到,这不是属灵的问题,而是身体的问题。我被转介给了一位精神科医生,在他的照顾下,我最终被诊断出患有临床抑郁症和焦虑症。

在查明我健康问题的艰难过程中,我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和极大的爱。

一个教会的朋友有时会陪我去医院做检查。教会非常欢迎我去参加各样的活动,弟兄姐妹们会定期问我过得怎么样以及治疗进展如何。在我身体不适不能出门的日子里,他们还会来家里探望我。

他们不仅接纳我为教会中的一员,也鼓励我继续在事工中工作。

 

 

我相信有改变的空间

 

我无数次听说教会是一个治愈和帮人修复的地方。如果是的话,我相信它也应该包容有心理障碍的人。但在基督徒圈子里,很多人在得知他人患有心理障碍并需要帮助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根据我在亚洲各地的经验,我发现人们(包括一些教会里的人)有时会把心理障碍等同于对某些所谓罪行的惩罚。

尽管圣经中没有明确提到心理障碍,但我们可以看到圣经人物忍受极度心理痛苦的例子:以利亚(列王纪上 19章3-4节)、大卫(诗篇 69篇1-3节)、保罗(哥林多后书1章8节),这向我们表明,我们的心理障碍经历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犯了特定的罪。

另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心理障碍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所以有些人甚至不想和有这种挣扎的人联系在一起,更不用说学习如何支持和帮助他们了。害怕与“疯狂”的人有瓜葛,害怕自己不知道或不理解的东西。鉴于这些,避免和心理障碍者接触比帮助他们要容易。

说回到香港的教会,令人惊讶的是,教会领导层与医疗保健和医疗专业人士有联系。他们可以推介会友去看这些专业人士。教会还为人们谈论心理健康问题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因为领袖和牧师自己会在布道和小组中提到心理健康的话题。

可以理解的是,从现状看来,没有多少教会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有一个健全的理解,也没有多少教会能够为他们的成员提供专业的医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认识和教育必须从那些对心理健康问题有认识或经历的人开始。

 

 

如果你的教会对心理健康没有太多了解,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采取主动行动的建议:

 

自愿分享你在患有心理障碍上的见证。

征得你的教会领袖的许可,组织一次关于心理障碍的研讨会,并邀请一位基督教医学专业人士就此事发表演讲。

与其他愿意加入或分享自己与心理障碍作斗争的弟兄姐妹一起成立一个支持小组。

祈求上帝向你显明在你的教会中提出这个话题的机会和可能的方法,并祈求祂赐你智慧和创意,来教育和提高人们对心理障碍的认识。

 

我认为教会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提供帮助

如果你是一名教会领袖,有人来找你并分享听起来像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事情,请不要立即用诸如“哦,我也是!我也会焦虑和疲倦”等的话来回应,请尽量先听,并提出问题以了解更多信息。人们总是很想快速回应,但在这种情况下,倾听比给出无益的“答案”更有帮助。

除了倾听,教会可以提供支持的其他实用方式包括陪伴有需要的成员看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并定期邀请这些成员参加团契、教会活动和教会外的聚会活动。

这样做有助于他们不被孤立,并为你创造机会学习与他们正常互动。这不仅能够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看到大家不只是因着他们的精神挣扎而认识他们,更是把他们当做同样被上帝爱和珍视的弟兄姐妹。

教会成员一起去做这些事情很重要,这样关怀的责任就不会落在一个人身上。 为那些照顾心理障碍患者的弟兄姐妹建立个人的界限也很重要,这样他们就可以休息,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保护自己免于倦怠。

我的祷告是,当有心理疾病的人寻求帮助时,教会会是他们首先想到的地方之一。作为所有人的避难所和和平之地(哥林多前书12章25-26节),如果教会能够引导人们获得专业帮助,并作为一个社区为心理障碍患者提供切实的支持,这样的支持就可以改变无数人的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如果上帝真的与我同在,为什么我还会抑郁?(有声中文)

作者:Madeline Twooney,德国

翻译:Patty Song,中国

有声播读:Lesley,中国

 

我现在每天都要面对抑郁症。从三年前我因教书的工作压力过大而被正式确诊抑郁症后,我一直深受其扰。

这么给你形容吧,当抑郁发作时,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消极情绪和想法占据,满脑子都是悲伤和虚无的想法。有时,这些情绪会如巨浪般突然袭来,而有时,我则好像陷入绝望无助的泥潭,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周。

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我要么会变得情绪麻木,要么内心特别痛苦。我发现自己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而且一点点压力都会让我崩溃。看到身边的人享受着生活,我的内心会更加痛苦,因为这让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孤独的旁观者。

在对抗抑郁的过程中,我决定不吃抗抑郁药物,而选择健康饮食和适当锻炼的生活方式。我尽量避免给自己压力,而且定期去看心理医生。

我一直坚信,我们最伟大的医生上帝有能力医治我。因此,我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圣经和背诵经文。每当我感觉自己的精神开始混乱时,我就大声说出与我的处境相对应的经文,比如:恐惧袭来时,我会大声念以赛亚书41章10节;当我不知所措时,我会大声念以赛亚书26章3节;在我感觉自己陷在绝望的思想中时,我会回想诗篇40篇1-3节。我相信在我大声地念出这些经文时,我的内心就会有变化并且它们会帮助我定睛于上帝。

我也很感恩,在我的教会里有人经常为我代祷。

我当然相信当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会得到完全的医治,但我同时也相信上帝现在就可以医治我,我也相信上帝希望我在这个有形的世界可以享受“丰盛的生命”(约翰福音10章10节)。因此,我为上帝的良善而感恩,将我的所需所求告诉祂(腓立比书4章6节)。每天,我都满怀希望地等待祂应允我的祷告(弥迦书7章7节)。

 

我 ≠ 我的感觉

抑郁使我无法过一个健康、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当我知道上帝呼召我为祂写作时,我却很难有力气专注地坐在键盘前打字。

这样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上帝不医治我使我可以更好地为祂做工。然而,当我想到圣经中那些被上帝委托重任的人同样经受着悲伤、痛苦和孤独时,我明白了,如果上帝能使用他们,祂也一定能使用我。

在诗篇69篇1-2节中,大卫描述了他陷入绝望和痛苦的感觉——就像是陷入了深淤泥中,无立足之地。然而,上帝认为大卫是“一个合祂心意的人”(撒母耳记上13章14节),膏他作以色列的王,帮助他战胜仇敌并与他立永约。

“哭泣的先知耶利米”(耶利米书9章1节)因着自己经历的孤独、嘲笑和弃绝而诅咒自己的出生(耶利米书20章14节)。尽管如此,上帝仍称耶利米为“列国的先知”(耶利米书1章4-10节),因他勇敢地揭露了犹大人的罪状并告诉他们拜偶像的后果。

就连主耶稣自己,也在受难前夜在客西马尼园里向彼得、雅各、约翰倾吐自己的痛苦(马可福音14章34节)。想一想,如果祂没有上十字架,今天的我们会在哪里?

无论是大卫、耶利米还是主耶稣,都没有让情绪成为自己顺服上帝旨意的阻碍。他们的生命鼓励我即使在极深的抑郁情绪中,仍坚持继续写作。并不断提醒我,定义我是谁的不是抑郁情绪,而是上帝和祂的旨意。

 

学会在痛苦中信靠祂

很多夜晚,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痛苦地呼求上帝来医治我。

然而当痛苦犹在时,我必须做出决定:如果上帝想要我经历这一切,那么我要么选择爱祂,相信祂会让万事互相效力,让我得益处(罗马书8章28节),要么选择转离祂,自己想办法。

想到认识主之前我的生活状态有多糟糕,我就知道,选择靠自己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当我的情绪和身体状况都很糟糕时,我想起上帝曾经光照我的话:祂必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祂不会撇下我,也不会丢弃我(希伯来书13章5节)。想到这些经文,我最终还是选择信任和依靠祂。

因着我开始用信心的眼光看待一切,我现在能不再定睛自己的痛苦,而是更多关注上帝的恩典、祂的供应和祂给我的帮助。祂赐给我好的医生,给我够用的经济供给,还保守我高效写作。我为这一切感谢祂。

 

向他人求助

上帝还在我的教会为我预备了一位基督徒心理咨询师。这位姊妹专攻抑郁症治疗。并且她自己也曾患有抑郁症,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她能与我感同身受。

这位姊妹得医治的见证一直激励着我,让我相信上帝也同样可以医治我。更重要的是,可以和一个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交流让我倍感欣慰。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不再总盯着自己的问题而是在想:我身边是否也有患抑郁的朋友?我能否成为他们的朋友并以我的见证安慰和鼓励他们?

虽然与抑郁抗争的日子很难,但我仍相信上帝的慈爱和祂医治的大能。我知道无论什么(尤其是抑郁症)都不能叫我们与祂的爱隔绝(罗马书8章38-39节)。

我仍相信上帝对我有一个美好的计划。抑郁症只是祂放在我人生中用以完成祂计划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愿意走进祂的安息,怀着希望和期待,等待祂修复我的生命。

如果你也患有抑郁症,我衷心为你祈祷。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相信,抑郁不是我们生命的结局;因为上帝说祂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诗篇34篇18节),祂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诗篇147篇3节)。   

将来,祂必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21章4节)。我相信,到那一天,我们将体会到真正而永恒的喜乐。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无事可做的时候,你感到焦虑和羞耻吗?

 

作者:Fadela

有声播读:Chris

 

学成归国以后,我急着想尽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出国花费了不少积蓄,看到户头的存款数字心中很担忧;另一方面也觉得自己待业中的状态,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有好多个月的时间,我不太愿意跟人接触,不敢告诉朋友我回来了,担心她们想跟我约见面,问起我在做什么的时候,我没能说出一个好的工作头衔。当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我却始终没有收到工作的录取通知时,自信也就逐渐消沉了。

 

不敢参与社交活动的我,决定埋首在书堆里。一天我在书上读到一段话,作者请我们思考:“耶稣选召十二个人来做他的门徒时,设定了什么样的外在条件?”答案是:”无”。在十二位门徒中,有渔夫、税吏、激进分子、小偷。但没有人是学者、没有人是富人、也没有人有坚实的社会背景。耶稣依旧能使用每一个门徒的生命,来完成祂要成就的工作。读到这里,我发现自己需要调整不健康的自我形象。当我有一份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些外在的条件并不能定义”我是谁”,因为耶稣一点也不在意。相反的,祂对门徒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甘心接受”;对主所分配的任务”甘心去做”。

 

当我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目前的处境,我决定重新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计画。下方我与大家分享几点,是在休息中我们可以做的。

 

第一,维持稳定的生活作息,在生活中刻意安排与神亲近的时间。除了身体上的休息,属灵上的休息也非常重要。待业期间,我跟着网路上的灵修教材,从《出埃及记》读到《士师记》。我总选择在早晨灵修,用主的话来开启一天的生活。阅读《出埃及记》,我学习到要在旷野中紧紧跟随上帝,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目的地,但心里总存着盼望,相信上帝安排的时间一定最适合我们。我逐渐意识到上帝要我好好享受这段祂为我规画的人生空档。即便这段职涯空窗期比我预期的还要久,但我无须担忧。

 

第二,在休息的时间勇敢去学习一些新事物。虽然取得驾照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我始终没有上路的机会。所以我开始练习开车,培养在路上的驾驶经验。后来后,我也到住家附近的大学资工系修课,学习操作新软体,以及研究程式语言。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所学会的新技能还能够让求职履历更丰富,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我深信“时间”是能给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休息时不一定要隐居。于是我开始答应一些聚餐的邀约,开始跟几位朋友分享我待业中的心路历程。上帝很奇妙,祂竟让我与这些朋友的关系升华到新的层次,没想到我们会因此变得更要好。一位姊妹还鼓励我说:“即便收入不稳定,一点也不影响我做上帝女儿的尊贵身分。”除此之外,我也参与社区服务,陪妈妈一起到育幼院讲故事。协助一对来本地就医的海外母子到医院看病,从中进行翻译,让他们顺利完成所有的检查。

走过这八个月的休息时间,我明白在这个忙碌、讲求效率、总想看到成果的世界里,要能真实地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休息很不容易。但愿我们学习十二位门徒的心志,“甘心接受”上帝摆在我们人生中的休息阶段;“甘心去做”上帝在我们休息中预备的美好服事。诗篇 46章10节提到“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让我们一起学习安静,在休息中经历上帝赐下的平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