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雷神4》很好看,可是怎么感觉“永恒”没智商?

 

作者:小种子

 

《雷神4:爱与雷霆》太好看啦!笑点成排,爱意满格,漫威电影里最有魅力与幽默并存的两大男神——雷神索尔和银河护卫队队长都帅气出场。

最关键的是,坏人每次逞强都不会超过5分钟——时间再长一秒我都受不了——实在是对于长期压力山大的现代人太友好了!

我只要肤浅欢笑,不要深度思考!当然,男女平等、共同厉害的信息不能缺,各种政治正确也都全备,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敌人都变朋友的世界和平电影了。毕竟漫威现在归属“Happy Ending”专家迪士尼。

 

 

只是,我就一点不是特别明白。为什么要把那么厉害,至高无上的“永恒”描述得好像没有智商?

(前方剧透,请小心)

按照《雷神4》的描述,“永恒”是人人,甚至诸神都会想要求见的对象,且有一把钥匙,还是一把任何人,只要战斗力够大,就可以控制的钥匙,可以打开通往“永恒”的通道。

更令人浮想联翩的是,第一个见到“永恒”的,可以许下任何一个愿望,“永恒”都会无差别满足。表面上看来, “永恒”的这一特殊设置的确符合人类幻想。

毕竟,自己拥有无限能力,有哪个人类不想要这样的终极梦想?或者说,许多练仙丹想要长生不老的人,不就是冲着这个不择手段而去的吗?

但张力就在于,第一个到达的有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如果是好人第一个到达,当然造福各方。但若是大反派第一个到达,那就要全部超级英雄领盒饭了。

这当然也是写故事的人都想要抓住的主要矛盾——如果大反派第一个到达,结局会如何?为了之后有很多很多续集,坏人当然不会得逞。

只是仔细一想,要是“永恒”是这么一个没有智商,不分好坏,不能控制局面,随便满足第一个到达者的对象,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找它?!

这样的“永恒”不是太傻了,任人摆布吗?这样的永恒到底厉害在哪里?有能力,存在于外太空就可以不分善恶?这实在太让人不安了。

所以,难怪当我们说到永恒时,大多数时候都把“它”当成笑谈,一个不真实存在的物体,尽管当我们读到“永恒的爱”这样的字眼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有那么一丝向往。

 

 

永恒真的存在吗?

 

我不是“永恒”粉。我从小就觉得不会有“永恒”,“永恒”对我也没有吸引力。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像我爸说的那样,抓住现在,活好现在。

我也不相信偶像剧里“我永远爱你”这样的鬼话。毕竟,我自己都没有信心自己可以永远爱一个人,如何去期待另一个人永远爱自己?人类爱的能力有多有限,看看自己就心里有底了。

但我正值青春的那个年代,很流行“永远有多远”这样的话,好像每一个人都渴望永恒。而当我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在社交账号上写着“永恒的爱”这样的字眼时,我竟也开始对“永恒”有好感。或许,“永恒”是个美好的地方?“天国”是个美好的地方?

 

 

他们说永恒千真万确

 

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不断认识一些基督徒。他们真的是天天在说永恒,好像永恒就是一个确切的事实。并且,他们告诉我,除了今生,还有“永生”。

我当然不相信。我能活好今生就很好了,永生还要继续活,不累吗?所以,虽然我很喜欢我的基督徒朋友们,但我不相信永恒。

只是,有一次,我去了一间教堂。我已经不记得自己为什么要去,或许是因为遇到困惑,找不到答案,也或许只是挡不住朋友的盛情邀请。总之,我去了。

那是一间很老旧的教堂,挤满了人。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教堂里讲了什么,也不记得是否听到赞美诗,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我附近的一个陌生女孩,手里拿着一本《圣经》,《圣经》的书边上写着:“爱是永不止息”。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泪就哗啦一下涌了出来。我的心告诉我,我好渴望这样的爱——像泉源一样可以满足我干渴的心的爱。

毫无悬念地,我找到了这份爱,不是从霸道总裁身上,也不是从顶流男星身上,而是从真正的“永恒秘钥”那里。2000多年前的犹太地,一位叫耶稣的木匠,跑到一群等待救世主降世等了好久的人那里,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

我不知道当时耶稣有没有6块腹肌,但我可以肯定,虽然祂的木匠手艺应该不错,祂一定没有手握“雷神之锤”或“风暴锤”,也没有钢铁侠的装备,但祂说的这句话,很吸引我。

虽然当时的我不相信永恒,但我很明白,自己想要找到道路,真理和生命,耶稣竟然一次过说出我内心所有的渴望。从此,我变成一个相信永恒的人——一种与预期完全不一样的永恒。

 

 

真正的永恒

 

所以真正的永恒是什么呢?后来我才知道,真正的永恒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噱头,也没有虚假的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它确实有光(以赛亚书 60章19节)。

因为永恒是上帝所在的地方。不是那个地方多特别,而是上帝本身就是永恒的(诗篇102篇12节),祂在的地方就是永恒。

让人安心的是,永恒的上帝不是任何人或事物可以霸占或摆布的。祂超越所有人,天上地下,没有任何事物高于祂(以弗所书4章6节)。事实上,祂创造了全宇宙(创世记1章1节)。

最最关键的是,万万没想到这位任何人、事、物都不能超越的存在,祂竟然是爱(约翰一书4章7-21节)!并且祂还完全公义(诗篇89篇14节)。

所以,坏人到不了永恒,才刚靠近呢,就被消灭掉啦(诗篇28篇5节),我还没提到那永远的火湖。其实,只有这样,你我才能安心地活着,才会有盼望,不是吗?

不然,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到达的地方是哪里呢?好人有什么盼望呢?坏人有什么出路呢?所有的人不都活在绝望当中吗?强者胜,弱者亡的世界,有什么美好呢?爱延续不过三个月的世界,有什么美好呢?为什么我们都想再拥有爱更久一些呢?会不会我们被造,就是应该有永恒的爱供应,才能永远地活着的呢?

不管如何,我买单《圣经》版本的永恒。《雷神4》的,太粗糙了。对了,“永恒密钥”是什么?坏人除了毁灭有没有其他出路?有兴趣的话就听下回分解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跟耶稣学习领导力:如何面对破碎与失去

翻译:奇奇

由启发亚太事工部与其领导力发展总理事Abel Cheah牧师和圣三一教会的Bukit Bintang 牧师共同撰写

 

随着世界开始从后疫情的强制休眠中醒来,我们才刚刚开始面对我们所失去的以及意识到生活中所存在的破碎。

作为基督的追随者,我们被呼召要将基督的光照在人前(马太福音 5章14-16节),尤其是在这种黑暗时期。

 

 

但对于我们许多受托要去带领和照顾他人的人来说,为对方带去光和希望从未如此困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层面对管理机构的愤怒以及深深的错位和失落感。

在这一切之中,我们并非没有指引和方向。耶稣是世上最伟大的领袖,他最早在公开事工中所说的一些话语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破碎的时节行动和生活的榜样。

以下是耶稣的 3 条教导,可以帮助我们在失落中带领和陪伴对方:

 

 

1.“心灵贫乏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章3节,新译本)

 

在耶稣事工的起头,祂宣称了对“心灵贫乏”之人的祝福并给了他们一个身份:他们是有福的,他们是天国的子民。在一个被宗教领袖以是否遵守律法来衡量属灵状况的社会中,耶稣通过告诉他们承认心灵贫乏而得祝福来驳斥了这一评价体系。

“心灵贫乏”就是承认我们在生活中迫切需要上帝。就如同财富赋予了我们选择的能力一样,“心灵贫乏”意味着接受“除了上帝的恩典,我别无其他选择”。

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了解到成为领袖最重要的并非是拥有职位、权威或控制权,而是成为一个好的管家和拥有谦卑的品质。

这意味着拯救他人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并非是我们的责任。相反,我们要变得绝对依靠圣灵来带领我们的决定和满足我们的需要。

心灵贫乏的领袖会得到丰富的恩宠,因为那些空手而来并敞开心扉的人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上帝的祝福了。

 

 

2.“哀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5章4节)

 

八福并不是站在虐待狂的角度说“上帝喜欢看到我们哀恸”。而是讲述了上帝对我们深深的爱,以及祂与我们这些因受试炼、自己的错误行为、或经历失去和失望而哀伤的人同在。

在哥林多后书7 章 10 节中,我们得知,“因为依照上帝的意思而有的忧伤,可以生出没有懊悔的悔改,以致得救;世俗的忧伤却会招致死亡。”

心碎的人会得到祝福——对于那些在悔改中转向上帝以及那些选择分担他人痛苦的人,他们会因心碎而得到祝福。上帝应许会给他们安慰。

你或许因着服侍那些受到伤害的人而哀痛。你是否因着你自己的家庭、团队或所在的社区的破碎而哭过?你经常陪伴那些面对死亡、失去和哀伤的人吗?

有一种哀恸会迎来痊愈而不是毁灭。那就是将我们带回到上帝面前让我们可以寻求祂医治和宽恕的哀恸。

接受上帝恩典和安慰的跟随基督的健康领袖可以帮助其他人明白苦难发生的意义。那些接受上帝安慰的人也可以成为他人的安慰(哥林多后书1章3节)。

 

 

3.“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马太福音5章5节)

 

这一条也许是迄今为止最令人惊讶的祝福。在这个充满各种混乱和困苦的时代,对于要解决问题的人来说,温柔并不容易。温柔通常并不是行动计划者们的选择。

但我们必须记住:温柔并非是软弱。温柔是温和和节制的结合,是圣灵的果子,赋予我们基督的品格。

要了解什么是温柔,看看这个词的词源会很有帮助。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有 3 种常见用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温柔为何是一种受控制的力量:

首先,医生用它来描述药效和合适的剂量——太多会中毒,但恰到好处,就会痊愈。

其次,水手用它来描述风的力量。微风令人耳目一新,但飓风却具有破坏性。温柔意味着刚好,不强也不弱。

第三,农民用它来描述遏制野马。一个农夫会因为马的固执而遏制他们的力量。当马的野性被遏制,力量受到控制,能够带骑手上战场时,就是温柔了。

在以上三个例子中,温柔都是一种需要有自制地而且被智慧使用的力量。

表现出温柔需要勇气、力量和谦卑。它从共情的倾听开始,引导我们为他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实践温柔使我们能够温和而坚定地引导彼此度过艰难时期,一同工作,互相帮助。

面对破碎,我们可以像耶稣一样服侍:以降服的姿态、痛悔的心和温柔的态度。

 

一些问题反思:

  1. 依靠圣灵带领意味着什么?这如何改变我传达愿景、战略和目标设定的方式?
  2. “上帝希望我们有柔软的心和有力的脚。然而我们很多人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心刚硬,脚却软。” ——Jackie Pullinger 我若选择以一颗为他人破碎的心来做领袖会怎样?
  3. 我如何做到“有控制地行使权力”?我在哪里可以与他人分享权力和影响力的话题?

 

由当地教会带领时,Alpha是有效的传福音方式。通过关注基督教信仰的基本要素,Alpha使其几乎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被使用,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他们朋友的生命被福音所改变。教会现在可以通过各种视频会议平台在线进行 Alpha 课程学习。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asiapacific.alpha.org/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失去三胞胎后,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作者:Priscilla Goy      翻译:Nancy

 

2019年8月10日,就在Natalie Tan发现自己有点见红的前一天,朋友们为她和她的丈夫举办了一场“性别揭秘”派对。

他们正期待着三胞胎的到临。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打开了三盒气球,并发现上帝回应了他们希望男孩女孩都有的祷告。Natalie和丈夫将会有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

在怀孕的五个多月里,Natalie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健康问题。“一切都很顺利”。

这对夫妇在结婚前就知道她会受孕困难,所以他们尝试了宫内授精(IUI),也就是通过医学技术将精子直接放入子宫。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并且是三胞胎。这令他们很惊喜。

她的丈夫在网上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很多搜索结果都在谈论多胞胎的风险。他们的医生也简要地提到了“选择性减胎”的做法——减少胎儿数量以提高健康怀孕的机会。但这对夫妇并没有同意这么做。

“他们的心脏都在跳动。我们怎么能选择性地减胎呢?即使这么做是为了活下来的那个孩子也不可以啊。”Natalie说。

他们选择把未来和孩子交在上帝手里。她说:“如果是上帝把他们给了我们,我们就接手,并尽我们所能地照顾好他们。”

 

 

然而,在性别揭秘派对过后的第二天,也是Natalie刚进入孕22周时,她开始见红,然后出血。第二天她就住了院并且查出宫内感染。

直到今天,Natalie都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感染,但事情从那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两周后,她出现了“绿色分泌物,并伴有恶臭”。感染已经恶化,所以医生不得不为她引产,否则她的生命将面临危险。

三个孩子都被引产出来,第二个孩子甚至哭出声了。但就在24周之前的几天,它们都去世了——如果24周再出生的话,他们的存活几率会高得多。

“若只是为了拿去,那为什么还要赐予?”

 

当Natalie听到第二个孩子呱呱坠地的哭声时,她希望能突破万难,迎来一个奇迹。

“我仍然希望至少有一个孩子能继续呼吸,希望医生会发现‘这孩子还想活下去,所以让我们试试看( 给孩子提供生命支援 )’。”

不幸的是,奇迹并没有发生。第三个孩子出生后,Natalie昏过去了。几个小时后当她醒过来时,她的孩子都已经去世了。正如医生预测的那样,宝宝们的肺部发育不足,所以都没能活下来。

 

Natalie把她的问题和愤怒带到上帝面前。

如果你要把他们给我们,为什么你又把他们带走了?我做了什么事使你如此不高兴吗?——我可能做了很多事让你生气——这是对我的惩罚吗?这样的惩罚够了吗?

你本可以不给我们孩子的。为什么给了又拿走?并且是三个都带走。你连一个都不能留给我吗?

当别人欢笑时悲痛

 

那天,当Natalie离开产房时,她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看到其他母亲抱着自己的婴儿,这令她更加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失去。

值得庆幸的是,她被从一个医保补贴的多人间病房搬到了一个私人病房,在那里她可以一个人安静了。

她在那里住了几天,当家人和朋友来访时,她还能坚持住,但当她最终出院时——再看到其他孕妇和新生儿——她又崩溃了。

“我进来的时候是怀着三胞胎,但我离开时却一无所有——子宫里没有孩子,怀抱里也没有。”

在随后的几天里,她每天都以泪洗面,悲伤、内疚和羞愧交织在一起。她对“失去的孩子”感到内疚,想知道如果自己当初做点什么是否会结果不同。让她坚持下去的是每天早上和父母一起读《灵命日粮》并查经,和丈夫一起散步,和朋友一起上烹饪课。

虽然Natalie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精神支持,但她也希望能从有类似经历的女性身上学到点什么。她在网上搜索其他失去三胞胎女性的故事,但几乎找不到,她找到的故事都发生在多年前的美国。“那时候我觉得很孤单。这是不是意味着其他怀三胞胎的妈妈都没遇到过什么问题?”

后来,她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关于流产的讨论并不多,许多女性只在妊娠中期才公开分享自己怀孕的消息,所以她们不会分享孕早期流产的事情。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精神健康,她开始与孕妇们保持距离——在社交媒体上屏蔽她们或取消关注她们——反正她们大部分也都不是密友。

但在失去孩子后不到半年,Natalie听到了最好的朋友告诉她自己怀孕了的消息。Natalie经历了“开心和嫉妒,愤怒和希望”的感受,她很难和她的朋友谈论怀孕的事,也很难分享朋友的快乐。

最后,在丈夫的鼓励下,Natalie夫妻俩和这位朋友的丈夫一同安排在她朋友生日的前两天给她一个惊喜的探望。

这已经是这位朋友怀孕晚期的时候了,在那之前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面了。

“打动我的是她的耐心,以及她对我的理解。她没有因为我的缺席而生气,而是原谅了我的自私,”Natalie分享道。“

当我终于见到她时,我哭了。因为我看到我错过了她怀孕期间的多少重要时刻。

“她和我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甚至在我失去三胞胎之前她都陪伴着我。我所要做的只是去看看她,问问她怎么样——我却都没有做到”。

“生命太短了,不能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错过了这些重要时刻。

我意识到我可以为她感到高兴,我不想再经历没有陪在朋友身边的情况,因为那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记念三胞胎,爱Hannah宝宝

 

每年8月,Natalie一家都会忙得不可开交。除了新加坡的国庆节,八月还有三胞胎的忌日和随后一天Natalie的生日。

在她失去三胞胎那年的生日当天,医院的护士送了她一个生日蛋糕。她的朋友们也带着蛋糕来拜访她。“这让我暂时忘记了之前发生的事情,但内心却又有一个巨大的空洞。”Natalie说:“心里会在想,我今天应该怀着孕才对。”

她允许自己在8月23日哀悼,并给她的孩子们——Adam、Emma和 Eva写信。然后把信绑在气球上,送去天堂。

 

 

与此同时,她也接受了三胞胎是上帝给她的礼物。他们就和上帝给她的其他礼物一样,是种祝福,但上帝没有承诺这些礼物会陪伴我们多久。

“当我回顾我们和三胞胎一起度过的六个月时,真的是很开心的一段时光。我们很喜欢有他们在,他们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我们带他们一起旅行,他们吃了很多好吃的。”

“尽管那段时间很短暂,但却是我爱的生活的一部分。痛苦是因为爱他们。我同意一个朋友分享的一句话——‘因为爱得深,才会伤得深。’”

8月24日Natalie会继续庆祝她的生日。“我想,当孩子们从天堂俯视我们的时候,他们也希望看到他们的父母幸福。如果我们一直悲伤下去,他们也会感到难过的。”

 

 

8月6日,她还会庆祝去年收养的Hannah宝宝的生日。在失去三胞胎和做了其他医学检查后,Natalie夫妇发现她再次怀孕的机会非常渺茫,所以他们考虑收养。Hannah七周大的时候就被他们领回了家。

即使Natalie迎来了Hannah宝宝,她也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且珍贵的,这个孩子并不能取代她的三胞胎:“失去就是失去。再有一个孩子并不能取代你失去的孩子。”

Hannah宝宝是很爱笑的孩子,几乎没怎么哭过。有几次Hannah哭了,Natalie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她想知道是不是他们作为父母和Hannah之间的关系不够牢固,是不是因为Hannah是被收养的。

但她发现自己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亲生孩子的母亲也有类似的感受和问题。

 

 

在失去中寻找意义

 

这位拥有英国糕点师文凭的全职妈妈目前正在攻读咨询心理学的进阶学位,这样她就可以帮助那些经历过流产的女性。

2022年1月,Natalie开始为她的毕业做实习工作,正是在她的悲伤之旅中帮助过她的那位基督徒咨询师那里实习。

“没有什么可以合理化失去,但我需要做一些事情,让失去变得有意义。”

尽管Natalie经历了这一切,但她对上帝存在的信仰并没有动摇。尽管她对上帝感到愤怒,但她选择紧紧抓住祂。

Natalie引用《圣经》中约伯的例子说:“我们可以对上帝生气,但绝不可以逃避。我们很容易责怪上帝,说他拿走了我们所盼望的一切。”

“但当我想到上帝给我们的礼物——那些祂放在我们生活中让我们享用的一切时,其实我们一开始就不配拥有这些。

然而祂却给我们恩典让我们可以拥有——无论是几天、几周,还是一辈子——本身都已经是一种额外的奖励了。”

Natalie希望通过分享她的故事,能够帮助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女性。“产前夭折和不孕问题很少被大家提及,尤其是在亚洲文化中。我们需要多谈谈这些问题,因为没有人应该独自走这条路。你永远不是独自一人在面对。”

她又补充道:“我希望能送给我们的孩子们一份礼物,让他们的夭折变得有意义。帮助他人、支持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是我想和孩子们一起创造的回忆。”

 

*文中照片来自Natalie的Instagram页面和博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走过3条弯路,我才知道什么才是上帝的智慧和最好的时间

 

作者:Philip Roa      翻译:奇奇

 

在我 20 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我想在 25 岁之前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音乐人并在教会服侍,并且我那时也会已婚,专注在我的事业和家庭生活中。

25 岁如约而至又很快过去,我却没有实现目标当中的任何一项。我现在 31 岁,全职写作和兼职玩音乐(当我的乐队朋友需要帮助时)。我还没有结婚,但正和交往两年多的女友慢慢朝那个方向靠近。

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因着我当年的不成熟和固执,我最初的计划与上帝给我的计划和时间安排是多么相悖,尤其在我一开始就没有与祂核实的情况下。

尽管这样的计划导致我犯下了一些相当痛苦的错误,但我感谢上帝使用这些错误教我今后哪些事情要避免。

 

 

未经过深思熟虑就做出承诺

 

当我刚从大学毕业时,我感到自己无所不能。我什么都想做——白天做生意人,晚上做摇滚明星,周末在教会服侍。

我作为鼓手加入了一个朋友的乐队,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我的责任(深夜排练、无偿演出以及作为一名活跃的乐队成员需要的其他付出)。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地在教会的乐团中服侍。

我妈妈不赞成我的摇滚明星梦,尤其当看到它影响到我的睡眠和健康之后。但我一心要实现我的梦想。最终,我意识到我没有做好自己身体的好管家。无法得到足够的睡眠使得我当时白天无法正常工作。

之后我便决定退出乐队,但当时却未能很好地处理。虽然其他乐队成员们尊重我的决定,但他们问我是否可以演完我们已经预订的几场演出,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来寻找新的鼓手替代我。

然而,当时的我觉得再待下去就是不顺服,因此坚决地拒绝了。主唱很生气,多年来不再和我说话,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幸运的是,后面有了转机。时隔五年多后,我有次偶遇了那位主唱,最后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谈了很久。我终于能够向其敞开心扉并请求对方原谅我之前的不成熟,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得以和好。

现在,我学会了在做出承诺前仔细考虑我是否可以真正委身于某件事,这样我的“是”就是真正的“是”。如果我做不到,就优雅地说“不”。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为这些决定祷告并祈求智慧。

 

 

对我喜欢的人不置可否

 

多年前,我与青年事工中的一位年轻女士建立了友谊,她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我开始每天给她发短信说些有的没的。

虽然我确实对她有感觉,但我没有与上帝确认与这位女士进入恋爱关系是否是祂的带领(剧透警告:并不是)。在内心深处,我的一部分知道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处理情感上的事情。

然而,我又没有勇气明确向对方表达我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想要进入感情的意图),主要是因为我没有准备好接受因此要费的周折。

我也没有想过我们这样的关系会给她带来怎样的感受。我的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她认为我们之的关系不一般,当她当面和我确认时,我却否认了。

从那以后,我们不再讲话,不久她就去了另一个教会聚会。我就以这样一种可怕的方式失去了这个朋友。

虽然我之后并没有与她和好,但这个经历却教会了我对自己喜欢的人要表意明确。在我追求我现在的女友时,就做到了这一点。

当我感觉到上帝在催促我去追求她时,我不只是通过圣经经文和祷告来做确认。我还向我的属灵督导伙伴和牧者寻求智慧和建议,他们都一致给了我肯定的回复。

 

 

在选择职业道路上绕弯路

 

当我刚开始工作时,我感到有从父母而来的压力要走经商的道路。虽然他们同意我学习一个非商业专业,但我开始工作的那几年都在试图“重回正轨”以达到他们想要我做的。

问题是,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我父母的计划和上帝的计划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顺服他们所说的一切自然意味着我在顺服主并遵循祂的计划。

我申请了他们推荐给我的每份工作,哪份通过了面试我就接受了哪份,之后便是只工作几个月就辞职。

几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从事我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写作),但我没有询问上帝的旨意如何,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有的没的地写作,从而导致了和之前相同的模式:申请工作,接受,不久后再辞职。

在认真、清醒地审视了自己这一路的经历之后,我终于克服了这一点,却花了十年的时间。

 

 

我学到的教训来自这句深深打动了我心的箴言:“人心多有计谋,唯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 (箴言 19章21节)。

通过思想这节经文,我看到了我在职业生涯中是如何走向两个极端的——从盲目相信父母的智慧到崇拜自己的智慧。这两种情况中,我都把上帝放在了后座。

所以,十年来第一次,我花时间祷告,祈求上帝给我一份不仅能给我成长机会和高收入,还能让我有时间服侍我的家人和在教会做门徒事工的工作。

在做这个祷告时,我就决定了不再只为自己工作,我想在自己的生命中寻求上帝的旨意,跟随祂的带领,并在一切的事情上荣耀祂。

虽然过去十年很不容易,但我学到了两个重要的功课。

首先,工作是为主多结果子并祝福有需要的人的机会。第二,当我面临重大决定时,需要寻求上帝,求祂来带领我。

我也开始认识到,寻求敬虔的建议需要我有意识地花时间为我所计划要做的事情祷告,并等候上帝通过祂的话语和祂安置在我身边的人(即我的属灵家人们)来指引我。

通过以上的经历,我看到了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是如何给我带来痛苦的,然而上帝却完全能够使用这些痛苦来帮助我和其他人在信仰上成长,更信靠祂。

虽然我是走了弯路才学到了这些的,但我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在其他弟兄姐妹的信仰之旅中为他们带来帮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