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逃避者?

读经:读经:箴言6章6-11节  

我们在小组查经研读箴言书,带领人建议我们把对于懒人的称呼从「懒惰人」改成「逃避者」(6章6、9节)。啊,我明白了,我马上想起所有的逃避者。

例如疏于管教儿女的父母,或是那拒绝帮忙家事的男人,或是荒废功课不分日夜打电玩的青少年等等。

坦白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嫌疑,好比成为「祷告的逃避者」(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7-18节),或「阅读圣经的逃避者」(诗篇119篇103节;提摩太后书3章16-17节),或「不肯操练属灵恩赐的逃避者」(罗马书12章4-8节),或是「不作见证的逃避者」(马太福音28章19-20节;使徒行传1章8节)。

如果我们不去做上帝要我们做的事,我们显然就是属灵的逃避者了。事实上,当我们拒绝顺服上帝时,我们即是在犯罪。

[....]

承诺之地上的“巨人”

作者:Charles Christian, 23岁,印度尼西亚

民数记13-14章中所述说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十二名探子被派去窥探迦南地——那片上帝许诺给以色列人的土地。(民数记13:17-20)

四十天之后,他们带着好消息和坏消息回来了——那是片富饶的土地,但是那里所住的民十分强悍,那座城市也是坚不可摧的。迦勒,那十二个探子中的一个,他给以色列人们许下了承诺并安抚他们,“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民数记13:30)

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间谍都有迦勒的勇气和乐观心态。其余的探子们开始在脑海中设想那片萧瑟且毫无生机的承诺之地,并且朝着以色列人原本就存在的疑惑和恐惧添油加醋,使得他们开始反抗摩西和亚伦(民数记14:1-4)。他们完全忘记了主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事实上,当他们知道前行的道路上存在“巨人”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投降并回到埃及继续做奴隶。他们抛弃了神对他们许下的承诺,抛开了神曾说过会永远与他们同在的诺言。

值得感恩的是,约书亚和迦勒明白以色列人的愚蠢并且愤怒地喊道,“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极美之地!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并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但你们不可背叛耶和华,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并且荫庇他们的已经离开他们,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民数记14:7-9 NLT)

但是,以色列人对他们所说的话装聋作哑,根本没有听进去。这故事便在神在会幕中向以色列众人显现自己,并且表达祂对他们的失望和怒火中结束。(民数记14:10-11)

约书亚和迦勒与别的探子们的不同之处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迥然不同的着重点。

约书亚和迦勒看重的是神的诺言——那就是祂会陪伴他们进入迦南之地,因为祂曾经向以色列人们这么承诺过。另一方面,其他的十个探子着重的是那承诺之地上的巨大困难与障碍,它夺走了他们心里的原本属于神的优先权利。约书亚和迦勒看重的是那份诺言。而其他探子们把路上的困难看得更重。

当我们把一个问题看得很严重的时候,我们是很难看见与它伴随而来的祝福或是祂给予我们的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恩典。
从圣经里的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巨人”都存在于哪里呢?它们就在那片承诺之地上!它们在迦南地,那片神允诺给以色列人的土地之上。祂的意图便在于让他们面对拿些困难,并且凭着自己的力量得到迦南地。

耶稣这种让祝福和问题同时出现的方法可能有些奇怪并令人感到不解。但是说实话,这就是神的智慧。让我们经历这些困难便是神为了让我们得到祂的祝福所做的准备。因此我们便能够更加完全地享受神给我们的祝福。

让我们记得:与上帝一同走进暴风雨,是比一直待在平静的大草原上好得多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神知道正确的道路在哪里。有他在我们身边,我们是不会走错路的。耶和华告诉我们,“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利米书29:11)。永远注视着神,让他带领你前行。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灵命日粮:医治惧怕

读经:读经:诗篇34篇1-10节  

在1933年,刚当选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向全国发表他的第一次就职演说。当时美国人对经济大萧条仍心有余悸。于是,罗斯福针对这个经济危机,说了一些话鼓舞人们的士气,他说:「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可能失去某些事物时,恐惧就会出现。这包括失去财富、健康、名誉、地位、安全、家人、朋友等。显然,我们内心渴望保护那些生命中的重要事物,而非将之全然交托在主的看顾和掌管之中。当我们心中充满了恐惧,将使我们的情绪崩溃、灵命瘫痪。我们害怕告诉别人关于耶稣基督,害怕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钱财去帮助他人,害怕冒险跃入新的领域。惧怕的灵给仇敌留地步,试探我们对圣经的信心,并要我们把重要的事物抓在自己手里。

面对恐惧,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信靠我们的创造者 [....]

灵命日粮:主的话语

读经:读经:撒母耳记上3章1-10节  

德国知名的讲道家与神学家帝立克(1908–1986年)曾在1930-1940年间,经历德国纳粹政权的强烈逼迫。然而,在那艰难和令人困惑的时刻,他仍坚持宣示上帝的存在和耶稣基督的权能。学者史密斯说,当帝立克在讲道中谈到当时的议题和面对的困境时,他寻求解答的途径是询问:「主对此事怎么说呢?」

这不正是现今我们每一个人所寻求的吗?到底上帝说了哪些话可以加添我们力量,并引导我们度过生命的兴衰呢?

撒母耳记上3章描述说,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1节)。当上帝向年轻的撒母耳说话时,男孩误以为是年长的祭司以利在呼唤他,以利就告诉他,回应上帝的声音时,可以说:「耶和华啊,请说,仆人敬听! 」(9节)撒母耳因此听见上帝的声音,并且成为一个敬虔而毫无胆怯的人。 [....]