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自己的朋友有心理疾病时,我该怎么做?(有声中文)

作者:Karen Kwek,新加坡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多年前在英格兰读大学时,我和西蒙娜是同学。她既聪明又可爱,而且还很诙谐幽默,我觉得她简直是人生赢家:她有坚定的基督信仰,有一大群死党,成绩优异,并且被保送到著名音乐学府去进修。身为我们大学户外活动俱乐部的联合主席,她也总能想出许多充满挑战性的周末旅行计划:去登顶某个山峰,森林徒步行,海边散步,或者夏季划船比赛等等。

一直到了第三年,也就是最后一个学年,我和西蒙娜以及两个英国女孩合租学生公寓时,我才注意到她的另外一面。我们一直都知道她有睡眠问题,不过我通常只在餐厅和俱乐部会议上才会碰到她,所以我从来不知道她私底下会如此的疲惫和孤僻。

一天晚上,她把自己锁在浴室里,失控地的大哭,把我们吓坏了。但第二天,她看起来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之后这种情况又发生了几次。因为当时是期末考试周,我以为是因此而来的高压反应。我经常和她熬夜读书,当她感到痛苦时,我们就一起祷告,星期天早上,我们也一起去教会。那个夏天毕业后我们去了不同的地方读研——她去了法国,我去了美国,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也许你不明白我为什么谈到西蒙娜的故事。也许你和我当年一样,认为她的情况还没严重到要被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

事实是,心理健康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新加坡,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心理疾病。在美国, 2016年的数据是六分之一,其中18-25岁的年轻人患病率最高(22.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2017年中,全球有3亿多人(占全球人口的4.4%)患上抑郁症。

除了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两个全世界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外,许多人还患有像自闭症(ASD)、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ADHD)以及癫痫症等复杂的精神疾病。

我并非专业医疗人员,不能从医学角度全面地解析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是一个有这样或那样缺陷的基督徒,但我对朋友的挣扎有一些了解,我就想从这个角度谈一谈。并且我自己也经历过抑郁和焦虑,我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我们”和“他们”的区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面对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特意写下西蒙娜的故事,是因为她让我更多地了解了这些,并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朋友和基督里的姊妹。

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人有心理健康问题,不妨尝试下面几步:

 

1.同理并鼓励ta在必要时寻求帮助

心悸,恐慌,恶心,呕吐,哭闹失控,极端冒险行为,暴力,自残,以及其他身体症状都可能由压力过度、焦虑和精神疾病引发。

也许你的朋友刚经历了创伤事件或者感情失败,正在做暂时的调整,如果是这样,ta需要的也许只是你的陪伴和疏导。

但是,如果情况更严重或者在逐渐加重和反复出现,就要建议ta向牧师、心理辅导员或医生寻求帮助了。他们可能会有很多难于启齿的症状,像是幻听、幻觉、甚至有偏执、自杀或谋杀的想法。

你的陪伴至关重要,因为提到心理疾病大家都会避而远之,在基督徒中间也不例外。人们往往对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心生恐惧。因此心理疾病患者们通常被人们排斥在外,无法拥有“正常”的家庭、工作和教会关系。他们往往被大家在谈笑间忽视和无视,被人们在尴尬的沉默中“包容”,被周围的人边缘化甚至被转交给“专家”照顾….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ta有心理问题,请明白这是ta对你信任的表现。他们很可能曾经或当下正觉得很孤单或不被人理解。

我的朋友西蒙娜默默忍受病情十多年,直到她的病情不断恶化,这导致她最终因多次试图自杀而住进医院。她当时的男友(现在的丈夫)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于是带她去寻求帮助。她在2015年被诊断为躁郁症,这让她的家人和朋友能更好地理解她的状况了,原来她从青春期以来就受躁郁症的折磨。

 
2.知道ta的具体情况,但避免用圣经抨击和妄加论断

虽然西蒙娜被如此诊断,甚至可能被某些人贴上精神病病患的标签,但对于我来说,她依然是我的朋友西蒙娜。我没有以她的疾病来定义她,这对她至关重要。

尽管一个人的疾病不能定义这个人,但我们仍应尽量去了解ta所面对的疾病,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倾听他们描述自己的状况,也可参阅心理健康机构出版的相关小册子。

以下是一些关于心理疾病最可怕的迷思:“只有软弱的人才会有心理问题”;“只需振作起来就能渡过难关”;“这是一些人自作自受”;“这是他们信心软弱的表现” 或“真正属灵的基督徒永远不会患上心理疾病或总能得到医治”。

心理疾病通常是遗传、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复杂结果。对于许多慢性发作的病例,诱发因素尚未可知。对他们来说,生理上的症状也可能随时发生,就好像身体无视大脑的指示忽然失控一样。因此,当和朋友分享经文时要很小心,避免暗示他们是因为不顺服或没信心才得了心理疾病,无形中对他们造成伤害!

西蒙娜患有因大脑化学物质不平衡引起的情绪紊乱。当情绪高昂时,她的思绪飘渺且不切实际——用她的话说就是“杂乱无章,飘得到处都是”。但对她来说更为频繁的状况是身陷绝望。在这期间,她尝试思考以耶和华为乐、以耶和华为避难所的圣经段落,但却感到一切都空洞无力。她感受不到任何积极的想法,也无力祷告,只能乞求上帝结束自己的生命,感觉自己和周边一切断绝了联系。恐慌也会毫无缘由地突然袭来,甚至是在她和朋友们开心地聚会期间,也会突然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甚至失控地大哭。

 

3.给他们陪伴和基督里的盼望

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你可能不太敢介入到朋友的痛苦里——并非是你不在乎,而是因为你担心把事情搞砸。然而,西蒙娜的话让我看到并非如此。她告诉我:“真诚地关怀永远都不会错”。

加拉太书6章2节告诉我们:“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基督的律就是爱上帝和爱邻舍,这里所说的爱是行动的爱。当然,最终背负我们重担是耶稣,祂承担了我们的罪,并为了我们能得着生命而舍了祂自己(加拉太书2章20节)。

西蒙娜已在通过服用锂盐来平衡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并在接受辅导,不再让心中的负面声音蒙蔽了她被上帝所爱和拯救的真理。不过,在沮丧时,她仍觉得难于交际,担心她无法满足别人的需求,或不能分享我们的快乐。

不过当她愿意接受我们的陪伴时,她就会从我们的关爱和互动中大获鼓励。用圣经来抨击人是论断性的,根本就不是出于爱,而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里一起学习上帝的话语则成了西蒙娜的救命稻草,这教导并提醒她要放眼永恒,到时候她不仅会被医治并将变得完全。

事实上,西蒙娜的精神破碎与我们所有罪人灵魂的破碎没有多少区别。当她陷入绝望的深渊时,那支撑我的盼望同样可以帮助她——那就是耶稣为我们所赢得的那不能朽坏、不能玷污、 不能衰残、 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得前书1章4节)。明白有基业在天堂为我们存留,并知道即便现在所历艰难,但会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这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当耶稣再来时,经过苦难锤炼后更坚强的信心将会荣耀上帝!

 

4.照顾好自己

如果只有你自己和你的朋友一起走这段旅程,那么你可以试着请其他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来陪伴ta。你需要身体上的休息,也需要时间来稳固你自己与上帝的关系。请记住,你朋友最终的盼望来自于上帝,你要做的是向ta展示上帝的爱并带领你的朋友走近祂。试图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或让朋友过度地依赖你从长远来看是有弊而无利的。

 

5.为你的朋友祷告,也和ta一起祷告

有时候西蒙娜会难过到无法祷告,但即使在这个时候圣灵也会为她代祷。我们有祷告祈求上帝医治她的躁郁症吗?当然有!但是,祂还没有选择这样做,或许我们在今世不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们知道即使西蒙娜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基督仍然赋予了她生命的价值、也给了她使命和希望。在药物的帮助和朋友的支持下,她已经回到了自己教授音乐的工作岗位上了。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生命虽充满坎坷,但最终,我们是被祝福的。我们可以用彼得前书1章3-7节的话共勉:

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你们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姓名有做更改。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上帝的爱带我走出抑郁(有声中文)

作者:佳音,中国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我曾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医院的确诊书上写的是重度抑郁和焦虑。我深深体会过抑郁的痛苦,就好似那种在黑暗里拼命奔跑却跑不出来;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如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同时还伴随着无与伦比的痛……然而我们的痛苦在常人眼里却好似一个笑柄。我的眼神里写满了忧伤,神情麻木,脸部肌肉僵硬,甚至都不会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总是想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是为了受折磨吗?我宁愿我从来都没有出生过!我夜夜难眠,迷茫充斥着我整个灵魂,生活没有一点盼望和方向,我觉得没人爱我,没有人懂我,也没有人能帮我。

我的原生家庭很不幸福,母亲虽是基督徒,但因父亲的极力拦阻,所以母亲很少去教会,也信的不明不白。自我有记忆以来,父母不是冷战就是热战。我从小就活在他们的争吵声与暴怒中,终日精神紧张。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向我突然爆发。

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学到了父母的坏习惯。因为这样,长大了,发现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我想改,却怎么也改不了。于是我开始恨我的父母,也恨自己!我仿佛陷入了死循环,找不到出口。渐渐地,我想到了死。我尝试过好多次自杀:喝药、跳楼、上吊,然而这些都没能夺走我的生命。但也因为发生这一系列的事情,最终我被学校开除了。

辍学之后,我到阿姨店里打工。她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她告诉我有一位师傅,特别厉害,去找他看看我就会凡事顺利了。可去找那个师傅需要钱,所以我就和母亲说了这件事。但母亲却拒绝了我。就在当天,平时不敢当着爸爸的面提起基督的妈妈,竟邀请了几位基督徒到我们家祷告!他们在屋内,一同为我和家人祷告。不但如此,我父亲竟然还说:“先不要进去打扰他们,他们在祷告呢!”奇迹发生了!就在那天晚上,父亲竟也因着好奇打开了电脑,听起了牧师的讲道!

父母认识主后,上帝改变了他们。我的父亲开始对生活越来越有盼望,他变得温柔,会对我们笑,甚至每周日和母亲一起去教堂敬拜。因着上帝的爱,他们也开始学着用上帝的爱来爱我。从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光,开始对未来的生活有了盼望!

后来我也开始接触这位上帝,上了大学后也加入了团契。但其实我仍对上帝心存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位上帝?而且还爱我?”

由于从小就对父母的爱和安全感缺失,我一直都很渴望有人爱我。于是我就在本校找了一名男朋友。因为对方也是基督徒,所以我便认为我们的交往没问题。但主内的家人知道后,有的劝我不要这么早进入恋爱,要谨慎;有的则劝我离开他,说他不靠谱等。可我早就陷入爱情的漩涡,对他人的劝告听不进去。

然而前男友只是个挂名基督徒,跟对方相处久了,也对对方越来越失望。他花我的钱,事事需要我照顾,扛不了责任。我就感觉自己像是养了个孩子一样。可一直到我攒够了失望想要离开他时,我才发现自己已不能自拔。原来我已经跟世界脱离了联系,也远离了上帝,世界里只有他。这个时候,我才想起曾经在黑暗中给我一束亮光的上帝。祂在我最脆弱的时候敲开了我久闭的心门,让我再次经历到了祂的救赎之爱。在我最破碎的时候,是团契的姊妹不懈地关心我,照顾我,帮助我,鼓励我。从她们身上我可以很清楚感受到上帝的爱。于是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前男友。

刚分手时,空虚、孤独、无助,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恐惧仍会不时地包围着我。但慈悲荣耀的上帝却常常适时地透过祂的话语安慰我,“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 5章17节 )。不止如此,约翰一书4章9节的经文,“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也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心。

渐渐地,我才明白,原来我之前经历的一切都是因为罪。但我被上帝的话语击中,又被上帝的爱包围,才让我真正知道上帝就是爱。现在的我再也不会胡乱去找一个男朋友来爱我。正如雅歌2章7节说,“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是的,在我孤独的时候,我不再依赖从人的身上找寻安慰和安全感,而是选择信靠上帝,且愿意静候爱情自发。同时,也努力亲近上帝,预备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配偶。现在的我也不再恨我的父母,因为我明白了,其实我们都是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而且在上帝的带领下,我可以学着去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并以上帝的爱来爱他们。

耶稣基督为了我,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爱我,为我舍己。这让我明白了我是值得被爱的,且是深深地被爱着!所以,若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也跟曾经的我有一样的挣扎,我想告诉你,我们的阿爸父是宁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的阿爸父,祂非常非常地爱我们,祂现在就在你的心门外叩门,只等你愿意为爱你的阿爸父打开心门,去品尝祂那永恒且甜蜜无比的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我真的能改变世界吗?(有声中文)

作者:Tay Boon Jin,新加坡
翻译:雨后晴思, 中国
语音播读:美君 , 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50句鼓励人改变世界的名言”
“153句关于改变世界的金句”
“一个人的力量”

如今,像这样鼓励人们改变世界的网站不胜枚举。最常被引用的一句名言出自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 他说,“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世界,每个人都应当去尝试。”

尽管大多数时候这些引言没有给出上下文,但不难理解它们在说什么。 贫穷、战争、犯罪、歧视和肆意破坏环境,这些还只是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的长期问题中的一些。

人们迫切地想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似乎太过庞大和复杂,而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也过于巨大。因此,“我能改变世界吗?”这句话成了空谈,无法实现。

当然,我们都读到过一些个体是如何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的。然而我们可能很难相信,我们自己也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

问题的根源

如果从上帝为我们描绘的宏观蓝图来看,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面对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人能够真正而永久地改变这个世界。堕落的世界让人们的努力徒劳无功;罪一直在持续影响着我们。事实上,我们每个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对现今的问题负责。

而上帝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主耶稣基督。上帝爱世人,祂差遣独生爱子以羞辱的方式来到世界,为我们受罚(约翰福音3章16节)。如果上帝有解决方法,那么我们唯一能够真正做出的改变,就是用所传的道和生命的见证,把人带到耶稣面前。

当上帝重塑我们并把我们带回到祂的面前时,我们对世上生活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一个人可能依然贫穷,但他不会再以所拥有的财富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了。一个人可能居住在战乱地区,但他相信上帝会保守他内心有平安。

话虽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不是真实存在并在各个层面影响着我们的。也不是说基督徒要拒绝所有形式的社会公益和人道主义工作。只是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做事的动机。

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31-40节教导的:“当人子在祂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教导祂的门徒们应当以非常实际和具体的帮助,来回应这个世界的需要。然而耶稣这么说并非是出于期望门徒能改变世界。相反的,他让我们去服侍别人(即便是最不起眼的人),是希望我们通过服侍他人来服侍耶稣祂自己。 耶稣的教导应当成为我们行善的动机。我们应当活出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生命,这样世界也会被耶稣吸引。

当我们回顾那些信心伟人的生命时,我们看到无数上帝的仆人离开家园去国外传播福音。他们这么做并非是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乃是因着上帝的呼召。有些人至死都未见到福音的果效;有些人甚至为传福音而舍命。

最近,上帝给我机会去另一个国家帮助那里的一个贫困社区。从第一次接触他们,我就开始思考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堆想法涌入我的脑海:减轻贫困,让孩子们都可以去上学并完成学业,引导青少年找到清晰而美好的人生目标,甚至为成年人提供就业机会。这些都是很好的目标,但我很快意识到它们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为自己并不能提供他们所需的帮助而失望。

然而这时我想起了耶稣的话:即使是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的一点点努力也绝不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我开始考虑如何帮助到每个个体: 我为穿着拖鞋上学的孩子们提供鞋袜,为早上太饿而辍学的孩子提供早餐,为失业的父母提供工厂空缺职位的信息。

当他们为我在这些问题上消除了他们的忧虑、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而感谢我时,我就借此机会向他们传讲上帝才是那个供应者。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会和我一起感谢上帝。

因此,让我们继续努力为别人提供实质与精神方面的帮助吧。让我们真心地相信上帝会做成使百姓成圣的伟大工作,并使他们的生命更加荣耀祂。最后,也让我们被这个真理激励:当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上帝会恢复世界的完美!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起来庆贺)

当我不再拿自己跟周围的人比较时(有声中文)

作者:Hilary Charlet, 美国
翻译:漱翎,中国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有谁还记得曾经的拨号上网吗?每月的定额短信套餐呢?还有翻盖手机、小霸王游戏机、跳跳蛙平板学习机和桌游?

一转眼,现在已经是Xbox、Wi-Fi以及各种各样在线视频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这么年轻就已经经历了如此大的技术变革。很难想象未来的科技会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当然未必总是朝好的方向。

现在我们还有各种社交媒体:脸书,推特,Instagram,Snapchat。我侄女还有一大堆我听都没听过的APP。

如今发个照片或个人状态只要几秒钟时间,但是却能给他人留下深远的影响。我们发东西之前有没有仔细考虑过?发出去的东西会鼓励到别人还是打击别人?我们是因为苦毒,怨恨才发这些内容,还是出于爱和盼望并希望带给别人喜乐呢?

我每天都会看到很多的更新状态:订婚、结婚、怀孕、生子、确定恋爱关系、新工作,度假等等。我喜欢通过这种方式跟朋友们保持联络,因为他们住在美国的各个角落。这样的方式让我很容易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动态。

这当然是社交媒体带给我们的好处,那么坏处有哪些呢?

陷入网络的黑洞

我们的评论越来越刻薄,并且开始妒忌别人的生活,拿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别人屏幕上晒出来的生活作比较,不停较劲。

看到同龄人都结婚了,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还有没有可能遇到另一半。看到别人出国度假,再看看自己只能周末跟朋友和家人开车去周边转转,我们怎么能开心得起来呢?这样的对比让我们很难珍视自己身边的美好时光。

我们变得太过于关注别人,而忘了要活在当下,也忘记为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感恩。我们忘记了其实自己已经非常蒙福。虽然每个人的福分不一样,但这无从比较。

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那说明你还活着。但谁给我们保证说我们能活到明天呢?因此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每一个崭新的早晨而感恩吗?

老实说,我曾常常因为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而痛苦。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直到我开始写博客,我才发现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虽然会有人觉得我的想法很傻很天真,但我不介意。因为在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我很羡慕那些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干什么的人。

寻找目标

离大学毕业只有两周了,我的很多朋友都已经找到工作,我却还没有。我既紧张又期待,因为我心里感受到上帝已经为我预备了工作,这将会是一份我从未料想过的工作,它具有挑战性但同时也会使我的灵命有所成长。

毕业之后,我一共做过六份不同的工作。这些工作让我坐过飞机,地铁,宝马,Uber,去过很多地方。它们让我走出我的舒适区,带我到新的领域。

第一份工作让我离家4个月,去了美国东海岸。在我到东海岸接受培训之前,我没见过组里任何一个同事。我们一起在50多个地方举办活动,每个地方又都会遇见新的面孔。之后我又为这家公司做过其它岗位的短期工作。但每次要一起工作的人,我事先都不认识。我有两个选择,要么胆怯退缩,因为我对要接触的人,要去工作的地方一无所知;要么就接受上帝对我的带领,并且好好学习和经历。后来,我周围的朋友都开始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满两周年庆祝,而我还没找到稳定的工作。但我却也为此感到高兴。

如果上帝带我到某个地方,那么一定是因为祂需要我去那里。如果他把一些人放在我的生命里,那一定是因为我需要他们,或者是他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需要我。我尽力学习所有我能学的,拥抱我的每一个经历,并尽可能地去爱我身边的人。

我不想浪费时间思考为什么上帝没有在我需要的某些事情上帮助我,因为祂已经在其他事情上对我祝福满满。相反,我决定要顺服祂的旨意,在祂放置我的位置上努力,并对未来有耐心、喜乐和期待。

终于,我不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了。我的经历,我的处境,我的未来,以及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都不再拿来比了,而是完全专注在上帝对我的计划上,专注在我生命当下的每时每刻。

我的计划VS上帝的计划

但这并不代表我从此不再有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去年我在密歇根州呆了几个月。我当时跟一个当地人约起会来,而且我非常确信自己有一天会嫁给他。

我猜上帝当时一定觉得十分好笑。祂知道这个人(是的,同一个人)会不止一次地让我心碎,祂也知道这会让我非常痛苦。上帝知道我会因此陷入拿自己跟别人比较的深坑,时间久到我自己都不愿承认。祂也知道经过这些试炼,我会学习去更多地仰望祂和倚靠祂。

当我向上帝祷告求祂使我和那个男人的恋情能顺利进展时,上帝知道,其实需要进展的是我跟上帝的关系。当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的时候,上帝却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祂知道我为自己选的如意郎君其实正在追求别人,有时候是在跟我交往的同时,有时候是在我们“分手”期间。

直到一天晚上,终于真相大白了。我竟然不知道要如何反应和怎么处理。因为,这真的让我受伤了。我随即开始自我怀疑,反思为什么自己不够好,不能成为别人的第一选择,到底我哪里做错了,我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女朋友呢……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实际上却与自己真正需要的相隔万里。那时候的我非常渴望一段合上帝心意的恋情,但是上帝让我看到,我与祂的关系才是我那时候,也是我此时此刻所真正需要的。所以我要把我的眼目从那个人的身上转回到我的心和我的灵魂该去的地方,回到我天父的怀抱中。我要重新认识到,我永远都是我天父的第一选择。

当我不再拿自己跟周围的人比较时,我身上的枷锁就断开了。我感到充满喜乐、希望,既兴奋又自由。

你在上帝的计划之中

无论上帝现在把你放在何处,是高山还是低谷,祂都与你同在。祂想让你从社会给你贴的标签和灌输给你的谎言中挣脱出来。祂不想让你沉迷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因为在你眼前的世界中有那么多真实的人需要你的光和你的爱。

如果此刻你在等候,请继续耐心的,在期盼中等候上帝。因为祂对你的生命有个非常美好的计划。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请停止这样的想法。

请用你的全心相信,你是被爱的。你非常棒。上帝会用超乎你想象的方式使用你的。

不要让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欺骗你,让你觉得你的生活不如别人的有价值。不要因为他人的言语和行为而质疑自己的身份——你是上帝宝贵的孩子。不要浪费时间羡慕别人的人生。

为上帝赐给你新的一天而感恩吧!因为祂给你今天一定是有原因的,但一定不是为了让你去纠结你的人生还缺什么。

当你停止比较的时候,你就会获得自由,去成为上帝原本创造你时的模样。拥抱这个模样,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爱、希望与火焰,去照亮身边每一个你接触到的灵魂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起来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