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硬核考博记

我的硬核考博记

——甚至不等考试结果出来,当我坐在考场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荣耀祂了

作者:Yasmine

朗读:木木

 

 

1 喜从天降

“师妹,恭喜你呀!”

“师妹,你可真厉害(大拇指)!”

“祝贺,祝贺,未来可期呀!”

“不容易呀,以后继续努力吧!”

我的手机一直振动个没完,信息栏里面全是鲜花、掌声和各种点赞的表情,是我的师兄师姐们和各方老师们给我发来的祝贺信息。

今天是录取结果公示的日子,公示的结果里面有我的名字,没错,我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考上博士了!一瞬间,所有的祝福像长了眼睛的海浪一般向我涌来,手机被各类恭喜的信息刷屏,无论是真心发出的还是随声附和的,我都挨个回复过去。

眼睛盯着屏幕,五指飞舞,迅速打出组织好的回复言语,而心里面,却还十分恍惚,我真的考上了耶!

2022年3月份,我参加了一场博士升学考试,这应该是我以学生身份参加的最后一次统考了。

对于我的考试结果,有人惊讶不已,有人满心欢喜,而我自己也觉得不可置信,只有一位,天上的那位,始终稳稳地坐在那里无波无澜,因为过程是祂陪我经历的,而结果也是祂一早就预备好的。

2 决意“奔跑”

我在现在的实验组里做了两年的联合培养硕士,对于有过联培经验的人来讲,其中艰辛不言而喻。虽然读到了硕士阶段,接触到一些科研层面的东西,但是我自认为,对科研,具体讲是对现在我所在的实验组研究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天赋。临近毕业这一年,我一直在思考究竟应该走哪条路——去读博士还是去工作,凭着我仅有的经验以及对这个世界可怜的认知,无法抉择,这个事情始终放在我的祷告里面。

 

我这个人,头脑并不十分聪明,理论基础不好,动手能力也不强,没有好的指导老师愿意培养我,家里面的经济条件也不很宽裕,能拿到硕士学位,其实已经差不多了。所有人都觉得我没有必要再继续读下去,我的两位指导老师都极力建议我硕士毕业直接去工作。从我的性格和实际能力来看,找一份工作来做更加适合我。

 

细细想来,这二十多年里,我没有做过什么坚持到底的事情,唯一坚持下来的一件事就是读书。在硕士即将毕业的这个档口,在独自经历异地求学的人情冷暖后,在浅尝科研艰辛与信仰挣扎的双重困难里,我还是想在读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哪怕只是争取一个机会也好,即使我不知道明日的道路如何,但是我领受过上帝清楚的教诲,祂要人在自己当做的事情上尽全力去做,之后才能有资格说出保罗离世前的言语:“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摩太后书4章7-8节)。

3 风言风语

不为人的眼光,不看条件的限制,单单为着上帝的应许,我也应当努力去争取,做我所当做的。结果在上帝的手中,若是这条路并非祂所命定,那上帝必定亲自拦截我的脚步,正如箴言16章9所说:“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想明白这些,我便开始着手准备。私底下我去找过导师好几次,向他表明我想读博士的意愿,希望他能帮我联系到一个高校的博士名额,但都无疾而终。最后我决定,走一条最难的路,参加所里的博士统考。

人们总说:上帝为你关掉一扇门,必定为你打开一扇窗。上帝并没有把我升学的路堵死,确实为我留了一扇窗,只是这扇窗户上面满是荆棘和篱笆,鲜少有人翻进去,至于窗户后面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在我选择参加统考之后,身边所有人向我反馈的都是负面的信息。

“咱们实验室这么多人都考过,你看最后有谁能考上?就XX师兄是通过的,但是他考了两年才险过呀!”

“名额太少了,这么多人考,最后就要两个人,敢来参加考试的人都是手握几篇文章的好苗子,你是基础比人家扎实呀,是经验比人家多呀,还是论文比人家好呀?到现在你一篇论文也没有呢!”

“背靠大树好乘凉,就算是统考,也要看人情的呀,大佬的学生谁敢打低分?你没有胜算!”

这些话从我开始复习考博之后,就一直没有断过,我也清楚,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以我的能力和当时的客观条件,考上的几率渺茫,不是渺茫,是几乎没有。

4 更新心意

接近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在复习考博的科目。说是复习,不如说是预习更为准确。这个说法总在大学校园的期末考试之前听到,学生们秉持着“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原则去上课,直到临近期末考试了,才开始着急复习,结果打开课本发现那些知识自己从来没有学过,谈何复习,为了不挂科,还是抓紧时间学习新知识吧!甚至还有人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这种荒诞之风,与圣经的教导完全是背道而驰。传道书3章11节说:“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春天撒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收藏。人也是如此,在应该学习的年纪与应该学习的地点,自然应当尽力去学习。

 

感恩的是,我在大学时期已经开始接受教会纯正的教导,也认真在学校上课和学习。只是博士考试考的那套教材是我大学时期没有学习过的内容,因为我硕士期间做的研究跟本科时期学习的专业是两个领域,跨专业的背景令我做许多事情都力不从心。而现在,因为考试的缘故,我能有时间学习欠缺的专业知识,有机会重新把基础再打一下。

 

 

渐渐地,我似乎懂得了上帝的心意,这半年的学习时光,于我而言,是祂特意为我准备的塑造品格的时期,不止是心理方面,也包括专业知识上。我在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与眼下学习知识的紧迫中苦苦挣扎,在外人不看好的眼光与上帝指教我的话语中辗转游离,在各样事务缠身的环境与倾吐心意倒空自己的祷告中撕来扯去。直到一次聚会分享中,我才明白过来,事情的关键并不在于我做出的选择,也不在于我考试的结果,而是我的心志,在于我是否知晓上帝的同在,是否认定我所做是为着上帝的缘故。

 

人被造是为着荣耀上帝,“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一提“荣耀”,大家会自然想到一些所谓光荣的事情:得奖、升职、加薪……但这是世界的眼光,上帝的标准并非这样:“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章7节)。若是一个人心里认定上帝是他的拯救,并且因此感激上帝,也乐意遵守上帝的诫命与典章,那么即使他并未达到世界眼中“好”的标准,他依然是在荣耀上帝,他依然被上帝看为有义。

 

我不再纠结于未来的安排,只单单祈求上帝赐我智慧与能力应付当天的学习与情绪,也不再忧惧外人的嘲笑和考试的日期,而只盼望上帝日夜与我同在,给我安慰。凭着上帝所赐这样的心志,此时此刻,我手所做的就是在荣耀祂,甚至不等考试结果出来,当我坐在考场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荣耀祂了。即使我“众望所归”地考试失败了,我还是凭着“以上帝为乐”的心荣耀了祂。

 

 

5 一路托扶

半年的复习时光中,上帝陪伴我带领我一步一步走过来,直到考试当天,祂依然在保守我的道路。

 

考试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得分都至关重要。第一个环节是专业知识,一上来我就答错了一道题目,那道题目分数很高,答错的话直接出局,我在答完所有题之后又回去修改了答案。说实话,我当时并知道自己改的对不对,只能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尽可能地回忆一些用到的知识。第二环节是翻译题,有一个英文单词被监考老师单独拎出来让我翻译,我觉得单词面生,但最后还是绞尽脑汁翻译出来了。第三个环节是讲述工作报告,考生们硕士三年的成果都会展现在这份报告里面,我没有什么成果,只有一个工作内容,到了老师提问环节,依然险象迭生。

 

蒙上帝保守,所有我不确定的答案最后都答对了,这是在考试现场的老师后来告诉我的:“你的运气可真好!所有答案都改对了!”我对老师的告知表示感谢,但是心里面却清楚地知道:哪里是我运气好,是上帝一路托着我走过来的呀!在复习的过程中,我的确很认真很努力,但我所能做的是十分有限的,我改变不了环境,也改变不了人心,更决定不了结果,甚至我自以为的努力若不是上帝的恩赐也是做不到的。正如保罗曾经形容的那样:“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上帝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上帝”(哥林多前书3章6-7节);“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帝”(罗马书9章16节)。

 

得知我考博成功之后,我的导师对我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你为你自己踏出一条路来!”其实,这条路并非是我开辟出来的,而是上帝早早就为我预备的。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随着走那条路的人越来越多,路也会越来越宽。可是那么多人都走的路就一定是对的吗?宽门大路引向的是灭亡呀!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章13-14节)。

走那条窄路吧,那是上帝早已为我们预备好的。

 

沿途有荆棘篱笆,但不要害怕去披荆斩棘,因为祂会把你托举起来!

沿途有狂风骇浪,但不要害怕去乘风破浪,祂会把你藏护在怀中!

一路上,祂亲自照料你的吃喝,祂亲自担当你的忧愁,所有的枪林弹雨祂为你抵挡,所有的穷凶极恶祂为你面对。

一路上,祂给你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爱。

而你,只需要带着忠心到底的信念,把自己交给祂,祂就把你护送到永生。

祂对你始终应许:不离弃,不背叛,永交心,永陪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我可以对职场虚假说“不”

 

作者:Fay    有声播读:佳佩

 

我从17年接受耶稣作为我的救主和我生命的主以来,按照圣经所教导的,将凡事祷告、在一切的道路上认定上帝、倚靠上帝存记在心,并且每一天都来求告祂。

我把自己的工作也放在了祂的权柄之下,因为我知道,在我的一切事上祂都是老大,当然包括了我每一天的工作。感谢主的感动,我开始渐渐养成工作中遇到问题一定先祷告,求祂做工,并且等待祂的动工。很多时候,那个问题要么自然而然被解决,要么按照我所知道的祂所喜悦的方式了结。

 

 

信主之后,在工作上我常常会面对信仰的挑战。我平时的工作是按照上级要求写一些情况汇报和会议纪要。有一次上司让我写一份会议情况上交给上级部门。这个会议情况会涵盖我们开会的内容。其中有一项内容我们开会的时候并没有做,但是上司要求我写我们做了这个事。其实这项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也不涉及到贪污犯罪,但是我当时还是觉得良心过不去,就是为什么一件本身没有做的事情,我要写我们做了。所以我向上帝祷告,请祂帮助我、指引我的道路。

祷告之后我明白,我需要正直地去做这件事。于是我鼓起勇气去告诉上司,我不能这样写,因为我的良心不允许。上司的反应当然是会不理解我,也向我解释说这样写是没问题的,但是感谢主,最后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没有被他们动摇。

 

 

其实在工作中,这样的时候真的不少。大概我这样的次数多了,上司最后决定把我从办公室调离,把我放到了另一个部门。这个部门主要是管理物资。这个工作和原来的工作相比,会轻松很多,但对我的信仰也有一些试探。

比如说,验收货物时,我觉得出于责任需要清点所有货物,哪怕几百件,也要一一点清。但可能其他人觉得这样太麻烦。比如说,有一些需要我签字做证明,但是实际上是别人做验收的情况。这些我需要坚定地拒绝。这些次数多了之后,在这个部门其实越做越顺手了,部门其他同事也会尊重我的选择,没有强迫我。我想,这些都是因为我当初有所坚持才得来的吧。

 

 

我还记得,有一次有一笔几千块的钱进账给我们每个人,但是这笔钱的明目是不对的。当时,我向单位反应了这个情况,但是他们说这个是上级发的钱,叫我别多心。

但是我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此事。而我们单位的人事科直接打电话给我,然后上面的领导来找我,找了好几次,给了我很多理由,要让我撤销投诉。

我为这个事祷告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在小组和弟兄姐妹分享时,他们给我提了一个主意,让我打给另一个监管部门,然后我这样做了。就这样过了几个月,突然有一天单位通知我们把这笔钱退回去。我很高兴,上帝让我看到了这个结果,在这件事上祂得到了荣耀。

 

 

信主后的好几年,因为工作身份的缘故,我并没有过多地公开自己的信仰。没想到有一天,我被上级领导叫过去,质问我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我切切祷告,求上帝给予我智慧,知道什么是当讲的话、什么是不当讲的话。我知道这里面有挑战,我能否不让自己陷入麻烦,又如何能在这群非信徒面前为主做见证,好让主借着我把福音带给他们。

后来事态走到了一步,就是如果我不轻看我的信仰,那可能我会被辞退。他们都不希望我离职,包括我的父母。单位不仅是三番五次找我开会、谈话,甚至透过我父亲来劝我,说这会影响我甚至我未来的孩子的发展。

感谢主,让我曾经这样一个惧怕领导、惧怕失去工作、惧怕失去父母的理解和爱的人,能够在各样的反对的声音中让我能够站立得住。感谢主,让我有这样的勇气可以在大众面前承认祂、为祂做见证。在不同的人找我约谈的时候,主给了我当说的话,我告诉他们自己信耶稣的原由。我也希望这些话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福音的种子。

最后,我既没有妥协信仰,也没有丢掉工作。我也相信我的父母、我未来的孩子都在上帝的保守之下,我只要多为他们祷告,上帝对他们一定比我对他们更好。我不能为了迁就他们而违背上帝的诫命,做出亏欠上帝的决定。

 

 

现在的我,在单位里分享福音和见证变得更加自由了。我可以向单位领导同事敞开更多信仰的内容。他们是我要撒种和浇灌的对象。中午一起吃饭时,我会做饭前的祷告;在征文写作的选择上,我会选择和信仰有关的主题;在社交平台上,我也会转发一些信仰的文章,没有屏蔽他们。最重要的是,我常常在祷告中为他们的得救代求。

我最大的领导其实是上帝。我要在合上帝心意的原则下,去听从人的领导。一方面保护自己不陷入恶事,不做上帝不喜悦的事,一方面视目前工作的环境为为主做见证的地方。

这个世界有很多苦难,我在职场中有不少挑战,但是祂向我们保证祂已经胜过了这个世界。我不用怕,只要信祂,只要倚靠祂,在一切的事上认定祂,祂必指引我的道路。因为我相信,祂的应许永不落空。

这是我的故事,你的呢?希望听到你的见证,看到祂是怎样带领你和在你的生命中动工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顺服上帝就一定能成功吗?

作者Rebecca Lim       翻译:Anna

 

几年前在一次去蒙古的宣教旅行中,上帝让我看到了祂对整个蒙古的爱:对那里的土地、人民、文化、甚至是政府和破碎的政治体系。

祂点燃了我内心对蒙古的爱,我受到触动并做出了回应。就如上帝把以色列当作祂的子民一样,祂也把蒙古归为祂的子民,所以我也要把蒙古人民当成我的同胞,我也要爱他们。

上帝曾应许亚伯拉罕,他的后裔将如众星一样多,我带着同样的期盼离开了家乡,学习了一门在其他地方鲜为人用的语言。尽管我讨厌坐飞机,但却飞了5000公里来到蒙古,加入了首都乌兰巴托的当地学生事工。

 

 

有些人想到蒙古就会想到广袤的草原,想到骑马出行,但乌兰巴托其实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每个角落都有便利店,早晚高峰也会交通拥堵,街上忙碌的年轻人行色匆匆,追求着更美好的生活。由于我联系上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当地同工队伍,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但是我的工作还没真正开始,就遭遇了挫折。六个月的服侍之后,我眼看着校园团契的人数最后缩减至可怜的三人,预计最后也会慢慢走掉。

我陷入了迷茫。自我怀疑、不确定性和害怕在新工作中犯错让我愈加受挫。有时我像不情愿而又害怕的约拿,告诉上帝我还不如放弃校园事工,专注在我正在做而且很喜欢做的出版工作上。有时我又像以利亚,向上帝抱怨为何我独自一人,为什么所有的努力都收效甚微,每晚都在祷告中渴求逃到山洞里藏起来。

 

然后2020年来了。学校停课,事工转移到了线上,朋友们接连离开了这个国家。剩下的三个学生也走了,去了农村。最后只剩下我自己了,形单影只。

孤独感袭来,接踵而至的网上服侍和没完没了的视频制作工作使我精疲力竭。我似乎被耗尽了,只剩下了躯壳。这时上帝开始用疫情带来的虚空感塑造我。

 

 

重新认识上帝看待成功和顺服的方式

 

我们很多人常常在潜意识里认为顺服上帝就是成功的秘诀。

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寻求祂的旨意,宣称:“愿祂的旨意成就!”然后按上帝所说的去做,祂就一定会祝福我们,赐给我们“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一切”,我们心底会充满喜乐和满足感,还能做美好的见证来荣耀祂。但这并不是上帝做工的方式。

上帝在我疫情隔离期间让我看到是什么在拦阻我与祂建立一个更加丰盛、深刻、诚实和敞开的关系。上帝通过多种方式,如阅读、反思、与牧者交流,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问题。

 

首先就是我内心的骄傲——我潜意识里会拿这次蒙古的事工与以前参与过的事工作比较,认为以前的更有成效。我用对圣经的了解和神学知识的多少来判定事工的果效,而不考虑那些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质:委身于信仰、对他人热切的爱(马太福音5章39节),对带门徒的热情。

第二个问题是我内心的贫乏和低自尊,这是我不想去直视的。我在自己周围竖起了道道隔墙,来保护我免受伤害,结果却把上帝的爱关在了外面。更糟糕的是,我对自己的不喜欢其实是在告诉上帝:“你创造了一个废品。”我无法告诉别人上帝多么爱他们,他们在上帝的眼中何等宝贵,因为我连自己都不相信。

 

上帝并没有直接挥着大锤拆毁我这些自我防备的围墙,而是透过我的牧者和事工中遇见的弟兄姐妹,一次次地敲门,在我耳边呼喊让祂进去。

面对每面围墙,我都只能祷告说:“上帝啊,我想去拆毁,但是我做不到。请求你来帮助我。请你亲自来做。”但是在每天的晨祷中,我似乎能听到上帝的低语:“我仍在向你吟唱爱的诗歌。” (诗篇42篇8节)我的转变虽然缓慢,但是却蒙上帝的喜悦和接纳。

 

 

要蒙上帝的恩惠,就要在生活的起起伏伏中仍然与上帝同行。并非是不遭遇艰难,也不是属灵生命一路刚强,圣经中圣徒的生命可以印证这一点。蒙上帝的恩典就是我们相信上帝愿意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开始看到并感恩上帝赐给我们的一切。

当我艰难地决定要顺服上帝并在祂在我身上的工作中与祂合作时,事情开始有了转机。学生的数量在陆续增加。即使服侍的活动断断续续,学生们却都回归了。现在学生团契人数升至15人,有了一个稳定的小聚会点,其中还有两人有领导的潜质,属灵生命成长迅速,快到我预备查经资料的速度都跟不上了。

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才有这样的果效。作为工人,我负责犁地,预备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只有上帝能让这些植物生长、让他们信心更成熟。(哥林多前书3章6节)

 

 

同时,上帝开始摇动人们的手来奉献支持我们的事工,尤其是我家乡教会的弟兄姊妹。看到邮件列表上的名单越来越长,我意识到上帝从我出生就给我预备了一个巨大的人际关系网。不管是事工活动、营会、宣教旅行还是支付同工的薪水,他都感动人们来奉献支持,及时供应。

至于我自己,我不再充满恐惧,也能接纳自己了。上帝也正在教我来接纳祂和别人的爱,不断将我里面蠢蠢欲动的恐惧、骄傲、自我保护的本能放下,降伏于祂。这个过程不容易,但是我每一段赛程都比上一段表现更出色,我也变得越来越强壮了。

有时我仍然会问上帝为什么这一切会这么艰难。但是在我的挫败和疲累中,我感受到上帝再一次的声音:“我喜悦你。”

 

 

所以……顺服一定会带来成功吗?

 

也许吧,但是我认为顺服并不能保证会带来有光鲜亮丽成果的成功。

约拿的宣判让整个尼尼微城悔改,但是你能说约拿是顺服上帝的吗?或者举以利亚的例子,他祷告从天降下火和雨,但当时没有一个以色列人转离偶像。以利亚甚至都拿不出什么服侍的“果效”,但他却是最伟大的先知之一。还有摩西,被称为上帝的朋友,但是他都没能进入应许之地。

我当然不是想要赢得来自上帝的恩惠,但是付出牺牲之后,不可否认我也想看到好的结果。我也是人。但或许我们不需要多么光鲜亮丽的结果。也许一个生命被改变就足够了——哪怕只是自己的生命被翻转。结果都交在上帝的手中。祂才是牧羊人、陶匠和剧作家。我们只需要单单顺服祂,与祂同行就好。

也许你正在努力顺服上帝和得祂的喜悦,但过程十分艰难。看不到下一步的亮光,也没有任何成功的迹象。

在一个追求实效的世界里,单单谦卑顺服上帝在祂的面前就是最宝贵的。那些全心全意顺服上帝的人能在黑暗中祷告:“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诗篇90篇14节),祂的耳朵必听我们的声音。当我们仰望我们的主人,我们能够举起我们双手祷告:“我们手所做的工,愿你坚立”(诗篇90篇17节),我们所要的结果就是祂的肯定:“我喜悦你。”愿这对你我而言已经足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女人,要多少证据,才敢相信自己的确被爱?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我要你现在就告诉我,你想不想?”眼前的他表情变得复杂和沮丧,“你为什么会怀疑呢?”最终他对我说出我满意的答案。我终于罢休,不再逼问他那些问题。

你想不想这么做?其实,我内心深处真正要问的是:你还爱不爱我?身为女人,我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渴望被爱,渴望一直被爱,渴望被无条件地爱。所以在被爱这件事上,我总免不了要拼命“收集证据”,我会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一些在对方看来是理所应当的问题,从而得到肯定的答复;或者观察和揣摩对方的言行举止,来给我的“被爱”补充说明。

再或者,我会努力讨好对方,希望对方因为我的好行为而爱我。我很矛盾,我似乎是在寻找对方爱我的证据,但我同时也在寻找对方不爱我的证据。我似乎有了一个预设:他不会爱我的,他不会接纳我的。事实上,不管是哪一个证据,都永远不足!

 

 

自卑和自大在我体内形成一座名叫“自我”的偶像,我的灵魂知道自己不配被爱,但我同时又想要证明我值得被爱。于是开始抓住我以为我拥有的:我的性格、外貌、财富、年龄……我以为我是因为拥有这些所以才值得被爱,所以我不能失去这些东西。这座雕像开始形成一个黑洞,把所有的证据都否定了、吞噬了,又释放出苦毒来消损自己和别人的爱。

这和信仰竟然非常相似!人总想要透过自己行为来赚取上帝的饶恕,罪使我们无法相信上帝竟然会无条件爱我们,这怎么可能?我们以为上帝接纳我们是因为我们相信祂,星期天去教会敬拜祂、愿意成为基督徒,洗礼归入主名下,向祂祷告……是因为我们做了这些,所以上帝接纳我们。然而事实是,上帝是因为救主耶稣基督的缘故接纳我们,祂并不因为我们的任何行为,而单单是因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

 

 

所以我们对上帝的回应,就是不凭着眼见,而凭着信心(哥林多后书5章7节)。圣经上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章1节)这份相信本身,就是我们被上帝接纳的证据,因为这份信心正是上帝所赐,并不是我们自己有的。人总想要用行为来赚取上帝的接纳,就像我总是想要讨好,并且以行为来赚取别人对我的爱。我拼命寻找别人因为我的好行为而爱我的证据,其实本质上是不相信。证据已经足够,只是在于相信或者不相信。

相信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因为它要求我们把自己交出去,跳那信心的一跃。但是我们不是看见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就会看见。否则就算我们看见了证据,我们还是不信,就像法利赛人,“祂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祂。”(约翰福音12章37节)当我们仔细思考这节经文:“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马太福音13章58节)我们也会明白,上帝总让我们在相信之后才更加看见祂的作为和大能。

 

 

在信仰上,我们会寻找“得救确据”,在一段关系中,我们也免不了会收集各种“被爱的证据”,这并没有错,因为爱我们的对象也会愿意给我们提供证据。但对我们自己,关键的还是不凭着眼见,凭着信心,并且这份信心的对象是基督。否则我们见到了再多的证据,听了再多肯定的话语,我们总无法满足。我们是不配被爱的,但是感谢耶稣基督!祂成为我们能够去相信的根基。因为只有祂能无条件地爱我们,也只有祂能全然满足我们被爱的渴望。

你相信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