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Grace
翻译:秋雨
第一份工作做了还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就决定辞职去攻读硕士学位,以便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大学期间我所遇到的那些优秀的教授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想把这种经历传承下去。同时,我觉得目前的工作并没有太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辞职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对我来说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记得在那段时间里读过不少关于上帝带领的基督教信仰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有一篇关于上帝如何呼召祂的子民“出去”的灵修文章——讲述了以色列人,以及那些勇敢回应上帝呼召的信仰英雄。许多文章都谈到了关键是“不要惧怕”,要“奋勇向前”。有一本书甚至谈到上帝很少呼召人们原地不动。
因此,我把这一切都理解为,上帝的旨意是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向前,并且为祂做“大而勇敢”的事情——这似乎与我辞去工作去从事教学的决定是一致的。
鉴于我是在顺服上帝的旨意,不让对改变的恐惧阻碍我,这在我的脑海中以某种方式转化为前面的一切都会顺利。
我想只要我心无旁骛,尽最大努力,并且相信上帝会带领我, 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正如你可能已经猜到的,事情并不是那么顺利。

进入研究生院后不久,我意识到我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学习我所选择的专业课程。事实上,我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我在大学时上过这门选修课,觉得很有意思。
虽然我勉强撑着完成了课程部分,但我认为自己是个冒牌货,一直担心被当掉。到了写论文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我的导师给我的唯一建议是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可我觉得时间紧迫,因为我已经全职学习了三年,迫切希望毕业,重新开始工作。如果我不能顺利毕业,三年的时间(和金钱)就付之东流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向上帝祈祷,求祂消除时刻折磨我身心的焦虑。我仔细研读圣经,从中找出所有关于恐惧的经文:要刚强壮胆,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为明天担忧。要一无挂虑。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保守你的心怀意念等等。
尽管我一再用这些经文祷告,但我的焦虑并没有丝毫减轻,阅读圣经和祷告也没有奇迹般地照亮我的心。我感到绝望,看不到出路。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从未挂科,并且从小到大都被教导“不能半途而废”的人来说,没有做完一件事或是失败的念头和羞耻感比去死还要糟糕。很多个晚上,我都希望睡着后不要再醒来了。
我最终克服了所有的困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我就要提交论文提案的前夕,我家的一位老朋友,对我而言像似父亲一般存在的大卫叔叔碰巧来家里做客,他跟我坐下来好好谈了谈,帮我消除了脑海中的恐惧。
谈话中我泪如雨下,只记得他说:“为什么不去试着写写论文,尽你最大的努力,如果写不出来,大不了回家呗。
尽管我实在不愿意去想毕不了业的可能性,但当我被告知即使通不过也可以回家,着实让我松了一口气。听到即使没能毕业,仍然有一个家可以回,还有爱我的家人,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回想那一刻和那之前被焦虑困扰的数月,我意识到在我脑海中失败是不可以接受的。其实,当人们告诉我“你能完成!”,“你不会失败!”,这些话毫无用处,因为我耳中听到的却是:
你根本不可以失败;如果我失败了,人们不知道会如何看待我;可是只有当我相信自己,不再感到恐惧时才不会失败。
正如我周围的人所“预测”的那样,我的论文并没有当掉。尽管我很焦虑,但上帝的确给了我坚持写完论文的力量。祂还让我与同学们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帮助我克服了研究中的障碍。
我完成了学业,毕业了,并申请在我曾经读研的那个系教书。我想我必须坚持到底,似乎我能应用研究生学位的唯一方法就是教书。
然后,我终于一败涂地。 我希望我早点明白这一点,读过学习这门课实际上并没有让我有能力去教授这门课。我每一天都痛苦度日。我反应不够快,无法回答学生向我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客观地给论文打分。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
学期过半,我开始产生自杀的念头,我意识到离开教职是更好的选择。在我泪流满面地与父母和系主任交谈后,我辞职了。 事后回看,我脑海中不禁想到:“是上帝有意引导我度过这一切,还是只是我做了错误的选择?是上帝让我失望没有医治我的焦虑,还是我过早放弃把事情搞砸了?”
但是上帝不会失败,对吧?所以一定是我的问题。我想我不能责怪上帝,因为祂从来没有明确说过我会在教学方面有所建树。

上帝逐渐而仁慈的医治
挣扎在羞耻和自责中,我告诉自己必须重新开始。休息了几个月后,我找到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甘心”过上了一种“简单、没有野心”的生活。
当我麻木地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时,我并没有时常想到上帝,尽管在内心深处我知道祂就在那里。回望过去,我想那一段时期我们虽然同行但却默然不语。我并没有生上帝的气,而是对自己深感失望。
上帝很仁慈地带我度过了那段时间。祂给了我同情我的朋友,他们陪伴我,帮我再次找回喜乐。祂给了我无条件地爱我、关心我的家人。
当主渐渐地医治我时,我终于明白骄傲是我产生恐惧的根源。
我非常害怕人们会怎么看我,以至于我认为死亡比失败和活在耻辱中要好。
但是,上帝在允许我跌入谷底的过程中让我看到,即使人们看轻我,我也可以活得很好。正是我的骄傲在作祟。骄傲让我感到羞耻,其实我完全可以谦卑地接受失败,因为这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因为我们都有局限性,需要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帝让我逐渐向前走,把我所犯的“错误”抛在脑后。很多时候,我在脑海中设想着所有的“也许”和“可能”—— 也许我本可以为从事教学工作做更好的准备; 也许我本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
但是上帝提醒我,因为我不是祂,我不可能提前知道一切,也无法控制一切。无法控制意味着我可以由祂做我不能做的事情,包括让祂看顾我。
上帝施怜悯,让我在看不到未来的时日能够继续相信祂的良善。我记得,在那些日子里,我常常紧紧抓住哈巴谷书第三章的经文——大意是,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我要因主而喜乐,我要因我的救主上帝而喜乐(17-19节)。

上帝的帮助是否能让我们免于失败?
回想关于上帝的帮助和带领的那些安慰人心的经文时,我不禁想到,上帝应许祂的同在会不会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不会失败?
我们是否因为误读了圣经中的一些经文,而得出了信心等于成功这一错误的等式,比如说:
不要害怕!我必帮助你(以赛亚书 41章13节) ;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诗篇121篇3节);他虽失脚,也不致全身扑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诗篇37篇24节):凡等候祢的必不羞愧(诗篇25篇3节)
我们是否认为这些经文的意思是,如果上帝帮助我,我就不会——也不可能——失败?
这是否就是我们一再相信的 “上帝的旨意 ”意味着一切都会顺利的迷思?
我意识到,正如我们对 “好 ”的看法往往与上帝不同,我们对 “失败 ”的看法也往往与上帝不同。对我们来说,挫折就是失败。完成工作花费了超出正常的时间就是失败。放弃就是失败。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就是失败。
这些也许的确是失败。然而,对上帝来说,这些失败是我们成长的机会,虽然有些是痛苦的,但却也让我们在耐心、智慧、勇气及对上帝的依赖方面成长。这并不是说上帝故意要我们失败,也不是说失败没有后果。重要的是,即使在失败中,上帝也与我们同在,祂会施恩帮助我们重新站立起来。
上帝使用我在那一段时间的失败帮助我认识到许多事情,比如:生活并不完全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埋头苦干并不能保证事情一定会成功;失败并不是我的结局,虽然我需要承担后果,但上帝与我同在。活在信心中意味着足够信靠上帝,尽你所能履行你的责任,并把结果交给祂。

展望未来
即使我现在从事的工作似乎更适合我,我还是会不断遇到挫折,这些挫折让我再次学到同样的功课。有时,我在一件事情上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或是我被指派去做一件我知道别人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我不得不面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恐惧,坚持去做。
每当失败的恐惧袭来,上帝都会耐心地提醒我,对祂来说最重要的是我忠心地去做,即使我做不到自己认为“足够好 ”的水平。
虽然有时我仍为自己无法成为我希望成为的那种 “佼佼者 ”而感到难过,但上帝不断地让我明白,祂造就了今日的我,并在祂的国度里给了我一席之地(提摩太后书 1章9节,罗马书 12章1-8节)。祂还赐予了我可以使用的技能,即使技能的大小可能与我设想的不同。
虽然上帝并没有应许我现在的工作是我 “永远的工作”,但祂确实应许祂会一直与我同行,指引我的脚步(希伯来书 13章5-6节;箴言16章9节)。我知道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因为祂把我带到了这里,无论未来的岁月我最终会去到哪里会去做什么,我知道祂都会与我同行,并会保守我去做祂呼召我去做的任何事情(腓立比书4章19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