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时,我却陷入抑郁

作者:小洁,美国   有声播读:佳音

 

我生长在一个恩爱的家庭,并且因为父母年轻时就信主,我从小就接触基督教信仰。我的家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父母还有能力供给我和弟弟妹妹学音乐。另外,我比较爱读书,所以成绩一直都不错。升高中之前举家移民到美国,于是我在美国完成了学业。对于生命中的顺利,父母师长教导我要感谢上帝,感谢栽培我的每一个人,并使用恩赐去服事上帝。

然而,年纪小小的我还必须面对同侪。令我困扰的并不是霸凌行为,而是这类的话:

“你没有补习啊?怎么有办法考得这么好?”;

“我妈说你那么乖,成绩又好,说我为什么不学学你” ;

“好羡慕你买得起学校的午餐”。

看见同学们羡慕我的生活,生性敏感的我心里有些同情,又有些不安。没有人教我评估他们的观点到底够不够全面,更没有人教我如何回答他们的话,我只好把同侪们的羡慕和嫉妒闷在心里。渐渐的,年幼的我就发展出一个观念,就是我的幸福令别人的心里不好受。

长大了,换了环境,依然处处撞见这类的话。团契的弟兄姐妹对我说:“你在基督教家庭长大呀!好幸福。我多么希望我的父母也能信主。” 从外地来美读书的朋友说:“真羡慕你小时候就移民来美国,不需要像我一样担心签证的问题。” 也有陌生人一听说我的专业,就脱口而出:“哇,这行很赚钱呢!” 听起来都是正面的话,都是强调我比他们好命,我却越听越苦闷。此时,我已经深刻地相信,我拥有的这些幸福不仅不公平,更是不应该,因为我拥有的,旁人没有。

我的眼光渐渐由外在转向内在,并开始自责。每次听到有人突破家世和经济困难,最终获取成功的故事,我都认为自己虽没有吃过这些苦,却同样获得成就,真是该受谴责。我甚至想:既然我的各种优点和成功都是偶然,那我一定是个比大家都懒惰的人。

仅管身边的人说我用努力换取了成绩和才艺,说我待人友善且热心服事,我却坚信这都是他们的错觉,坚信自己其实是个既高傲自大又不肯努力的人,不应被看重和嘉奖,反而应该受到鄙视和孤立。奇怪的是,旁人的成功和幸福并不会令我反感,我反而觉得这是他们理应享受的成果,只有我不配得。

许多读者应该都看出当时我的思维有多么偏差,我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大学时期的课业和人际关系,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加上身体健康的因素,还有习惯性的自我贬低,使我陷入抑郁的低谷,却不自觉。直到一名师长意外得知我的情况,带我去找心理咨询师,我才意识到问题有多严重。

这几年,我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学着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我渐渐记起那些被我忽视多年的回忆。之前认定自己活得比别人都顺利,后来发现自己有好些经历其实是不值得羡慕的。之前认定自己懒散不勤、待人恶劣,后来回忆起自己努力突破困难的例子,还有別人与我愉快相处的景况,逐渐推翻这些缺乏根据的信念。

同样认识上帝的咨询师,更给了我一项功课。她给我一张清单,标题是 “Who Are You?(你是谁?)” 这个清单写满了形容词,每个形容词都配上一节《圣经》经文,每一节经文的内容都关乎:在上帝的眼中,我是谁?这项功课的目的是,要我不再用旁人的眼光看自己,也不再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而是回归到创造我的那位上帝面前,问祂:上帝啊,你说我是谁?

可以说,这项功课让我重新认识了福音。我现在知道,我生命中真正的亏缺并不是别人投来的异样眼光,也不是自己眼中的那些匮乏,而是我因为顺从了自己的罪性,而在上帝眼中亏缺了祂的荣耀。我现在也知道,我接受上帝的赏赐时,并不需要愧疚,毕竟耶稣在我还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时,就已经为我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我的自由,使我得以回到祂的家中。我说,我不配得。上帝说,没关系,恩典的定义就是白白赐下,给不配得的人。

我发现,上帝并没有要求我先过着苦行僧的生活,才接受救赎之恩,也没有要我先放弃得救的机会,转让给 “更需要的人”。不,我和世上的任何人都一样需要上帝的恩典,而这恩典是够全世界用的,上帝只要我欣然接受。同样的,上帝赐给我安稳的生活和才干能力,并不是要我因此而自责,或因为没有完成像別人一样伟大的事工就沮丧。祂只要我存着感恩的心,领受祂所赐给我的,并谦卑听从祂的指示来使用。我是祂的手所造的,祂比我更清楚我的能力和限制,祂也已经为我谱出我耳所未聞的生命乐章。

在马太福音25章的比喻中,主人交给每个仆人管理的银子数量并不相同。虽说 “……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加福音12章48节)

听起来要求很高,但从主人最后的一番话中看出,只要我按照祂的指示,尽所能地好好运用祂赐给我的资源,就不必害怕,反得奖赏。罗马书12章4-6节说:“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做肢体,也是如此。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上帝使我和身边的人们各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不是要我们竞争比较,而是要我们互补互助,看见一群大不相同的弟兄姐妹,在主里和睦同居的美善。

人毕竟是软弱的;我今年初又再次因为这与人比较的心里,陷入焦虑和忧郁。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还在透过《圣经》和从咨询师学到的技巧,重新扭转自己的思维。积极地用上帝的话抵挡撒旦的谎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属灵的争战,是每天都必须重新做一遍的事

但我不气馁,因为每一次的挣扎,祂都带我经过。每当我彷徨担忧,我就透过祂的话,再次尝试看清祂眼中的我,因为唯有祂的话才是真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祂把我从工作中的黑暗深渊提拔出来

作者:Radish

 

五月份的时候,由于考公务员失利,我需要开始新的工作。我把新工作放在我的祷告中,并向祂提出了很多关于下一份工作的需求:离家近、双休、公司规模稍大一些、工资稍微高一些、每月工资不含浮动绩效。

由于我的条件实在太多,我内心其实也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面试了很多家公司都无果。不久之后我甚至开始有了放弃这些条件的念头,觉得祂不会为我预备这样一份工作的。于是我开始往更远的地方去寻找工作,觉得自己提出来的这些条件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但是后来,我到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这一份工作竟然满足我所有的要求。我知道这就是祂为我预备的新工作。当我欢喜快乐地去上班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我习惯了从小都成为人群当中的焦点,并得到大家的赞同和认可。在以往的工作当中,我都能和大家打成一片,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份工作当中,我竟然会被边缘化、被排挤,被同事打小报告。不仅如此,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也从来都不愿与我配合。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要如何去开展我的工作,我也不再想去和他们交流。每一天上班,我不需要向周围的同事说早安,下班的时候也不需要向他们说再见。我就像一座孤岛,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和其他人有过多的交流。如果没有必要的工作,我们一整天可以一句话都不说。

除此之外,老板对我的工作也有诸多的不满意,以及各种各样的批评,在每一个细节上面都吹毛求疵,并对于他所做的决定也老是出尔反尔。当他对我有越来越多不满意的时候,我也对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抗拒、反感和惧怕。如果可以不用和他交流,我也尽量不要去找他,因为每次面对他,我的内心都是无比的难受。所以我在这个工作中不仅得不到同事的认可,更得不到老板的赞赏。我觉得痛苦极了,我的人生就此陷入到黑暗的巨大漩涡当中,不知道怎么办,每一天当我起床要去上班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场噩梦又要来临了。

这样的状况持续下来,我已经无法好好地打理自己的生活,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来化解目前的困境。于是我把我的近况告知弟兄姊妹,大家都为我祷告,我也不断地为自己祷告。我不理解我为什么会面对这样的光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如此的痛苦,我也开始怀疑这真的是祂为我预备的工作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我每一天为如此痛苦呢?我甚至向祂说我已经用尽我的全心,全力、全意来爱祢了,为什么我还要面对这样的状况?

在这样极度的痛苦当中,我无助极了,只想逃避。我心想如果能有足够的金钱来满足我的生活开销,我从此再也不用去上班了!那时,我想到了我曾经在服事上的光景,也是如此难受和痛苦。有一天早上,当我又陷入这样的痛苦当中时,祂对我说:遇到困难,不是逃避,是祷告

于是我在网上开始学习如何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这对我来说是一件新奇的事情,我竟然也要学习与人相处了(现在看来,觉得自己“不需要学习”的想法真是骄傲极了)。

与此同时,我开始在每一个工作日的午休时间抄写为工作祷告的祷告词,我也开始禁食祷告。我祷告的方式是唱诗和赞美。因为在工作场所中没有一个适合自己安静祷告的空间,利用午休时间我会打开诗歌赞美的视频,带上耳机在心里默默唱着,我把每一句歌词都当作我的祷告。

有一天,在一堂圣经课程中,老师说,耶路撒冷处在当时世界板块的中央,因此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可是这一座城市却是祂所拣选的城市。我想他们经历了多少的痛苦,多少的战争,那时候的人们一定也会想一个问题吧,为什么祂的应许之地,却充满了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呢?然而圣经上却说:“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围绕祂的百姓,从今时直到永远”(诗篇125篇2节)。于是每一天早晨,当我坐在我的座位上时我就向祂祷告: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上帝也怎样围绕在我工作的四围,我宣告恶人不能来攻击我,仇敌在祢的面前都抱愧蒙羞,他们的诡计都要落败!

当我这样一天天祷告的时候,环境都并没有好转,可是慢慢地我却发现我自己的内心有很多的变化。我看见自己的罪,我看见自己的骄傲。我总是希望活在众人的焦点当中,我总希望被人喜欢和称赞,可是当我在这家公司时,这一切都没有了。我才知道上帝原来要让我在这样的光景当中,让我知道我不需要做众人的焦点,也让我看见我的内心有多么的骄傲。这何尝不是我生命中最需要学习的功课呢,我需要来到祂的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我需要一个谦卑的生命,我不需要活在众人的焦点当中,即使当我在被边缘化的时候,当我在人生的至暗时刻,祂都与我同在。

我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到上帝与我同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无论我相信还是不相信,无论我怀疑或肯定,上帝都与我同在,无论在生命的高山或低谷,祂都亲自看顾,祂知道我在工作中的恐惧、害怕、难过和无奈,祂都知道,祂都看见了。我的每一个祷告,祂都细细地垂听,这就已经足够了。

每一天低迷的情绪也让我慢慢地去认识自己,我发现我是严重的讨好型人格,我也发现我的生命缺乏应有的界限。我常常因为别人的开心而开心,我也常常因为别人的言语而过度敏感。原来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严重的精神内耗患者,我的生命并没有因为上帝而满足。我猛然发现,在这样的痛苦当中我才真正开始学习认识自己并调整自己。谢谢主。这样的经历使人痛苦,却是最好的经历。

慢慢地,即使每一天都很痛苦,我也熬到了转正述职的时候。我的工作内容是品牌营销策划。在这期间,老板把公司的接听销售热线给了我。老板认为我把品牌打造得好或坏,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的有效客户是否增加。在准备述职分析客户数据的时候我发现,在我开始接听销售热线之后,我们公司进线咨询的客户量,每个月可以达到以前半年的客户总量。

在述职中阐述这一数据情况时,所有的评委也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我们的市场推广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这对于我的转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是,我知道这期间是上帝亲自把客户带进来的,因为当我转正以后,我们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进线咨询客户却突然大幅缩减。这不同寻常的反转让我深知,唯有主能够。

述职之后,我在述职评分表上看到了三个选项:一个是转正,一个是延迟转正,一个是降薪转正。我在看到这三个选项的刹那,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会被降薪转正,我的心难过极了。然而结果需要在一周之后才会公布。这一周我都觉得我深陷在第三个选项的痛苦当中。一周之后,我果然被告知需要降薪转正,但我还是感谢主,我转正了。

这三个月的试用期期间,每一次聚会,每一次小组分享,我都是为自己的工作祷告。当我对于被边缘化,同事工作不配合的状况毫无指望的时候,那些曾经最讨厌我的,最不配合我工作的同事,竟然开始主动和我说话,和我开玩笑,还拉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在里面和我聊天,好像曾经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人的心竟然在不知不觉当中改变了。尽管我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我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地认识了自己。

我知道这是上帝亲自改变人心,祂救我脱离这个黑暗的深渊。这一路的功课,我已经学习到了,要带领我进入到平静,安稳的丰盛之地,未来我的生命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功课,我也会面对很多未知的困难,只是我已经深深地经历上帝是我随时的帮助,上帝是改变人心的,在祂没有难成的事。

为着这样的经历我的信心增长了不少,我向祂献上感恩。主,谢谢祢带领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高山和低谷,祢的杖祢的杆都安慰我;谢谢主,在我觉得毫无盼望的时候给我希望,并带领我进入到那丰盛的流奶与蜜之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祂帮助在自杀边缘游走的我找回喜乐

 作者:Jacq So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木木

 

我不应该在这里。

如果没有耶稣,我将会是世界青少年自杀事件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我安静地承受着痛苦,有一天觉得自己受够了,于是结束了这一切。

从小,我就明白我的家在情感上并不安全。我的父母经常发生冲突,每次发生争吵时,我妈妈都会临时搬出去住一阵子。她会把我和哥哥带到我们祖父母家住一段时间,并向我们抱怨她艰难的婚姻。

然后我的父母会和好,我们会搬回家,这之后循环又开始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告诉自己我要成为家里的那个支柱,来撑起其他人。

我不能为此感到难过,因为已经有那么多人不开心了。

结束一切的诱惑

我当时在上大学二年级。我的父母又陷入了另一场“冷战”,这意味着他们几个月都彼此不说话。与此同时,我患有阿茲海默症,并且每天至少发一次脾气的祖母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通常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但在某些时候,我的导火索会变短。只要被一丁点的事情刺激到,我就会开始向朋友和同学咆哮。只是,我不能在家里爆发。

记得有一天我爸爸在早餐时间喊我坐到一边,并征求我的“专业意见”(因为我主修心理学)——问我他和我妈妈是否还应该继续在一起。尽管他太不应该问我,但我尽可能平静地回答说这是他们自己的决定,但在那次简短的交流之后,我的内心有些崩溃。

我不记得事情是如何迅速发展的,但我开始忘记快乐是什么感觉。

我会和我的好朋友出去玩,也会玩得很开心。但我回到家后,会躺在床上一个多小时,茫然地盯着天花板,直到有人叫我参与别的事情。

我第一次想到自杀是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的祖母刚刚结束一次发作安定下来,整个家里很安静,我走进厨房吃点心。我打开抽屉想拿个喝咖啡用的勺子,这时我看到了刀。

那天我关上了抽屉,并没有做什么。但这个想法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

没有人知道我的精神状况,我一直保持去教会聚会,因为我的父母知道我总是去聚会,我不能让他们觉得我有什么不对劲。但是我已经退出了所有其他的教会活动——门徒训练小组、圣经学习小组、团契。我会去教会听讲道,然后马上离开去某个地方吃早餐,通常是我一个人去。

学习为喜乐而战

即使我已经放弃了,因着耶稣无限的怜悯祂仍然在拯救我。

在我考虑自杀的那段时间里,我脑海中不断涌现出不同的不应该自杀的理由——从有点傻的“想象一下那会是怎样的一团糟”到更严肃的“不要这个时候对妈妈做出这样的事。”

我知道我非常需要治疗或咨询。但我还没准备好谈论我的问题。尽管我是学心理学专业的,​​但我仍然对心理健康问题抱有偏见——我不想成为“疯子”。所以,我试图通过我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来进行自我治疗,但试图独自解决我的问题是永远都不可能的。

一个星期天,我的教会通知在聚会结束后有售书活动。尽管我很抑郁,但我内心的书虫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活动。所以我去书摊浏览了一下,然后买了约翰·派博(John Piper)的《活出喜乐(When I Don’t Desire God: How to Fight for Joy)》。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将喜乐称之为需要为之奋斗的东西。因为之前,我感到喜乐就是自然而然拥有的。但当我此时再也找不到它时,才真正理解什么是为之而战。

读这本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最终领我开始了康复之路。当我重新研读圣经时,我很感动,背诵了彼得一书。这封信的开头特别让我印象深刻:“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 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你们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得前书1章3-7 节 )

在不断地通过背诵来默想经文之后,自杀的想法终于从我的脑海中被驱逐出去,因为上帝的真理取而代之,也提醒我在祂的计划里真正的“结局”是什么。我还找回了真诚、具体、敞开心扉的祷告——这些祷告保守我走到今天。

在我陷入抑郁症的三年后,我正在朋友家玩,我忽然意识到:我终于想起了快乐是什么感觉了。

装备自己来安慰别人

那以后已经过了十多年了,我和抑郁症之前的那个自己不再一样。我现在更容易辨认出负面情绪,所以我不会像以前那样以不健康的方式处理它们了。我不会让那些负面感觉在我心中徘徊;相反,我让自己感受这些情绪,然后祷告将它们交给上帝。

主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继续通过与一位有智慧且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谈话来治疗,因为我学会了坦然谈论我的问题。我的家庭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但上帝一直提醒我祂的信实,甚至感动我殷切地为我的家人祈祷——当我做不到的时候,我会请别人和我一起为他们祷告。

我也完全回到了教会。上帝让我对那些经历类似挣扎的人有着深刻的同理,并让我通过祂给我的安慰来安慰他们(哥林多后书1章3-4节)。

那熟悉的抑郁麻木感有时仍会在我身上蔓延,但靠着上帝的怜悯,它并没有再次占据上风。祂信守了祂的应许: “那赐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祂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 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门。”(彼得前书 5章10-11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如果没有了头衔,我是谁?

作者:Bonnie Junell V. Abanid,菲律宾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木木,中国

 

职业头衔可能说没就没。当监管我工作的办公室不再给我续签执照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对此,我非常震惊,因为我持有这一执照已经很多年了。被拒绝续签执照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重创。

我是在2015年成为注册心理测验师的。这意味着我接受过进行心理测量的培训,获得了政府的正式认可并得到了政府颁发的执照。有了执照,我就可以给他人进行心理测量、评分并进行结果解读。

六年来,这个头衔成为了我身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签发一些文件时,我开始在我的姓氏后面加上“RPm”(心理测验师的简写),并为自己能够这样做感到自豪。拥有该证书让我有机会进行教学、演讲和进行咨询。我还因此在高中做了两年辅导员。

我的执照本来应该在 2021 年 4 月续签的。鉴于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决定提前两个月申请。 “这应该很容易。”我想,因为我对整个过程非常熟悉。

那天,我来到续签的办公室,确信自己可以在几小时后拿着一张新打印的执照回家。轮到我时,我出示了我的文件,并等待负责人告诉我下一步做什么。令我惊讶的是,我被告知我的资信状被发送到另一家分行去了(距我所在的位置约 3 小时路程),如果没有该证书,我将无法更新我的执照。

没有了头衔的我是谁?

惊慌失措中,我试图通过出示我收到的官方电子邮件来乞求办公室,以确定我已经获得了该资信状,然而并没有凑效。然后我打电话给为我颁发资信状的协会,但电话线忙碌,我需要等待。帮助迟迟没有到来,再多的乞求也无法改变他们坚决的决定。我绝望极了,因为我所做的所有一切准备以及我那天花的时间都付诸东流了。

那种绝望的感觉持续了好几天。我感到命悬一线,我知道没有执照我就没有办法继续工作。我无法想象,只是缺少这一份文件,就会导致我无发继续工作。这也意味着下次在我签署文件时,我不能再在我的名字前面附上职业的首字母缩写。当我再做自我介绍时,我不能再说我是持有注册证的专业人士。

所有这些给我带来了一个奇怪的自我评估时刻:如果没有了头衔,我是什么?我是谁?

我把自己的身份建立在了一个短短几年内就可能失去的头衔上。我感到让这个头衔定义我是谁,实在太愚蠢了。

我在破碎之中,意识到真正重要的是拥有一个没有人可以剥夺走的身份——不依赖于颁发的证书或参加的研讨会,也没有到期日的身份。

一个永不过期的身份

约翰福音 1 章 12 节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这节经文让我看到了一个没有过期日的身份。想象一下,如果圣经给我们的指示是和我们考取执照类似的话,我们很容易会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不达标并失去我们的头衔。然而,上帝很仁慈,尽管我们不好,祂仍然给我们权柄作祂的孩子!做祂孩子这个身份可不是一个写在一张卡片上,可能被放错地方或被偷走的东西。

这个身份永远在我们里面!

让我惊讶的是上帝如何使用我这次的经历来唤醒我的内在身份。很多天之后,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我的资信状已重新交付给那间办公室,如此,我就能够拿到我的新执照了。尽管如此,被拒绝的经历仍然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和让我觉醒的时刻。

尽管我很喜欢我的职业头衔,但我知道,在职业头衔之上,我拥有一个任何人或办公室都无法夺走的身份——在耶稣里的身份。我知道我总是可以倚靠我这个身份,希望你也一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