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去爱不可爱的人(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30092923

作者:雪伦,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相处的人。虽然我很想遵行上帝的教导,学习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章39节),但不可否认,有时候我也需要面对一些令我感到讨厌或很难去爱的人。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发生在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当时即将将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为此我需要在短时间找到房子落脚。后来,经过一位牧师的介绍,一位主内的姐妹答应把她的房间租给我。我们见面洽谈,我也去看过房子。所有的过程都很顺利,而且对方开出的租金也不会太贵。因对方也是主内姐妹,为此我很放心,也很期待接下来要开始的新生活。没想到,搬过去合住之后,由于两人的生活模式相差甚远,问题接二连三地来。我自认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可对方生活上的卫生问题却严重到让我无法忍受,也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出于关心,我多次提醒对方,却被对方以她是房东为由而拒绝改善。我们的关系也一下子降到冰点。即使我想要立刻搬离那里,但一时间无法很快找到新的住处,因此短期内还得继续跟她同住。既然如此,我势必要找到彼此和睦相处的方法。我开始上网查询这方面的意见,看到关于处理困难关系的一句话,「只关注你可以改变的事情——你对他们的态度。」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对方,那么能改变的就只有我自己了。至于对方就交给上帝掌权吧!我采取了各样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包括回避对方、到朋友家借住等等,然而这些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渐渐地,我才领悟到按照上帝的教导来正视问题,即或过程可能困难了点,却得以在各个方面都能很好地妥善处理:

1.祷告交托

对基督徒来说这是必须的,而且祷告真的很有用!姑且不论祷告之后事情是否有被解决,但每当我选择来到上帝面前祷告时,心里头再多的愤怒,会大大地减少许多,使自己能够冷静下来,思考接下来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当我们把这段关系、这个问题交托给上帝时,祂也必定会引导我们,加添给我们力量去做出讨祂喜悦的事情。

我本来以为我无论如何都无法谅解这位姐妹。但有时候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去爱一个人的,可透过祷告,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上帝的教导,其中一个是我要去爱这位姐妹。一开始我很不愿意去做,感觉就像是被逼要去爱对方,这样的爱很虚伪。但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关心的行动却可以化为了一种“习惯”。一开始我在教会看见对方时,会想立刻调头走人,甚至在家也会尽量避开与对方碰面。但没办法,这是上帝的提醒,我只好“勉强”地主动去关心对方。可能是简单的一句“你吃饭了吗?”。后来习惯了,才突然发现,其实跟对方说说话、给予关心,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嘛。

2.避免冲突

偶尔,我还是会因为对方的行为而感到不满,甚至好几次在对话中感觉脾气快爆发了。网路上也提过一个方法,就是在感到自己脾气快要爆发时离开现场。于是我都会先深呼吸,然后说“我还有事情,我们下次再谈吧!”一来,可以离开现场避免冲突,二来也不会因直接转身离去,而惹怒对方。这是不容易的,在过程中,我们也要祈求上帝给我们智慧,知道该怎么在言语行为上跟对方相处,避免冲突,就如箴言25章11-12节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智慧人的劝诫在顺从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环和精金的装饰。”上帝要我们“爱邻舍”,而这些邻舍当中还包括了这些难相处的人。

3.适当地与对方沟通,从中了解对方

其实,不易相处的人有时是有原因的。他们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童年的影响、或曾经受过伤害等等因素所造成。就在我快搬离该房子前,我邀对方一起共进晚餐。期间有了机会与对方聊天,也更了解对方。藉着聊天,我才知道原来对方不久之前,在她的前段婚姻中受过怎样的伤害,所以才搬出来一个人住。当了解之后,对于她之前的行为和情绪也就变得不难理解了。虽然对方可能还是没太大的改变,但至少我变得比较可以理解对方了。在祷告中也能更好地为对方祷告,祝福对方。

4.学习谦卑

我承认我因为对方是主内姐妹,而对对方有较高的期望,以至于当她的行为跟我所期待的不符时,失望也变得更大。但我忘了我们成为基督徒前还有个身份,就是罪人。马太福音7章3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这经文大家都很熟悉,但这真的是我们很多人都要学习的功课,我也是。当对他人发怒时,我们可以注意一些细节:在劝说对方时,我是否带着骄傲的心态?言词是否有不妥的地方?

虽然这么说有点老套,但上帝真的很了解我们,所以才赐下这宝贵的经文一再提醒我们,当我们谦卑自己,卸下骄傲时,很多我们在自身上看不清的事实也都随之清晰,以至于我们以为无法做到的事,其实也就不是那么的难了,譬如去爱那不可爱的人。

总而言之,我不是说身为基督徒,我们就没有生气的权利。我们都是人,也会生气、会讨厌,会有不喜欢的人、事、物。其实我认为上帝允许这些情绪的存在,就像主耶稣基督也会生气。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把怒气发泄出来,而不是憋着,但这必须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但重点是我们要怎么在生气、失望、讨厌的情绪来到的同时,还能选择去爱对方?我们为什么要去爱这些不可爱的人?因为这是上帝所喜悦的,且祂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如今,我仍在学习,过程很不容易,甚至有时候可能会失败,但是我相信,当我们愿意为主这样去做的时候,上帝必会纪念这份心意,到时祂超自然的大能会临到我们,因为只有基督的爱可以赋与我们能力,使我们能去爱这些不可爱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再见,假象!

我到底要不要去短宣?(有声中文)

Untitled

作者:Adriel Yeo,新加坡
翻译:Penny Lau,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封面图片创作:Marie Toh, 新加坡

你是否有短宣的经验呢?如果你不曾短宣过,那请你想象以下三种情形:

1)你和教会的弟兄姐妹计划一起到海外体验一次跨文化的短宣。对此你真的很期待。而且,你们已经联系好了当地的一间教会,并了解了他们的需要,也预备好要到那里去开始一项新的事工。2)你听说过那个地方的一些情况。那里的房屋非常破旧,当地连一所学校都没有。因此你和朋友们讨论决定要捐款来帮助他们的事工。3)身为青年事工的领袖,你想带领团契里的青年弟兄姐妹到海外去体验一次跨文化短宣,借机让他们了解宣教禾场的实况。

你是否参加过这样的短宣,还是知道身边的人有去过类似的短期宣教?反正我是有。

我并不否认这些短宣旅程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我发现它们并不能总像想象中那么的有效和有益处。从上面的三种情况来看,一些短期宣教所带来的伤害可能会比好处更大。

1)新发起的事工可能会难以持续

在短宣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无意中开始一些难以维持的事工。比如上面说的第一种情况。新的事工不只需要金钱投入,也非常需要人力。我们两个星期左右的短宣结束之后,当地的教会需要靠自己继续维持那些事工。而大多数情况是,那些教会的牧者本身已经很忙碌了。那么,要谁去继续这些新事工呢? 在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人力之下,我们是否加重了当地教会的负担呢?

我们也可能会忽略当地教会的情况和需要。我们常以自己教会、国家以及文化的情况,来为海外的教会‘打造’一些事工或者活动。但是,能在自己教会进行的事工,不代表也适合别的教会。毕竟,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不同,面对的人也不同。

说个例子吧。有一位在泰国南部村子服侍的教会同工(她之前在曼谷的教会工作)曾经告诉我,在村子里办的布道会拿到城市办可能达不到同等果效。她解释道,大部分住在城市的人是无神论者,他们很理性也很多疑。比如他们会质疑上帝的存在。而住在村子里的人一般都相信这世上是有神灵的,有一些人本来就在拜他们所谓的神明,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质疑上帝的存在。

同样的,当我们在为海外教会策划活动或事工时,若是忽略了文化上的差异,我们所做的事工很可能会功亏一篑。

2) 我们可能会让当地教会/居民过于依赖我们

除此之外,当我们长期用金钱来支持当地教会的事工时,很可能会让他们过份依赖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教会出钱支助一个村子建教堂。我们认为这只是一次性出资帮助他们。然而此后,他们又开始请求我们帮助他们添置更好的吉他以及音响设备。村民们似乎已经习惯性地依赖我们的帮助,而根本没考虑自己去筹款。

罗马天主教神父Vincent J. Donovan曾经在东非宣教,他也讲到类似的情况。他说,在宣教士们进入东非100多年以后的今天,在那里却没有一个教区能够自立更生。当东非人民看到海外教会能够不断地支助他们(原本的好意只是要帮助东非建立教会),他们便开始过于依赖海外教会,而不再想办法自己去筹款。

在我继续之前,我要先声明,我这么说并不是在建议我们不要出资帮助他们建教会、学校以及支持当地教会的事工工作。而是我们需要想一想,我们这么做是否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帮助他们。比如,相比给他们提供建堂所需的全部费用,我们可以根据当地教会的筹款情况来给他们资助。当我们采用适当的方法时,对当地教会是有长远益处的,他们既得到了帮助,也有机会学习成长。我们所用的方法和我们的良苦用心同样重要。

3)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的小算盘误认为是上帝给我们的使命

很多时候,我们安排短宣的目的是希望年轻人体验宣教生活和生命得到成长。确实,参加短宣是会让我们的属灵生命有所成长。我认识的很多弟兄姐妹都在参加了短宣后对上帝更加信靠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体验宣教生活”以及“门徒栽培”当成短宣的目的,那就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认清楚短宣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要我们参与扩展上帝国度的使命——而不是完成我们自己的计划。

短宣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例如直接传福音、医疗短宣、领袖栽培或者举办营会。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它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并且帮助那些已经接受耶稣基督的信徒在灵命上不断成长,也栽培他们事奉上帝。圣经教导我们说,基督徒都是从一位圣灵施洗,成了基督的身子,应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并互相建立(哥林多前书12章13节,27节;提摩太前书4章13节;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1节)。因此,短宣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们宣教的对象。

然而,我们有时把次序颠倒了。我常常听到青年们分享他们参加短宣的见证,说他们在其中学到了多少或如何看到上帝的祝福。相较之下,我很少听到当地教会或基督教组织反馈从我们派去的短宣队得到了什么帮助或益处。我很清楚这一点,因为我曾经也是只专注在“我可以学到和体验到什么” 而完全忽视了当地教会真正需要什么。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做好短宣,就需要把上帝给我们的使命放在首位,而不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那,短期宣教真的好吗?

是的!我深信,只要以正确的心态与方式去短宣,短宣可以是很有意义的。

那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先把开始一个新事工的想法搁在一旁,而专注在如何帮助当地牧师更有效地来完成他们的事工。我们可以和一些当地教会建立长期关系,定期与当地的牧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之后定期到那里探访已经听到福音的弟兄姐妹。这样我们的服侍就不会为当地同工增加负担,反而能够与他们配搭一起开展长久的事工。

在我前几年的一次短宣中,有一位当地的土著姐妹接受了耶稣基督为她个人的救主。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和一间当地教会合作服侍。那位姐妹信主之后,我就联系了牧师邀请她到那里聚会。后来,当我们再次去探访那个村子时,我们欣喜地发现那位姐妹已经在固定参加主日崇拜了。

短宣也可以成为鼓励以及支持当地牧师的好机会。短宣队可以帮助这些牧师们与一些更大的海外教会联系。也可以做主日学事工,甚至也可以讲道,来减轻当地牧师的负担。这么一来,牧者们可以有一些时间做其他的事工,或许也可以有一些休息的时间。另外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宣教队(如医疗短宣队)则可以帮助教会来服侍当地有需要的民众。

圣经里有一个例子是我们可以效仿的。保罗打发以巴弗提到腓立比教会去。以巴弗提曾提供保罗需用的(腓立比书2章:25节)。在这里,以巴弗提并不是一位宣教士,而是为长期宣教士提供支持与帮助的那个人。然而以巴弗提对保罗的帮助很大,保罗形容以巴弗提为他的“同工”。

相同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当地教会的同工。说白了,我们应该把当地教会和宣教士们的需要放在首位,并竭力帮他们维持现有的事工。在宣教的禾场上,我们要能够以当地教会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计划。

我们或许不能在宣教禾场上久留,但是我们却可以多次去到一个地方短宣,不断地和当地教会建立关系并支持他们的事工。虽然每一次停留的时间很有限,但是我们若好好的完成事工,它的果效却可以是长久的。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拨云见日

我的恩赐是什么?(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623135923

作者:Yong Xin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没有毫无恩赐的基督徒

什么是恩赐?恩赐是上帝赐于我们在某方面的潜能或能力。然而我们很多人都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恩赐,或认为自己没有恩赐而感到沮丧。但彼得前书4章10节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做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这里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恩赐,没有毫无恩赐的基督徒。只是每个人的恩赐可能不尽相同,因为会有各式各样百般的恩赐。有的时候,上帝会透过不同的人事物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恩赐。只要我们有颗谦卑的心,愿意寻求并善用上帝赐的恩赐,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恩赐。我的一个朋友便是如此。他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才能,也不知道自己的恩赐是什么。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更积极地参与教会里各种不同的事奉,例如教导、关怀、布道等各种事奉。当他参与得越多,他就越清楚自身的长处,且知道上帝要在哪方面来使用他。后来他也很清楚明白自己比较适合教导方面的事奉。虽然我朋友花了不少时间在认识和寻找自己的恩赐,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过程当中,他可以学习到待人处事和领导的技巧。不止如此,这还使得他在灵命上更加地成熟。让上帝来使用我们

英文将“恩赐”翻译成GIFT,是礼物的意思。这是上帝给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礼物。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收到礼物,他是多么开心地想要把礼物拆开,拿出来使用它,且告诉全世界自己收到了一个美好的礼物。所以当上帝把恩赐给我们时,我们也要去发掘它、使用它来荣耀上帝。有些人或许本来就知道自己具备一些才干或能力。但如果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上帝,那我们就只是拥有普通的才能而已。相反的,如果我们愿意奉献自己给上帝使用,那么相信上帝便会使你的才能发挥得更有意义。

另外,当上帝要使用你时,不要担心自己是否合适,或者是否有能力胜任。圣经里就记载了摩西被上帝使用的经历。 “摩西对耶和华说:‘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 (出埃及记4章10-12节) 若上帝要使用你,只要你愿意谦卑顺服祂,祂必定会供应你一切所需。就如同上帝赐给摩西他原本没有的能力,使他的拙口笨舌变成了滔滔不绝的口才。

记得我被选为小组组长时,内心是百般地不愿意。因为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担心会带不好小组。可当我选择顺服,让上帝使用我时,才知道上帝会为我预备好一切所需要的条件。每当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时,上帝会透过身边的人事物给我勇气和信心;当我觉得自己没有口才时,上帝给我智慧去诉说和解释祂的话语。感谢主,祂让我在这个岗位上学习到要依靠祂来谦卑服事之外,也让我明白了恩赐是上帝给予我们的,并不是因为我们配得,或能靠己力来获得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恩赐,尽管不尽相同,但就如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告诉我们,恩赐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和别人比较,乃是要用合一的心来发挥各人的恩赐,一同完成主的事工,为主做光做盐。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

沮丧到无法起床?4招帮你战胜绝望(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609082332

作者:Abigail L新加坡

翻译:夏天,台湾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你有过一早醒来就被深深的无力和绝望感笼罩的时候吗?原因可能是你跟爱人或朋友吵架了、在学习或工作上遇到了难题,亦或是有一堆待办事项让你根本不知道该从何着手…. 有时甚至什么也没发生,但你就是莫名地感到绝望。

我真心懂得你的感受。多少次我也曾经这样醒来,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想着再多睡一会儿兴许能好点儿。闷闷不乐的日子短则数日,长则数周,甚至影响了我的思想状态。有时候和朋友吃顿饭,或者某天工作效率很高,我的心情会变得好一些,但也只是暂时的。当我一心扑在工作上时,能忽视这些感受;然而一但回过神来,我会立刻跌入无尽的无助与绝望中。我感谢上帝在我的生命中安排了好朋友们,这种时候,他们会来安慰与鼓励我。有一个朋友推荐我读John Piper的书《When the Darkness Will Not Lift》。书中讲到了这种沮丧与抑郁的感觉,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个人觉得非常有帮助的四招:1.承认自己无法喜乐上帝命令我们要喜乐(腓立比书4章4节、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节、罗马书12章12节)喜乐亦是圣灵所结的九种果子之一(加拉太书5章22节)。然而事实是我们无法强迫自己快乐。有时,我们就是没有办法仰望上帝并因着祂的慈爱与忍耐而喜乐。另我们欣慰的是上帝并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喜乐地来到祂面前!诗篇中有很多关于诗人在绝望中向上帝哭求拯救的诗句。诗人求上帝救他脱离绝望与无助。像诗篇的作者一样,我们也可以向上帝哭求。我们可以来到上帝面前,承认我们无法喜乐并祈求上帝饶恕我们的小信。屈膝在上帝面前,为着我们的心不能单单因着上帝所赐的爱而喜乐来哭求悔改。

2.为生活中的小事感谢上帝

即便是在情绪的低谷中,我们仍然能够找到感谢的理由。我们可以为每天 的小事来感谢祂。比方说, 我感谢上帝让我能够在早晨醒来,起床、刷牙、洗脸和沐浴。

而在那些我能够好好吃一顿早餐的日子里,我就更加感谢上帝了!这样做能帮助我定睛在上帝的美善中,而不是专注在我的绝望里。上帝是位好父亲,祂是信实的!

3.求上帝来恢复你的喜乐

当我们承认无法靠自己喜乐之后,我们可以求上帝来恢复我们心中的喜乐。毕竟,是祂要求我们要喜乐的,这表示祂乐意我们拥有喜乐,因此,祂当然愿意恢复我们心中的喜乐。从祂而来的喜乐能够胜过试炼和一切的困境。因为这样的喜乐是源于与上帝相识,也是我们得救与被上帝深爱的确据。

我们也许不会马上就开心起来,但是我们可以放心,因为知道上帝会照着祂的时间来恢复我们,使我们重新得力。上帝当然有能力立刻拿走我们的不信并打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在祂的一切丰盛与良善中喜乐!

4.求上帝赐下今日所需的力量

不管我们今天再怎么伤心难过,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就这样在床上躺一整天。因为该做的事儿还是得做:待洗的衣物、学校的功课,该交的报告等等。即便我们一点都不想去做这些,但该做的还是一样都少不了,我们没有时间总是哭丧着脸。

如果你的感觉告诉你今天最好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你要说服你自己,告诉你的感觉这样的想法是多么错误。

虽然我们不应该忽略我们的感觉,但是我们也不能让感觉来支配我们的生活。当我们行出福音的教导时,就是在荣耀上帝,即使有时候这样做会和我们的感觉相冲突。

有时候,我们的心情可能会拖着我们让我们做不到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但不管怎样,每一天还是有当做的事需要我们去完成。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完成今天当做的事,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吧。祂会在祂的时间里出手帮助我们的。

在我无力沮丧到无法起床的日子里,这四招帮助了我。当我们照着这些方法来做时,愿上帝带领我们经历基督所赐的又真又活的福音的大能——这福音拯救了我们,又要医治和恢复我们,将我们的绝望变为希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