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战胜死亡

读经:马太福音28章1-10节 

收音机正播放着一个座谈会的广告,内容耐人寻味。播音员说:「你可以永远战胜死亡!来参加我的座谈会,你就可以知道!」我不禁猜想,那位讲员为何自称能战胜死亡?他的建议又会是什么?或许是些关于节食、运动,或是将我们的身体冻结之类的东西吧?然而,再听了一会儿,我不禁哑然失笑,其实他是说:「你可以永远免除债务。」因为英文中的「死亡」和「债务」的音相近,乍听之下,难免混淆。

然而,对基督徒来说,我们真的能战胜死亡,因为耶稣已偿还了我们的罪债(哥林多前书15章55-57节)。我们因为犯罪而与上帝分离,但耶稣为了偿还我们的罪债,甘心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稣死后的第三天,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到坟墓去要膏抹耶稣的身体,一位天使告诉她们:「祂不在这里,照祂所说的,已经复活了」(马太福音 [....]

绕道而行

作者:瑞瑞,菲律宾

法老容百姓去的时候,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上帝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上帝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所以上帝领百姓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带着兵器上去。(出埃及记13章17-18节)

有一个问题常常成为基督徒的困扰,那就是对于未来的道路(婚姻、学业、事业、生意、家庭……)要如何选择。我们基督徒一定都有过一阵子,仿佛疯狂了一般,迫切地寻找上帝最满意(或者真实一点是自己最满意)的答案。

数月前读到一处经文,写到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时候。当这群盲目的百姓脱离捆绑,迎来自由时,他们对于前面的道路却仍旧茫然。上帝成为他们唯一的GPS。不过,这个GPS导航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人更满意,还是让上帝更满意呢?这个问题也决定了上帝的导航是我们的唯一引领,还是只是一个参考建议而已。

百姓经过旷野,走向迦南美地。我相信在上帝那里,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但这里却强调“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上帝GPS却故意让百姓绕远路。不管哪条道路,都要付上代价:捷径却有战争,不冲突却要劳累。

到底选择哪条路,恐怕关键还是要看人有怎样的承受能力。出埃及记13章17节记载了一条被否定的捷径,为什么呢?很明显,这条捷径并非上帝完全不想用,而是百姓还没有为着理想之地、为着信仰去争战、流血、牺牲付代价的心志与准备,可能遇见打仗就后悔!

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苦苦地等待上帝的回复。实际上,上帝那里有无数条路,关键是我们内心中是否有一个决定——为了上帝、为了基督而付出、流血、牺牲的心志,仅此而已!


投稿

灵命日粮:胜利的呐喊

读经:约翰福音19章28-37节 

最近我读到关于艾伦.罗斯顿(Aron Ralston)的故事。这位美国登山者在一次攀登大峡谷时,发生了意外,被单独困在一个荒凉的谷底。他的体力逐渐消失,觉得被寻获的希望渺茫。为了保全生命,他不得不狠下心来,用一把瑞士刀切掉自己卡在石缝中的右臂。最后,在剧烈的疼痛中,他发出痛苦和胜利的呐喊,因为他已经从被困的岩石中挣脱出来,得到了逃脱死亡和生存的机会。 

那些见证耶稣受难的人,看见耶稣极度痛苦的状况,他们听到祂断气之前,大喊:「成了!」(约翰福音19章30节)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的呐喊,不是失败的哀号,而是胜利的呐喊,因为祂已经完成天父托付祂的工作。

耶稣透过死亡,担当了我们所有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更甚于此,祂所完成的事,是我们无法做到的。祂为我们的罪付上了 [....]

灵命日粮:那时候是黑夜

读经:约翰福音13章21-30节 

有一次,我到费城出差,在复活节前的周四晚上,参加了一个圣餐熄灯礼拜。礼拜是在一个小教堂里举行,里头点着15根蜡烛。在领用了饼和杯之后,有人朗读一段出自约翰福音的经文。接着,一根蜡烛被熄灭了,我们随之唱了一节关于耶稣走上十字架道路的诗歌。如此重复了14次,直到小礼拜堂完全陷入一片黑暗。在静默中,我们跪下祈祷,然后一个个静静地离开。

在黑暗中进行的这种礼拜仪式,可以提醒我们耶稣在面对死亡前,被黑暗包围的场景。思想耶稣和门徒的最后晚餐(约翰福音13章21-30节),如耶稣所说,门徒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祂,而只有耶稣知道那人就是犹大。「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30节)

在耶稣一生中最黑暗那个夜里,祂极其难过地在花园中祷告,祂面对不公平的逮捕,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