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用两个土豆回应了我的祷告(有声中文)

Untitled

作者:Diana Yemima印度尼西亚

翻译:Tutu,中国

语音播读:馨宁,中国

上帝会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回应我们的祷告。在我接下来要分享的这个亲身经历里,祂选择了用两个珍贵的土豆来回应我的祷告。

我来自一个相对贫苦的家庭。作为一名行政人员,父亲的微薄工资在支付完水电和其他杂费以后就只能够家人勉强果腹了。为了缓解家里拮据的经济状况,母亲在家附近卖起了用土豆做的白砂糖“甜甜圈”。

由于母亲体质虚弱,她无法持续每天工作,所以每周只有三天她会在路边卖甜甜圈,而其他日子,她就在家做家务,或者去市场买做甜甜圈的土豆和其他原料。母亲说,每周只出三天摊是她吸引顾客和保证销售量的“策略”。

上帝很祝福母亲的生意,她的顾客都会一次性买好几个甜甜圈——有人甚至会买超过5个。每天收摊时甜甜圈都会卖光,而这些钱刚好足够给家里人买食物。

然而,有一次因为父亲用了他的一部分工资来偿还债务,我们就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电费了。父亲很绝望,想借一笔钱,但却没有成功。为了度过这个难关,我决定把我所有的积蓄都取出来。我想起了路加福音3章14节 ,约翰指示士兵们要满足于他们所得到的报酬。这句话再次让我确信上帝会供应我们所有的需求。

我记得我手里攥着钱开始祈祷:“哦,亲爱的阿爸天父,你知道这是我仅剩的钱,而这笔钱得用来支付电费。 我把这笔钱放在你大能的手中。有了这笔钱,我们就能负担得起直到月底的所有开销了。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我的积蓄加上母亲用来买甜甜圈原料的钱,我们才正好凑够钱来支付电费。

到了星期一,母亲需要制作第二天要卖的甜甜圈了。然而我们已经花了所有的积蓄来支付电费,于是我问我妈:“厨房还有剩余的原料吗?”“还有两个土豆”她回答。但是她还需要再多两个土豆才能做甜甜圈。我不敢相信她说的话,就冲到灯光昏暗的厨房去检查。果然,真的只剩下两个土豆了。

我知道,如果我的母亲第二天不去卖甜甜圈,我们就没有足够的钱买食物了。于是我来到我的房间,祷告说:“亲爱的上帝,感谢你让我们能在不借钱的情况下支付电费。但是,上帝啊,我妈妈没有足够的土豆来做甜甜圈了,而我们却需要卖甜甜圈的钱来买明天的食物。天父啊,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忽视你的孩子,也不会让他们挨饿。你一定有办法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把一切都交托在你大能的手中,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祷告后,我离开房间并看到满脸笑容的母亲向我走来。原来我父亲又发现了两个藏在楼梯下面的土豆!刚开始,妈妈还担心这两个已经被落在那里一周了的土豆会不会已经坏掉,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竟然完好无损。

当看到了上帝的供应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这两个土豆是上帝给的!上帝用这两个土豆回应了我的祷告。我意识到上帝的帮助从来都不会太早也不会太迟,它永远都是准时的。 

当我们面临困境,感到似乎没有出路的时候,上帝会为我们提供最好的解决办法。我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证明了上帝永远都会帮助祂的孩子。

从那以后,上帝在路加福音12章22-24节的话,让我更加深信,祂承诺关心祂的孩子,并供给我们所需。主耶稣告诉我们,即使乌鸦不播种,也不收割,上帝也会关心它们。如果上帝连乌鸦都会关心,更何况是作为祂孩子的我们呢?

上帝永远不会违背祂的诺言,但我们也要尽我们的本分。“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得前书5章7节)。无论我们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主耶稣总是与我们同行,当我们软弱的时候,祂甚至会把我们托起来。但只有当我们在祂面前承认自己的软弱和谦卑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受到祂与我们同在。

无论我们的问题看起来多么地棘手和没有希望,我们都不要屈服于这种处境,把它交给上帝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

耶稣的复活对基督徒来说到底有何意义?

WechatIMG14

作者:潘锦霞,新加坡

翻译:Filip,中国

一天晚上我正在和一位好友一起用餐,她突然问道:“耶稣受难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这种问题,因此,我毫无准备。庆幸的是,我从措手不及中回过神来,向我这位跟我有不同信仰的朋友解释了耶稣受难日对基督徒们的意义。

不过,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耶稣受难、复活对于我日常生活的真正意义。思索之后,我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1、基督的复活让我们得以确认祂是永活的真神。

这意味着祂已经把死亡废去,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而我们也会因此有永生(提摩太后书1章10节)。当有家人生病需做活体组织检查和手术时,我总会异常担忧和难过。然而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在永生中团聚,这样我就感到备受安慰。当然,肉体上暂时的分别是令人悲痛的,但是因着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做的,我满有盼望,因为我们终究还能再相见。

2、因着基督的复活,我们得到了恩典

恩典的意思是接受我们所不配得到的。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即是恩典。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以弗所书2章8节)。我承认我是有罪的,我总是心怀愤怒和苦毒。可是我知道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已得救。每天我都会提醒自己,我之所以活着是因着主的恩典。我喜欢作家戴夫巴农在他的书《Stand Firm》中所说的:“恩典从上帝掌心落下,临到我们身上,就如雨水从天而落一样——无论我们是否配受得起。”真是千真万确!。

3、因着基督的复活,我们得到了怜悯

恩典是得到我们不配得到的,而怜悯则是未得到我们所应得的。耶稣为我们的罪死去,用祂的宝血赎下我们所有罪人,上帝就怜悯了我们。鉴于我的罪孽,我很可能会受到比钉十字架更可怕的惩罚。但是上帝并没有将这样的刑罚加给我。我真的是每时每刻都需要祂的怜悯,直到永远。

今天早上,当我醒来、洗漱、吃完早餐去上班时,我将上帝的恩典和怜悯铭记在我的脑海中。无论我会遇到何种考验,遭遇怎样的困难,今天都是美好的一天,因着耶稣的死而复活,我能够活着是多大的荣幸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奇异恩典)

当我不认同圣经时(超赞的中文朗读哦)

When-I-Dont-Agree-with-the-Bible

作者:Lim Chien Chong,新加坡

翻译:詹启圣,台湾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背景音乐:www.bensound.com

最近我的一个基督徒朋友跟我分享了她生命中一段很痛苦的经历。让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圣经中描述的这位充满慈爱的上帝会让她经历这一切。更令她失望的是上帝并没有在困苦中回应她的祷告。这跟她的期望完全不符。

我的另一个基督徒朋友告诉我他目前有一个交往对象;但他俩的关系却是圣经明令禁止的。然而他们确实彼此相爱,而且这段感情对他意义重大。他觉得上帝在圣经中对我们的期待实在太苛刻,尤其是基督徒交友恋爱这方面。

这只是我知道的许多无法认同圣经教导的朋友中的两个。对他俩来说,最困难的部分是他们与圣经相左的不仅仅是想法;而是在期待、爱好和生活方式上。

那当我们不认同圣经的教导时该怎么办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学习到的处理方式是先检讨我对于自己及上帝的基本假设及信念。

假设一:我的想法和感受不可能是错的。

人与人之间会发生任何形式的争执,起因一定是双方都确信自己是对的。我发觉自己很难接受与我从小接受的教导相左的事。特别是当我非常确信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受情绪影响时。

自然地,如果发现圣经所说的与我的感受、想法和我所期待的不一致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圣经肯定出错了。

但如果我诚实地面对自己,我就不得不承认其实我无数次的经历都证明了我所以为、所感受和采取回应的方式经常都是错误的。这是事实——尽管我很不愿意承认。

我记得当我申请医学院被拒时,我是多么郁闷。不像我有些朋友是基于某些个人因素想成为医生,我可真的是想“拯救”生命!所以我心想上帝肯定搞错了。那之后我历经了一段让我谦卑下来的历程,后来当我回顾那段经历时,才明白上帝有更好的计划。现在我是一名老师,许多人都很认可我的工作。当我在教导上帝的话语,分享基督的福音时,我所做的正是“拯救”生命,并且是有永恒意义的。回想过去,我感谢上帝的引领。不论我对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上帝对我的了解从来都不会错。

假设二:我足够熟悉圣经

对于我们这些信教多年的基督徒,我们可能听过许多讲道,也读了不少圣经和参加了很多圣经学习小组。这些知识使我们对于上帝和生活有了一套固定的理解方式。

当发现上帝和生活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挣扎。然而,如果我们能更仔细的研读圣经并带入语境去理解,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对圣经的认知及对上帝品格的理解可能彻头彻尾都是错的。

我曾经以为只要我在祷告的结尾加上“奉主耶稣的名”,我的祷告就一定会蒙应允。但这并不是约翰福音16章24节所要表达的。大家可以想像有多少时候我会因为上帝不回应我的祷告而感到失望。但这其实是因为我误解了上帝的话。现在我才意识到,其实是祂应该对我非常失望才对。

假设三:上帝一定要满足我的期待

我们期待好朋友能够了解并接纳我们,也期待他们用特定的方式对待和回应我们。如果他们没有,我们就会非常失望。因此当上帝没有按照我们的期待而行时,我们就认为上帝一定搞错了。

但我们不能用看待朋友的方式来看待上帝,因为祂绝不仅仅是一个迎合我们需求跟期待的人而已。祂是以绝对的权柄及智慧掌权的伟大上帝。在以赛亚书40章1-26节中,我们看到以色列人是如何用一连串震慑人心的比喻来描述上帝无可比拟的大能的。所以我们若是能够“看透上帝”并告诉祂该怎么做,那祂就不是上帝了;因为真正的上帝是不可能受制于我们的。

因此对我而言,以下三点是我的信仰根基:

根基一:不是由我,而是由上帝定义一切

最关键的问题是我是否可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不管我怎么想或感受如何,上帝都是具有完全的权柄、爱、和智慧的,唯有祂能定义对错、善恶、及真假。

我可以因着自认为懂得更多(由于知识,见识和经历)而选择骄傲固执地做自己。但我也可以选择谦卑地接受上帝是伟大的,祂的作为超乎我所知所想这样一个事实。

在约伯受试探时,他的妻子和朋友为他所遭受的苦难找出了许多“合理”的解释。但上帝既不会也不需要按照我们的思想来行动。在约伯记38章1节到40章2节,也是整本约伯记的高潮部分,上帝提醒了约伯祂是伟大的上帝;祂知道如何让宇宙运作,祂创造了一切,祂的智慧远远超过人类的智慧。

对此我非常认同,我在很多时候也发现我的认知及判断是局限和有偏差的。并且还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不知道的。事实上,对于很多东西我都需要去学习,去忘记,甚至重新学习。在这方面我的孩子绝对是我的老师,他们总是天真无邪地发问:“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或者“为什么你说一套做一套?”这些问题经常让我看到自己知道的其实没有那么多,我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慈爱、聪明和有耐心。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是很愚蠢的。

根基二:上帝是圣经中的上帝

有很多真理及观点我必须要接受,就因为圣经中明明白白地这么写了。或许在一开始,我不能理解或同意某些真理和教导。但我的同意与否都不可能改变这个事实——上帝已经将这些话语写在了圣经里!

我的回应不应该是改写、去除、或者忽略这些经文;而是要花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理解它们。有些时候对于那些我并不能全然理解的部分我也只能选择接受。或许我们不能完全理解三位一体或预定论的概念,或许我们无法回答为什么良善的上帝会容许苦难发生;又或许我们无法理解上帝为什么不回应我们的祷告….然而我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来经历上帝,等着祂在我们未来的生命中给我们答案。当先知哈巴谷觉得上帝的道路让他感到困惑有时甚至感到神秘难解时,上帝给他的答案是:“唯义人因信得生”(哈巴谷书2章4节)。所以,让我们等待上帝的解救吧!

根基三:上帝是创造世界的上帝

相比总是揪着圣经的教导和我们的想法之间的差异不放,为什么不去看圣经和这世界的共通点而从中得到安慰及鼓励呢?这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因为给了我们圣经的上帝,也同样是创造了这个世界的上帝。

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常常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和所经历的事情里寻找上帝,并看到祂的品格和真理是如何又真又活地被展现出来的。例如爱、怜悯、及公义(甚至包括选择及后果),这些并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在生活和社会中看到的重要原则。这些品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并不完全)展现了上帝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但上帝的方式必然超越人的,因为不同于人,祂在所行的一切事上都是完美的。

所以当我不认同圣经所说的时,我该怎么做呢?我想通过以上的思考,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当我不认同圣经时……

1.我会重新审视我的假设、想法、渴望和关注点,有可能我对世界、对生命、甚至对上帝的看法是错误的,而我自己的感受也不一定靠得住。

2.我会带入上下文来重新阅读圣经所记载的相关内容,因为我有可能看错或误解了圣经所说的。

3.当发觉是自己的错误时,我会重新调整自己,学习放下自己的骄傲及顽固。

4.如果我还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再一次思考我对于上帝的信仰根基,并相信祂在将来会让一切事情都清楚透彻。

这几个步骤很简单吧?然而当我们面对真正的问题时,情况会更加复杂,难以掌握,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的两位朋友会如此挣扎。但我很高兴地看到其中一个正在学习了解并接受上帝给她有更好的计划这个真理,另外一个则还在那段上帝明令禁止的关系里痛苦地挣扎着。我为他祷告,期待他能够重新调整自己,在上帝的时间里重新回到祂的面前。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信心不能停)

我不再害怕与人分享福音

Why-Am-I-Afraid-of-Sharing-My-Faith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亚,原文为印尼语

翻译:Eunice雨思,中国

你是否为传福音而感到害怕过呢?我有过。

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家是邻里街坊中唯一的基督徒家庭。一天我骑车路过一个清真寺,一些同龄人向我走来挡住了我的去路,想强迫我下车。我不下来,他们就开始踢我的自行车,强迫我说古兰经的经文。他们骂我是异教徒——因为我不仅是中国人,还是个基督徒。

我当时完全不知所措。感恩的是有个大人出现并赶走了那些孩子。

自那时起,我总是将我对传福音的恐惧归因于这件事。

但经过近来更多的思考,我发现阻碍我传福音的其实是三个更深层的原因。

1.我担心会冒犯到有不同信仰的人

在我住的地方,只有极少数的基督徒,所以传福音是一件超级敏感的事。有一次,几个朋友在我家聚会祷告。尽管我们没放任何音乐,也没发出大的声音,一个邻居还是举报了我们,因为他害怕我们家会变成教会。随后两个警察来我家警告我们,“穆斯林街区禁止任何基督徒活动”。

这件事让我觉得有点儿惊慌失措,但上帝很快又给我提供了其他传福音的机会。某次我借宿在一位年长妇人家中。一天早上我正准备去教会,她问我:“这么一大早你去哪儿?”我实话告诉她,我正打算去教会。让我吃惊的是,她对教会和我的信仰感到很好奇。原来她以前从没遇到过一个基督徒!于是那天我跟她分享了上帝是谁,以及去教会都做些什么。

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周围的人每天都在注意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恰恰能引起他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对耶稣基督的兴趣。正如上帝告诉我们的:“照样,你们的光也应当照在人前,让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又颂赞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章16节)。

2.我担心朋友们会轻看我

每个周日,当我准备去教会的时候,室友都会取笑我说“为什么要一大早去教会呢,多睡一会儿多好……”他们认为,打发周日早晨最好的方式就是睡个懒觉,因为我们平时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要忙。

我承认有时来自同辈的压力会打败我。 一次一个朋友邀请我在周日早上跟他一起跑步,我就屈服了——下午我才去了教会。我想要被我的伙伴们接纳,想要做一个忠诚的朋友。

我也纠结于我的朋友们怎么看待基督教。他们有些认为基督教信仰很“复杂”,似乎要守很多规矩:十一奉献、去教会聚会、读圣经等等。为了避免朋友们这样看待基督信仰,我也会尽量不跟他们提及我的信仰。

但上帝在一次灵修时提醒我,我应该专注于上帝怎么看我,而不是朋友的看法。我在上帝的眼中为宝为尊,祂爱我(以赛亚书43章4节)。 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舍命。 因此,我当用一切——我的金钱、精力、想法来表达对拯救我生命的上帝的感恩之情。

所以现在当朋友们再问起这些,我就告诉他们我一点儿都不介意去教会敬拜、十一奉献和服侍,因为这些是我对上帝感恩的表达。

3.我担心我回答不上来关于基督教信仰的问题

有人跟我说基督教信仰讲不通。比如他们问,上帝怎么会有儿子呢?我发现我被这些问题难住了,有时还会想我回答不上来或许是因为我自己也有疑问。因此,我不让朋友们知道我的信仰,这样他们就不会发问了。

但一天在教会礼拜的时候,上帝通过牧师讲道提醒我,我不应该总是担忧是否能回答朋友的提问。我应当定期为他们祷告,祷告他们能够经历那超越人能理解的,上帝赐的平安(腓立比书4章7节)。

有时,当我们无法用语言清晰明确地传福音的时候,可以通过行动。之前在大学,我的一个女同学没有任何朋友。没人愿意和她一组,所以她总是很孤独。 于是我决定邀请她加入我这组,一起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她很惊讶地问我“你为什么愿意做我的朋友?”我说“上帝把我们每个人都造得很特别。既然是这样,我为什么要因为一些琐碎的原因而避开你呢?”

不知是我的做法还是我说的话打动了她,从那时起,她就加入了一个基督徒团契,信仰生命也一直在成长。

我们的信仰是独特的。它并不仅仅是关于我们自己或是建造更多教会。基督教信仰,是一位圣洁慈爱的上帝,关爱着我们这些罪人。

成为基督徒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为此感恩。 我现在明白我是耶稣的门徒,也不再担心大家用“基督徒”来给我贴标签。 我不再为传福音而感到害怕。我想要把耶稣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而不是默默保留。

尽管人们会在我们传福音时嘲笑和逼迫我们,就如我在四年级经历的那样,但我祷告,上帝的话可以在我们遭遇患难之时坚固我们:“为义遭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的缘故辱骂你们,迫害你们,并且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你们应该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他们也曾这样迫害。”(马太福音5章10-12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信心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