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大赢家

We-Are-All-Winners-.-.-.-Right-1030x772

作者:刘爵华, 新加坡;翻译:Spring

上高中的时候,我和同学经常开玩笑,说既然我们都是从最快的精子而来,那我们就都是人生赢家。

玩笑归玩笑,好胜心却早在婴儿时期就已经深植我们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获胜也渐渐成为我们人生的首要目标。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取得好成绩”、“要夺得金牌”、“无论做什么,都要拿第一”……我并不是说学习和体育锻炼不好,在这些领域有所擅长并没有过错。但现在整个社会和我们自身的问题在于我们一味地想从胜利中汲取满足感和成就感,好像这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情。

一次,一位牧师问会众:“当两个虔诚的基督徒运动员一争高下时,上帝会支持谁,让谁胜出呢?”很多人会觉得上帝会让那个更敬虔的基督徒获胜,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很多人有超乎常人的禀赋、才能,并比其他人更加投入,但他们却可能并不相信上帝。

如果上帝没有让你获胜,你会如何回应?有些基督徒可能会因此而放弃信仰。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失败有可能使我们与上帝更深同行。因为失败可能成为上帝让我们学习谦卑的途径,使我们与祂更亲近。更或者祂会在失败中锤炼我们,预备我们,使我们像一些传奇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即使经历挫折仍勇往直前,最终取得重大成就。即使在世人眼中输了又何妨,学到从上帝而来的功课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马特•里根牧师曾经写道:“正是挫折中的失望提醒我们,我们的盼望和可夸耀的不在耶稣以外——而是建立在祂的成功之上。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基督徒的终极目标。”

职业篮球运动员林书豪是一名基督徒,他深刻意识到,我们的盼望和夸耀都应该在耶稣身上。在一次采访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基督信仰的看法,他说:“我刻苦努力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他人。我的观众是上帝……打球的正确方式不是为别人打球,也不是为自己打球,而是为上帝打球。我现在还无法完全明白这一点。在每一天、每一场比赛中,我也常常挣扎,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我会继续学习少关注自己一些,多顺服上帝,把比赛交到上帝手里。”

无论如何,我们都知道获胜不是最重要的,失败也非糟糕透顶。毕竟,当我们跟已获胜的主耶稣站一边时,谁还在乎是输是赢呢?

一位赞美诗作者写下了以下美妙的诗句:

不再惧怕,不再疑惑,
生命不再需要骄傲来掌控,
我已不再被定罪,
我可以胜过不安。

我接受得胜的生命,
不是我,而是耶稣在我里面;
祂已战胜,祂使我自由;
我得胜,皆因祂赐我。
(《胜利》作者Paul Radar)

“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吗?”(约翰一书5章4-5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成功人士)


投稿

在工作中与主同行

Poem-Grace

作者:麦田采薇,福州

我去年7月份毕业,除了考研的舍友之外,我是宿舍里最后一个找到工作的。当时,我一方面正预备一个考试,另一方面也对是否留在泉州的团契服侍而犹豫不定。经过半年多的祷告,也考虑家人的意见,最后我决定回到福州,继续寻求工作和服侍的方向。

当时我渴望能在一所以真理为教育之本的学校里工作,好让自己也更加清楚地认识真理。对我来说,那是最好不过了。因此,我对两份与教会有关的教育工作都很感兴趣,并且为此而迫切祷告。然而,天父没有开启这两扇门,我感到十分沮丧、灰心。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断祷告,祈求天父为我预备合适的工作环境和同事,帮助我更加依靠祂,更像主耶稣的样式。后来,我面试了8家机构、私立学校等,最后来到现在的幼儿园,一直工作至今。

我工作中实在经历了主奇妙的恩典。我刚毕业,经验不足,刚开始工作那阵子,我感到十分无助和疲惫,不知道该怎样去教那些孩子。好几次,我在心中呼求主的帮助。奇妙的是,当我再一次面对孩子们时,我心中的喜乐和爱竟然就涌流出来了。虽然我的身体很疲惫,但我的内心却满有力量。一段时间后,我感受到许多孩子对我的爱,也得到了许多家长的认可。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

我很认同幼儿园所属企业的文化,那就是给予孩子真诚的爱,为社会做贡献。很感恩的是,我的领导们很体恤下属、爱护孩子,他们让我感到十分温馨。

虽然有些同事不是很好相处,甚至会拉帮结派、背后打小报告,但恰恰是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身上的许多缺点才一一暴露出来,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何等软弱、多么容易犯罪的人。这些经历使我更加明白自己多么需要主的帮助,离了祂,我靠着自己真的不能做什么。至于其他,我已立定心志,决不以恶报恶,“宁可让步,听凭主怒”(罗马书12章19节)。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帝的意念真是高过我的意念(以赛亚书55章9节)。现在,虽然我不是在当初最希望去的教会学校里工作,但我依然可以在主日学里服侍孩子们,有机会将上帝的话语和真理带给他们。为此,我满心感恩!

我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有上帝同在,我便不惧怕。我相信这是一条生命之路,是一条恩典之路。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
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
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
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
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
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哥林多后书4章7-10节)

Photo credit: SFA Union City / Foter / CC BY-NC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