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自己的内心真的就能带来幸福吗?(有声中文)

Follow-Your-Heart.-.-.-Really-

作者:Kezia L.,泰国

翻译:詹启圣,台湾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跟随你的内心,去追逐你的幸福吧!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数不清多少次有人这样子建议过我。他们说这是享受幸福人生的秘诀。这个追寻快乐的信条随处可见——不论是在书中、电视中、还是广播节目里。于是我理所当然地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我决定跟随我的内心,结果导致我做了一系列的错误选择。我不顾旁人劝告地追求浪漫爱情,觉得我一定要跟某个人在一起才幸福。我内心的渴望及骄傲蒙蔽了其他一切,这个过程中我还伤害了一些朋友。

更糟的是我成长的文化背景也强调人应该跟随自己的情感。这让我不停地妥协于自己的感受,情感完全被电影、歌曲、或者某些人的故事所牵制。我的判断和决定完全取决于我的感受。结果我的情绪变得忽高忽低。我开始了一段接着一段的恋情,追逐世间的成就及物质,寻求这个世界的肯定。这段疯狂的经历腐蚀着我的灵魂,让我变得异常空洞。我不知道自己将会变成什么样。我在一点一点地自我毁灭。

我深陷其中,又迷茫又疑惑。但荒谬的是痛苦的感受反而使我做出了更多不理智的决定,让我陷入更大的苦痛。我的内心在引导我走向毁灭;我以为跟随内心会让我得到真正的快乐,却没有想到我内心里的不见得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是真理。

最后,在经历了一段痛苦漫长的自我摧残后,我终于了解:我的心一点儿都靠不住。

谁真正了解自已的内心呢?

耶利米书17章9节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在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后,我第一次读到这段经文就觉得被戳中,因为它道明了真相。人心是诡诈邪恶的,如果我想过一个有意义、快乐的人生,随从自己的心是不靠谱的。然而如果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我还能相信什么呢?我应该听谁的引领呢?

诗篇37篇4节以及路加福音10章2节这两处经文给了我答案:以耶和华为乐,祂就会将你心所求的赐给你。我们要全然投入,尽心、尽性、尽力、尽意地爱主。这两点正是我之前接受“跟随内心”的信条时所遗漏的。我现在知道只有上帝真正了解我的内心。当我学会全心爱祂,以祂为乐(通过不断灵修)时,祂就进入我的心,祂所爱的也成为我心所向。我开始渴慕公义,并且在我所做的一切事上荣耀祂。

之前我实在是愚蠢。我放纵自己的心去追求短暂多变的欲望,做出了许多让自己都感到惊骇的决定。虽然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放纵肉体的私欲时我也得到了一些快乐,但这种快乐却非常短暂,之后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空虚。我感到内心有个极大的空洞,不知道该如何填补。

但现在我越来越知道如何在上帝那里找到喜乐,我发现我享受上帝的同在超越其他所有一切。我不仅感受到生命更有乐趣,原本心里的空洞感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爱、喜乐与幸福。因为我的满足来自于上帝。

爱主你的上帝超越一切,让祂在你的心中居首位。只让祂成为你的满足,让祂的荣耀成为你的终极目标。只有如此,跟随你的内心才能为你带来真正的快乐。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你真如朋友圈上那样快乐吗?

photographer-407068_640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每当我在脸书或微博的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旅行、所买的名牌物品以及美食的美照时,我总会很羡慕!

从这些照片中,我会潜移默化地认为他们的生活一定过得很不错。再想想自己的生活,难免会做出比较,进而有失落感,觉得自己过得好无趣,不如人家。直到有一天,一位经常在网络上分享生活美照的朋友告诉我,她其实感到很有压力,觉得现在的生活过得很没意义。听到她这么说,我脑中顿时浮现了一个疑问:“他们真的如他们所分享的照片中那样地快乐吗?”

其实,大部分的人热衷於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照片是为了什么呢?或许是纯粹想分享。当我们遇到好事情,吃到好吃的食物时,难免都会想要把它拍下来作纪念,留住当下的快乐。而且想把这份喜悦分享出去,让其他人也可以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但有的时候,当我们分享照片时,会常常盯着手机屏幕,检查有多少人按赞或留言。当照片得到许多赞或是留言时,心里总会暗暗窃喜;按赞人数少时,就会感到不开心。每天透过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让别人看到自己过得很充实,很美好,以得到他人的关注来获得自我满足。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如他们所“分享”的那样,真的快乐呢?

透过网上得到的关注与认同其实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与快乐。无论得到多少的赞,我们的内心仍然不会感到满足,总会期待下一次的照片分享能得到更多的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东西并不能真正填满我们心中的那个空缺,以致我们不停地透过各个方面的事物,例如富裕、爱情、名利或是他人羡慕的目光来填满它,甚至也以为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但箴言27章20节如此说:“阴间和灭亡永不满足,人的眼目也是如此。”我们永不会满足于眼前所见的,总会希望得到更好的。虽然,追求卓越和成功并非不对,渴望被人认同也并非不好,只是这些都只是虚空,都不足以真正证明我们的价值。就如名利双收的传道书作者所说的那样,“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道书2章11节)同时,我们也无需去嫉妒别人所拥有的,因为“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言14章30节)。

我们的满足、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都是来自上帝。因为唯有造物主才能填补身为被造物的我们的缺憾,只有祂才知道我们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诗篇16篇11节说道:“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我曾经也是个希望能得到很多赞的分享者。若得不到关注,我会有些许的失落感。同时,我也会将自己的生活跟他人比较,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他们的写意。但感谢上帝,最终祂透过一诗歌《摸着主的祷告》,提醒了我这些都不是我该关注的事,我该关注的是他人的需要,是上帝的心意,该做的祷告是如何能过着祂所喜悦的生活。

但愿我们生活的重心不再是在乎去了多少次旅行、花了多少钱买名牌、吃了多少昂贵的美食等。这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而是我们的重心应该是在上帝那里。

最后,祝我们都能成为在主里拥有真正快乐的分享者以及观赏者,更重要的是,成为讨上帝喜悦的基督跟随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基督信仰101)

我为什么一直在努力讨好别人?

woman-591576_640

作者:Natalie Hanna Tan,新加坡
翻译:Penny Lau,马来西亚

我一直都很喜欢取悦他人。我知道只要按照他人吩咐的去做,就肯定能够讨好他们。

在教会里成长的我,一直都这么做。由于组长不鼓励女孩与异性太过要好,所以不论是面对面交谈或者是电话信息,我与男性朋友说话时都很谨慎 。当他们告诉我在社交网站上发帖子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妒忌时,我就不再发一些“开心”的事,例如聚餐以及与朋友相聚的照片。此外,当他们提醒女孩子穿短裤可能会绊倒男生时,我就不穿短裤了。

这些年里,我都很努力地遵循这些所谓的‘规则’。当然,一些规则还是有其中的智慧的(我也很庆幸有做到一些),但是我仍旧不明白遵循一些规则的缘由。我想要组长对我有好印象,所以我就一味地跟着他们所说的去做。

我不断地去讨他们的欢心,一直到后来,门徒会议让我充满了恐惧。我很讨厌被人批评的感觉,也不喜欢被人指责做错事的感觉。当我在教会或者在一些领袖身边时,我总要特别小心。总觉得他们有太多我不理解的看法以及标准。我知道我不可能达到那些“完美”的标准,所以去教会,要活出基督样式的生活让我觉得很累,也让我难以忍受。

当我自己也成为组长时,我也对比较年轻的组员做一样的事。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这些规则,但是我时常告诉他们:“这样做才是对的。”,我也不断地教导他们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我要我的组长看到我在教导他们做“对”的事,也想证明我是一个好领袖。慢慢的,我也开始按照这些标准去批评那些“做错事”的朋友。然而这么做使我和一些朋友的关系变得比较紧张。

直到我到海外留学,在另外一间教会聚会之后才开始对教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很多虔诚的基督徒朋友会在Instagram上分享一些开心的照片。没有人妒忌或者觉得很难过。朋友都自由的“点赞”,并且也一起庆贺和祝福他们成就。我还看到一些朋友去教会时化妆,戴装饰品,还穿袖子不同长短的衣服。但是,没有人在后面说他们的不是,或者让他们觉得他们在“犯罪”。除此,一些男生和女生的关系虽然很要好,但是他们能够保持纯友谊的关系,这让我看到友谊的美好。这间教会不像是一个处处都是规则的地方。我在这里感觉到大家都很真诚而且关系不复杂,更没有批评和虚伪的态度。

开学几个月后,我和一位新朋友谈到有关不同教会所持守的信念与价值观。我分享了一些在我成长的教会所定下的规则,也告诉她我的想法。“妳不可以为了讨好他们而这样盲目地跟着这些规则呀。你不应该为他们而活的。”她的答复让我无言以对。那句话让我不断地反省自己所坚持相信的。原来, 我在这些年看重的是取悦他人,而不是讨上帝的喜悦。

加拉太书1章10节这么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上帝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我当时才发现我把我的组长当成了上帝。尽管我只需要有上帝的认可,但我却尽力去取悦组长,去得到他们的认可。其实,我只要有上帝的认可就够了。

那天,我回到自己的公寓时,脑子里一直在想着我多年来所持守的信念。我查考圣经,在网络上搜寻,还问了在家乡的父母以及一些好朋友。无可否认的,圣经清清楚楚地提到一些事情,例如不可醉酒,不可犯奸淫的罪,不可以说谎或者不可偷盗等……但是那些圣经没有清楚提到的要怎么做呢?圣经并没有提到社交网络,更没有提到我可以发什么样的贴 。圣经也没有在和异性相处的课题或者裙子的长短上有详细的规则。

上帝鉴察的是我的心,我所作所为背后的目的,而不是看我们所做的事情本身。打个比方,只要我清楚知道我不会绊倒其他人,也不是要去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我们是可以穿背心(当然不能是暴露的!)。只要明白所得到的点赞次数或者跟从者并不能反映我的自我价值,我们还是可以自由的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一些照片。除此,只要我懂得如何与异性保持健康的距离以及不会绊倒其他人,我也可以与男性朋友建立美好且圣洁的友谊。

当我领悟了这个真理之后,我所背负的压力和期望都减轻了。这是我在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感到很自由。我开始把界限和规则看为是让人自由的,而不是用来约束人的。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给我们有权利或者借口来隋己意行。上帝已经在圣经里记载一些保护我们的律法典章,也吩咐我们要过手洁心清的生活(诗篇24章4节),也要我们效法上帝,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以弗所书5章1-6节),因为唯有上帝是圣洁是公义的。

至于那些圣经没有详细记载的事物,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要持守的信念以及喜好。上帝给我们自由意识去决定我们可以或者不可以做的事。祂也已经赐下圣灵来引导我们,提醒我们什么事情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属灵导师,个人的经验或者是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有可能塑造我们所持守的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念。在思考个人所持守的信念时,我们可以问问以下这几个问题:

(一)这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和真理吗?

我们都应该回到圣经去了解上帝所吩咐的。如果查到是违背上帝的话,或者是与上帝的属性与价值观不同,那就是你的答案了。

(二)我所做的事,背后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是讨上帝喜悦的?还是我是为了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做的?

我们应该恳求主鉴察我们的心,并且向我们显明一切不属上帝的心思与意念(诗篇139篇23-24节)。我们在自我反省的时候,应该要坦然的面对我们有或没有做一些去讨人喜悦的事。

比如说,我知道喝酒并不是一件坏事。耶稣基督曾经把水变成酒,也在最后晚餐的时候有预备酒。但是,对我而言,我并不喜欢喝含有酒精的饮品,如啤酒或烈酒。这不只是因为我不喜欢酒的味道,我也不喜欢含酒精饮料所牵涉到的负面影响,如酒醉以及酒后的疯狂行为。当我与父母聊了之后,并且交托给上帝之后,我决定不喝酒。但是,我不会去批评会喝酒的朋友,因为这是我个人的选择。

(三)我这么做会绊倒我身边的人吗?

我发现每一个文化对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再用喝酒这个例子。当我在海外留学第一年时,我不能够明白为什么我去的教会在一些聚餐时都有人会带酒来。起初,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犯罪”。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每个地方对喝酒都有不同的观念。在我留学的那个地方,与朋友见面聊天时喝一两杯酒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在新加坡的教会里喝酒,就可能会绊倒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弟兄姐妹。

没有一个文化是错误或者“更糟糕”的。每个文化都有它不同之处。身为基督徒,我们也应该有去尊重其它文化的习惯。

(四)我的属灵导师对我所做的事有什么看法?

上帝还是会透过我们身边的属灵导师来与我们说话,也会劝勉我们。我们应该好好聆听并思考他们的劝勉。虽然我们不应该把他们所说的一切都当成真理,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劝勉视而不见。如果我们不同意某一个“规则”,我们可以花时间去为这件事情祷告,去问一些灵命比较成熟的基督徒,然后再决定我们的立场。

我们活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所行的事上讨上帝的喜悦。一些规则和界限可以引导我们过讨上帝喜悦的生活,但是上帝的话和圣灵仍是我们生活上最主要的指引。当我们与上帝有亲密的关系时,祂必亲自带领我们做对的事。只要我们全心地爱上帝,我们就会自然的去做天父所喜悦的事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左右两难)

当我认定的我,遇上祂预定的我

camera-1447349_640

作者:何怡君, 台湾

我们这辈的教育里,相较于前几辈,越发重视个人的兴趣、专长,强调要建立自我品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于是,各类社群网站——像是脸书(Facebook),就成了每个人最好的一本自我“推荐书”。我身边有不少认识的朋友都在脸书上办了两个帐号,一个帐号专门经营给外人看,另一个只给知心好友看。此外,为了满足想让自己“看起来”很独特的渴望,市面上各类“有特色”的文创产品热卖,无论是什么样的商品只要沾点文创气息,就能哄抬身价。

而我身为这世代的一份子,自然也逃离不了那想建立独特自我的期待。一旦得到一个梦想、一种形象,就形影不离,紧抓不放,我即是它,它即是我。

我认定的我

大学时期的我念的是外交系。大三时,由于身边的朋友认为以我那活泼的个性,可以试试当时正在招募新人的校园记者工作。于是我就去面试,之后也顺利的被选上了。

我一接触记者这份工作就一拍即合,自此开启一条崭新的路。采访和写稿时总是有难以言喻的喜乐,是过去做任何事都没经历过的感受。而我也发觉自己许多的恩赐都能透过记者这份工作而有所发挥,像是从小就爱写作、爱聊天、喜欢多变的生活、能够展现在行文间的创意发想都是当记者能发挥之处,并且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肯定。因此,我便认定了这就是我,这就是上帝要我所做的。

后来经过祷告,我也顺利考上了一间理想中的新闻研究所。因着耶利米书15篇19节是我的呼召经文:“耶和华如此说:‘你若归回,我就将你再带来,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当做我的口。他们必归向你,你却不可归向他们。’”所以我很期待毕业后,能运用所学所长,与主同心,一同关怀社会、爱世人。而我理想中的记者工作,就是要能关怀社会、能采访、能写稿。

然而毕业后,摆在眼前的工作选项不是不符合这三样条件,就是自己的能力还难以胜任,以至于一直无法找到理想中的记者工作。失去实践梦想的机会,我顿时陷入困境,感到自己失去了五年以来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以及失去自认为如此独特的自己。我担心身旁志同道合的朋友会如何看待我,更担心自己原本规画好的方向该何去何从。

找工作期间,我虽持续的祷告寻求,但有时仍会怀疑及埋怨上帝,难道信靠祂,就是要放弃梦想,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我特色吗?难道过去我以为的祂的带领,都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祂预定的我

然而面对我一切的躁动、不安,上帝用一句经文回应我,即诗篇16篇5节:“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这让我渐渐明白,原来不是要先当上记者,我才能为主所用。因为不论我往何处去,我的产业是耶和华,若是每个脚步跟随着祂,我一切所得的,祂都会为我持守。

我虽仍不清楚该往何处去,也很软弱,但我仍愿深信只要是祂带领的,就是最好、最适合我的。于是我慢慢学着放下“己”,放下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不再执著于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再次由祂掌舵,转换航道,祂就引领我走向祂早已为我预备好的道路。

找工作的一个月中,我挑出几个想从事的媒体行业,并面试了两份工作。第一个面试时被询问若是采访议题与信仰冲突时,我会如何撰稿?当时的我回答会谨守信仰,然后就被谢绝了。第二个则是因着隔周日需值班不能守主日,以及我的交通能力不符合条件的原因之下,也被回绝。当时的我虽沮丧,但也很快明白主在透过这直接了当的方式,来保守我不走偏了路。

后来我再次思想当初的呼召经文,决定先退一步,暂时把原本设立的三个条件中的“能采访”放下,开始寻找社福单位的文字工作,锁定与我过去曾关怀的原住民族群或是身心障碍者议题相关的单位。

作出这决定后,我就向心路基金会投出履历。这个基金会是个关怀心智障碍者的社福单位,它在我投出履历后半小时内就通知我面试时间。面试后,我很快便被通知录取,然后在一周后开始上班。

如今,我在这间基金会工作近半年,担任行销企划专员,除了能发挥我原本所长——能够写各式各样的文案、出门采访、创意发想如何经营品牌形象之外,还有机会接触行销企划,学习新事物。这让我亲眼见证了上帝过去的带领并没有失误,一切的丰盛美好超乎所求所想。

经历过这一遭,我学会了当留心数算主的恩典与引领,别急着自己先下定语,自己认定了自己。在还没走到终点前,我要做的就是一路跟随、一路委身,期待在每个阶段,都遇上祂所预定的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天下之忧)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