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失去听力,我却听见上帝的恩典和爱

作者:以勒
有声播读:木木

 

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
你的眼好像鸽子眼。(雅歌 1:15 和合本)

鸽子的眼目单一 专心,温柔顺服,有属灵里纯净的眼光,一切也会显得格外美丽!上帝眼中看为好的,那一定是极好的。我们也应当这样凡事仰望祂,才能明白祂的旨意,并行在其中,讨祂的喜悦。

原生家庭

回忆幼小时候父母常常吵架,妈妈会在半夜三更抱着我回外婆家。当我一个人时,我会时常感觉自己很孤独很可怜很难过,心里也会时常隐隐的声音:“我是多余的,你们为什么生我呢?”心也无声抱怨和反抗,(各种控告不断)也会在没人时独自哭泣,眼泪真的止不住,非常软弱。

初中前我的性格非常的内向、自卑,但也是邻居亲戚眼中的乖乖女。我的父亲是个有能力、有爱心热心且外向的人,但他脾气暴躁、也会有言语暴力。母亲是个温柔内向的人,当然她也有固执的时候,而且她患有糖尿病,又以麻将为友。

青春时期后父亲有了外遇,父母离异,和妈妈一起离开了原来的环境。那时候,我的学业总是大起大落,上课不集中,经常发呆。心里常有许多杂乱的念头,每当想起我所处不幸的环境,就会情不自禁掉泪。

失去听力

24岁那年的夏天,我听力几乎接近全聋,一句话只能听清2-3个字。我被几位老专家鉴定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全世界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最后等待全聋)。这种耳聋就好比一个手机接受信号不好,无法完整接收别人的话量。记得当时我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心里非常难过也极度的恐惧。我很悲观地想:我还那么年轻,还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都还没有去做,就这样聋了?我以后该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与人沟通?

感谢主,那一年我信主了。每当我因为有声变无声而感到心酸、苦痛、脆弱无助时,上帝的话就在我耳边响起,使我受安慰,托住我脆弱的心灵。是祂的爱和怜悯,也是祂的力量陪伴我,给我信心和勇气,一直到现在。我相信未来也一样,上帝也会一直眷顾、帮助且看顾我,直到未来与祂面对面。

这样的期待对我来说是足够美好的!因为上帝的荣美,是可见的。借着内住的圣灵,对我们发出的呼求时,我们也对着祂主动的爱发出我们的回应。我开始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和计划,耳聋的问题,我也决定交给主。因为我相信上帝无所不能,祂是掌管万事万物的,因此比我清楚万事万物为何发生。我们在任何处境中都要学习倚靠仰望祂。并且相信祂有他的美意。

祂带我走过

因为几乎接近耳聋,我也慢慢离开了原来的各种圈子。

最大的收获是我的心慢慢可以安静下来了。也渐渐地开始享受以前没有过的安静宁静。我会脱下助听器,关起门,闭上眼,美滋滋地读圣经,默想上帝给我个人的话语。并且我可以随时祷告、亲近祂。同时我也不断在成圣的过程操练与祂为友,渐渐学会与上帝同行!我远离过去忙不停、一直亢奋的状态,从忙茫盲中脱离出来,开始享受随时可安息的美好。从这点来说,身体的残缺反而成了我美好的祝福和美意!肉体虽走向死亡衰残,心灵却日益更新,也不再会出现自怜自悲,而是时常喜乐。我也不再遮遮掩掩,刻意披下头发来遮盖我的助听器。我会扎起马尾辫,直接开口先打招呼。我听力不佳,却因此学会敞开,直接面对和接纳现在的自己。

若不是有耶稣,若不是有天父的爱和话语,我在这突如其来的缺陷中,可能回到小时候那样,或许更加自卑自怨、自暴自弃,也可能得抑郁焦虑,没有心力再走出来。但我真的没有陷入到这样的境况中,因此荣耀归于上帝。

奇迹般复原

2015年,我的听力突然清晰90%,开始好起来了。就像信号开始恢复,耳朵也健康正常起来。当然,这不等于我已经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只是跟自己的前5年比起来,我好了很多。对我自己而言,我是“有声到几乎无声到渐有声”,这也是非常欢喜快乐的经历!也是美好的见证!在经历这过程中,我体会很多聋人的各种心酸,他们会被拒绝、被误会,也会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他们会感到无助和有限。对我来说,是上帝的爱,上帝奇妙的医治,使我能好起来。我没用什么药,也确实没什么药可用,却好转了。原来常常见面的专家们也不能做出解释。实在是荣耀归于祂!

正如经上说:“我们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健壮了。正是祂所赐的信心,叫这人在你们众人面前全然好了。”(使徒行传3章16节) 如今我是肉体老去或衰残?容貌如何?穿了什么品牌,住别墅还是租来的房子,还是穿金戴银,还是其他,一切的一切都将要过去,我们所有的盼望在耶稣基督里永恒里。


感想和劝勉

我想,我们要时常学会问自己:我们是否每天记得要优先考虑把时间分别出来亲近上帝呢?我们的心在何处呢?我们的年岁是否可以自己数算?我也时常问自己:若是下一刻我将要面对上帝,我们的天父,我是否站立得住?我是会害怕还是欢喜快乐?是后悔是亏欠还是……

靠着圣灵,我们要时刻警醒不倦。若很多繁琐的事或者各种偶像占据我们的心,我们要学习操练谦卑,并且及时转回到天父里。常常读经祷告吧!在每一天早晨,还没有见人之前,预备自己的心给上帝,先见祂,与祂独处。与他的话语联合,让圣灵带领并充满我们每一天。

心里难受时,来想想大卫曾说:“我的心啊,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诗篇42篇5节)。我们要问问自己的心,为何不能感恩?主把一切都给了我们。主的恩典不是一直保守我们到现在吗?我们要反问自己的心,是不是时常羡慕嫉妒?看不到自己已经所拥有的。是不是时常害怕忧虑多思,欲望太多?我们要常常进入自己内心的状态来思考,然后再次确认上帝的主权与恩典。这样,我们心中的污秽和忧愁会奇妙地自动离开了。

有上帝的每一天,是从始到终。每一刻有祂的陪伴和同在。让我们对上帝和祂的话语有信心,活在祂的爱里,让祂亲自为我们遮风挡雨。愿弟兄姐妹们常常充满从上帝而来的喜乐,常常心里充满爱,眼中透出信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找工作心里很苦恼,但祂听我诉说

作者:Wendy

有声播读:木木

 

最近这一个月以来,我心里时常压抑和痛苦,为了找工作的事心里很苦恼!

原先,我在培训机构上班!可是疫情使得我所在地区的学校和培训机构推迟开学。虽然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放了一个长假,但是整个行业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危机让培训机构大受损伤!

从那时起,我就担心自己的工作也会不保。虽然我有问过老板,但得到的回答都是模棱两可:因为没有复工,具体情况都不知道!为了让自己不盲目等待,我决定先找其他工作,如果假期后被裁员,也不会浪费时间。

只是之后我陆陆续续在各个招聘网站投简历,都是石沉大海,内心受到打击:究竟是我自己能力差还是年中不是找工作的好时期?我脑海中各种各样的想法层出不穷。不仅工作事烦心,这一个月以来我和姐姐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两颗心的距离好像没有那么近了,聊天也是矛盾重重。不知道是她心情不好还是我的心情不好,只要两个人一说话准能让彼此都生气。

我常常因为这些事内心很软弱,有时心里的压抑和痛苦让我在祂面前开口祷告时禁不住哭泣,感觉自己好委屈!

这一个月来,我在祂面前时常流泪:一方面与姐姐关系紧张因而感到气氛压抑,内心压抑;

另一方面,越是着急工作的事越没有任何消息。

今天早上灵修时,我跟祂祷告说:亲爱的天父,我知道你顾恋我,预备安静环境和住处给孩子,藉着我的姐姐、姐姐夫供应我的生活需求,感恩你的安排和保守!主啊,虽然我现在想要一份工作,想自己独立养活自己,但是靠着我自己做不到。我能力有限,我的工作经验缺乏!唯有靠着你在工作上给我预备适合我的工作!

主啊,离我自己定下的目标时间还有一天,但是现在看希望很渺茫。无论怎样,请你让我在这样的环境中站立得住,因为我知道你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遇到红海虽无路可走,但你使红海的水分开,带领以色列百姓走旱地过去!所以,主啊。虽然我自己感觉看不到未来怎么样,好像无路可走!但我愿意相信你会开一路给我,预备工作给我!感谢你,阿们。”

当天下午,我已经不抱希望,所以内心也逐渐平静下来,随着姐姐一起出去逛街了。但是晚上吃过晚饭时,竟然收到面试邀约短信。后来的电话面试中,对方公司人员的态度也非常好。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祂给我预备的工作,但我相信祂听了我的祷告!这让我知道祂是信实的,可信的。虽然暂时看不见前路,我可以不再担忧,跟着祂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身为心理辅导员的我,自己却深陷焦虑

作者:Adiemus Seah

翻译:Anna

有声播读:洋澜

 

 

 

“抱歉,你的状况没有治愈方法。”这是我最不想从医生口中听到的话。那年的我28岁。

“但是好在你可以通过吃药控制住症状。因为你得的是慢性病,只要你能感受到症状存在就要每天服药。”他说。

接着医生列出我要忌口的食物——避免油炸和酸性食物。我能吃的食物都是些清淡无味的;要么是清蒸蔬菜,要么是清蒸鱼。他还告诉我要避免压力过大(好像压力是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一样)

这个诊断令我吃惊、困惑和愤怒。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健康

我一直以为我身体健康。我定期运动、饮食平衡、不抽烟不喝酒。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开始严重恶心呕吐。刚开始我没放心上,以为只是胃里细菌感染或者工作压力大所致。

那时,我是我们大学辅导咨询部的主任。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面对精神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训练员工如何帮助有行为障碍的学生,并带领着一支咨询师团队,制定政策和程序,参加会议,写报告,组织活动,处理一些异常事件。

但是我喜欢我的工作。所以我回忆不出是哪一个具体的事件导致了我开始严重呕吐。

然而,六个月的时间里,我因着严重恶心、呕吐、心悸、大喘气、剧烈胸痛、头疼、失眠等问题不断进进出出同一家医院。我吐得太严重了,导致我无法进食,不得不住院静脉输液来避免营养不良和脱水。医生给我做了很多检查、扫描和X光。

最终我被确诊为慢性消化系统紊乱,我的生活很快就被我的吃药时间表打乱了。

每天早晨我需要五点就起床吃药,之后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药物和严格的饮食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的症状得到缓解,但是我仍旧会心悸、大喘气和失眠。因着有气短和心脏病发作的征兆,我8周内住院了五次。

这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状况。作为一个精神问题方面的临床医师,我深知自己不仅仅是身体出了问题。我还有抑郁的症状。我开始离群索居,早晨起床困难,脑子里充满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消极想法。我一贯喜欢做的事现在对我来说索然无味。我甚至一度想到自杀。

但是我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我无法想象我居然会遭受焦虑和抑郁的困扰。我是辅导咨询部的主任,帮助那些经历巨大压力、抑郁、焦虑等精神健康问题和面临其他生活挑战的人们。并且我在我们大学、医院和社区还负责开展精神健康知识的培训。我当然能够处理和搞定自己的焦虑呀!

此外,作为基督徒,我相信上帝复活和医治的大能。当然,上帝的大能远大过慢性病和焦虑的威力,我坚信如果多次禁食、迫切祷告,背下更多的经文,有更大的信心(这些我都尝试了),上帝就会医治拯救我。但是内心深处,我努力寻求上帝的各种方式却源于我的自义、自救和想要操控上帝给我我想要的结果。我没能完全依赖上帝的主权和大能(但以理书3章16-20节;雅各书1章2-4节)。

讽刺的是,我虽然可以向我的咨询者们给出同情、理解和接纳,但我却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对自己非常严苛,无法接受我的精神状况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与焦虑、慢性疾病和乏力斗争的过程中,我的自尊和自信开始崩塌,恐惧和自我怀疑慢慢袭来。

我很犹豫要不要跟人分享自己的状态(包括我的妻子),我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

我很容易接纳自己身体状态的诊断,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精神方面有问题,原因是大家普遍觉得有精神障碍是一种耻辱。但是在我评估过精神问题对我和我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并考虑了我可以为健康做出的选择时,我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我的确被焦虑所困。

在焦虑中生活,外加慢性病,挑战着我对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的态度和看法。

例如,我发现自己原来下意识里有很多误解,比如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假冒伪善的人,因为身为精神健康方面的专家我却不能帮助自己,而且我认为如果我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我的未来就会暗淡无望。

我当时并不知道,事后才醒悟过来,我成年后的焦虑症与我童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并不美好。在我小学阶段大部分时间我的家里没有电和自来水。我的父母努力工作才够勉强养家。虽然我们家境并不宽裕,但父母爱我们、关心我们,所以我非常幸福满足。

但是后来一次意外打破了这一切,我的家庭破碎了。作为一个孩子,我亲眼经历了这些创伤性事件,并试图通过努力成为一名杰出的成功者来掩盖内心的创伤和焦虑。我不得不让自己出类拔萃以化解自己的情感伤痛和焦虑。

我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学习优异、擅于与人交往。我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内心却深藏着儿时的伤痛。回忆过往,我意识不到自己有过焦虑和抑郁的明显征兆和症状。所以我满不在乎,生活仍旧继续,虽然伤痛仍在。高中毕业后,我去了澳大利亚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走进婚姻。

我认为我已经忘掉了那段经历。却不曾想它会在后来的生活中又浮出水面。

转折点

“我感觉很糟糕,我需要帮助,”趴在马桶旁吐了1000次之后我终于对妻子开口求助。那是2004年,我们新婚不久。这之前她已经看我吐了无数次了(很难堪的场面),好几次把我紧急送到医院,照顾我,和我一起彻夜祷告。

最终我向她承认除了身体的问题,我还在经历焦虑。这真是一个转折点,把我引向基督里的新生命(哥林多后书5章17节)。

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我意识到我有两种选择:独自战斗,或者与上帝和爱我的人并肩作战。我知道上帝的爱超乎我所想(约翰福音3章16节),而且上帝造我有一个特别的计划和目的(耶利米书29章11节),尽管这个世界充满无尽的痛苦和苦难(约翰福音16章33节;彼得前书1章6-7节;雅各书1章2-4节;罗马书5章3节;哥林多后书4章16-18节)。我清楚我的角色是使用上帝所赐的才能、训练、资源和个人经历,透过辅导去帮助别人。

求助他人

所以我跪下祷告。我鼓起勇气向他人求助。我跟牧师、大学里的老板(也是基督徒),还有几个亲密的朋友分享了我内心的挣扎。

我分享的时候仍会害怕惶恐,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会怎么看我,尤其是我在大学还在进行着心理方面专业的培训,在教会里也领导服侍。

我挣扎的重心还是害怕自我形象和名声会受影响。但是圣灵用《彼得前书》5章6-7节温柔地谴责我,我要谦卑下来,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上帝顾念我。

因此,我丢掉自尊,放弃一切自己的努力,让耶稣和属祂的人来照顾我。

我担心的事没有发生,我发现自己被理解支持我的人环绕着。我的父母欢迎我到他们的家,为我做饭,我的老板给我假期让我休息,我的单位还报销了我的住院费,我亲近的朋友来看我(住院时和出院后),安慰鼓励我。他们没有因着疾病而论断我,也没有因着我无法控制自己而谴责我。

虽然他们不能真正感同身受我内心的挣扎,但是他们对我表示了同理和接纳。我真心感激他们。虽然他们还是属于少数的那一部分。有一些家人认为我疯了,也有朋友认为我是个假冒伪善的人——我能帮助别人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但自己却走不出来——还有一些人认为我犯罪了被上帝惩罚才会这样。

这是一个上帝带我谦卑下来的旅程,一个让我不断降服于祂的旅程,几个月里我刻意专门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来允许上帝和祂的子民帮我得医治。

我目前的状况

距离我第一次确诊消化系统紊乱和焦虑症已经过去18年了。

我现在身体状况如何呢?我被医治了吗?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消化系统紊乱不用服药了。我喜欢喝咖啡、吃辣椒和重口味的亚洲菜(当然得适量)。透过上帝的大能和祂的怜悯,我感恩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再经历消化紊乱的症状了!我的医生很惊讶,也为我高兴。

至于恐惧症和焦虑症的症状,我已经学习去了解它们,接纳它们,并与它们共存,让它们成为我更深认识上帝的机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信靠上帝的人也可能感到焦虑吗?

作者:Madeleine Grace Scholefiel

翻译:秋雨

有声播读:小七

 

我感到它像是一条厚毯子重重地压在我的胸口。我急促地将它吸入体内,咳出一股火辣辣的味道。它让我汗如泉涌,皮肤上全是咸湿的汗水。我感到突然间天旋地转,耳中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嘶吼。我知道,它又来了。

我是那种生性焦虑的孩子。四岁时,我就会皱着小眉头踱来踱去,问一些颇为严肃的问题,努力为迎接广博的世界预备着自己。

十二岁时,我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绪万千。具体担心什么连我自己都无从知晓,但那种笼罩在心头的恐惧感伴随着我的每一天。

上高中时,我是日程表、待办事项清单及有许多颜色标记的日历本的使用达人。心想这样我就能运筹帷幄,不让可怕的焦虑感控制我。然而遗憾的是这么做并不奏效。一旦考得不理想,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或与朋友发生争执时,焦虑就会再次袭来。

大学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需要自己安排的时间和自由很快就让我感到一切都处于失控的状态。很多事情,例如怎样取得好成绩、结交新朋友、在校园里逛逛,甚至如何给教授发电子邮件都会让我感到焦虑。我没有正视这些焦虑将它们一一解决,而是选择了逃避和拖延,装出一副对大学根本不在乎的样子。

多年来我从没用过 “焦虑”这个词来描述我的感受,直到我从心理医生那里听到了这个词。“焦虑与压力不同 ”她跟我说,“压力来自外部事物,比如要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一项工作或是非常地忙碌。但你的情况属于焦虑,因为这种感觉一直伴随你,无论你是否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它源自于你的内心,不需要外部的事物去触发,它始终就在那里。”

如今我已二十三岁,我内心的焦虑依然如故。

不过这种感觉并不总是像手足无措、紧咬双唇甚至恐慌发作,有时它是在超市里为买红苹果还是绿苹果而犹豫不决——无法做出选择的无力感最终让你茫然地离开超市,空手回到车上;有时它使你眼皮沉重,昏昏欲睡,整个人垂头丧气,只想一个人在浴室里痛哭。有的时候,焦虑会让我成为一间屋子里那个最喧哗、最愚蠢的人;也有时,它让我打电话时长时间的停顿无语,或是长达几周都不回复短信。

需要明确一点,焦虑并不单单是压力,也不等同于 “一个消极的人”。它不是我们想要放下就能够放下的某样东西。

我觉得焦虑与其它精神疾病一样,我们都有不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使我们更容易受到焦虑的影响。有些人比起其他人来更容易陷入焦虑的挣扎之中,这不足为奇。

我们成长于一个跟着感觉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膜拜情绪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告知要活出自我,做决定时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但面对头脑中所产生的超出人类自身能解释的情绪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当我们无法简单地靠祷告,或靠意志力控制焦虑情绪时又该怎么办呢?

搞清楚焦虑和信心的关系

最近我在浏览Instagram时,在一个基督徒的账号上看到了这句话:“焦虑是信心的敌人。一个人不可能信靠上帝的同时又感到焦虑。这两者是相互排斥的。”尽管这句话的配图非常漂亮,但它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向乐于倾听让我们对信仰产生反思的尖锐真理,可类似这种观点对我来说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更具破坏性。

如果我正在与焦虑争战,就说明我的信仰有问题吗?如果教会里的人只会告诉我我需要更加信靠上帝,那我为什么要告诉他们我患有焦虑呢 ?为什么这一切并不只是那么简单?

当我告诉团契小组我因为焦虑去看心理医生时,他们非常不理解。“你认识上帝啊”,他们对我说,“单单信靠祂就行了。 ”

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在信仰上非常地失败。我的确相信上帝,我每天都和祂交谈。那我为什么还如此挣扎呢?

年复一年我收到了无数基督徒朋友和牧师的建议,有些建议对我有帮助,有些则不然。有一个人说我的信心一定很微弱。一位外请讲员跟我说只要决定不焦虑你就不会焦虑。虽然我相信这些建议都是出于善意,但这样的建议对我没有丝毫的帮助。而最终真正对我有帮助的是我与了解焦虑挣扎的兄弟姐妹的一次谈话。他们没有驳斥我的焦虑,也没有质疑我的信心。相反,他们说我的这种挣扎并有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上帝可以使用它让我更加靠近祂。这些话让我看到了希望。

一提到基督徒与焦虑争战,我最常听到的经文便是腓立比书4章6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许多基督徒认为这意味着,如果你深陷焦虑,你就完全违背了上帝不要焦虑的命令。但这真的是这节经文的意思吗?

身为基督徒,在与焦虑的争战中我渐渐明白,焦虑很像是一种试探。它本身不是罪,即使是毫无瑕疵的耶稣也经历过试探。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试探。同样,我认为焦虑情绪或是陷入恐慌症发作的极度恐惧中都不是罪。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这些焦虑情绪。因此,我觉得腓立比书4章6节是上帝在邀请我们通过祷告与祂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我相信这节经文是说,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都会有时感到焦虑——我们要为此祷告,让上帝了解我们的感受。我们无需隐藏或忽视它的存在,假装我们不焦虑,而是承认这些想法,祈求上帝赐予我们平安。

罗马书12章2节说,要藉着心意更新而变化。我在这节经文中找到了希望。变化并非在一夜之间就能完成。虽然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世上没有一个一刀切的标准解决方案。但是更新这个词是一个动词,而且不是被动语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将我们的心意夺回顺服上帝,而一点一点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哥林多后书10章5节)。

分辨“我有”与“我是”

几年前,我在一所语言学校学习西班牙语。学习中有一件事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西班牙语中,描述人暂时的感受与描述人的身份特征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在西班牙语中,你不会说 “我饿了”,而是说 “我有饥饿感”(tengo hambre)。你不会说 “我焦虑”,而是说 “我有焦虑感(tengo ansiedad)”。

听起来这似乎是很细微的差别,但分清“我焦虑”和“我有焦虑感”帮助我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我是一个与精神疾病争战的人。你看,我不是一个焦虑的人,这不是我的身份特征,我只是与焦虑争战的人。

安静时,我们可能无法总是控制自己的思绪;忙碌时,我们可能没有时间顾及突然冒出来的一些想法。但当那些焦虑的思绪出现时它们一定会出现的,我们的确可以控制该如何做出反应。

因此我鼓励你,亲爱的读者,回转向祂,因为我们的上帝是如此如此的良善。祂是我们强大的保护者,当我们把争战交托给祂时祂就会为我们争战。我们应该信靠祂,因为祂已经得胜了。

每当焦虑袭来时,我们都可以回转向祂。告诉祂你的一切心思意念,让祂用它的平安充满你。

这平安是超越人理智的真平安。

真的,这真平安的感觉确实太美好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