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从城市搬到农村——上帝的带领给我安息

 

作者:Abby

有声播读:Joya

 

 

    小时候常幻想我不是我,该多好。如果有堂姐那样的父母就好了,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可以搬到城里去,每天穿漂亮衣服。如果有羡慕的女生那般漂亮,或那么瘦的身材,就不乏追求者吧,我也会相当自信。如果有班里第一名男生那般聪明,老师也会重视我吧。如果有我妹那个口才,我也会……从小到大,我对自己有太多不满意,看不到自己哪里好。我个子高,也许是从不敢挺直腰杆的缘故,有些许驼背,本来个子高在别人都是很羡慕的事,却成为我自卑的理由。

学会接纳自己

    这么多年,一直活在对自己的不接纳中,不愿接纳自己的没出息,不愿接纳自己的胖,不愿接纳自己的不漂亮,不愿接纳自己的不富裕,不愿接纳自己的什么都不擅长。为什么我不是台上那个光鲜亮丽,充满自信,全英文演讲的那个?为什么我不像同宿舍的同学一样,会唱歌会跳舞?甚至连个画画都不会?我会通过让自己看起来很勤奋,来寻求家人,老师或他人的认可。 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挣扎,我甚至非常自暴自弃,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后来我认识了上帝。我学会了求祂,赐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十年了,我还是我,唯一不同的,认识上帝的这些年,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我学会了接纳自己,现在的我可以大声地唱出:有你,我生命不一样;有你,我生命再燃亮;有你,我不害怕困难;有你,我有满足的喜乐。我清楚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被爱的,并且这个爱是永恒不变的,当然这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耶稣基督能真正的从内到外改变我们

    我并不是靠自己发生了改变,是耶稣基督改变了我的心。我以前会抱怨,我想要长得漂亮,有很好的成绩,有可以展示的才能,做很光鲜的岗位,赚很高的工资,这样别人看得起我,甚至对我刮目相看。现在我知道,上帝爱我,不是因为我做什么工作,不是因为我优秀与否,不管我从事的是一份怎样的工作,职业高低贵贱,他都无条件爱我,单单就是因为祂就是爱。只要我凡事尽自己最大努力,将结果交给上帝,无需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因我活的每一天,是为上帝而活,我做的每一件事,是为服侍上帝而做,这就够了。

     我对自己的长相也和解了,因为我知道这是上帝精心设计的,是照着祂的形象造我的。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决定今天要怎么过,是满有喜乐的过这一天,还是充满苦毒。我无法选择富裕还是贫穷,却可以选择这一生是亲近上帝还是远离上帝。

顺服上帝的带领

    五月,我们要搬家了,从城市搬到农村去。6年了,从未想过搬家,婚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房子不大,也没有什么配置,好在房租很低,我们可以承受。最重要的是小区门口有一所名气还不错的小学的分校。为了孩子可以顺利进入这所别人眼中还不错的学校,我早早地规划,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就带他去办理了居住证,这样5年后,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到那所学校。从孩子出生,我就帮他计划好了六年后要上的小学。我甚至为自己的聪明和高瞻远瞩感到自豪。我很努力地追求在城市生活,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好的师资。

    我的计划很周全,但是我很痛苦,上帝时常把“你不属于这儿”的感动加给我。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时常觉得格格不入呢?上帝为什么不能像帮别人那样帮我,安安分分地过着符合社会预期的生活呢?主啊,您想让我活出怎样的人生?我们这里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学一年级的知识,学书法、学跳舞、练钢琴,这很正常,为什么我却觉得窒息和压抑?大部分孩子放了学就上延时课,到家就开始写作业,九点、十点写完再继续刷题,为什么我不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这样生活?

    从孩子上学开始,我痛苦了三年,我试图随波逐流,试图跟世界同步,但是我做不到,上帝给了我活出不一样的勇气。当我跟上帝说:我愿意顺服您的带领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得自由了。我不再被世界的名校潮流所捆绑——耗尽全家人力物力财力务必让孩子上好一所学校(世人眼中所谓的好学校)。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上帝的计划一定是高过我们的计划,我们能做的就是寻求祂的旨意和计划,并顺服祂的带领。

    现在的家,有大大的院子,有花有草,满院子的阳光照射进来,屋里屋外充满了阳光的味道,还嗅到泥土的气息……此刻真感觉无比亲切。从前拼命想要走出去的农村(这是农村孩子奋斗的目标和有出息的标志),此时竟让我如此向往。我很感恩上帝的带领,孩子以后会在这里见到玉米麦子,还可以见到真的牛和羊。

    如果有人想要和我交换生活,我想我的答案是不,我享受我现在的生活,我享受顺服带给我的安息。接纳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安排,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顺境还是逆境,都怀着感恩的心领受。主啊,感谢您给我一个新的生命,感谢您教会我感恩的生活,感谢您教会我靠主知足常乐,无论在什么景况下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再坚持一下

 

作者:畅然

 

最近我很喜欢看一部电视剧——《不够善良的我们》,电视剧里的三位主角已届中年,其中两位已经有了家庭和小孩。不过,他们还是被过去的选择所羁绊:看似家庭幸福美满、却「抢走」他人身份的简庆芬,选择相信自己丈夫真正爱的并不是自己,进而不断去窥视情敌的社交媒体,落到失去人生意义的境况中。看似能力强又美貌的Rebecca,在机会面前选择逃避,将自己喜欢的对象拱手让人。被妈妈的情感勒索的何瑞之,选择向妈妈妥协,得背负起家庭的责任,又得面对妻子的疑神疑鬼。真累啊!有时我会想,如果他们当时换个人会不会更好?

直到最后的剧情将他们三个联结在一起,每个人都沿着自己既定的方向,从容地走下去。印象最深的是Rebecca在患上乳癌之后说,如果让她再选一次,她还是会选择现在的状态。我想,没有换人也很好。就好像简庆芬和Rebecca,大家都以为对方会过得比自己好,其实并没有。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章24节)两位女主角,没有谁能背得起对方的十字架,却都以为对方的十字架最轻省。当生命停滞,我们当然要做出改变。但,如果只是逃避生命的问题而换一条跑道,亦或是因为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而留在原处,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改变。

一次小组时,我们问起一位组员的现况。因为大家都知道她一直想换工作,而在那次聚会上,她说,自己原本已经递交了辞职信,但是却临时反悔了。原因是她过去一直很害怕老板,因为老板的情绪很不稳定,令她每天都提心吊胆。上帝却借着不同的人向她说话,劝她留下,也让她了解了事情原本的真相,她现在的工作已经稳定,也不再害怕了。我真为她开心,因为她的勇敢和顺服,我相信她必然能够得到益处。

我想起了我刚工作时的事。记得那时我刚得到第一份工作,做得并不开心,作为教材编辑,我不能敏感地发现错误的错别字和错乱的排版,被指出的错误还是会错第二遍,每次都让我的经理很生气。感谢主给她耐心,让她给我机会,但被揶揄是少不了的:「你真的是中文系毕业的吗,你的学校怎么就出了你这样的学生呢?」的工作能力也让前辈很苦恼,我工作速度慢,错误率很高,前辈们因为要润饰我编辑的内容,好几次都耽误吃饭的时间。直到现在,我都能回想起当时在电脑前,战战兢兢地打出第一篇文章,然后被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前辈打回来重新修改的心情。我也能想起来前辈说要向上级投诉我时,我的恐惧。偌大的办公室里,当面被人批评当然不是滋味,更不是滋味的是还要被拿来比较,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跟着心情一起跌到谷底。

所以我要逃避,我对自己说。我开始找心理咨询师,想要验证自己是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我想为能力不足找借口。但医生说我只是大脑执行功能弱。这借口也没有因此减少我的工作量。我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早上六点起来继续工作。后来,我开始自暴自弃。领导拍桌子骂我,我一脸无所谓的态度「我真的努力了。」那时我需要续签签证,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再续我,恐惧使我最终选择了自己离开。

我找到了补习社的工作,我对所有人说,那是因为我适合对着人,而不是电脑。然而开始实习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还需要记住补习社所有学生的名字、年级、学校等不同情况。上课时几个学生的任务不同,要协调管理,字体上万万不可出错。我不停地和上帝说,我真的不行,为甚么同事的工作能力都那么强?在我实习了十几天后,老板问我工作为何还是没有起色,我张嘴就来:「我没想到这份工作会这么难。」老板听到这句话,当天就辞退了我。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被解雇。但基督徒老板还是给了我签证,让我可以留在香港。

后来回顾这段艰辛的工作旅程,我似乎在其中摸到了上帝的心意。有时看似艰难,反而是被淬炼、被净化的过程。我可以肯定,无论我换不换工作,我都会拿到签证,因为上帝有绝对的主权可以让我留在香港,如果祂的心意是要我留下。我也可以肯定,按照我当时企图逃避、不肯面对自己生命当中的问题,比如自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喜欢推卸责任的做法,被公司开除也是早晚的事,留在哪家公司都一样无法逃避被开除的可能。

过去的我相当骄傲,总是处处与人争竞。而到了第一家公司,却碰到了更优秀的同事。记得有一次我哭着问主,为甚么要把我和那些优秀的同事放在一起?为甚么他们都这么优秀而我却平平无奇?其实,如果这样的心态没有改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不会开心。打开圣经,上帝的话就进入眼帘「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上帝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罗马书9章20节)是的,我不能一直消极下去,听到一些不好的话,便怀疑自己的价值,不以自己所有的为满足。因为保罗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我们令人局限的问题并不会令人羞愧,但盲目追随世界给我们的标签,以至于忽视了上帝给我们的职分与呼召,嫉妒他人,就会是最令人痛苦的折磨。

失业的那段日子里,我跟主的关系反而越来越亲近,一天,在向主寻求祂的话语时,主以传道书第七章以及以赛亚书第五十四章向我说明:「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上帝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也许有的时候,看似上帝将你进入绝境,但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柳暗花明,面对逆境,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但是也许再坚持一下,就会看到更有趣的风景。

四年过去了,我以为我的签证是很稳定的了,前路似乎也很明确了。但在前几天,我突然迷茫起来。难道留在香港,远离家乡对我来说真是最好的决定?上帝给我的道路和呼召究竟是甚么?记得有一次和留在家乡的表妹聊天,看到她留在父母身边,处处有人荫庇,而我漂泊他乡只能照顾自己,心中突然委屈。「我是否做了最合适自己的决定?」如果我回去,会不会更好?或许吧,有一天回去,可能也很好。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圣经里也说,「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我不能因为在香港的生活不尽如意,就选择逃避回家乡,因为在家乡也会面临挑战和困难。所以我想,再坚持一下。基督徒都想要不平凡的生命,到底甚么是平凡?「平凡」这个英文,在拉丁语里也有「半山腰」的意思。所以,我鼓励大家,在面对生命的问题和属灵的低谷时,不要在半山腰就停下,继续往前走,先不要转换跑道,慢慢向前走,渐渐地你会发现,上帝在一路带领你时种下的良苦用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更换?更新!

 

作者:清晨

有声播读:Chris

 

 

你要进去得为业的那地,本不像你出来的埃及地。你在那里撒种,用脚浇灌,像浇灌菜园一样。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上帝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上帝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命记 11章10-12节)

 

这是摩西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前向他们说的话。一般对这段话的解读是:耶和华向以色列人有丰富的怜悯与慈爱,他们在迦南地不用像在埃及一样辛苦劳作才能得食,在这里他们要靠着上帝降下的雨水为他们滋润全地,浇灌瓜果菜蔬供养他们。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段经文,在迦南地,以色列人不再像埃及一样拥有看得见的大河,他们不能再倚靠世上的资源和自己的力量,而要靠着对上帝的信心生活。那么,当初的以色列人听到这段话时,可能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他们从当时还富庶肥沃,环绕着尼罗大河的埃及出来,在荒凉旷野漂流四十年,盼望着耶和华将赐的是怎样的美地。好不容易走到约旦河,应许之地近在咫尺,终于要到了,已经迫不及待要亲眼饱览一番了,期待又期待,究竟是怎样的一片美地!?

只听摩西说,这里不像埃及地,没有宽阔的河流滋润,没有平坦的土地播种,这里有山有谷,高低不平,埃及是可以尽情撒种浇灌的菜园,但是这里不是…嗐,听到这里,仿佛看到美梦像泡影一样消逝了,这就是耶和华所赐的流奶与蜜之地吗?也许他们中间有人还会想,能不能换一个…但是摩西没有停下,他还在继续宣告,虽然没有大河流经,但这里却是耶和华的雨水滋润的土地,上帝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的眼目时常看顾的土地!这片土地,不因其美而成为应许,而是因祂之应许而成为美;虽然看似缺少成为美地的一切必要因素,似乎没有看得见的江水滔滔,但是却领受耶和华默默的供应,被祂降下的春雨秋雨更新了。

耶和华是慈爱怜悯,用心良苦的上帝,祂知道人是多么容易忘记真正的救主,摩西只不过上山四十昼夜,这群百姓就迫不及待地为自己铸了金牛犊。以色列需要知道的是,他们要得耶和华所应许的美地为业,重点不在美地,而在乎给他们应许的上帝。倘若上帝也赐给他们一条尼罗大河,他们很快就会在富足中自夸,以为他们所倚靠的是自己,所夸的是大河,忘记背后那位厚赐百物的上帝。所以上帝告诉他们,你们不像埃及,你们所倚靠的的不是江河,你们要倚靠的是我,敬畏耶和华,天必按时为你们降雨,滋润你们的土地。

以色列中间或许也会有人羡慕坐拥尼罗河的埃及,大河蜿蜒,他们有多么丰富的水资源呀,想什么时候浇灌就什么时候浇灌,想什么时候打水就什么时候打水,永远不会担心天气,也不会担心水不够用,不像我们只能指望雨水,跟川流不息的大河比起来,时有时无的雨水是多么没有保障呀…唉,上帝怎么不让埃及成为我们的产业呢?就好像我们今天也会羡慕别人:某人家里有那么多钱,他永远不用担心经济问题;某人生长在一个温暖健全的家庭,他从来不会被自己的性格困扰;某人能力出众,从来不用担心前途;某人天生丽质,毫不费力就能收获那么多的喜爱…唉,相比之下,为什么上帝赐给我的总是稍逊一筹呢?

当我们心里涌出这些情感时,我们真正需要的岂是那些东西吗?人的骄傲和贪心可以被金钱填满吗,曾遭受的伤害和破碎可以因弥补而愈合吗?生命的不喜乐表明我们有所缺失,那个空洞却不是我们所以为的好处所能填满的,以色列人每次缺水,其实缺少的都是上帝,换成河水滔滔的埃及地就会好一点吗?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埃及的大河已经干涸了,辉煌不再,埃及只有黄沙,他们曾经倚靠的大河在哪里呢?我们也许会因为生命中没有看得见的稳固美好而心生不满与忧患,来到上帝面前祈求,上帝似乎也不会以“更换”的方式回应我们的祷告。

自己不好?上帝也从来没有给我们换一套能力性格帮助我们开挂人生,祂总是安慰、怜悯,陪伴我们成长,更多地认识上帝,也更多地认识自己,最终我们在自己身上看到上帝荣耀的形象,发现自己也可以成为他人的祝福;婚姻不好?上帝从来不会为我们换一位配偶,祂总是用祂的恩典牵引婚姻双方,更新他们,使他们在祂里面不断走向更深的接纳、相爱与合一。以色列人不像埃及人能够掌握河流水源,眼看就要浇灌,水从哪里来呢?上帝没有换一个应许之地给他们,而是要他们凭着信心等候、顺服上帝,上帝必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降下春雨秋雨,于是以色列人发现,耶和华所赐的,果真是流奶与蜜之地。“更换”只会带来新一轮的失望,唯有“更新”,调转我们的眼目看向耶和华,祂必降下永不枯竭的雨水滋润全地,唯有上帝的恩典托举我们跳过墙垣,走向更加宽广的生命。

“夸父逐日”的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夸父不愿太阳落下去,就想追上太阳将它拴住,于是他跑啊跑啊,离太阳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渴,他认为自己需要喝水,于是跑去喝干了渭河,还是渴,又跑去喝干了黄河,但还是不够。夸父需要的真的是水吗,其实他真正需要的是停止对太阳的追逐。当我们觉得生命干渴,羡慕别人有水解渴的时候,其实我们所需的也不是水,而是调转眼目,停下对心中欲望的追逐,回到上帝那里,那时我们必要发现,在祂的丰盛中,我们一无所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当你想换另一种人生时,其实“不换”才是一种勇敢

 

作者:怀子蕙

 

 

思考一个词,叫做“勇敢”。何为勇敢呢,是对困难的迎头而上,还是看恐怖片时气定神闲,还是在枪林弹雨中发起无畏的冲锋?我想这些都是勇敢的,甚至一些还称得上英勇。但是似乎这些情景下的主角们,都是因着某些方面能力的不足,才不得已选择勇敢,好激励自己向前。

在生活中我们就常常不得不选择这样的勇敢。我们在学校时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和老师的催逼,只能勇敢起来去埋头苦读。我们当中可能有人遭受了不幸的家庭情况带来的忧伤的童年,一定也是一颗勇敢面对未来的心在支撑着走下去。工作的肢体们面对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境遇,也勇敢地撑起了自己的家。我们所委身的教会,所处的城市可能正面临严峻的逼迫,每一次我们离开家门,离开工作岗位来教会聚会,也是一种勇敢。唉,不得不感叹大家都是勇敢的人呀。但这样的勇敢常常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如果可以,谁又想承受这样一份勇敢,或者说无奈呢?为什么我不能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学霸,考试答案、实验成果都可以信手拈来?为什么我不能跟隔壁家的小孩换一换,人家的家庭就很美满,每个月都能去游乐园?我也多想像那群中彩票的家伙一样,享受着天降之财,再也不用两点一线地工作了。为什么我们要躲避逼迫者的眼目,就不能像别的国家的教会那样公开大方地聚会吗?

好想跟别人换一换啊。

似乎只要我们变得更有能力,境遇更好,我们就不必再承受这种无奈的勇敢了。如果我可以轻易撤去前进路上的困难;如果恐怖片里的鬼怪伤害不了我分毫;如果枪林弹雨都打不穿我的皮肤,要是我能说有就有,命立就立,那我又何须勇敢地面对这些,何须面对我那惨淡无光的生活?像这样的全能者,他还需要勇敢吗?他会想和我们换一换,感受我们的生活吗?当他跟我们一样面对失望,挫折,甚至注定的结局时,他会用他的力量扭转乾坤吗?还是他会跟我们一样,平静地走属于自己的路呢?

让我们来到两千年前客西马尼园的那个晚上,看主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 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 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译吗?)!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马可福音 14章32-34,36-42节)

面对着早已注定的结局,这一位曾经摆列群星,立定大地的根基,划分诸水的边界,兴起诸国又打伤列王,使一切生命繁荣又枯萎的上帝,祂说了什么?祂惊恐起来,极其难过,祂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相比较之下,他的门徒们反而显得有些无知无畏了,他们倒是能够安然睡着。面对这一群门徒,内心忧伤甚至要死的主,还在教导他们,总要警醒祷告,祂知道也顾念他们固然愿意的心灵,也勉励他们软弱的肉体。即使在这关头,在心里极度惊恐难过的时候,祂仍教导他的门徒,求父上帝将这杯撤去。

何等真实,百分之百的人性啊!我们看到过多少关于“牺牲”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一个个都目光如炬、无比坚定、大无畏地走向牺牲的结局。可是总让我感觉他们活在宣传海报上,但是这一位这样祷告的主,祂就仿佛在我的身边祷告。在苦难临到之前,恳求这苦难能否被更换。他痛苦、他挣扎、他害怕。全能者也会这样吗?全能者竟然也会痛苦忧伤,几乎要死吗?他难道不早就知道他三日后就会复活吗?他难道不能大手一挥把接下来来拿他的兵丁击杀吗?他为什么在这里俯伏在地,恳求他的上帝挪去他的杯呢?没有一位牺牲者像他,在经历了这样的死荫幽谷之后,凭着信心勇敢地祷告说“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我们想和别人的人生换一换,无非是想换得我们不曾拥有的,别人看似享受到的好处。因着人性的败坏,残破的我们即使换一个人生,也只会在别处增加新的破口。这一位上帝却主动把我们的人性换到了自己的身上,他经历了我们人的软弱,我们人的有限,他明明是君王,却跟乞丐做了交换;他明明在荣耀之处受生,却把肉身诞生的地方换成了马槽;他的冠冕和宝座明明是荣耀和至高,却换成了荆棘和木头。弟兄姊妹们啊,我们不是常常被教导说,上帝为我们安排的都是最好的吗?祂的带领一定是最适合我们,最能使我们成长和饱足的吗?我们却常常软弱倒退,把勇气称为无奈,把应许看做虚妄,把信心当成小信。然而这位上帝给自己预备的是怎样的结局呢?是那受咒诅的、被弃绝的,承受天父怒火的结局。他在极端的惊恐和要死的忧伤中,走向了那里。他临终的目光中,客西马尼园里的勇敢化为了祝福,透过这份目光,好让你我的故事成为了可能,多么完美的谢幕!

勇敢,亦是来自于上帝的属性!

这份勇敢,不是凭血气的勇敢,不是一腔热血驱使下的闯劲,是在真正的信心中,靠着上帝的话,透过生活和生命的重重迷雾,看到最后属天荣美的勇敢。弟兄姊妹们,何苦与他人交换人生呢?何苦想要人生重新开局呢?主都不曾想要更换他的轭,我们这承担得更轻省的又有什么可要更换的呢?

我最近也在经历上帝对我的破碎和重建的过程。在许多方面,四月也是我思考最为繁重的一个月。我故乡的老房子,从四岁开始居住到现在的房子重新开始装修了。看着父母拍给我的照片,里面曾经的一切:墙壁、橱窗、吊灯,儿时的记忆,统统被砸烂拆毁,为着要重建。我的心也在四月经历了破碎和改变的过程。上帝在明处暗处都安排得如此巧合,提醒我重建的过程已经开始了。我在经历破碎的时候也不止一次地想要脱离目前的处境,我想跟进入恋爱关系的肢体换一换,好让我体会这种甜蜜的关系、位格的交流到底是怎样的;我想跟学业有成的肢体们换一换,因为我对自己现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感到失望;我想与能忙碌工作的肢体换一换,因为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亏缺了上帝给我的年轻的身体和旺盛精力;我想跟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的肢体换一换,因为我害怕将来毕业要面临的各种压力;我甚至想跟未来的自己换一换,因为我把上帝的应许当成一场终要实现的美梦,既然上帝美好的应许终会来临,那不如让我跳过这段等待和寻求的时间吧,让我直接到那所有美好都成就的日子。

然而,当我从美梦中惊醒,我还是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得到我憧憬的姊妹的芳心,导师的任务也没有完成,今天也是虚度的一天,也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要从事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上帝最后会带领我走向何方。上帝没有让我变成另一个人,没有立马让我跳过这段时光进入应许成就的那个瞬间。我努力回想上帝对我的破碎和带领。我从不信主的家庭中诞生,在小学同学的一句话下被主感动,中学六年没接触过教会却在一进入大学就被上帝领到了他的百姓中间。祂一再地向我显明祂自己,向我展示祂的同在和大能。祂让我在经历情感的漩涡后重新思考自己对爱的理解,祂也并没有消灭我心中尚存的憧憬和感动,而是让我重新看到寻求爱的源头在何方,让我知道所有的寻求最后都要回到祂本身。祂让我体会学习的重压,体会没有知识,没有智慧带来的苦果,告诫我不能期待不劳而获,成果从天而降。祂让我知道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在于地上的形势,也不在于人的能力,只要信靠祂与祂同行,就能充满平安和喜乐。祂让我不要急着遇见未来的自己,这一路上的寻求,一路上的跌倒和被搀扶,一路上与主耶稣基督共负一轭,同走天路的过程,才是将来更加美好的见证。我的今天也没有虚度,灵修和祷告、和弟兄的美好的交流、参加教会的服侍……这些都是祂恩典的明证,祂也都会纪念。

是的,弟兄姊妹们,在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我一直在担心会写成一篇充满属灵高调的鸡汤文。但是写到这里我的眼眶真的湿润了。回看自己的生活,回看圣经的话语,我们怎能丧失生活的勇气?上帝是无与伦比的编剧,我们的舞台又是何等地荣美,我们应当是充满信心的属灵话剧的演员,勇敢地迎接属于我们的完美谢幕。

*编者注:此文章并非对“马可福音 14章32-34,36-42节”的解释,而是作者对于经文的延伸思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