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五个真理来帮你克服传福音的恐惧

作者James Bunyan, 英格兰

翻译: Anna

 

老实讲,James Bunyan确实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个特质影响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喜欢旅游、写作、运动(除了不爱飞盘)、喜欢福音给他带来的使命感、喜欢品尝新奇口味的茶、享受一口气撕掉贴纸的满足感。他现在住在伦敦的特丁顿区(Teddington),正在受训成为英国国教会的教区牧师。对于James和他的妻子Lois来说,因疫情而被封锁在家的生活因着女儿Galilee的出生而焕发生机。

向他人传福音常常让我们觉得是件让人恐惧的事。虽然大部分基督徒都很乐于把耶稣介绍给周围的人,但有时也会陷入下面的恶性循环中:

我们爱耶稣,但是也许我们就是不清楚如何跟人聊起福音。

我们爱我们的同事和朋友,但是我们怕分享耶稣会遭到他们的拒绝。

慢慢地,在与人交往中你错失了很多分享耶稣的黄金时机。如果我一直都没有谈起过耶稣,要如何引出这么急迫的话题呢?所以我们继续避开谈论教会或者信仰,好像这是一个丢人的秘密……

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勇于分享呢?

奇妙的是,满有恩典的耶稣对像你我一样深感软弱的人有很多温柔良善的教导。路加福音14章15-24节记载,耶稣在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坐席,教导一群不那么善良和谦逊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良善和谦卑之后,他讲了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但是众人异口同声地推辞。第一个人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这个故事包含很多重要的真理。让我们挑出五个真理认真研究一下:

  1. 福音是一个盛宴的邀请

 

很有意思,让我们想象一下这场盛宴——有香喷喷的烤肉、葡萄酒、美妙的现场音乐,也许还有巧克力喷泉?一切准备就绪等候客人到来。

耶稣的意思是成为基督徒——认识上帝和祂在基督里隐藏的伟大的爱——就像是在享受一场盛大的筵席。你希望这场筵席永远不会散,同席的人都是超级棒的同伴,每一道菜都比前一道更美味,每一时刻的美好都胜过一生。

这就是福音。分享福音就是邀请他们来赴宴。

太多时候我们发现传福音很困难,因为我们忘记了认识上帝是多么美好的事。

我们每天被生活的压力所困,看不到福音的光辉。对耶稣的福音最初的兴奋渐渐冷淡,误认为耶稣是乏味、刻薄的;认为祂打碎了我们的生活,使它变得更糟糕,而不是拯救我们的生命,让它更完整。你自己都不相信是美好的事情又如何能分享给他人呢?

成为基督徒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特权。让我们提醒自己,每一天经常来思想耶稣的爱,因着你祂走向十字架,思想祂复活的荣耀,祂为你预备了将来的归处,这是多么大的盼望和喜乐。

当我们思想这些恩典,圣灵就会把上帝的爱放置在我们心里,甚至满溢出来。当我们切身体会到耶稣是多么爱我们,向周围人传福音就简单多了。

  1. 福音不是你自己的

注意到在这个故事中,这位主人预备筵席,这是属于他的筵席,仆人只是被打发去邀请客人。

传福音也是如此。福音的筵席属于上帝,他是发出邀请的主人。救恩已经在耶稣的生、死和复活中完成了,无需再添加任何工作,也不应更改故事的细节。 我们的工作只是传递祂的邀请。

这个真理太有帮助了——是耶稣自己创造了福音,是祂坚决要把福音传到地极。因此祂会负责到底;我们的工作就是传递这个信息。

我们不必害怕被拒绝;如果听到的人不喜欢福音,他们不是在拒绝我们,而是在拒绝耶稣。

  1. 福音是给每一个人的。

这一定是场规模超大的筵席,因为主人发出了那么多的邀请!他邀请了原本定好的客人,然后让仆人带来城里的乞丐和社会底层的人们,最后命令仆人到乡间去寻找人。直到屋里坐满了人。

福音也是如此——是给每一个人的!我们可能会觉得有些人更容易接纳福音,有些人可能会做出更积极的回应,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可以判断的。

一个人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需要福音的好消息!

我们不需要等到完全了解了一个人才给他传福音;也不应该只给陌生人传!我们只有向我们的家人、邻舍、同事、店员、医务人员和保安——也就是我们遇到的所有人都发出邀请,才是真正忠于筵席的主人。

  1. 有些人会拒绝,但是不要气馁

这个故事令人伤心的部分是最初邀请的客人们拒绝赴宴。他们都找了各种糟糕的借口。想象一下买一块从未见过的地,或者因着赶牛或新婚就错失筵席(好像已婚的人讨厌参加宴会一样)。

传福音时令人伤心的一点是知道有些人会拒绝永生。有时拒绝福音的人是明明更了解福音的人。他们听说过福音的美好,更了解人的需要,这太令人沮丧了!福音是这个破碎的世界所能想象的最好的礼物,而拒绝的借口却令人感到搪塞。

然而,耶稣是仁慈的,祂深知这一切,并告诉我们会发生什么。

祂要我们坚持下去,因为还有好消息……

  1. 受到鼓舞——有些人会接受福音

宴会的主人没有因为被拒绝而停止筵席;他只是去邀请了不同的人。他对此几乎是强势的,告诉他的仆人“勉强他们进来”。这个宴会将继续举行,届时许多人会高兴地到场,尤其是那些没有能力报答这份善意的人。

这个事实不仅存在于这个小故事中。世界上真的充满了想要参加宴会认识耶稣的人。

当我们邀请他人去教会或者和他们谈谈永生的话题时,谁会被吸引呢?我们只要发出邀请就好,你可能会惊讶于最终谁会接受邀请。

传福音需要的不仅仅是巧妙的技巧和谈话的技能,当耶稣教导祂的子民传福音时,给了他们信念——我们相信耶稣的良善,以及人们回应祂的邀请和聆听祂教导的能力。当我们相信主的计划和工作时,我们就不需要害怕。

主将为各式各样的人预备祂的筵席。让我们喜乐地出去寻找他们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原来一切早有安排

作者:Waters

有声播读:佳音

 

不久之前我搬家了,就加入了一间当地的小教会。参加了几次祷告会后,我发现讲员每次在祷告会时都身兼多职,他同时要讲道、带领诗歌与祷告,还需要自己弹吉他当背景音乐。于是我毛遂自荐告诉他,自己小时候学过古典钢琴,可以在祷告会的时候弹背景音乐,希望帮助讲员减轻一些负担。

开始弹了几次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胜任这份工作,常常会陷入不知道该弹什么的窘境,一直弹奏重复的旋律。为了让自己的琴艺可以进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找到了一位主内的钢琴老师,我需要每个月进城里上课,学费则是恩典价。我心里很感谢上帝没有因为我弹得不好,就不让我继续服事,反而为我预备了一位老师,让我的能力可以提升。

跟老师上课一年多以后,一天老师问我,愿不愿意抽空在其他地方服事?最近有个教会缺人弹琴。那个教会的祷告会是在周六早上,乐手们六点半就要到教会预备,而且那地方离我家要一小时的车程。起初我非常犹豫,但我想起申命记10章12节说“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上帝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上帝,遵行祂的道,爱祂,尽心、尽性侍奉祂”。我想若我真心爱上帝,我不只是要遵行祂的道,我也要有实际的行动来尽心尽性事奉祂。毕竟上帝给我们服事祂的机会,从来都不是看我们的能力如何,祂更看重我们愿意的心。最后我决定答应老师的邀请,开始在那个教会的祷告会服事。

由于我的套房很小,没有摆钢琴的地方,因此我平常都是去教会练琴。有一天讲员告诉我,因为一些安排,教会现在不再开放给会友使用钢琴了。得知这个消息令我紧张又沮丧,我才刚开始在那个教会服务不到三个月,如果周间没有练习那怎么行?可是我要如何在一周的时间内找到练琴的地方呢?当时我的小套房租约即将在月底到期,于是我决定要换一间房子,然后在家里摆钢琴。

在找到房子前,好姊妹热心地开放她家的钢琴让我使用,老师也告诉我找到新房子时,她可以免费借我一台二手琴。一开始我对这个安排很有信心,相信祂一定会为我预备一间适合的房子。但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我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房子,而我对祂的信心也就渐渐地减少了。当我跟家人分享换房子的不顺利,他们甚至劝我放弃服事。他们觉得我疯了,怎么会为了继续服事而想换一间房子。我心里也开始怀疑祂,当初决定到那个教会的祷告会服务,到底是不是祂的旨意?

我发现自己花了很多心思,用自己的方法来安排,可是都不管用。在祷告中我意识到,祂有自己的计划。也许我不需要换一间房子,现有的空间已经足够。后来,祂让我找到一间乐器行出租小型的电钢琴,当时我很犹豫要不要租下钢琴,也许是因为走投无路了,虽然生活空间变得更加狭小,我还是硬著头皮把钢琴租下来。

就在租下钢琴后的第一个月,我收到短信告诉我发票中奖的喜讯,同时也得到神秘人物的奉献。这些钱足够让我支付一季的钢琴租金。渐渐地我明白,其实祂早已为我安排这一切,祂只不过是在耐心等候我愿意放下自己的计划,将主权交给祂。

上帝要我们做各样恩赐的好管家,祂喜悦我们善用祂所给的恩赐来服事祂。每当我们心里愿意并开始服事的时候,祂就会一点一点加添我们需要的能力来为祂工作。我们越服事祂,能力就越被祂所扩张。此外,祂并没有保证,跟随祂是一条容易的道路,但祂应许我们在困难中,必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当我遇到困难或阻碍,我学习更多依靠祂而不是自己的计划。因为祂更了解我们的需要,祂的安排一定不会错!就像哥林多前书 4章1-2节所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祕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新的一年,我准备退出群聊了

作者:奇奇

有声播读:洋澜

 

晚上刚把宝宝放睡了,就看到一个好友发来的信息。让我扫码帮他助力,下载一个短视频APP。我想着助力完了之后我再删掉也可以,就下载了。结果注册完成之后立刻跳出来一个领红包的页面,打开来出现了一二十几块,但是还不能提现,要凑够38元才可以。活动页面提示每60秒可以再领一次红包,邀请其他新用户或下载他们推荐的其他软件以及浏览指定的视频也可以得红包。活动倒计时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我想着随便点点试试看呗,因为每一次三选一的新红包也都有1-2块,这样看很快就能凑齐提现了。可谁知后面的红包数额越来越小,到最后三选一常常开到的是那个没有钱的红包,而就算开到了有现金的也只有0.01……为了凑齐金额,我开始去下载推荐的软件,是一些看小说和听书的软件,下载来之后有广告弹出来说此款软件听书可以赚钱,或者看书可以赚钱,和此款看短视频可以赚零花钱分明是一个套路。最后,我在努力领红包加下软件中浪费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还是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最后差了几分钱永远都不能凑满,还需要我去邀请别的新用户……

意识到明明是一个骗局后,我迅速删掉了这个软件。这个时候我忽然想起来曾在网飞上看过一个关于社交和网络工具的纪录片中的一句话:一款软件若不是在兜售实体产品,那用户本身就是产品。顿时觉得又可笑又可怕,我,被真真实实地消费了。

作为一个平时很少看短视频的人,我不懂为什么会为了一个38块钱的红包在一个短视频软件上面浪费了这一小时的时间。是我时间太多了吗?明明孩子睡觉之后的时间那么宝贵,我还有一堆家务没有搞完。这点时间看书学习都来不及呢,读经灵修也都不够时间呢。真的很懊悔晚上如此宝贵的时间被浪费掉。但细想一下,为何这个攒红包的设置会那么吸引我?是我太贪图小便宜吗?还是他这个设计就特别容易让人点进去并且容易按照他的安排继续下去呢?

分析一下,这个设计首先是让人觉得很容易达成,才会想要继续点进去看看,之后当你发现难度越来越大的时候你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会有种“这个时候放弃岂不是浪费了之前的努力嘛”的想法。

同样的,拼多多之前的砍价得礼物和最近的砍红包也是这个套路,就这样套牢了我们,最终,我们以为得到了便宜,实际上是被消费了。那这个视频软件和其中推广的其他所谓的可以通过看小视频和读书听书可以赚零花钱是什么情况呀?这个更加细思极恐了——用户妥妥地成为了商品。我们以为自己赚到了零花钱,实际上却浪费了大把的生命在那些软件之上。 经上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以弗所书5章16节)。这句经文对这个世代生活的我们尤其宝贵。因为没有哪个时代比我们更容易被手机和网络所影响和捆绑。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总有一款app能够抓住你的心;无论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总能有适合你的app。各路社交媒体app自然不用说,每个人的一部分生命都被它们消费和瓜分掉了。

我们以为自己没有消费金钱,但这恰恰是某些软件最厉害和最可怕的地方。你我都是产品,被消费于无形中。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在某个app上的时候,就正中了开发者的意。我常常看到连中老年人也人手一部手机在那刷短视频,开着外音,一条又一条地播放。甚至听说有的老年人也会刷视频刷到半夜……这真的是一个扭曲而邪恶的世代。人们不再活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反而花费大量时间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网络上面。这个消耗你的可能是FB,Instagram,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也可能是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又或者是一些看视频看书听书的软件……总之,各样的“陷阱”应有尽有,总有一款适合你掉坑。

反思我自己,发现虽然我工作加带娃时间很紧迫,但仍然感觉自己在手机上浪费了蛮多时间。明明可以给宝宝一对一全身心的陪伴的时间可能因着时不时地看手机被大打折扣。晚上宝宝睡着后明明可以读书和灵修的时间被看一会儿手机休息一下(常常会不自觉看了很长时间)所代替,然后当自己反应过来时发现已经时间太晚,只好挤压灵修和学习时间或者继续晚睡消耗自己的身体。这样日复一日,一年到头发现自己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做成。这邪恶的世代诱惑我们去做各样看似无伤大雅的事情(毕竟刷短视频或者社交媒体并不是在犯罪呀),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些APP的设计者的用意就是让我们不停地在上面消耗生命。常常原计划只浏览半小时手机,结果就是毫无征兆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爱惜光阴”在原文里意思是“善加利用我们的时间”,我想对于我们在主里的人来说,这意味着要把时间用在永恒里面有价值的事情上面。求祂给我们分辨的心,常常问问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于永恒里面有份吗?

我真的需要求祂给我恩典,让我能够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在我又徘徊在无意义的APP之上的时候提醒我立刻退出。另一方面,也要做出实际有帮助的行动来。我想新的一年里除了更加有计划地使用手机之外,更直接的做法是把一些容易消耗我们的APP直接删除。毕竟明明知道是试探,干嘛不躲开。必须要使用的社交工具也可以做做减法,比如一些特别占用我们时间精力却对我们的生命没有真正益处的群聊可以退出,一些让我们看到之后会不舒服的账号可以取消关注。休息放松的时间可以安排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看自己一直想看的书或者电影。最重要的是,与祂约会的灵修时间不可少,即使每天只有15分钟,也要把这个时间空出来留给滋养我们灵魂的那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关于被拣选,你是否也搞错了这4点?

作者:Philip Roa,菲律宾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刘弟兄

 

在我刚成为基督徒时,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在那之前,我一直沉迷于色情片。色情成瘾的挣扎长达7年之久,但上帝的恩典最终使我从罪中悔改,并开始信仰耶稣基督。

在信主后的一年里,我去了一个新的教会,加入了敬拜团,成为一名鼓手,并参加了青年门徒培训,不久就开始带领门徒训练。我情绪高涨,觉得自己终于在做我应该做的事了,上帝拣选了我并帮助我在灵性上成长。

但第二年情况就开始走下坡路。我的工作合同没有续签,我丢了工作;我也没有处理好对一个青年小组里姐妹的情感——我没有明确自己的意图,无意中在感情上误导了她。这两件事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沮丧,我退出了参与的事工。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明明将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了主,让祂在其中动工并跟随祂的带领,为什么现在却变得如此糟糕?!

我真希望那时的我能更加明白真理,但感恩的是,现在也还为时不晚。所以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有哪4个对“被拣选”的误解会让我们偏离正轨吧。

误解一:你会立即步入人生正轨

我信主是一个美妙的体验——尽管挺情绪化的。我被教导要把自己的道路交托给主,祂就会引导我们走向“最好的道路”。

从我早期的聚会经历来看,受苦和试炼的话题并没有被太多讨论(当然,最近这些年的讲道也已经改变了挺多)。但是,当年长基督徒的见证主要集中在他们的得胜和来自上帝的祝福时,感觉他们也在潜意识中传达着同样的信息:悔改并将一切献给上帝,祂会让一切都变轻松!没有压力,没有混乱!

然而当我读到约瑟的故事时,这个误解慢慢消失了。

约瑟从他父亲最宠爱的儿子一下变成了被他兄弟们卖掉的奴隶。从那里开始,他成为一名官员的管家,然后在被污蔑强奸后成为囚犯,之后成为了监狱的负责人,最后成为了全埃及仅次于法老的宰相。

这一切花了 13 年时间,这期间约瑟并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然而当他的父亲去世,他的兄弟们认为他终于要报仇时,约瑟告诉他的兄弟们,虽然他们的意思是要害他,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世记50章18-21节)。

摩西的故事是另一个例子。当上帝呼召摩西将他的子民带出埃及时(出埃及记 3章7-10节),他因为杀死了一名埃及士兵而躲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当时他从一个王子变成了一个卑微的牧羊人。

尽管摩西被流放确实罪有应得,但这些年来上帝仍然在看顾他,并且到了时候就呼召他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并坚固他们成为一个国家。

被上帝选中很少会有直接带你走向人生巅峰的情况。有时,就像约瑟和摩西经历的一样,我们必须经历“降级”,才能谦卑下来,并记住不是我们自己能做什么,而是只有依靠上帝的力量,我们才能前进。

误解二:你的能力决定了分配给你的任务

我们认为被上帝选中意味着使用他赐给我们的才能来荣耀祂。因此,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赐予我们的能力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时上帝会呼召我们去做我们力所不及的事,因为是祂在我们里面发光,而非我们自己。

基甸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士师记 6章11-40节;7章)。当上帝呼召他成为以色列的下一任领袖时,他正在酒榨里打麦子——实际上是躲起来,做点简单的家务。作为最小支派中最年幼的孩子,基甸不习惯担任领袖一职。他甚至三次测试上帝来确定这个呼召是真的!但当基甸顺服时,主通过他为以色列带来了惊人的胜利。

当上帝明确地呼召你时,要相信祂会给你做祂工作所需的一切资源。

误解三:你会喜欢上帝呼召你所做的一切

被上帝选中意味着我们会喜欢被呼召做的一切吗?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想攻读传播艺术专业,而在我大学期间,我终于明白我想专攻写作。我觉得写作是我的使命,因为我很自然地被它吸引,也从我的教授那里得到了好成绩的反馈。

然而,我早期的工作经历并没有让写作顺利成为我的职业。工作场所带给我许多失望:工资低、几乎没有福利,以及令人发指的加班时间。中途到了一个时间点,我这一代人的座右铭“做你热爱的事,你将一天都不用工作”,与我对上帝呼召的理解不谋而合。所以,我开始做我热爱的事情和我的“呼召”,但为什么每一刻都感觉像是在受折磨?

虽然是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但约拿的故事,教会了我一个不同的观点。他的任务是向尼尼微城宣讲悔改,这听起来对先知来说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约拿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所犯的暴行,所以他希望他们遭受上帝的审判。

即使勉强完成了任务,约拿仍然不高兴,他的故事以来自上帝的严厉信息结束。然而最终,整个尼尼微城都信了以色列的上帝,上帝的计划完成了!

我们可能会误以为被上帝选中意味着我们的喜好会自然而然地与祂的计划吻合,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我们需要记住的事实是:上帝教导我们将祂的意愿置于我们的自己的意志之上,因为是祂呼召了我们,而不是反之。

误解四:你不会遭遇阻拦

最后,还有一种一直存在的误解,即因为上帝选中了我们,所以我们将不会遇到来自其他人的阻拦。

然而,即使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也遭到了强烈的阻拦。事实上,在祂在地上事工的早期,祂自己的邻居都不听祂说话,并想把祂扔下悬崖! (路加福音4章16-30节)

在耶稣公开谴责法利赛人的腐败之后,他们不断地骚扰和陷害祂。正是他们的反对导致最终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当我确信我的呼召是写作时,我个人也遇到了反对意见。更痛苦的是,是我自己的父母给我压力要我去追求更赚钱的职业(比如像他们那样做生意)。我必须以爱心和坚定的态度与父母解释,直到他们明白上帝的呼召对他的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依赖于家庭传统。

当我通过仔细研究上帝的话语重新梳理自己的信仰时,这些误解慢慢都被打破了。在离开事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去找事工领袖们道歉为自己的离开负责,他们后来让我重新回到了服侍的岗位。随着我们开始在每周的讨论中更多地谈论罪、苦难和其他丑陋的后果,我们也渐渐学习关于信仰的真理并打破原来相信的误解,虽然这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帝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被祂选中就是将一切都完全交给祂,信靠祂无论祂带领我去哪里和呼召我做什么,祂对我的爱和祂的良善终究会获胜。

作为上帝的选民,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对祂呼召的看法,以祂的视角来看。在祂的恩典、怜悯和爱中,祂呼召我们去完成祂给我们的使命,这一切都是祂的,不是我们的。只有当我们让上帝将这个属灵真理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头脑和内心时,我们才能成为上帝信实的选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